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大观园》2006,(19):45
男女同学之间交往的好处至少可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智力方面。男、女生在智力类型是有差异的。男女生经常在一起互相学习、互相影响,就可以取长补短,差异互补,提高自己的智力活动水平和学习效率。其次,情感方面。人际交往间的情感是丰富而微妙的,在异性交往中获得的情感交流和感受,往往是在同性朋友身上寻不到的。这是因为两性在情感特点是有差异,女生的情感比较细腻温和,富于同情心,情感中富有使人宁静的力量。这样,男生的苦恼、挫折感可以在女生平和的心绪与同情的目光中找到安慰;而男生情感外露、粗犷、热烈而有力,可以消除女生的…  相似文献   

2.
《科学大观园》2012,(7):44-45
很多工作或事业都比较好的女生总是搞不懂,自己那么优秀怎么就没有优秀的男生青睐呢?甚至是自己都快进入剩女行列了,仍然没有找到可以让自己一见倾心的男生呢?其实,职场中有明规则也有潜规则,而恋爱中同样是有明规则与潜规则的,如果女生不知道男人选女人过程中的那些潜规则,如同盲人摸象,  相似文献   

3.
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强调自身“没有情感”,但能根据算法分析人类情感,并将情感要素添加到人机交谈过程中。据此现象,本文提出与马克思的“一般智力”概念相似且有密切关联的“一般情感”概念,从社会性、对象化、交互性三大方面说明一般情感的特征。本文讨论了一般情感在生产和社会生活领域中所产生的现象,即情感的商品化,对一般智力的繁荣与作用的确认,情感劳动作用领域的压缩。在相应问题背后,是技术对情感的规定以及人对自身情感的技术操作。本文认为,在ChatGPT的时代,面对一般情感,应把握人类情感的直接性、主动性、有限性这三大特征,把握真实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4.
圆石 《科学大观园》2012,(16):63-63
英国牛津大学近日对学生的着装规定做出了调整。从下个月起,在牛津大学参加考试的学生将无须穿符合自身性别的正装,这意味着男生也可以穿裙子、丝袜,女生亦可以穿西装、打领结。据悉,牛津大学此举是为了回应学生会的关切,学生会认为,如不变革,变性学生、有异装癖或性别意识混乱的学生可能会因不适当的着装遭受惩罚。  相似文献   

5.
有关科学发现的产生问题(generation)的大量研究成果中,大部分是侧重于一个科学发现在思维方面构思成形和产生的过程。人们的注意力往往集中于考察发现活动的主体——科学家的智力、心理、能力等特点;科学家经历了怎样的思维、心理或情感的实际过程而导致了一个科学发现的诞生,以及这些过程的实质、规律等等。按照这种考察角度我们可以说,科学发现是由科学家作出来的,是在科学家的头脑中诞生的。本文则试图从另一个角度来考察导致科学发现产生的某种客观必然性,探讨的重心不在科学发现活动的主体方面而在发现赖以产生的客观理论背景方面,即要解剖某些“伟大的发现”的理论内核及其结构,分析当时成熟的理论之间存在着的内在关系网络以及“发现”客观上在其中孕育的程度,和它不可避免将要产生的客观必然性。  相似文献   

6.
对科技的态度和认知程度存在着一定的性别差异。为了了解对核能安全风险感知的性别差异,本文采用了台湾学者设计的问卷,以东北大学和沈阳建筑大学两所高校的30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统计结果表明,大学生对核能安全的总体风险认知处于中等水平;从性别角度分析核能安全风险感知的男女差异,得出女生比男生面对核安全更为敏感,呈现的态度更为消极。最后,本文吸收女性经验,从科技教育、科技工作、科技决策和风险沟通四个方面提出建议,以促进中国核能发电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一次调查表明,某大学生中近期出现妇科常见疾病如痛经、月经不调、闭经、淋漓、带下等有增多之势。患者占女生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二点九,其中痛经和带下者较多。根据调查分析,女大学生患妇科常见疾病的原因,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一、生理、心理的急速变化在人生的发展过程中,女大学生已进入发展曲线的四大高峰期:生理变化高峰、智力发育高峰、体力发育高峰、社会需求高峰。她们是具有较多心理及行为问题的一个特殊人群,她们要经历人生的许多第一次:第一次离开父母,第一次独立生活,第一次独立思考问题,第一有了自己的爱……生理上的急剧变化和接…  相似文献   

8.
男女生的交往不仅是正常的,而且是必要的,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心理学的研究和实际观察发现:青春期交往范围广泛,既有同性知己,又有异性朋友的人,比那些少有朋友,或只有同性朋友的人的个性发展更完善,情绪波动小,情感丰富,自制力较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重庆市内高校学生在避孕节育知识、态度、行为等方面的掌握程度和服务需求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相关服务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取匿名问卷方式,对按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的重庆市8所不同类型高校的1 0602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中有81.5%的男生和66.3%的女生对婚前性行为持肯定态度;首次性行为中采取避孕措施的为47%;有99%的大学生对口服避孕药的副作用缺乏正确的认识;有90%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开展避孕节育知识教育,而且多数学生认为越早越好.结论:应采用有效的教育形式和内容,开展学校生殖健康教育.教育、卫生、人口计生等部门应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生殖健康教育和方便的避孕节育服务.  相似文献   

10.
我们的智力和行为需要大量的基因发挥最佳功能,而这又需要相当大的进化压力来维持。现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个科研团队提出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理论:我们的智力和情感能力正在损失,因为赋予我们脑力的错综复杂的基因网特别容易受基因突变的侵害,而这些基因突变的选择不是为了让我们迎战现  相似文献   

11.
16岁的春日,班上开展了一次有趣的活动。为了让全班男女同学能够和睦相处,老师特设了下周一为女生节,要全班的男生为女生做一件好事,  相似文献   

12.
在机器人与人类关系越来越密切的时代背景中,建构机器人的道德能力可以使机器人更好地与人类相处,并维护人类的基本利益。机器人道德能力的建构与人类道德能力的培养存在一定的共同之处,但也有明显的差异。从人与机器人互动的角度看,需要在考虑人与机器人道德地位不对称性的基础上,从机器人外观、社会智能、人工情感等方面入手,建构机器人的道德能力。  相似文献   

13.
根据熊彼特的技术创新理论,经济发展的实质就是技术创新活动.在技术创新活动过程中,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形成了独特的交往形态和交往结构,由此而构成了不同层次的交往共同体:实验室交往共同体、产业交往共同体和消费交往共同体.  相似文献   

14.
一堂爱情课     
李碧华给香港的大学生上课,课题就是--恋爱。李老师穿着一身素色纯棉衣裤,一身休闲打扮,即便不像白蛇,也起码像青蛇,站在讲坛上往下一看:"咦,今天男生都去赛马会了?也好,趁他们不在,我就讲些体己话,不必避忌了。" "最近,我收到不少女生的来信,问我:世上有爱情吗?大家听着:这世上还真有爱情这回事。不过……大概一千万人之中,才有一对梁祝,才可以化蝶。其他的只化为蛾、蚊蚋、蟑螂、苍蝇、金龟子……就是化不成蝶。" 学生甲:"李老师,世上有矢志不渝的爱情吗?" "有的,前提是,为时短暂,否  相似文献   

15.
<正>对于面对各种压力的现代女生来说,很容易因为不能得到家长的细心开导,而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因为女生的心思毕竟是极其细腻的。或许,我们所不在意的一句话就会导致女生纠结数天。那么,女生常常出现的异常性格有哪些呢?无力性格平时精力和体力不足,容易疲乏,常自觉身体状况不好,有怀疑自己患病的现象,精神不振、情绪不佳、缺乏热情、意志脆弱,缺乏克服困难的精神。不适应性格  相似文献   

16.
《科学大观园》2012,(11):24-24
1.风骚这是一个绝对褒义词,它与风情、风韵有关,小女生也许可以风流,但风骚却是成熟女生修炼多年后散发出的一种沉香。模仿不来,学习不像,这需要时间。花是易谢的,只有果实,才可以慢慢品尝。当你形容一个女性"很有  相似文献   

17.
一、概述 知识产权是指因智力成果而依法享有的专有权.目的是使权利所有人在使用其智力成果方面享有排他性的权利,以鼓励社会上的发明与创造工作.例如,国家通过专利权或者版权对创造性劳动进行奖励.知识产权主要包括专利权、专有技术、商标权和版权.  相似文献   

18.
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每个小孩出生的时候,都是智力超群、想像力丰富、身体强壮的优良儿童。随着他们一天天地长大,他们的智商便会随着那些愚蠢的知识而变得低下,他们的想像力也会随着人为的约束而变得平庸,他们的身体因各种过剩的养分而变得虚弱。一个孩子在3岁的时候,可以讲出各种美丽的童话,他认为任何东西都是有生命的,他可以跟动物  相似文献   

19.
《科学大观园》2007,(17):49
"每当我看到她,总有抑制不住的冲动","今天下午我又看到她了,她真漂亮,我真喜欢她","她冲我笑了一下,我整天都非常高兴,难道她也喜欢我吗?"看到这一段段日记中的文字,你也许会以为是一个初中或高中男生的日记,记述初恋的感觉,其实,这是一个刚刚高中一年级的女生小悦(化名)的日记。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开通,人们有了选择与传统社会迥然不同的生存方式的机会,而网络聊天可以说是最具大众化和现代性的、奇特的"虚拟化生存"选择.对于网络聊天这种新的互动行为而言,有人认为它是一种潜在的解构权威、等级规范和社会边界的自由交流行为,而有人则认为是近似于游戏的、充斥着大量无责任感的行为.网络聊天究竟是一种纯粹的没有外部扭曲和约制的自由交流,还是参与者任意表演的"戏剧行为"?对此问题的回答,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网络交往观和行为倾向.在本文中,我们尝试以哈贝马斯"交往行为"和戈夫曼的"戏剧呈现"行为理论为依据,对网络聊天这种全新的、数字化主体行为方式加以定位.不过,我们将不对网络聊天这一时尚行为的具体过程进行描述,虽然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为了使问题清楚明白,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