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将骑楼建筑作为岭南建筑的代表进行介绍,从其产生与组成形态、分布与传播及主要类型三方面进行介绍。在此过程发现,有关中国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和整合是骑楼建筑能长存并不断发展的根本原因,这也为保存传统文化和传统建筑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2.
以文化为背景探讨了建筑文化深层的架构和价值取向,从传统建筑文化的存在形式以及中国建筑文化的困惑,论述了传统建筑文化的延续与发展.随着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兴起。后现代主义的反传统,以及不可逆转的多元化创作潮流,要求建筑师们要以建筑文化为背景。不断提高自身和整个社会的建筑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3.
以文化为背景探讨了建筑文化深层的架构和价值取向,从传统建筑文化的存在形式以及中国建筑文化的困惑,论述了传统建筑文化的延续与发展.随着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兴起,后现代主义的反传统,以及不可逆转的多元化创作潮流,要求建筑师们要以建筑文化为背景,不断提高自身和整个社会的建筑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4.
河口古镇作为江西四大古镇之一,传统建筑遗存数量众多、建筑类型多样、建筑立面形态具有典型性,体现了赣东北地区传统建筑的地域特色.从构成样式、装饰艺术和定量分析3个方面对不同类型的传统建筑立面进行分析,并深入挖掘传统建筑立面背后的文化内涵,以期为丰富江西传统建筑文化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从人文主义的角度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及艺术进行了探讨,认为古建筑形式不是中国的民族传统文化的本质,整合、融合才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留给我们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6.
秦建筑文化,同秦代的政治、经济、文字、度量衡等一样,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中国传统建筑体制和建筑美学中的基本特点,如大屋顶、高台基、木结构、左右对称等在秦代都发展到成熟的程度,从建筑内容、建筑思想分析、技术进步等方面对秦建筑文化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程天明 《工程与建设》2012,26(6):753-755
文章以起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学的礼制思想作为基础,分析传统建筑中具有代表性的宗庙建筑、城市都邑和帝王陵寝三个例子,从建筑文化的视角来理解建筑与礼制思想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8.
各个民族都有着其独特的文化,而建筑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体现。一种建筑样式的出现,它反映出了一个民族的生活模式、生活水平和生活情趣。在当今世界现代经济建设迅速发展的今天,经济越是发达的国家,越是注重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将民族建筑符号化、抽象化,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等将民族建筑元素运用到现代建筑当中,满足现代人们由于长期文化归属感缺失带来的精神回归需求。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鄂南传统文化建筑的功能及形式分析,阐述了传统文化建筑恢复重建的必要性,运用多维视角解析传统文化建筑的再生条件,提出了鄂南传统文化建筑在当今建设中的开发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0.
回顾了自现代主义建筑传入中国后,建筑师对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结合的探索之路。在此基础上,从精神层面与物质层面展开探讨中国传统建筑的现代化途径。提出当代中国的建筑师应以积极的心态加强自身修养,体验并深入研究本民族的建筑文化,并从空间与形态入手,潜心钻研传统建筑的当代表达方式,以抽象手法在彰显民族象征性的同时取得国际认同感,在理论和实践上开辟一条传统建筑与当代建筑融合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李莹  李秀英 《科技潮》2003,(9):56-56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座落于北京先农坛内,是一座以中国传统建筑为依托的,面向广大观众宣传普及中国古建知识的专题性博物馆。《中国古代建筑展》和《北京先农坛历史文化展》是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前者介绍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类型、精湛的建筑技术及辉煌的艺术成就,后者展示了明清北京先农坛500多年历史的沧桑变化。古老的传统建筑为中华民族不断繁衍生息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在有限的古代建筑中蕴涵着无限的建筑文化。为更好地向广大观众和青少年展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深刻内涵,近年来,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推出了一系列可供…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有着自身独特的文化体系,当代中国建筑在继承传统中国建筑文化的同时,也需要在世界建筑文化之中独树一帜,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文化观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文化的视角 ,探讨中国传统建筑中所反映的文化观念。阐述了中国传统建筑中所表现的“天人合一”的生活理想、整合的系统思维方式和人文主义精神。在对待外来建筑文化方面表明了笔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原型建筑与标志建筑的关系及其文化传承意义,讨论了传统建筑的保护策略和城市发展与传统城市文化命脉传承的关系问题.认为,在城市化过程中,新的建筑应注意传承城市的地域文化传统,保存城市历史文化的命脉,保持古建筑群的用途和功能,采用"修旧如旧"的方法,保护传统建筑.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阐述,分析了北京故宫的建筑布局及空间营造,说明中国古代建筑是几千年传统文化积淀的产物,是传统文化意识在建筑及空间布局上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传统乡村建筑具有居民同宗特点和区域文化特色,具有鲜明的民间个性,凝结着民间的智慧,并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当前乡村建设与改造导致了传统乡村建筑的消逝和传统乡村新建建筑地域特征弱化的局面.因此,当前新乡村建筑的发展必须继承传统文化,必须对传统古建筑有明确的保护标准;必须适宜当地气候与自然环境,新乡村建筑的规划设计必须提高公众的参与度.  相似文献   

17.
浅析中国传统建筑空间形态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张勋祥 《工程与建设》2009,23(3):324-326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沉淀深厚,特有的木构架体系及建筑群体的组合变化在其长久的历史发展中造就了精美的建筑空间艺术.文章对中国传统室内空间形态进行分析,发掘其所具有的科学和理性的内涵,用发展创新的态度看待传统文化,以获取对当今设计有价值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李斌 《工程与建设》2006,20(5):433-434
加快推进高技术建筑的中国化是极为迫切的,同时也需要做出更为艰巨的努力。为此首先要正确理解高技术建筑地域化的本质,它要求建筑师将建筑所处基地的地域元素贯穿于建筑设计之中。其次,应继承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实践中继承与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此外,还应进一步加强对中国传统建筑技术的挖掘与现代化运用,传统技术的现代化能促进地方特色、传统文脉的有机生长,使高技术建筑在中国能发展为一个新的充满生机活力的有机体。  相似文献   

19.
从理论层面提出传统建筑文化价值的"批判性继承"与"创造性转换"的观点,揭示建筑形式背后所拥有的设计思想和艺术精神,以利于真正理解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本质内涵,并将传统建筑的有无价值统一转化,使中国建筑文化得以在当代获得新的发展契机。从单体建筑文化的价值转化、群体建筑文化的价值转化和城市整体文化的价值转化三个层面给予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20.
赵国栋 《科技信息》2009,(17):261-261,254
以金茂大厦设计人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元素有机地融入到设计为例,对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性及其特点进行论述,对建筑文化的显性和隐形两种表现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