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B-A型甲基丙烯酸酯嵌段聚物的合成戴李宗,郭金全,邹友思,姚青青,潘容华(化工系)以基团转移聚合法(GTP)[1]和顺序加入单体技术,实现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甲基丙烯酸C7-9酯(C7-9MA)的嵌段活性聚合.采用双官能团引发剂,减少了单...  相似文献   

2.
以“Cr~(2+)+BPO”体系,在0~40℃下,引发了一系列烯类单体的聚合。该体系引发的活性自由基聚合反应对单体结构有如下的选择性:α-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在不高于30℃时能进行活性自由基聚合;其它烯类单体,如丙烯酰胺、丙烯腈、苯乙烯以及α-碳原子上不带甲基的丙烯酸酯类单体,均不能进行;而丙烯酸和α-甲基苯乙烯则不能被引发聚合。当温度高于30℃时,α-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只能进行一般的自由基聚合。根据聚合结果,讨论了该体系引发活性自由基聚合反应的机理。利用“Cr~(2+)+BPO”体系,使MMA与丙烯腈进行嵌段共聚,共聚产物经分离,得到了较纯的嵌段共聚物,并予以表征。采用ESR和可见光谱,探讨了“Cr~(2+)+BPO”体系陈化反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一类有机硅嵌段齐聚物α,ω-双(γ-氨基)聚二甲基二苯基硅氧烷(APMPS),并以此为嵌段与聚酰亚胺(PI)硬段进行嵌段共聚,得到一系列不同软段含量的多嵌段共聚物(APMPS-b-PI)。通过热重分析(TGA)和力学性能测试,证明该嵌段共聚物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及抗张强度。  相似文献   

4.
利用酚羟基封端的聚砜和二氯封端、含Si-H功能键的硅氧烷低聚体合成交替偶联嵌段共聚物。由于Si-H键在碱性介质中不稳定,二氯封端的聚硅氢烷被选作嵌段基元.所得聚合物用IR、H ̄1NMR、GPC和TEM作了表征,结果表明嵌段合成是成功的.通过Si-H键与烯键的加成反应在该共聚物的分子链上引入了碱性侧基而得到一系列嵌段型高分子配体.  相似文献   

5.
相变调温PET-PEG嵌段共聚物的性能和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酯交换法合成了一系列的PFT-PEG(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经DSC测试证明它们具有不同的常温相变温区,且常温相变来自于嵌段共聚物中的PEG链段。用FTIR,^1H—NMR表征了共聚物的结构,结果表明其是以PET硬链段封端的多嵌段共聚物,PEG软链段保有一定长度,PEG软链段含量受所投原料比例影响。通过改变加入的PEG相对分子质量和PEG/DMT投料比可控制PET-PEG嵌段共聚物相转变的热性能。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以环氧树脂与HET酸型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嵌段共聚物的基本合成原理,方法和反应条件,讨论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的种类和用量对合成反应的影响及环氧树脂含量对共聚物性能的影响,利用差热分析(DTA),热重分析(TG)对嵌段共聚物树脂的热解过程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将活性开环易位聚合得到的聚降冰片烯所带的茂钛取代环丁烷末端基转变成烷氧基茂钛,然后在AlEtCl2助催剂存在下催化乙烯与丙烯配位共聚合,合成出聚降冰片烯聚(乙烯co丙烯)两嵌段共聚物.考察了铝钛比、聚合温度和单体配比对乙丙共聚合的影响,并通过溶剂萃取及13CNMR分析对聚合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约36%的活性聚降冰片烯有效地转换并在助催剂AlEtCl2存在下使乙丙共聚合形成嵌段共聚物.低的聚合温度和铝钛比以及高的乙烯单体比有利于增加乙丙共聚物中形成嵌段共聚物比例  相似文献   

8.
用高分辩13CNMR技术研究了不同硬段浓度的聚醚型嵌段聚氨酯脲(PUU)弹性体的序列长度和序列分布。结果表明,PUU的硬段平均序列长度随PUU中聚脲的摩尔浓度增加而增加;嵌段PUU内软硬段的链结构也随聚脲摩尔浓度的增加由交替共聚向嵌段共聚变化,硬段浓度愈高,嵌入的硬段长度也愈大。  相似文献   

9.
采用具有f 轨道的稀土金属催化剂进行丁二烯(Bd)与苯乙烯(St)嵌段共聚得到丁苯共聚物。利用FTIR ,1H NMR和13C-NMR和TEM分别对萃取均聚物后的共聚物进行微观结构、共聚物组成和微观形态的表征,利用GPC双检测(RI,UV)表征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以及组成分布。实验结果表明:该共聚物为丁二烯与苯乙烯的嵌段共聚物,丁二烯结构单元中顺-1,4摩尔分数为97.0%,苯乙烯结合量为21.8% (摩尔分数)。共聚物中聚丁二烯(PB)链段与聚苯乙烯 (PS)链段形成了微观相分离结构。  相似文献   

10.
以4,4‘-偶氮二[4-氰基戊酰(对-二甲基氨基)苯胺](ACPDA)为引发剂,先热分解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得到含有4,4-二甲胺基端基的预聚物,它与BPO组成氧化还原体系引发丙烯酰胺聚合后,得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酰胺嵌段共聚物,研究了反应组成及反应条件对嵌段共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嵌段共聚物中,丙烯酰胺聚合物的含量随反应组成及反应条件而异,其含量可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11.
本文合成了一系列聚砜—聚酯类嵌段共聚物。研究了这些共聚物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发现这些共聚物的溶液性质,热性能及力学性能与共聚体中二元醇的结构有关。共聚物系由非晶相聚砜为连续相与晶相聚酯为分散相组成的两相体系。  相似文献   

12.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制备嵌段共聚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法嵌段共聚物的合成进行了全面的综述。ATRP法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可分为三种方法:将ATRP得到的聚合物分离后作为大分子引发剂,引发第二单体的ATRP;端官能团聚合物末端化学改性后引入ATRP引发剂官能团,而后作为大分子引发剂引发第二单体的ATRP;其它活性聚合方法得到的活性聚合物链用带有官能团的化合物封端后作为大分子引发剂引发第二单体的ATRP。  相似文献   

13.
丙交酯(L-LA)与PEG600多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氧化锌为催化剂,使丙交酯开环与PEG600共聚,得到三嵌段的HO-PLLA-PEG-PLLA-OH预聚物,产物的数均相对分子量为2127。以TDI-80为扩链剂对其进行扩链,得到多嵌段共聚物。采用NMR、IR、GPC等对产物的结构、分子量分布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4.
ABA型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格氏反应制备1,1-二苯基乙烯(DPE),酰氯醇解法合成丙烯酸叔丁酯,以萘钠为引发剂,苯乙烯和丙烯酸叔丁酯为单体,采用顺序加料活性阴离子聚合法,合成了ABA型三嵌段共聚物,并对中间产物及产品进行傅立叶红外FTIR表征,结果表明,在0℃左右,以四氢呋喃为溶剂,DPE戴帽条件下,成功地合成了相对分子质量,嵌段组成均可控的ABA型聚丙烯酸叔丁酯-苯乙烯-丙烯酸叔丁酯嵌段共聚物。  相似文献   

15.
利用正电子寿命谱的PATFIT和MELT分析程序,研究了多嵌段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环氧乙烷(PET/PEO)的自由体积特性。从正电子寿命的最长分量随温度的变化发现,多嵌段共聚物有两个玻璃化转变温度,这表明多嵌段共聚物中PEO和PET相的互容性较差,根据浅束缚态理论解释了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下最长寿命分量强度的变化规律,并且 MELT分析程序得到了自由体积浓度随温度的分布。  相似文献   

16.
在氧化偶联聚合反应基础上,以氯苯为溶剂,在铜催化剂作用下,以2,6-二甲基苯酚(DMP)和2,6-二苯基苯酚(DPP)为单体合成了3种不同比例的嵌段共聚物.对共聚物性能的表征结果表明:这种嵌段共聚物比DMP的均聚物(PDMPE)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并保持了良好的溶解性及成膜性能;虽然嵌段聚合物和PDMPE一样为无定形结构,但通过引入结晶性的聚二苯基苯醚(PDPPE)链段,嵌段共聚物薄膜内可以形成通道式相分离;可能是由于PDPPE和PDMPE这两个嵌段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比较接近的缘故,嵌段共聚物只有一个Tg,且随着PDPPE含量增加而上升.  相似文献   

17.
以氢氧化为引发剂,采用环四硅氧烷作单体,二甲基甲酰胺作促进剂,分步加料,制备了一类新的三嵌段共聚有机硅氧烷。分子中聚二苯基硅氧烷(P)构成中间嵌段,两端连接聚二甲基-甲基乙烯基硅氧烷(M),形成MPM型嵌段共聚物。聚二苯基硅氧烷(P)的引入,是为增加分子间的引力。分子中所含二苯基硅氧链节质量约占高分子总质量的7%。为了便于硫化加工,适量的甲基-乙烯基硅氧链节分散在两个M嵌段中,其总的质量则分别占高分子总质量的0%,0.1%,0.2%,0.4%和0.6%。为便于比较硫化硅橡胶的力学性能,制备了相应的无规共聚物。将所得全部共聚有机硅氧烷分别进行硫化,测定了某些力学性能发现,它们均优于相应的无规共聚物。嵌段共聚物中甲基-乙烯基硅氧链节的质量占高分子总质量的0.1%和0.2%,其硫化胶片的力学性能较高。  相似文献   

18.
采用阴离子聚合方法,自制的双锂引发剂,环己烷为溶剂,两步法合成出线型三嵌段共聚物:苯乙烯异戊二烯无规共聚物-丁二烯异戊二烯共聚物-苯乙烯异戊二烯无规共聚物(PSI-PIB-PSI)。采用1H-NMR研究了微观结构及共聚组成,透射电镜(TEM)观察了聚合物的形态,动态粘弹性仪(DMTA)对热机械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当四氢呋喃与活性中心锂的物质的量比(R值)为60时,可实现异戊二烯-苯乙烯(I-S)的无规共聚;TEM图表明聚合物PSI-PIB-PSI为两相结构,且随着苯乙烯(St)的含量的增加,相分离现象明显;当PIB/PSI的嵌段质量比为1/2,苯乙烯的质量分数为27%~28%时,该线型三嵌段共聚物具有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9.
A-B型甲基丙烯酸酯嵌段共聚物的合成戴李宗,邹友思,刘秀彩,潘容华(化工系)基因转移聚合[‘j(GTP)作为一种极性单体的加聚方式,由于其许多的优点而受到日益广泛的重视.自该聚合方法发现以来的十余年时间内,人们已将注意力由对其机理等基础研究逐步转向新...  相似文献   

20.
目的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PGC/MS)鉴定环氧乙烷-环氧丙烷三嵌段共聚物.方法用裂解气相色谱(PGC)法及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GC/MS)法分别对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环氧丙烷三嵌段共聚物在合适的色谱及质谱条件下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样品在质谱分析的总离子流图16.13min处给出了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中没有的混杂二聚体,它们是这类三嵌段共聚物在高温下裂解产生的特征峰.并推断了这两种混杂二聚体在质谱中的断裂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