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高原训练对自行车运动员有氧能力和耐力成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锦华 《科技资讯》2006,(24):182-182
1.前言 高原训练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将运动员组织到具有适宜海拔高度的地区,进行定期的专项运动训练的方法。国内外训练工作者在本世纪60年代就开始注意到,生活在高原地区的运动员具有较高的耐久力,因此高原训练得到国内外体育界的普遍重视。高原训练的方法也不断改进,并建立了一些新的训练手段及模拟训练方法(高住低练训练法、间歇性低氧训练、低压氧仓训练、呼吸低氧混合气体、模拟高原训练场馆、可调氧分压式睡仓等)。高原训练对机体产生的生理反应是极复杂的,并且存在着不同的适应规律和机制。自行车运动是典型的周期性耐力、速度耐力项目,通过高原低氧环境的高强度大负荷刺激,改善运动员的氧转运机制和肌细胞对氧的摄取利用能力,以达到提高有氧能力的目的。高原训练的优越性使欧美亚澳各国的公路自行车选手受益匪浅。贾维斯认为,高原训练是获取成绩的合理途径。据统计,我国大陆和香港地区的自行车运动员最近5年间进行了18次高原训练,平均每年3次以上。研究证明,高原训练能促进耐力运动员的有氧能力和(或)最大摄氧量的提高,其主要途径就是改善氧转运机制和肌细胞对氧的摄取利用能力。  相似文献   

2.
高原青少年最大耗氧量的测定及低氧负荷运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高原青春期青少年最大耗氧量(VO2max)及相关指标的测定,旨在指导青少年在高原低氧及低氧负荷运动时进行合理的有氧运动训练提供依据。方法:对西宁地区(2260m)88例健康青少年,采用自行车负荷递增法直接测定VO2max等相关氧动力学指标。结果:高原青春期青少年的最大耗氧量较低。并且VO2max及相关指标在不同年龄组、性别之间存在差异。结论:高原低氧是限制最大有氧运动能力的主要因素。青少年在低氧负荷运动时应掌握最佳的训练方法,提高运动效率。  相似文献   

3.
藏族——高原适应的佼佼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有世界上最为博大高耸的青藏高原,所以研究低氧对人类的影响是我国高原生命科学中的一项重点课题,因为它不仅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对西部大开发更有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青藏高原是地球上一个特殊的低氧环境,不同高原人群(世居和移居)的低氧适应问题涉及高原环境与人类进化、遗传、生长发育、生理机能和疾病状态等一系列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青藏高原作为人类和医学地理学的研究已引起世界性的关注。在我国,青藏高原有以藏族和汉族为主的1,000多万长住居民。其中,藏族约占48%,汉族约占38%,其它少数民族,如蒙、回、土、撒拉…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比较初进高原(1周之内)的汉族与高原世居藏族的血常规18项指标及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研究低氧对机体代谢功能的影响,尤其是低氧对机体血液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指尖采血的方法,利用Sysmax的Poch100i型血液自动分析仪(日本产)进行血常规18项指标的检测;使用水银血压测量仪进行静息状态下右上肢肱动脉血压的测定;测定静息状态下的心率;使用NP-40型血氧饱和度测定仪(日本)检测血氧饱和度。采集的数据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①进藏1周之内的汉族,其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平均血红蛋白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白细胞计数均小于世居高原的藏族(P〈0.05),而红细胞计数、平均红细胞体积与世居高原的藏族无差别(P〉0.05);②进藏1周之内的汉族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高于世居高原的藏族(P〈0.05),而血氧饱和度却低于世居高原的藏族(P〈0.05);结论:进藏1周之内的汉族在红细胞系统指标(HGB、HCT、MCH、MCHC)及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与世居高原的藏族青年存在明显差异。应进一步扩大样本量,以阐明汉族在高原习服过程中上述指标的变化程度和变化规律,为更好地了解高原习服的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不同海拔地区世居藏族青年的血压,进一步了解高原地区藏族青年血压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探究生活在不同海拔地区藏族高原低氧适应模式及特点。方法:在海拔2700m的林芝波密县、3650m的拉萨市以及4700m的那曲安多县,以865名(422名男性、443名女性)15~25岁世居藏族青年为受试对象,进行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率等指标的检测以及基本人口学资料及疾病史等问卷调查。结果:生活在不同海拔藏族青年的平均低血压患病率为65.8%(波密59.1%、拉萨59.3%、安多76.9%),正常血压组的年龄、身高、体重、体质指数、血氧饱和度、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高于低血压组(P<0.05),基础血压与低血压患病率显著相关。结论:发现西藏世居藏族青年血压普遍偏低,提示藏族高原适应并非以通过提高血压来增加机体的摄氧能力,但此结果还需进一步进行研究和验证,来探究不同海拔的藏族是否具有不同的高原低氧适应模式和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6.
高原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东良 《甘肃科技》2004,20(10):110-111
我国大约 6 5 %的地域处于高原 ,高寒和高热的自然环境防碍了这里大量宝贵资源的开发利用 ,直接影响到我国国力的发展 ,特别是占我国总面积 5 2 %的西部地区幅员辽阔 ,资源丰富 ,发展潜力巨大 ,但自然环境恶劣 ,为保障世居高原的人民和高原建设者的健康 ,以及拓宽人类生存空间 ,研究高原低氧对人体的影响 ,低氧适应机制及低氧防护措施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王冕  蒋勇 《科技信息》2011,(16):I0105-I0106
西藏高原地区低氧环境会引起人体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导致牙周组织再生功能下降,降低牙周组织的抵抗力,促进牙周炎的进展过程;特殊的气候环境也会影响口腔分泌功能,降低口腔自洁能力,使易患唇炎、舌炎等粘膜疾病;而高原的饮用水源矿物质高,促进牙结石形成,增加牙周炎的发病机会,并且水源中氟含量偏低也使得牙齿抗龋性降低,龋病发病率偏高。此外,世居高原的藏族人群高原缺氧代偿能力强,在相同的环境下牙周病发病率要比汉族人群低,因此高原环境与口腔疾病的相关性已日益引起学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氧气是有氧代谢和能量产生的必要条件,对于大多数生物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过多或过少的氧气都可能危害生命,因此研究生物快速响应变化的氧气水平的机制至关重要。当氧气需求超过氧气供应时,细胞就会变得低氧。介绍了氧气的特性以及生理、病理条件下低氧的适应机制,论述了低氧作为的积极方面——低氧预适应的历史和研究进展,展望了低氧预适应在高空、高原等极端环境中以及在卒中等相关临床疾病中的治疗前景。  相似文献   

9.
氧的利用和调节是高等生命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威廉·凯林、彼得·拉特克利夫和格雷格·塞门扎3位科学家因发现细胞感知和适应氧气供应的相关机制而获得了2019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们发现低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s 1,HIF-1)广泛存在于急、慢性缺氧细胞中,是细胞适应低氧的重要转录因子。HIF-1水平受氧气含量的调节。高氧条件下,HIF-1被修饰进而降解;低氧条件下,HIF-1不被降解,并通过转录调节引起促红细胞生成素等低氧相关基因的表达。本文通过介绍HIF-1的发现和基本分子机制,探讨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低氧对不同海拔雄性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生殖机能的影响,测定了不同海拔雄性高原鼠兔繁殖期睾丸指数,附睾指数,附睾尾精子数量,精子活率和睾丸组织LDH-C4和LDH比活力及其比值;同时还统计了不同海拔雌性高原鼠兔胎仔数。结果显示:不同海拔高原鼠兔睾丸指数、睾丸组织LDH-C4比活力和LDH比活力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高海拔高原鼠兔附睾指数和附睾尾精子数量均极显著高于低海拔高原鼠兔(P﹤0.01);高海拔高原鼠兔精子活率和LDH-C4比活力/LDH比活力均显著高于低海拔高原鼠兔(P﹤0.05);而高海拔雌性高原鼠兔胎仔数却显著低于低海拔高原鼠兔(P﹤0.05)。以上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低氧对高原鼠兔精子生成和精子活率不仅没有抑制,反而明显提高,但低氧对雌性高原鼠兔胎仔有显著影响,随着低氧程度提高,胎仔数下降。  相似文献   

11.
从器官结构和生理功能、氧稳态有关功能蛋白的分子结构及其基因的表达方面综述了地下鼠对低氧、高二氧化碳洞道环境的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牦牛肌红蛋白的含量和cDNA序列的测定及心肌肌红蛋白氧化和脂类氧化相关性的研究,初步探讨了牦牛适应高原低氧环境的机理. 牦牛与黄牛的肌红蛋白cDNA序列比较,二者只有2个碱基的差异(89位氨基酸由cac变为cat,91位氨基酸由gcc变为gct),但由于氨基酸密码子简并性,两者的氨基酸序列没有差异.牦牛的骨骼肌的肌红蛋白含量为488.3 nmol/g,与黄牛相比没有显著差异,但牦牛心肌的肌红蛋白含量为823.4 nmol/g,比黄牛高61.2%(P<0.05).在4 ℃贮存下,牦牛心肌中肌红蛋白的氧  相似文献   

13.
不同海拔不同民族人群机体自由基代谢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高原缺氧和平原环境健康成人机体氧自由基代谢的变化.本文分别观察了拉萨藏族和西安汉族正常人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方法采取藏族和汉族血清各50份,SOD活性用化学比色法,MDA含量用硫酸巴比妥法,NO活性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结果(1)藏族血清中SOD活性低于汉族(t=6.703,p<0.05);(2)血清中MDA和NO高于西安汉族(MDAt=7.05,p<0.05;NOt=10.355,p<0.05).结论高原低氧状态下,机体的脂质过氧化活动显著增强,抗氧化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14.
雷雨 《科技信息》2013,(8):237-237
研究低氧及低氧结合运动对肥胖大鼠RBC计数和Hb含量的影响,并与常氧运动干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4周实验后,低氧结合运动能非常显著促进肥胖大鼠Hb含量增加(P<0.01);低氧运动显著促进Hb含量增加(P<0.05);低氧和低氧结合运动均能增加肥胖大鼠RBC计数(P>0.05);常氧运动对大鼠RBC计数和Hb含量均无明显影响(P>0.05);低氧运动组、低氧组大鼠的RBC计数和Hb含量与常氧运动组比较有较大地上升趋势(P>0.05);综合来看,低氧、低氧结合运动都具有增加RBC计数和提高Hb含量的作用,与常氧运动干预结果比较,低氧结合运动的作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雷雨 《科技信息》2010,(10):278-279
本文综述了低氧在临床医学、高原训练和健身领域中的应用,为后续研究低氧促进健康的效果和机制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是高原训练全面兴起,并不断向世界范围内扩展、深入、系统研究的一个显著性标志。在实践过程中人们发现,高原训练由于其国家所受地域的局限和高原环境受外界气候等诸多因素影响较大,对其规律的掌握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近年来模拟高原训练被广泛应用。本文针对模拟高原训练的主要手段,即低压氧舱训练,间隙性低氧训练和超压加氧训练的基本思路、原理、方法及特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间歇性低氧训练是由英、美、俄等国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有效的训练方法。本研究选取普通高校和地市体校的40名中长跑运动员(14-22岁,男女各半)为测试对象,观察常压间歇低氧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适应机制。实验结果,常压间歇低氧训练可以刺激机体中红细胞的生成,增加血液中氧的运输能力,提高携氧能力,并能有效地提高人体机体的运动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比较初进高原(1周之内)的汉族与高原世居藏族的血常规18项指标及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研究低氧对机体代谢功能的影响,尤其是低氧对机体血液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指尖采血的方法,利用Sysmax的Poch100i型血液自动分析仪(日本产)进行血常规18项指标的检测;使用水银血压测量仪进行静息状态下右上肢肱动脉...  相似文献   

19.
白洁  陈祎晟  李小惠 《甘肃科技》2012,28(17):81-83
高原旅游已逐渐成为旅游热点,但高原特有的低氧环境会给旅行者的身心健康带来威胁.通过高原环境、高原病、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和相关的研究成果,就高原低氧环境对旅行者生理、心理健康造成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加以分析和论述,旨在帮助短期进入高原的旅行者克服低氧环境的影响,以健康的身体和心态享受旅行带来的愉悦.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以高原鼢鼠为材料,运用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方法,对营地下生活的高原鼢鼠经过低氧处理后延髓中Fos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低氧适应后,高原鼢鼠延髓中Fos蛋白表达的量随低氧浓度的降低而升高,较常氧组,低氧浓度14.1%7天组、低氧浓度10.5%7天组、低氧浓度6.5%1天组Fos蛋白的表达量分别升高了3.67倍、7.76倍和33.38倍.同时在一定的低氧浓度中,Fos蛋白的表达量随低氧时程的延长而降低.高原鼢鼠在低氧浓度14.1%以下,7天低氧适应延髓中Fos蛋白表达量低于4天适应的表达量(P>0.05);同时在低氧浓度10.5%下,7天低氧适应延髓中Fos蛋白表达量极显著低于4天适应的表达量(P<0.01).由此可见,高原鼢鼠能够适应低氧环境,在低氧刺激下,神经系统反应敏感,能够主导机体各系统的低氧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