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言与文化紧密相关,而交际能力的培养更离不开对文化习俗、文化规约的了解。因此在外语教学领域加强文化教学十分必要,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实践,采取加强文化教学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2.
礼貌原则是各社会群体广泛使用的重要交际手段,但不同文化所衍生的礼貌原则有时其内涵、方略及侧重点大相径庭,这些差异时常会影响跨文化交际的顺利展开。将顾日国先生分析的汉文化的礼貌特征与Leech以英国文化特征归纳的礼貌原则做一比较,可更深刻地理解这种差异,并在实际的跨文化交际中更有效的面对这种差异,以取得交际的成功。  相似文献   

3.
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口译质量评估的一项重要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译是一种特殊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口译交际中跨文化性因素主要包括社会语言行为、文化模式、价值概念、表达方式等,而口译跨文化交际能力既包括语言层面的技术性转换,更主要包括文化意蕴与交际效果层面的功能性调整。因此,口译员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应该成为口译质量评估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4.
跨文化交际是一门前沿学科,它不仅涉及及到不同的语言,更涉及到不同的文化,本文试就通过对中,英文化的比较,论述礼貌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不同应用。  相似文献   

5.
王巍 《科技资讯》2006,(7):127-127
语言和社会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表现的基本内容。语言与文化的这种密切关系决定了语言教学与社会文化教学的密切关系。成功的外语教学应是在教授语音、词汇、语法等语音知识的同时,介绍文化背景,结合社会文化的各种因素教授语音的交际原则,培养学生使用语言的得体性和交际能力。本文试结合社会语言学的知识来探讨如何更有效地组织法语教学。  相似文献   

6.
英语教学和习俗文化的关系密切。汉语交际的习俗文化以谦虚为得体,而英语交际的习俗文化以感谢为得体。因此,英语教学不能脱离英美社会文化背景。有鉴于此,要努力获取英美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积极与外教交往,更直接地了解和体验他们的文化;创造英语学习的文化氛围,增强学生的真实交际的能力;鼓励学生广泛阅读英美文学作品原著和报刊杂志;日常会话中,注意体会和感受英美国家的习俗文化。  相似文献   

7.
在跨文化交际教学中,文化与语言教学的地位同等重要。面对文化习得中文化容量过大的问题,如果统统纳入外语教学中,教师只能“蜻蜓点水”,给学习者留下的可能是一些肤浅的文化印象,而不是有系统、有深度的文化知识,更谈不上能由此发展出相关的文化能力。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的原型理论出发,通过分析跨文化交际障碍的成因,以期得到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田慧琴 《科技信息》2009,(9):216-216,259
本文通过分析外语教学与文化内涵的关系,指出外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渗透文化内涵,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进一步指出渗透文化教学的关键与途径。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民族的语言负载着不同的文化信息。而比喻更富民族特色,因此被涂抹上一层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忽视了不同语言之间的这种文化差异,就会造成语用失误和交际失败。  相似文献   

10.
中美两国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开展对中美两国文化、风俗习惯的对比研究,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跨文化交际是指来自不同国家或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其中包含人们之间不同的观点,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习俗。本研究选择中美家庭聚会为出发点,以跨文化交际的视角对聚会文化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培养英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最终实现在复杂语境中成功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语言与文化紧密相关,而交际能力的培养更离不开对文化习俗、文化规约的了解。因此在外语教学领域加强文化教学十分必要,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实践,采取加强文化教学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2.
会话原则是交谈双方都应该遵循的某些规则,但是制约人们的会话规则可能因文化而异。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在交际中,其言语行为无时无刻不受着自我理念差异的影响和制约。从会话原则与自我理念对汉英会话模式的分析,有助于更清晰地了解汉英文化及其会话模式的特征与差异,更好地理解与本国文化有异甚至相悖的话语模式,有效地移情,求同存异,在汉英不同会话模式中寻求到一个平衡的支点,使话语交际双方得以更好地理解和交流。  相似文献   

13.
语言和文化密切相关,外语教学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文化环境。英语学习离不开对英语国家文化的学习与理解。由于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交际,英语学习也就自然地涉及到不同的文化之间的交际,这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注意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提高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从而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通过《21世纪大学英语》的课文实例,分别从文化与语言交际、文化与非语言交际、文化与教学模式、文化与翻译四个方面说明《21世纪大学英语》在选材上独特的文化气息,并结合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对《21世纪大学英语》在文化教学中的新突破作进一步的肯定评价。  相似文献   

15.
文化定型与英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跨文化交际实践中,认知经济化、教育和社会化以及个人经验都会形成对陌生文化中交际对象的社会群体的文化定型,它会影响到交际效果,影响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理解和沟通,甚至引起冲突。要克服这些障碍,在外语文化教学中,就必须正确认识文化定型,掌握有效途径,消除文化定型在跨文化交际中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语言与社会文化密切相关,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结晶;而文化则制约着语言形式,不懂得文化则无法精通其语言,更无法运用语言进行交际。因此在交际法模式下英语听说教学中,教师应在教授语言知识的同时,结合文化的各种因素教会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在恰当的语境进行得体而有效的交际,从而实现既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又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薇 《长沙大学学报》2010,24(1):113-114
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习者获得跨文化交际能力。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语言的差异,不了解这些文化差异,就很难学好外语,更元法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达到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8.
由于文化上的差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跨文化交际中常常会发生交际故障,这就是所谓的“语用失误”,而具备相应的文化知识是克服语用失误的关键。因此,教师应合理、有效地教授知识文化与交际文化,使学生掌握所学语言的正确语用规则,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9.
口译是一种特殊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口译交际中跨文化性因素主要包括社会语言行为、文化模式、价值概念、表达方式等,而口译跨文化交际能力既包括语言层面的技术性转换,更主要包括文化意蕴与交际效果层面的功能性调整。因此,口译员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应该成为口译质量评估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20.
面子是社会认知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印象,是交际事件中交际参与者相互给予并相互协同的公共意象。本文从跨性别文化交际的角度讨论了引起面子冲突的原因及如何避免面子冲突,提出不同性别的交际规则、交际风格与策略乃至价值观等是引起面子冲突的原因;了解不同性别文化群体的交际规则,摆脱心理定势对跨性别文化交际的负面影响以及消除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象是避免跨性别文化交际的面子冲突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