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牧的散文,人们已经评论得很多了。作为一个著名的中国当代散文家,其作品是用什么来征服读者的?我以为,首先在于他的散文深刻的思想性与时代感,其次是他广泛而丰富的知识性与启人深思的哲理,构成他散文深远、浩阔的特色。知识成了他散文的一柱秦牧的散文,大多是借知识与趣味说理,常在一事一物的叙述中夹入丰富的知识,然后引出结论。这类作品,知识的说服力及议论的深刻性,往往决定着文章的质量。既然知识是他散文说理的基础,便决定其散文的视野要广阔,涉及到古今中外,天文地理,科学文艺,轶事趣闻,世态人情,生活习俗,典籍野史,现世见闻等方面了。他的作品不象某些散文那样,一味引经据典,不惜浩繁,穷深尽奥,使一般人读后不知所云,  相似文献   

2.
在众多的评论牧散文的文章中,对秦牧散文的抒情艺术似乎注意得还不够。前年底,《文学报》上登了一位作家谈到秦牧散文缺点时指出:秦牧散文,失之在无情。对此,我想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秦牧的散文,以其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著称。其知识性、趣味性及深刻的思想哲理,往往掩盖了他散文的抒情色彩,不易为读者所倾心。秦牧确实写了一些在知识性叙述基础上以议论说理为主的散文。由于这些散文立足  相似文献   

3.
秦牧是我国当代文坛公认的风格独树一帜的著名散文家。他的散文如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不仅思想观念鲜明,哲理性、知识性强,而且在文体上独具特色,体现在其选材、构思、叙述方式、语言风格等诸多方面,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学习榜样。  相似文献   

4.
秦牧同志是我国当代有成就的散文作家。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寓意深刻,联想丰富,知识性强,能给读者多方面的教益。打倒“四人邦”以后,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学百花争艳,今天,重读秦牧同志的散文,得到很多启示。散文,是文学领域中的轻骑兵,能够迅速及时地反映现实生活,有力地配合各个时期的政治斗争,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起到“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作用。散文之所以能够迅速及时地反映现实生活,是和它取材广泛有很大关系的。秦牧同志的散文,给我们印象最深的一点就是题材的广泛性。他的散文就象一幅幅色彩斑烂的图画,鲜明地反映了我们时代五彩缤纷的生活面貌。从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到世界人民反帝、反殖的斗争风暴;从对社会主义的歌颂到对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罪恶的  相似文献   

5.
秦牧,在中国当代文学中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散文家。几十年来,他的作品以其独树一帜的风格,博得了国内外广大读者的赞扬,被誉为中国当代散文艺术大师。秦牧的语言是相当绚丽多彩的。他能将知识、哲理、形象、感情融为一体,具有清新隽永的艺术魅力,深受散文爱好者的欢迎。成功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善于运用比喻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秦牧和余秋雨的学者散文创作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受不同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使他们的学者散文在文化内涵的展示上,在忧患意识、使命意识和理性批判精神的指向上以及在对“文以载道”的阐释中,都形成了许多共性和差异,并直接影响了他们散文的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7.
秦牧关于修辞辩证法的论述,已成为他留给后人的富有特色的修辞理论之一。本文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评述了秦牧有关辩证法的理论:秦牧论内容与技巧的辩证统一;秦牧论“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秦牧论粗犷与细腻、简约与繁丰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8.
作为文学巨匠的茅盾,是以他反映时代的广阔与深刻显示其作品的独特性而蹻入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作家之列的。他在检讨自己的创作时说:“未尝为要创作而创作——换言之,未尝敢忘记了文学的社会意义”。他认为“站在时代的阵头,吹起前进的号角”,这样才能使文艺“克尽了它的使命”。 茅盾的散文和他的小说一样,是和时代共着脉搏的,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如果我们认真加以考察,就会发现,茅盾的散文在表现时代性上是有自己的特色的。这就是:表现时代的多样性;揭示历史生活的连贯性;反映特定时期历史面貌的完整性。下面,就这几方面,分别加以论列。  相似文献   

9.
(一) 秦牧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作家和文艺理论家,他是一位热爱劳动、辛勤发奋的人,从四十年代他登上中国文坛到八十年代的今天,几十年来,他挥动那支饱含激情的、象魔术师的指挥捧似的笔、创作了许多独具风格的受人欢迎的文艺作品;杂文、散文、戏剧、小说、儿童文学、文艺评论、美学理论、教育理论、历史人物研究等等领域,都留下他的笔迹。  相似文献   

10.
周作人在现代散文史上的地位是因小品散文的成就而确立的。他的小品散文的最大特点是“情趣”和“随手征引”。“情趣”使得他的文章有一种引人入胜的神韵,可以陶冶人的性情;“随手征引”源于周作人的博学,它不分雅俗,左右逢源,使文章极富知识性。  相似文献   

11.
周作人在现代散文史上的地位是因小品散文的成就而确立的。他的小品散文的最大特点是“情趣”和“随手征引”。“情趣”使得他的文章有一种引人入胜的神韵,可以陶冶人的性情;“随手征引”源于周作人的博学,它不分雅俗,左右逢源,使文章极富知识性。  相似文献   

12.
通往“大气散文”的桥梁──试评贾平凹散文的地域性特色赖闽辉,陈玉龙在小说家的盛名之下,贾平凹的散文仍能与之同辕共驾,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这在新时期文坛确属罕见。贾平凹是位自我意识很强的作家,这不仅使其散文极富特色,而且决定了其散文风格转变的必然性。贾...  相似文献   

13.
一说冯至的散文,人们就会联想到《东欧杂记》,或者还会联想到《山水》。《东欧杂记》是解放以后写的,《山水》14篇(含《后记》)有10篇写于抗战期间,其中只有4篇写于抗战以前。收集得如此之少,似乎作者对自己青年时代写的散文并不看重,然而,我们却不能这样看待。这些散文,无论数量与水平,都值得我们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4.
提起杨朔,人们自然会记起他那些脍炙人口的名篇,象《荔枝蜜》、《茶花赋》、《雪浪花》,这几篇写于六十年代初的散文名作,是杨朔耕耘的散文园地里几支香气袭人、艳丽夺目的奇葩。他注重情感,一直在努力表现时代感情的氛围。他曾说:“只有深入到人的思想感情里去,才能算真正深入生活了。”(《写作自由》)有情就有诗,所以他的散文追求诗的意境。这不是那种缠绵悱恻的情调,而是一种高迈绝尘,发扬蹈厉的精神,一种如“登高壮观天地间”那样高远的意境。以诗为文,这是杨朔散文的最显著特色。作家本人在《东风第  相似文献   

15.
一 梁衡对散文创作理论的探讨,与他的散文创作几乎是同步的。他的散文新颖别致,一篇《晋祠》曾感动了多少莘莘学子的心怀。他的散文创作理论也有许多独到的见解,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梁衡反对虚构的散文,认为真实是散文的生命。他一再强调散文必须真实,但并不认为散文应该等同于现实生活,像镜子一样再现生活,刻板模形,一丝一毫也不能有差异。他在强调散文应该表现真人、真事、真景、真情的同时,也多次谈到散文是艺术品,创作散文应该像制作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一样,一方面需要生活,另一方面需要创作者完满人格的投入和参与,需要创作者的精雕细刻。散文,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不同于生活原态,其中,渗透了创作者对生活的选择、浓缩和再创造。用一个老掉牙的比喻,创作散文就如同酿酒,创作者将“生活之米”在自己的头脑中反复酝酿,奉献给读者的,是比“生活之米”更浓郁、更芳香的“美酒佳酿”。梁衡虽然并未直接界定散文是“再现”或是“表现”,但从他的文章中不难看出,他是服膺“表现”说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个具有悠久的散文传统的国家。在现代文学史上,散文创作是十分活跃并取得重大收获的门类。而对散文理论的研究、总结比起丰富浩瀚的散文创作的实践,却显得十分薄弱。这大概是因为散文包括着各有突出特点的多种多样的样式,所以在总体上概括它的特征有较大的困难的缘故罢。茅盾在一生中写下了众多的散文,为现代散文百花园增添了异彩,而他对自己散文创作实践的理论总结,也不很充分。尽管如此,在他出版的一些作品集的前言后记中,在他所写的一些文学评论中,仍然可以寻见他的散文的基本理论主张。这些主张是现代散文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徐渭散文的结构既有以纲统目的"完整性",又有目适纲宜的"有机性",这既是其散文结构理论的自觉追求,也在实践上构成了其散文的结构特色,我们拟称之为"网式结构".在排斥自我表现的文体和场合中,徐渭往往通过结构的经营使不合法的自我表现合法化;在允许自我表现的文体和场合中,其所创作的散文则往往具有"无布置"的结构特征.由此可见,结构的"有布置"还是"无布置"取决于其自我表现的需要,这就是徐渭散文结构的内驱力所在.  相似文献   

18.
杨朔散文之所以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与他散文的语言特色是分不开的。杨朔散文的描写语言,具有绘画的造型力,是高度形象化的语言,他的抒情风格是内向的,这种抒情格调决定了他抒情语言的含蓄、隐秀,而洗炼、精约,则是杨朔散文叙述事物的基本特色。无论是描写语言、抒情语言,还是叙述语言都具有诗的概括力和表现力,都洋溢着抒情诗语言的艺术美感。  相似文献   

19.
苏轼的散文,主要特点是随物赋形,如行云流水,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苏轼的散文,大体上分为议论文和记叙文.议论文有深刻独到的见解,雄辩的特色,能摆脱传统说法,自出新意,而又切合实际.记叙文不拘一格,情文并茂,多姿多彩,具有鲜明的个性.他的游记散文,开拓了表现范围.带来了文体的新变化.他的小品文是明代小品文的前驱.他的<赤壁赋>是新体散文赋的佳作,标志着散文赋的成熟.他的传记散文能绘形传神,刻画人物的个性.苏轼还十分讲究意境的创造.苏轼散文的成功,得益于丰富的生活经验,广博的文化知识,有敏锐的思维能力和卓越的写作技巧.  相似文献   

20.
擅写军旅小说的李存葆,其散文中的鸿篇巨制《鲸殇》亦具有深刻的思想内蕴和独特的艺术魁力.本文认为,《鲸殇》是一部德行反思史:人类的文明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掠夺史、野蛮史;《鲸殇》文本中,知识性、趣味性、历史性、使命感、忧患意识使作品表现出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在艺术上也属臻鼎之作.这些都表现出《鲸殇》不愧为"巨型叙事"之代表作,暗合了大散文大气和大器这一不可动摇的审美砝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