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疆五种旱生植物叶和同化枝解剖构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初步研究了骆驼刺、盐豆木和胡杨的叶、以及野胡麻和沙拐枣同化枝的解剖构造。它们显著的旱生构造是:表皮细胞壁加厚,有厚的角质层;同化组织均发育成栅栏组织,栅栏细胞内叶绿体丰富;在薄壁组织中有粘液细胞;贮水组织和机械组织发达。 相似文献
2.
几种常见观赏植物花粉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扫描电镜对金盏菊等观赏植物的花粉进行了形态观察,探讨了不同科属植物花粉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菊科(金盏菊和绿串珠)花粉为近球形或扁球形,表面为脑网状纹饰,具刺状突起;芸香科(佛手、柚和金桔)花粉为长球形,表面具清晰的网状纹饰或穴状纹饰;木兰科(含笑和广玉兰)花粉为两侧对称,表面为拟网状或脑网状纹饰;百合科(百合和吊兰)花粉为两侧对称,表面为网状或穴状纹饰;蔷薇科(野蔷薇和月季)花粉为长球形,表面为条纹状或皱波状纹饰.表明不同科属植物的花粉大小、形状、表面纹饰不同,可作为植物学分类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严素珍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2)
百合科植物中的假叶树(Ruscus aculeata L)、天门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Lour.)Merr.)、文竹(Asparagus plumosus Bak)、非洲天门冬[Asparagus densiflorus(kunth)Jessop]和石刁柏(Asparagus officinalis L)等是庭园常见的观赏 相似文献
4.
白香草木樨花蜜腺的发育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香草木樨花蜜腺位于子房与雄蕊之间的花托上,属于花托蜜腺。蜜腺由分泌表皮和泌蜜组织构成,属于结构蜜腺,分泌表皮具波纹状角质层,表皮上分布有大量的气孔器。泌蜜组织细胞5-6层,由花托内表皮及其内侧细胞恢复分裂能力形成。在发育过程中,液泡、淀粉、蛋白质都呈现一定的消化规律。原蜜来源于花托维管束的韧皮部,通过泌蜜组织加工成蜜汁,以后由气孔泌出。 相似文献
5.
三种观赏植物对甲醛净化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橡皮树、虎皮兰、芦荟三种观赏植物,在密封箱内进行降醛能力的研究。用LB-3J空气质量检测仪测定密封箱内放入植物后甲醛浓度的变化情况,比较所选植物对甲醛的吸收能力。试验结果表明:橡皮树、虎皮兰、芦荟均对室内甲醛有很好的净化作用,吸收率分别64.5%、87%、34.6%,净化能力大小依次为:虎皮兰〉橡皮树〉芦荟。并且这三种植物在甲醛超标20倍的情况下仍能存活。 相似文献
6.
慈姑雌花蜜腺的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石蜡切片和组织化学方法,对慈姑雌花蜜腺的形态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慈姑雌花蜜腺不很发达,无明显的成形蜜腺,仅存在腺细胞及分泌道,腺细胞位于最外(最下)轮雌蕊基部的花托表面,由腺细胞构成腺表皮,属于花托蜜腺.它仅有一层分泌表皮(腺表皮)而未分化出特殊的产蜜组织,又属于非结构蜜腺.腺表皮由一层近方形的大型细胞组成,细胞排列紧密,细胞质浓厚,细胞核大,内含丰富多糖类物质.根据其蜜腺的位置及结构,可以推测其蜜腺可能是由花的雄蕊退化而成的.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延安本地的部分野生植物进行实地调查,对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进行了初步了解。共调查出35种植物,归属于20科。其观赏特性包括观花、观叶、观果等,不少种类同时具有多种观赏价值。分析了野生观赏植物开发利用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开发利用途径,列出了几种具有较高开发利用潜力的野生观赏植物,供实际园林运用参考。 相似文献
8.
杨晓霞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1998,(2)
本文论述了点苍山野生观赏植物资源概况,初步统计出点苍山野生观赏植物有123科,318属、957种、其中有较高开发利用价值的有347种,隶属56科。并将点苍山观赏植物划分为14种类型。同时,探讨了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保护及其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156-159
选取绿萝、金边虎皮兰、常春藤、豹纹竹芋、金边吊兰、芦荟6种家庭常用观赏植物,采用密闭熏气方式对其进行不同浓度下氨气胁迫试验,测定了6种植物的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及相对电导率。试验结果表明:在所测试的3种氨气浓度胁迫下,6种植物抗氨气污染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绿萝、常春藤、豹纹竹芋、金边虎皮兰、金边吊兰、芦荟。 相似文献
10.
11.
12.
星星草Puccinellia tenuiflora(Turcz.)Scribn.et Merr.解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扫描电镜技术,研究了星星草Puccinelliatenuiflora(Turcz.)Scribn.etMerr.的营养器官,发现其根、茎、叶各部器官的组织具有显著的旱生结构特征,即根的皮层细胞破裂,形成发达的通气组织 ̄[1];茎的表皮细胞排列紧密,角质层很厚,维管束不成两轮排列,而星散分布于基本组织中,髓腔较小;叶的表皮具乳突状表皮毛,泡状细胞数目较少,且深陷。叶脉维管束鞘不为典型的C_3植物结构,两层维管束鞘的细胞壁厚度相等,内层维管束鞘壁并不加厚,外层维管束鞘含叶绿体。这些特征都表明星星草受外界生态因素影响,而演化出各种各样的形态结构来适应所生长的客观生态环境 ̄[2]。 相似文献
13.
顶芽或腋芽在添加6-苄基氨基嘌呤(6-BA)3ppm和萘乙酸(NAA)0.5ppm的MS培养基培养30d,长4-6cm,腋芽3-7个。此时,将它们分切成单芽切段,围到添加6-BA2ppm的MS培养基,继代培养周期21d,繁殖系数5-8。芽长2-3cm时用添加吲哚丁酸(IBA)1ppm的MS培养基进行生根培养,培养21d,生根率87%,移载成活率93%。 相似文献
14.
15.
蓝萼香茶菜提取液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以无水乙醇、乙酸乙酯、三氯甲烷、蒸馏水和丙酮作为提取剂,用回流提取的方式提取蓝萼香茶菜[Isodon japonica(Burm.f.)Hara var.glaucocalyx(Maxim.)Hara]的5种提取液,分别采用滤纸片法和平板稀释法测定提取液对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米曲菌的抑菌效力及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显示,5种提取液对实验菌均有抑菌作用,对4种致病菌的MIC的排列顺序为:无水乙醇提取液<三氯甲烷提取液<丙酮提取液<乙酸乙酯提取液<蒸馏水提取液。 相似文献
16.
辽细辛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报道了对辽细辛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的结果。测得辽细辛挥发油的含量为2.5%;用GC/MS法鉴定了25种化合物;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通过HP59970C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测得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百分含量。 相似文献
17.
花椰菜(Brassica oleracea var.botrytis L.)凝集素的细胞凝集和糖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椰莱(Brassica oleracea var. botrytis L.)凝集素能凝集兔、大鼠和小鼠的红细胞,其中对兔的红细胞的凝集活性最高,最低凝集浓度为0.68μg/ml。但不凝集我们所测试的其它16种红细胞。浓度为0.1mg/ml时,花椰菜凝集素也能凝集小鼠艾氏腹水瘤细胞,S_(180)肉瘤细胞,大鼠W_(256)肿瘤细胞、人的MGC_(80-3)胃癌细胞、小鼠和大鼠的脾脏淋巴细胞、骨髓细胞以及牛精子细胞,而不凝集人的Hela细胞。该凝集素对免的红细胞的凝集活性可被L—鼠李糖和D—树胶醛糖所抑制,最低抑制浓度分别为33.3m mol/L和16.7m mol/L。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不同品种、不同育苗方式、不同育种时间、不同种子质量和不同复土厚度等条件对四棱豆进行发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我省气候条件下,采用拱膜 营养缽的育苗方式,于4月下旬至5月初选用饱满而新鲜的96-13品种种子进行播种。播种后种子复土厚度为种子厚的1倍,则可大幅度地提高四棱豆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 相似文献
19.
利用形态特征与RAPD分析技术,分析了国内不同地区的24份普通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ssp.chinensis(L.)Makino var.communis Tsee et Lee.)种质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13个形态学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2.4%~69.9%,其中叶柄变异最大,子叶变异最小.24份普通白菜材料在形态学聚类的距离5处聚为4类.利用筛选出的15条RAPD引物从24份普通白菜材料中共扩增出113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83条,多态率73.4%,平均每条引物条带7.53条、多态性条带5.53条.RAPD数据聚类在相似系数0.77处,分为8类,与形态聚类间有重叠和细分.以形态聚类4个类别计算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标H和Shannon信息指数I,均为第Ⅳ大类第Ⅰ大类第Ⅲ大类第Ⅱ大类,第Ⅳ类的H和I分别为0.2395和0.3523.而不同地区则以江淮地区的Nei's基因多样性H和Shannon信息指数I最高,分别为0.2076和0.3098.这些结果与普通白菜种质资源多样性特征以及地区分布相吻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