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深海鱼油     
王毅 《科学之友》2004,(5):72-72
鱼油的主要有效成分叫Omega-3,不过这种成分只在自然生长的鱼类中才比较丰富,尤以吃海藻的巡游鱼种为佳。正因为如此,阿拉斯加以及挪威的野生马哈鱼(即鲑鱼或三文鱼)才成为此类鱼种之冠,这就是为什么大家使用的鱼油大多数有阿拉斯加的标志,此外鱼油制品品种丰富,可以满足不同的年龄阶段。  相似文献   

2.
李长春 《科学通报》1981,26(5):311-311
文献提到我国四大家鱼之一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Cuv.et Val.)]为典型的草食性鱼类。只在鱼苗和鱼种阶段摄食浮游动物、摇蚊幼虫、桡足类和无节幼体、藻类等,没有见过草鱼有食鱼苗的正常现象。最近报道在网箱养鱼苗见到草鱼有食鱼苗的现象,认为是饥饿状态下的“被迫饵料”。但我国老渔工则认为草鱼在鱼种阶段是正常摄食幼小鱼苗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挪威大幅度地增加了商品鲑的生产,扩大了海水养殖大西洋鲑和虹鳟的规模。在1971~1975年每年生产1,000吨的鲑科鱼类中,虹鳟占80%,但到1979年,鲑科鱼类的产量增加了4倍,而虹鳟只占总产量的50%。现在,挪威从事鲑鱼养殖业的养殖场超过200个。部分养殖场专门生产鱼种,另一些养殖场则买进鱼种养殖商品鱼。挪威的莫维公司设的海湾地区海湾深2~20公尺,四周几乎都是徒壁峭岸。为了提高海水的通气性,在海湾的三个地点,安装六台水泵,每个点2台,总流量为3—4M~3/秒,以使海水循环流动。每隔二年,养在海水养鱼池中的鱼类,用大拖网  相似文献   

4.
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热带、亚热带海域和我国的南海,生长着许多五彩缤纷的热带观赏鱼类.一种学名为蓝条裂唇鱼,又称龙头鱼、飘飘鱼、豆腐鱼的便是其中之一.这种鱼不仅外表令人赏心悦目,对于生活在珊瑚礁一带的其他鱼类来说,它还是清除它们皮肤寄生虫不可缺少的卫生护士和清洁工.  相似文献   

5.
鱼的整个生命周期都可标记在它的听小骨上,这种听小骨的生长就像树干一样,呈同心环状形式。这些微细层在鱼的生长期间至少每天增加一层,在某些鱼类中可以持续六年。最近,鱼类学家F.D.马丁和马里兰大学研究生T.莫利加发现听小骨含有污染的痕迹。鱼类听小骨能吸收重金属,它  相似文献   

6.
气球鱼     
<正>科学家在印度洋海底500米深处发现了这种罕见的鱼种——"气球鱼"。"气球鱼"属深海琵琶鱼的一种,体形滚圆,呈可爱的气球状。虽然科学家也曾在野外环境中观测到其他琵琶鱼物种,但是这种"气球琵琶鱼"以前从未被记录过。  相似文献   

7.
科学家发现,终日生活在昏暗中的深水鱼之所以能保持一定的视觉,这得益于其独特的视网膜结构。动物大脑感受视觉的一个前提,就是必须有光源直射或物体反射的光线作用于视网膜。普通鱼类的视网膜中含有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视锥细胞适于感受正常强度的可见光和分辨颜色,视杆细胞对弱光反应敏感。科学家对深水鱼进行长期考察后发现,生活在不同深度水域的鱼类,其视网  相似文献   

8.
荷兰生物学家提斯·戈德史密特以研究演化生物学和维多利亚湖中一种珍奇鱼类--丽鱼而出名.他在他的著作中将维多利亚湖称为"达尔文的梦幻池塘",因为这里有超过200种不同种类的缤纷多彩的热带鱼类在相同的环境下进化,这种现象令人惊讶.  相似文献   

9.
卢静  朱幼安  朱敏 《自然杂志》2016,38(6):391-398
硬骨鱼类(osteichthyans)是脊椎动物演化的主干,硬骨鱼下分的两大支系,即肉鳍鱼类(lobe-finned fishes)和辐鳍鱼类(ray-finned fishes)分别成为今日地球陆地和水域的征服者,前者最终演化出包括人类在内的四足动物。志留纪-泥盆纪是硬骨鱼类乃至整个有颌脊椎动物演化的关键阶段,硬骨鱼纲的起源、辐鳍鱼类与肉鳍鱼类的分异、肉鳍鱼类的早期演化和四足动物的起源等关键演化事件都出现在这一时期。直到20世纪末,化石资料的匮乏长期以来一直限制着学界对这些 硬骨鱼类起源与早期演化关键事件的了解。近年来,来自中国的梦幻鬼鱼、初始全颌鱼、晨晓弥曼鱼、于氏箐门齿鱼和奇异东生鱼等一系列关键化石的发现与研究极大地改变了上述情况,将硬骨鱼类起源与早期演化推到早期脊椎动物研究的聚光灯下,为脊椎动物“从鱼到人”的演化历史补上了大量缺失的篇章。  相似文献   

10.
金鱼真睡午觉吗?回答是肯定的。不仅是金鱼,一般的鱼类也要睡眠。但是根据鱼的种类不同,睡觉的时间有所区别,有晚上就寝的,也有白天睡大觉的,还有时常迷迷糊糊,打个盹儿的。夜间睡觉的代表性鱼类有鳊罗鱼。鳊罗鱼是一种颜色美丽的浅海鱼类,这种鱼只要太阳一落山,就会象赴约一样,深深地钻入海底的砂层,安然入睡。直到第二天的早晨,才和太阳一起起身,开始一天的新生活。与其相反的是穴子鱼,白天将身子埋在沙层里,或者藏入岩洞睡觉,到了夜晚它才开始活动。那么象沙丁鱼、青花鱼、松鱼之类不顾疲劳,不停地在辽阔的大海里游动的回游鱼类,它们究竟在什么  相似文献   

11.
为什么     
有的鱼只吃鱼鳞是真的吗? 非洲大陆最大的湖坦噶尼喀湖因盛产珍稀鱼种而世界闻名。其中有一种数量很多的鱼非常奇特,它们只吃鱼鳞。 研究人员把这种鱼放入水槽,喂它们蚯蚓和虫子,  相似文献   

12.
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热带、亚热带海域和我国的南海,生长着许多五彩缤纷的热带观赏鱼类。一种学名为蓝条裂唇鱼,又称龙头鱼、飘飘鱼、豆腐鱼的便是其中之一。这种鱼不仅外表令人赏心悦目,对于生活在珊瑚礁一带的其他鱼类来说,它还是清除它们皮肤寄生虫不可缺少  相似文献   

13.
正加拿大生物学家通过比对河流不同区域鱼类的耗氧速度,推测出不同区域鱼类新陈代谢的强度。结果发现,离污水处理厂更近的河段中的鱼新陈代谢速度最快。这可能是因为鱼类为了代谢掉河水中的人类药物,而消耗了更多的能量。如果鱼在代谢毒物上消耗了大量能量,就很难保证有力气寻找食物和躲避天敌,这会对鱼的生存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科学家发现,当鱼类生活在污染严重的水质中,鱼就会咳嗽,而且咳嗽次数与污染程度成正比。因此,鱼类的"咳嗽反应"已成为生物监测水体污染的标志之一。科学家们利用鱼口一开一合肌肉活动所产生的微弱电场,通过高灵敏度的电极与计算机相连的放大器,成功地绘制出上百种鱼咳嗽频率与水体污染程度的关系曲线。根据鱼的咳嗽状态和查阅分析"关系曲线",便可  相似文献   

15.
趣闻     
正儿童多吃鱼有助睡眠美国一项新研究显示,每周至少吃一次鱼的儿童不仅睡得更好,而且智商也会提高。因此,相关研究人员建议,应尽早让儿童吃鱼,最早10个月大就可以。该研究报告日前发表在英国《科学报告》杂志上。鱼类富含的OMEGA-3脂肪酸不仅能提高认知能力,还能改善睡眠,但鱼类摄取、提高认知和睡眠改善间究竟存在什么关联?为此,美国宾夕法尼亚  相似文献   

16.
鱼类的美味及营养价值实非其它食物可与比拟。可是,正当鱼儿"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物,如鱼鳞、鱼头、鱼鳍、鱼液等等。殊不知,这些被人们"弃之如粪土"的鱼类废物,其实正是不可多得的"鱼宝"。在日常生活中,鱼鳞、鱼鳍总是被人们作为废物弃之,这是很可惜的。最近,美国的柯尔曼博士研究发现,鱼鳞含有20—25%的卵磷脂,能增强记忆力,抑制脑细胞退化,有一定的防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胡炜 《科学通报》2005,50(24):2689-2694
性腺是脊椎动物精卵发生的场所, 是生命繁衍的关键器官. 本文评述了通过调控特定基因表达与鱼类性腺发育, 培育性腺发育被完全抑制的转反义GnRH基因鲤鱼、特异剔除鱼类性腺中的转植基因以及在鱼类性腺中特异表达外源基因的研究进展, 认为鱼类性腺有望发展成为一种实施生物技术操纵的新型载体, 并探讨了鱼类性腺发育调控在转基因鱼的遗传生态安全对策研究以及新型生物反应器的研制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胡炜  汪亚平  朱作言 《科学通报》2005,50(24):2689-2694
性腺是脊椎动物精卵发生的场所,是生命繁衍的关键器官.本文评述了通过调控特定基因表达与鱼类性腺发育,培育性腺发育被完全抑制的转反义GnRH基因鲤鱼、特异剔除鱼类性腺中的转植基因以及在鱼类性腺中特异表达外源基因的研究进展,认为鱼类性腺有望发展成为一种实施生物技术操纵的新型载体,并探讨了鱼类性腺发育调控在转基因鱼的遗传生态安全对策研究以及新型生物反应器的研制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当现代人频频呼唤人类要“返朴自然,重回大自然”的时候,不妨多注意一下眼前这片广阔的海洋。难道你不曾发现:我们的血液像海水般微咸;我们的身体,一半以上由水组成;我们的胚胎期,有像鱼一样的鳃裂……人身上有如此之多的海洋印记,是否说明生命就起源于海洋呢?人类是由猿变来的,这一点早已编入了教科书。那么猿又是由什么演变而来的?如果说它是由鱼类演变而来的,你会感到吃惊吗?然而这却有几分科学的依据。鱼类之所以能在水中生活,是因为它们具有能在水中呼吸的鳃,这也是鱼类的一个重要特征。现代人不能在水中生活,是因为没…  相似文献   

20.
鱼儿会举行排球赛,这不是开玩笑,我们动物课兴趣小组就曾在水族馆实地观摩了别开生面的鱼类精彩表演。水族馆的驯鱼师丁老师热情接待了我们,领我们进饲鱼场表演大厅。我们面前呈现出一个宽大的饲鱼玻璃水槽,清澈见底,通体透亮。玻璃上五个金光大字:"鱼类体育场"。水槽中央张立起一张球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