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以“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理论主题的科学体系,其核心理论是社会主义本质论,究其根源,不外乎都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这一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中国现实的反映。 (一) 唯物主义认为,在社会生产方式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生产力对生产关系起着决定作用。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状况,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与之适应的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化。另一…  相似文献   

2.
探索社会财富增长的途径与方法是经济学的重要任务;科技进步是社会财富增长的主要途径与手段。在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今天,加强科技进步理论的研究无凝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经济理论界在一段时间里曾经过分强调了生产关系变化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这当然是必要的),忽视了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在经济发展中的决定作用,更不重视科技进步在促进生产力发展和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这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从经济学的研究任务及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出发,按照逻辑、历史的思路,论证了加强科技进步理论研究、完善我国经济理论体系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相似文献   

3.
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社会形态理论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邓小平理论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勿容置疑,也有它的社会形态学说。近年来,部分学者已开始研究邓小平社会形态理论①,并在理论建构方面作了一定的尝试,②这是可喜的。但是,研究者把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社会形态概念等同于社会形态概念,笔者不敢苟同。至于社会主义社会形态概念是如何提出来的,它在邓小平理论中处于什么地位,它有哪些意义等问题还没人作过探讨。鉴于此,本文拟就邓小平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提出、新解、地位和意义等问题作初步探讨,以求教于学界同仁。一、社…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是两门必修课。中央多次发文强调“两课”是高校对学生系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之一。从当前“两课”教育的实际来看,以下七个不正确的认识仍然是我们观念上的障碍,必须认真解决。1.“副课论”。认为“两课”相对专业课来说是副课,是补充,是软指标。因而在“两课”课程的安排管理上不很重视。如果不是考试上有要求,很多师生不会把它当一回事。“副课论”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一些学校对“两课”教育不重视,教学安…  相似文献   

5.
关于文化,数百年来,不同的学科由于研究文化的侧面不同,对文化提出了各种界说,在古汉语中,“文化”的基本含义是文治教化;英语中的culture来源于拉丁文cutura,原文是耕作,培养教育、发展、尊重的意思(盛炎,语言教学原理1996:78)。有些学者把“文化”说成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有的则认为,“文化”是特定发展阶段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按照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对“文化”所下的定义,“文化”是指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模式。邓炎昌指出:“文化包括一切人类社…  相似文献   

6.
党中央最近发出《通知》指出,“学风问题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是关系党的兴衰和事业成败的重大政治问题。能不能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是理论上和政治上是否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一、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我们党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邓小平理论日益深入人心,广大党员、干部在学习和运用这一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有了新的进步。但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在我们党内包括许多领导干部中,学风不正的问题也确实还比较突出。比如,有的同志学习理论,往往不是着眼于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7.
我党三代核心领导人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人民利益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重要财富。 毛泽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中国共产党第一代核心领导人毛泽东创立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利益观,是把马列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所要奋斗的事业,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反帝反封建、变革落后的生产关系,建立社会主义的新中国。这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历史上的一场开辟性的社会革命。毛泽东在分析了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和目的后指出:“我们的…  相似文献   

8.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是对青年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对于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在理工科大学究竟采取什么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如何突出教学重点,以什么作为教学的中心内容等,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我们在长期的“两课”教学实践中摸索、总结出了一套在理工科大学进行“两课”教学的新模式,即理工科大学在“两课”教学中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内容,以思想观念引导为教学重点,努力实施“四个结合”(教学改革与课…  相似文献   

9.
高校科研队伍的主力军分散在各系(院),为了充分发挥各系(院)教师在科研中的主导作用,系(院)党总支必须增大参与科研管理工作的力度,充分发挥组织保证,思想保证和后勤保障(以下简称为“三保”)作用,对此问题,高校各级科研管理部门及其负责人应该达成共识。一、党总支主要负责人要与主任(院长)密切配合为科研发挥“三保”作用1.党总支参与科研管理是应有之责。过去有一种观点,认为党总支过问科研工作,参与科研管理是“不务正业”,这种观点当然是错误的。纵观当今世界的发展现状,随着科技成果的快速商品化和产业化,引起…  相似文献   

10.
该文讨论了“空盒问题”中概率的近似计算问题,获得了近似计算公式(Ⅱ)、(Ⅲ)、(Ⅳ)、(Ⅴ),另外,还给出了“空盒问题”在电话信息台收费中的应用例子。  相似文献   

11.
“两课”教师作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即:“两课”教师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两课”教师肩负着特殊的任务;“两课”教师队伍的建设,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一、“两课”教师的特殊地位和作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对高等学校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在改造过程中,逐步开设了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对学生进行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1980年,在开设政治理论课的同时,一些高等学校陆续开设了“形势任务”课和“思想修养”课,1982年10月,遵照邓小平同志的指示,针对高等…  相似文献   

12.
从20世纪20年代的文学创作中可以看出,针对“文学启蒙”的解读方式(包括如何理解、如何通过创作去操作实施)一般呈现出两种模式:一是认为只要用文学取代一切非文学的思想意识就可以启蒙井达到启蒙的目的;二是认为只有先进的思想意识、文化意识才可以启蒙,而文学只是一种手段方式而己。不同的甚至是相悖的解读方式在客观上产生了“文学”与“非文学”的区分问题并因此也产生了针对“启蒙文学”这一创作现象的定位与评价问题。尽管文学启蒙往往只是一个时代话语、只具有时代特征,但是,作为一个传统的人类文化现象,其实质仍然是一个贯穿人类社会发展始终的根本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
韩偓艳诗《无题·其一》“吉音闻诡计”之意颇难理解,本文运用“诗史互释”学术方法,联系该诗写作背景并相关掌故作出阐释:认为“吉音”本指唐代翰林院喜鹊鸣叫预兆领命草诏之说,被借指为晚唐宫人宣事翰苑之事,“诡计”指天复元年(901)方镇李茂贞领尚书令之事。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我们实现新的历史任务的强大思想武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保证我们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因此,研究党的思想路线,研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本文简称中特理论)与思想路线的关系,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和掌握中特理论的真谛,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运用中特理论来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完善和发展中特理论,都有…  相似文献   

15.
1995年9月,国家教委颁布《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对当前高校“两课”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性意见,指明了改革和发展的方向。《若干意见》中提出,“两课”教学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邓小平同志的民主法制思想,是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法律基础》中贯彻邓小平的民主法制思想,是落实《若干意见》的重要举措之一。一、邓小平同志民主法制思想的主要内容新中国建立以来…  相似文献   

16.
大学语文必修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全国多数高校已开设的大学语文课,都是以选修课形式开设的。我们主张这门课应作为必修课,在全国所有高校开设。理由是:一、时代的需要在当今高智力、高技术的信息化社会,什么是人才智力的最重要成分呢?笔者以为尽快吸收和更好输出信息的能力。即听、读(吸收信息)、说、写(输出信息)的语文能力。所以杨振宁教授在北京大学演讲时指出:“在美国所有的大学生都要上英国文学课,我认为中国所有大学一年级的同学,也都要开中文课。”杨振宁教授讲的“中文课”即我们讲的“大学语文课”,他强调的是“中国所有大学”正同我们意见不…  相似文献   

17.
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 形成良好的德育氛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拿大斯蒂芬·利考克在《我见之牛津》一书中说:“对大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生活环境”。社会学研究也表明,青年人的思想最直接地受到他们在其中工作、学习和生活小环境的影响。因此,正确认识环境对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影响,研究校园环境与学校德育的内在联系,对于充分发挥技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作用,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校园环境与德育的内涵(一)校园环境是指教职学工在长期的教学和其它各种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并为广大教职学工所认同的校园精神文化环境及作为承载体的物质条件的总和。从…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和新近出版的邓小平理论教科书均认为邓小平社会发展动力是改革。在笔看来,这是对邓小平社会发展动力的片面理解。邓小平社会发展动力不仅仅是改革,还应包括对外开放,它是改革和开放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三个代表”的论述 ,是我们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总结历史经验 ,面向新世纪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在理论学习和探讨中 ,必须理解“三个代表”的思想内涵、理论依据与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思维活动一般分为4步:1)理解问题;2)订出获取答案的计划;3)实施计划;4)检验结果.有些问题可以通过直接的思考、分析或推断得以解决,但较为复杂的难题,有时需要借助一些特殊的“工具”,“假设法”就是这些“工具”中常用且有效的一种.下面就假设法在高中化学学科解题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一些归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