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层出不穷,在人们物质生活需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环境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各方人士正不遗余力的为环境治理问题出谋划策,最有效的环境治理方式莫过于国家立法,环境影响评价的实施切实使环境污染得到改善。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对环境问题的治理,无疑又是一种推动力量,以此充分发挥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职能,充分发挥公众的监督作用。本文我们就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必要性,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应用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公民社会”,公众参与是环境治理的一项重要原则。安徽乡村环境治理中,政府组织为公众提供的参与渠道明显偏少;乡村环保NGO作用有效性极其有限;末端参与是公众参与其间的最主要方式。深究其因源于基层政府角色定位模糊,促动公众参与的意愿不高;县域环保NGO病态发育的整体态势;公众的环境责任意识较弱,缺乏环境治理热情。欲以环境“善治”而创设乡村“三美”之景,尚需要明确政府职能,切实推行民主化决策,调动公众参与热情;做好简政放权,厘清政府与市场、社会关系,增强互动、密切合作;完善县域环境法规,有序推进乡村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3.
马波 《长春大学学报》2009,19(11):76-79
环境问题的复杂性与环境主体的多元利益诉求,决定了在环境治理中,需要运用软硬兼施的混合法模式,选择两条腿走路,软法与硬法并行不悖。环境治理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强调动态的参与和交流。在软法的视野下,由开放的环境管理与广泛的公众参与整合而成的环境治理模式日益成为环境法治的主导性模式。  相似文献   

4.
环境问题的复杂性与环境主体的多元利益诉求,决定了在环境治理中,需要运用软硬兼施的混合法模式,选择两条腿走路.软法与硬法并行不悖.环境治理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强调动态的参与和交流.在软法的视野下,由开放的环境管理与广泛的公众参与整合而成的环境治理模式日益成为环境法治的主导性模式.  相似文献   

5.
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的公众参与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未形成健全的法律机制,存在如公众参与意识不高、公众参与的法律依据不足等诸多问题。因此,有必要从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公众参与湿地保护的立法、建立健全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公众参与相关制度等方面,完善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的公众参与机制,真正使公众参与在东洞庭湖湿地保护区的环境治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中欧环境治理项目浙江地方伙伴项目国际学术会议于2014年6月20~23日在浙江大学举行。会议由浙江大学和浙江省环境宣传教育中心共同举办。大会议题聚焦在以下3个方面:1全球化挑战与环境保护的国际经验;2环境治理与群众参与的中国经验;3地方社会管理中的社会质量与社会创新。会议旨在推进环境治理中的公众参与,促进地方乃至国家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全面提升社会质量。本次会议由中欧环境治理项目浙江地方伙伴  相似文献   

7.
环境保护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公众参与有益于深化环境保护价值内涵,提升决策民主意识公众,改善环境趋紧现状,缓解环保部门治理压力,推动形成环境治理的良性互动。该文分析当前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觉醒,逐步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分析了参与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根据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范围、参与方式,提出营造参与氛围、加大环境信息公开化程度等完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8.
环境保护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公众参与有益于深化环境保护价值内涵,提升决策民主意识公众,改善环境趋紧现状,缓解环保部门治理压力,推动形成环境治理的良性互动。该文分析当前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觉醒,逐步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分析了参与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根据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范围、参与方式,提出营造参与氛围、加大环境信息公开化程度等完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短短几十年间,综合国力得到增加的同时,人力资源、自然资源、政策制定及经济要素等也在逐渐变化以提高其环境适应性。但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逐年提高,环境污染问题也变得愈加严重,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开始暴露在人们的视野中,给公众的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在此之前,中央已经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展开一系列环境治理活动,力图攻克环境治理难关,也针对特定污染问题制定了相应法律规范,表现出我国政府对环境治理的决心。  相似文献   

10.
公众参与城中村社区治理是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必然要求,对切实保障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权利、提高基层社区的治理水平、改善民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公众参与主体地位不明确、公众缺乏公民意识、公众参与动力不足、参与渠道结构不合理等,是公众参与城中村社区治理实践中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城中村治理实践,认真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公众参与的相关概念与理论进入我国,公众参与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领域,分析其热点主题与研究前沿可为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运用文献计量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公众参与领域论文成果的总体概况、研究机构、期刊来源进行特征分析,并绘制关键词共现图与突现词信息图。结果表明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公共治理、环境治理以及公众参与机制等方面,并且研究热点随着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不断演化,当前的研究前沿聚焦于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实现公众参与制度的提升以及相关机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12.
治理大龙山镇的乡村环境,需要以"美好乡村"建设为契机,增强村民环境环卫责任意识;建立健全环境治理的法规制度,有效规范、约束村民行为;遵循"拆迁与整治并举"原则,积极开展村庄环境治理;规范、引导基层政府财政使用,加大乡村环境治理的资金投入;推进"多元共治",力倡政府、社会、公众等主体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公众参与的相关概念与理论进入我国,公众参与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领域,分析其热点主题与研究前沿可为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运用文献计量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公众参与领域论文成果的总体概况、研究机构、期刊来源进行特征分析,并绘制关键词共现图与突现词信息图。结果表明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公共治理、环境治理以及公众参与机制等方面,并且研究热点随着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不断演化,当前的研究前沿聚焦于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实现公众参与制度的提升以及相关机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听政会、讨论会、法律草案的公共评论等形式的公众参与,成为中国立法和公共决策过程中的一道风景。公众参与正成为公共生活"民主化"的一个符号,但是到底公众是真正地去参与了,还是可怜地"被参与"了,我国立法中公众参与的缺陷到底是什么,如何才能弥补这些缺陷,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公众参与"我们可以大致解读为:不借助任何中介力量,由公众直接参与政治活动,直接发表意见或推举代表代言,  相似文献   

15.
李燕  瞿万波 《科技信息》2012,(34):I0117-I0117
我国公众参与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问题一直是长期被关注但又推进迟缓的问题。本文在分析了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性基础上,解析了在推进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建设上存在的障碍原因,建议从法律法规上完善公众参与的实施。  相似文献   

16.
城乡结合部问题多,社会管理难,加强和完善城乡结合部社会管理,形成公众参与的城乡结合部社会管理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调查表明,湖南省洞庭湖地区城乡结合部社会管理中公众参与动力机制存在一定的问题,应构建以提升公众参与的协同带动力、提升公众参与的持久推动力、提升公众参与的自觉能动力为基础的城乡结合部社会管理公众参与动力机制的"三联动"新格局。  相似文献   

17.
论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理性向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作为对政府环境行政权的一种限制,在提高政府环境行政效率、规制政府环境行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公众参与的基本内涵为逻辑起点,对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以及价值理性进行了剖析,以期引起学界对该问题的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了国内外关于社会管理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的现状及意义,分析了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本思路与对策.本文认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必须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政府的责任首要.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又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真正体现.  相似文献   

19.
任秀芬 《海峡科学》2006,(6):106-107
目前,公众对环保的关注越来越高,但参与环保的意识和能力还不够.因此,增强公众环保参与意识,使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成为公众的自觉行动,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创环境保护工作新局面的一项重要举措.环境宣教系统要抓住有利时机,通过各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加深人们对环境保护工作的认识,争取公众的支持与参与,推动环保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是环境保护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直接体现。公众参与原则是环境法的一个重要原则,公众参与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具有重要地位,具有特殊意义。目前,我国在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开展公众参与还存在很多缺陷,该文通过对比借鉴,提出提高公众参与有效性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