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贵州科学》2021,39(3)
通过合金熔炼、压铸试样制备,微观分析及力学性能等方法,研究铝、镁、镧元素对ZnAl4压铸锌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铝、镁元素对锌合金铸锭显微组织的影响在于β相形貌及共晶组织区域的变化,不同实验合金压铸试样的组织特性与铸锭组织有关,通过对原始铸锭组织进行控制,可以进一步影响压铸制件的各项性能,实验合金中,添加0.06%~0.12%稀土镧对提高ZnAl4合金综合力学性能较为有效。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合金行业也在不断的向前发展,研究高强度压铸铝合金及其热处理对合金行业的意义重大。铝合金行业的发展促进了汽车等工业的发展,但由于汽车等行业的发展加大了对铝合金的需求量,因此,又反过来促进了铝合金行业的发展。但是目前的铝合金铸造技术很难满足这么大量的市场需要。该研究者在该研究中通过阐述高强度压铸铝合金及其热处理的内涵,分析了高强度压铸铝合金优化的影响因素和试验过程、试验结果以及高强度压铸铝合金热处理优化的影响因素和试验过程、试验结果,为合金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压铸工艺参数及热处理对压铸锌合金机械性能如冲击韧性、延伸率和抗拉强度的影响,优选出了最佳工艺参数组合:低压射速度,中等压射比压,高模具温度。试验表明热处理可有效地提高合金的韧性和塑性,但使强度下降。本文对试验结果还进行了冶金学原理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压铸铝合金ADC12.1R的组织、性能及成形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ADC12压铸铝合金成分的基础上,通过成分优化设计,并对合金进行晶粒细化及变质处理,获得了一种高性能的压铸铝合金ADC12.1R,该合金经金属型重力浇注,其铸态力学性能达到:抗拉强度(σb)为254.9 MPa,延伸率(δ5)为2.925%,硬度(HBS)为102,均优于国内普遍使用的压铸铝合金ZL112Y.实际生产试验也表明ADC12.1R合金具有更好的压铸成形性、出型性及机械加工性能能够满足工业生产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富铈混合稀土对压铸AZ81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开发铸造性能优越、成本低廉、中温性能略有改善,并能满足摩托车曲轴箱服役环境的新型镁合金提供材料基础,通过往AZ81合金中添加富铈混合稀土,考查稀土对压铸镁合金AZ81组织和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少量加入稀土能起晶粒细化和固溶强化作用;随加入量增大,稀土以晶界和穿晶条状脆性相存在,对合金强度的损伤作用大于强化作用.因此,压铸AZ81的常温和150℃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随稀土加入量的增加先略有提高,然后持续降低;室温延伸率随稀土加入量增加而连续下降,对150℃温度下的延伸率无明显影响;但富铈混合稀土的加入显著提高合金的蠕变抗力.  相似文献   

6.
通过应用多种软件交换和数据接口技术,设计了正交实验以完成压铸过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通过设置合理浇注系统、控制压铸速度和提高模具预热温度,可以有效减少铸件缩松缩孔;各参数对铸件缩松缩孔发生概率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浇注系统方式、模具预热温度、压铸速度;理想工艺方案为浇注系统a、压铸速度1 m/s、模具预热温度450 ℃.  相似文献   

7.
压铸过程充型模拟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迭代过程缓慢而导致计算效率较低。该文通过对压铸充型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模型进行分析 ,利用机群计算平台 ,提出并建立了一种并行搜索计算模型。该模型在原有串行算法的基础上 ,通过效率参数的适当选择和调整 ,实现了利用并行计算优化串行过程的目的。这种算法可以充分发挥各个结点的计算能力 ,有效降低结点之间的通信时间。通过对实际压铸零件进行的计算测试表明 ,该算法在保证原有计算精度的前提下 ,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极大地提高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8.
概述了中国镁业和镁合金压铸业的现状,综合分析了镁合金压铸的技术特征和镁合金产品市场发展的潜在优势,并从不同层面对镁合金压铸技术研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熊建武  周进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7(23):6157-61596167
随着镁铝合金压铸件越来越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和电子信息产业,压铸行业的研究学者和技术专家一直在努力提高压铸技术与设备、改进压铸生产管理,包括铸锻双控成型、半固态压铸、触变注射成形技术、充氧压铸、真空压铸、远程监控等。  相似文献   

10.
对陶瓷摇臂中陶瓷镶块与铝合金基体的连接方法进行了探讨,设计了倒楔角式的陶瓷镶块,采用铝合金压铸的方法将陶瓷镶块与铝合金基体连接起来,形成全包容的连接结构.对压铸过程中陶瓷镶块所受的热应力进行了分析,并与把柄式结构在压铸过程中陶瓷镶块的受力情况进行了比较,证明全包容倒楔角式陶瓷镶块在压铸后受压应力作用,从而极大提高了陶瓷镶块工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根据某军品部件出现的问题,应用试验设计法成功地找出了最优组合,提高了该部件的强度,解决了该强度问题,使生产得以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12.
对微型构造的定义、成因、分类作了简要论述。提出“注入水油水界面”的概念,指出在油层内部油井水淹停产是由于此“界面”上升至油层顶面所引起。对微型构造影响油井生产的机理作了论证,通过数学公式推导,证明在通常条件下,正微井控制油层面积大于负微井,油水重力分异作用对正微井有利。引用莱弗里特方程证明正微井在注水开发中处于向上驱油的有利条件,而负微井则处于向下驱油的不利条件,还有部分低部位油向高部位运移。因此,正微井生产普遍比负微井好。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制作大面积光子微结构的简便方法,利用多光楔板产生大面积的多光束干涉,在光折变晶体中制作出了大面积的周期性光子微结构和准周期性的光子准晶微结构。该方法简便易行,系统稳定性好,无须复杂的调节装置,制作效率高。使用导波强度图像、远场衍射图样、布里渊区光谱成像等方法对制作的大面积光子微结构进行了验证和分析。设计不同的多光楔板,可以制作出多种更复杂的大面积光子微结构。通过适当的处理,制作的大面积光子微结构可以长久地固定在光折变晶体中,也可以擦除后用于制作新的结构,这在集成光学和微纳光子器件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为了达到极浅海埕岛油田高速高效的开发效果 ,从埕岛油田整体构造入手 ,进行了精细构造解释 ,并根据埕岛油田定向井多的特点 ,对砂体进行了平面和纵向归位 ,从而落实了砂体顶面微构造的准确形态 .并统计了各种微构造与含油性的关系 .开展了微构造类型与累油含水关系研究 .结果表明 :构造高部位和正向微构造含油性好 ,累油高 ,含水上升慢 ;负向微构造含油性差 ,累油低 ,含水上升快 .最终确定了有利的剩余油分布地区 ,包括正向微构造和断层夹持形成的微构造等 ,并为埕岛油田下步挖潜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水泥土搅拌法加固冲填土软土地基的微观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某工程冲填土软土地基水泥土搅拌法处理过程中的冲填土与自然软土加固效果差异问题,从化学成分与物理结构等微观角度出发,分别对冲填土和自然软土的原状样、加固样进行了X射线衍射试验和扫描电镜试验两种微结构试验,对比分析了导致这种加固效果差异的微观机理及其形成原因.研究发现,物理微结构对冲填土软土地基的水泥土搅拌法加固效果存在重要的影响.虽然水泥土搅拌法加固冲填土与自然软土的化学反应是类似的,但加固后的土体在物理微结构特征上却差异显著,并导致加固土体宏观强度表现上的不同.因此,应采取相应的施工措施,改良冲填土的微观结构特征,优化地基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亚微米光栅微结构,研究了其光谱共振特性.给出了该结构的反射光谱及光谱带宽表达式,用矢量衍射的方法对比分析了该结构与亚波长光栅的共振、光谱带宽及线形改良的规律.研究表明:微结构的共振及光谱带宽由等效光栅强度和导波的位相光谱移相速率决定,前者的物理意义为耦合到微结构内一级衍射光的能量;提出的微结构与亚波长光栅有相似的共振特性,但带宽明显增大;微结构的光栅调制度并不影响其有无共振特性,但光谱带宽及共振面积却随着调制度的增加而增大;经设计微结构将有优良的窄带及宽带滤波功能,而后者可使之呈现肉眼可见的新型彩色光变效果,可以应用于防伪领域.  相似文献   

17.
颗粒增强复合材料显微组织的计算机仿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计算机仿真了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在仿真中考虑了颗粒的形状、尺寸、体积分数和空间分布,结果表明,结合颗粒几何数据的蒙特卡罗方法可以模拟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各种三维显微组织,计算机仿真显微组织可以作为研究颗粒增强复合材料显微组织定量表征的三维数字化模型,同时可以作为颗粒复合材料加工过程数值仿真和细观力学计算的显微组织模型。  相似文献   

18.
采有粉末冶金工艺,研制出4种配方的铁基金属陶瓷摩擦材料。测试了该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和物理力学性能;对材料的显微组织结构进行了观察、分析和比较;探索了材料显微组织结构与性能之间的有机联系;讨论了进一步优化材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以Fe-C-Cr三元合金相图分析了不同成分的铬系白口铸铁的凝固过程,阐述了三相共晶及四相包共晶反应对其微观组织的影响.通过试验对比,提出了合金元素对铬系白口铸铁微观组织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其三相共晶及四相包共晶反应过程的影响而产生.  相似文献   

20.
研究可见光波段亚波长防伪光栅的制做.给出了用2θ夹角一次光刻、2θ夹角摆动δ角两次光刻和2θ夹角旋转β角两次光刻等干涉光刻工艺设计和构建可见光波段亚波长光栅微结构的基本原理.优化设计的干板表面曝光量分布函数可用于构建特定面形分布的光栅微结构.制作了可见光波段的1维和2维亚波长光栅微结构,给出了其SEM和AFM实验数据和理论分析图形,检验了微结构的彩色防伪光变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干涉光刻工艺能够构建出表面光滑、深度较大的复杂光栅微结构,并能展现出一定的彩色光变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