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洋县社火,是洋县人民群众在春节期间举行的自娱自乐的、表演性极强的各种民间歌舞技艺活动的总称。在洋县社火这一特定的活动中,人们相互吸引,共同建构了一个充满引力的“民俗场”。在这一“民俗场”中,作为表演者的儿童习得了当地人们是具有的特定行为和习俗,而作为观众的儿童则感受并了解到了这种行为和习俗。洋县社火的启示是:儿童的习俗化过程应该顺应其本性;我们应当利用习俗促进儿童成长,使传统文化更加有效地为儿童所习得。  相似文献   

2.
湖社是以湖州旅沪商人为基础,以湖州旅沪政界人士为核心的同乡团体,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最有影响力的同乡团体之一。通过考察湖社与政府、民众的互动,可以看出近代的新式同乡团体对社会的参与度进一步增强。作为中间组织的同乡团体,湖社渐渐地成为了地方政府与民间交流、沟通的桥梁,湖社在民众与政府间发挥着一定的调节、整合作用。  相似文献   

3.
香港长春社成立于1968年,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民间环境保护团体,由一些关心香港环境生活质量的志愿人士所组成。其宗旨是在社会中推动“关心生态、保护环境”的工作,以使地球上的生物能享有一个可延续的生态环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自成立以来,长春社在香港社会中始终扮演着以下角色:一、有建设性的压力团体,就环保政策的有关问题,向香港政府提供意见或建议;二、积极支持与  相似文献   

4.
对春秋战国时期社祀形态的特点进行了探索,认为春秋战国时期的社祀形态与以前相比,出现了一些自身特点,这些特点包括:社祀场所开始成为经常性的行政场所;社稷开始成为政权的代名词;民间社祀得到迅速发展.这些特点,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相似文献   

5.
节事活动对于举办地往往有着重大的旅游影响,当地居民的感知是反映节事活动发展现状的“晴雨表”。晋中社火节是晋中重要的节事活动之一,当地居民的正向感知和支持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从社会文化、民生、举办地周边环境三个方面分析当地居民对晋中社火节活动的旅游影响感知,发现社火节存在着与文化结合程度低、宣传力度弱、破坏周边环境等问题,并基于当地居民的视角,针对性提出改善晋中社火节举办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基层社会是一个弹性社会,处于基层社会中的人群自发地进行调节,以期达到追更为和谐稳定的状态。徽州民间的私人借贷就是出于这种互助理念而进行的调节活动。以清代徽州基层社会的私人借贷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认识留存于中国民间社会的这种活动的互助性以及对整个徽州社会带来的影响。在明清徽州基层社会当中,私人之间的借贷关系普遍存在,这种借贷关系的表现形式主要是信用借贷和抵押借贷。这种私人借贷的双方之间的关系的特殊性、借贷物品的琐碎性以及借贷利息较低都表明这种活跃于基层社会的私人借贷具有着乡邻互助的意味。这种互助性的民间基层社会的借贷活动对于徽州民间社会的稳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山歌社"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史后期的一个重要音乐社团,其最突出的贡献是给一批民歌编配钢琴伴奏,从而使优秀民歌得以广泛传播.有关这方面的历史在中国音乐史学专著中多有叙及.实际上,"山歌社"在当时部分"国统区"的音乐教育方面所作的成绩也是卓有成效的,不少成员在音乐教学实践、理论探讨、教材建设等方面作出了一定的努力.本文在对"山歌社"音乐教育的相关史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其音乐教育活动概貌进行追述,旨在让读者从中了解当时国内音乐教育的基本状况.  相似文献   

8.
论宋代民间丧葬、祭祀礼仪与基层社会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礼制是制度化的伦理,扮演着社会控制的角色。丧葬与祭祀礼是形形色色的礼制规范中最重要的环节,宋代政府规范民间丧葬与祭祀礼仪,明确丧葬礼仪等级规定,以此确立民间精英及大家族的地方权力场域,形成地方社会整合的核心权力,而宋代民间大家族则通过家族墓祭与祠祭礼,团结家族成员,建构族长权力,加强对宗族成员控制。  相似文献   

9.
鲁迅与绍兴的出版事业,关系十分密切。特别是《越社丛刊》,鲁迅曾亲自撰稿编辑,影响较大,在辛亥革命浪潮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越社丛刊》是清末绍兴进步文学团体越社的机关刊物。越社虽是一个文学团体,但更多的是从事实际革命活动。1908年上半年,绍兴府中学堂国文教员陈去病(同盟会会员,后为南社的骨干)集当时府中进步学生,组识了一个革命文学团体越社。参加者有二、三十  相似文献   

10.
五四时期,周作人是北大的教师,新潮社是以北大学生为主创办的新文化社团。周作人在写了《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等文章之后,成为五四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的重要思想家,新潮社在思想上成了他的忠诚的追随者。周作人是新潮社的最后一批社员和最后一任主编。但是,在抗战胜利后,新潮社的主要缔造者傅斯年,却因周作人抗战中的附逆表现,毫不留情地与当年的老师划清了界线。周作人对新潮社的感情也就此断绝。  相似文献   

11.
在集中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斗争乘胜前进的大好形势下,农村分校首届四百九十三名社来社去学员胜利毕业,重返农村三大革命斗争的第一线。这是清华大学六十五年历史上的第一次,是坚决贯彻毛主席教育要革命的指示,学习朝农经验,在理工科大学为社会主义农业服务方面所采取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革命措施。 农村分校是在去年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高潮中诞生的,设有农机、农电、农水、农建等专业,全部实行社来社去,为农村培养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战士,限制资产阶级法权、缩小三大差别的促进派,农业学大寨的带头人。 四月二十六日,分校隆重举行了首届…  相似文献   

12.
丧葬活动中包含着丰富的仪式,在诸多仪式的背后潜藏着人类的种种意识。在甘肃陇中地区的丧葬习俗中,丧葬仪式的每一个环节都隐含着当地人的意识。在人类学的视野下,甘肃陇中地区的丧葬仪式中显示了灵魂意识、亲情意识、恐惧意识和狂欢意识。探讨在丧葬活动中的仪式和意识之间的关系,在民俗学和文化人类学研究中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利布 《凉山大学学报》2003,5(4):177-179
本介绍了存在于凉山彝族民间婚礼、节日、丧葬、祭祀、娱乐这几个民俗事项中的几种主要舞蹈。  相似文献   

14.
正2018年1月29日上午,珙县第一家"益农信息社"在上罗镇新联村举办了启动仪式。信息进村入户是为了满足广大农民生产和生活需求而开展的一项重要的惠民工程,"益农信息社"服务平台是信息进村入户载体和窗口。珙县大力推进"益农信息社"建设已初见成效,目前已建成益农信息社122个,到2018年底将在已通光纤的村社建成244个益农信息社。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历史文献的考证和利用古今学者的研究成果,首先论证出《国风》是祭诗,然后进一步论证出《国风》是祭社诗。《国风》正是诸侯祭社活动的祭诗,其中“国”指“国社”,“风”指“巫风”,即祭祀国社的巫歌。同时,还考证出《国风》的作者是“瞽”。瞽并不是什么盲乐师,瞽如同后来所谓的“白眼”,乃是“瞽工轻君”的代名词。“瞽为诗”就像“史为书”一样,瞽是专业的诗人歌手。瞽是先秦时期的知识分子,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只有他们才具备创作《国风》所应有的音乐上和“文学上必需之条件”。 《国风》既非出于民间,也不是“统治阶级之作品”,而是“瞽”创作的祭社诗。此说的确立,不仅表明了“郑声淫”的客观性,还说明了朱东润《国风出于民间论质疑》一文中的质疑的合理性和以“统治阶级之作品”来释疑的牵强性,更证明了朱光潜所说的原始诗歌“与神话和宗教相联系”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肖兰英 《菏泽学院学报》2006,28(3):I0003-I0003
经教育部社科司同意,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于2006年1月至4月开展了第三届评优活动。在这次活动中,《菏泽学院学报》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这是我校学报自创刊迄今为止社会科学版获得的最高荣誉。  相似文献   

17.
中华自然科学社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资料于1940年5月在重庆沙坪坝出版,铅印。资料简要介绍了中华自然科学社自1927年成立至1940年期间的发展历史、立社宗旨、组织结构及所从事的科学活动,并附有该社章程和《社务会理事选举条例》、《本社分社组织条例》,对于了解民国时期科学社团的发展历史有参考价值。为了保持原始性,本资料原文照登。  相似文献   

18.
高校社科学报对学术规范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社科学报是高等学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期刊,是学术成果发表的重要载体。高校社科学报对学术规范化具有正面作用,但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对学术规范化起到负面效果。因此,必须建立高校社科学报与学术规范的双向良性互动机制:匿名审稿、刊发学术含量大且规范的文章、发出文章采用与否的信号。  相似文献   

19.
《潍坊学院学报》2019,(3):16-19
本文以丁叔言、丁锡田、郭业耜等潍县教育社员为代表,考证他们参与中国教育改进社的活动过程。从潍县教育人在民国时期的教育实践,可以看出他们热心当地教育事业,并以此来激励后人学习他们忧国忧民、担当大义的奉献精神,希望对当下教育改革起到借鉴作用。本文也是对地域文化以及乡贤文化的一次发掘,以古鉴今,对我市新时代"文化名市"建设和优秀文化传承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人是实现现代化化的核心,分析了制约高校学术期刊社编辑主体现代化的因素,论述了期刊社的现代化必须以人为本,指出要实现编辑出版的现代化,首先必须实现编辑主体的现代化,而教育则是实现编辑主体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