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亞氨多羧型絡合劑是以—N(CH_2CO_2OH)為主體的一系列的絡合劑,亦可譯作康潑來宗(complexones)。它的特徵之一,是能和很多金屬離子絡合,包括碱土金屬、碱金屬Li和Na在內,形成穩定的內絡合物。內絡合物亦稱螯合物(chelates),亦就是絡合物形成體——中心金屬離子——  相似文献   

2.
用pH电位法研究了Cu(Ⅱ)-正己(辛)烷基亚氨二乙酸(H_2A)-氨基酸(氨基乙酸、DL-α-氨基丙酸、DL-α一氨基丁酸、β一氨基丙酸或DL-β-氨基丁酸,统以HB表示)体系的混配型配合物。导出了第一配体(正己(辛)烷基亚氨二乙酸根离子)与Cu(Ⅱ)(1:1)配合完全的[H]计算式。在25±0.1℃,μ=0.1(KNO_3)的条件下,测定了该体系的混配型配合物的稳定常数。结果表明:IgK_(CuAB)与第一配体的关系不大,而主要与第二配体有关;IgK_(CuAB)与Igβ_(CuB_2)存在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3.
用钛酸酯为催化剂,通过3-乙酰氨基-N,N-二-(β-羟乙基)苯胺与乙酸及丙酸的酯化反应,合成了3-乙酰氨基-N,N-二-(β-烷酰氧乙基)苯胺对影响反应的因素进行了讨论。用IR、NMR对结构进行了表征,酯的收率为98%以上。  相似文献   

4.
氨基乙酸螯合铁是目前吸收利用率较好的补铁化合物.制备了氨基乙酸螯合铁化合物,并通过pH滴定曲线、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研究了氨基乙酸与Fe(I)的螯合反应.  相似文献   

5.
用硫酸钛/ZSM-5为催化剂,通过2-甲氧基-5-乙酰氨基-N,N-二-(β-羟乙基)苯胺与乙酸及丙酸的酯化反应,合成了2-甲氧基-5-乙酰氨基-N,N-二-(β-乙酰氧乙基)苯胺和2-甲氧基-5-乙酰氨基-N,N-二-(β-丙酰氧乙基)苯胺.对影响反应的因素进行了讨论,用IR、NMR对结构进行了表征,酯的收率为95%以上。  相似文献   

6.
以β-苯基丙酸为起始原料,依次经硝化、N-酰化和还原反应合成了盐酸尼非卡兰药物关键中间体——N-(2-羟乙基)-N-[3-(4-硝基苯基)]丙胺,三步总收率达66.5%.又以1,3-二甲基脲为原料,依次经氰基乙酸环合、乙醇胺脱胺、二氯亚砜氯化制得另一中间体——6-(2-氯乙基)氨基-1,3-二甲基-嘧啶二酮.上述二中间体反应形成1,3-二甲基-6-{2-[N-(2-羟乙基)-3-(4-硝基苯基)丙氨]乙氨基}-2,4-(1H,3H)-嘧啶二酮盐酸盐(盐酸尼非卡兰),总收率为54.5%(以β-苯基丙酸基准计算).  相似文献   

7.
末端连接ω-氨基酸的聚乙二醇修饰剂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型聚乙二醇(PEG)修饰剂的合成方法。首先以两种ω-氨基酸和单甲氧基PEG为主要原料,经连接、纯化和水解等步骤,得到末端以酰胺键连接ω-氨基酸的PEG酸,再将得到的PEG酸用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进行活化,得到聚乙二醇-β-丙氨酸-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PEG-BPA-NHS)和聚乙二醇-γ-氨基丁酸-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PEG-GABA-NHS),总收率为60%。这类新的修饰剂经验证具有较长的水解半衰期(分别为7.6 min和16.7 min)和良好的蛋白修饰能力。  相似文献   

8.
利用国产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的增溶作用,使 Zn-PAN 和 Cu-PAN 螯合物溶于水中。研究了络合物的形成条件,并利用这两个螯合物对β-氨荒丙酸铵稳定性的差异,提出了在 PH=9的缓冲溶液中,用分光光度法联合测定微量锌和铜。方法快速、简便,适用于铸造镁合金中锌和铜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为了考察壳聚糖(CTS)对重金属离子铬(VI)的螯合性能,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壳聚糖螯合铬(VI)的机理进行了研究,测定了不同c(Cr6+)/c(-NH3+)浓度比下壳聚糖-铬(Ⅵ)螯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确定了螯合物的配位比并计算了稳定常数。结果表明:壳聚糖对铬(VI)具有螯合作用,在不同壳聚糖氨根配体浓度下,当c(Cr6+)/c(-NH3+)≥0.5时,螯合反应达到平衡;壳聚糖中主要配体-NH2基团与铬(VI)按物质的量比2:1形成螯合物,壳聚糖铬(VI)螯合物的稳定常数为1.212×108。通过实验考察了壳聚糖用量、体系pH值对壳聚糖螯合铬(Ⅵ)离子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用量为0.15 g·L-1,反应酸碱度为pH=4的弱酸环境时,铬(VI)离子去除率可达到87.5%。  相似文献   

10.
邻苯二甲醛比色测定山黧豆毒素ODAP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山黧豆是一种抗寒、耐旱,抗贫瘠的豆科作物。宜于在我国西北黄土高原种植,因富含蛋白质,可作为食品及饲料资源,但其中含毒素,多食后导致下肢瘫痪。我们已报导分离鉴定该毒素为β-草酰氨基丙氨酸(β-N-oxalyl-amino-alanine)(简称 BOAA)也称为β-草酰二氨基丙酸(β-N-oxalyl-L-α,β-diaminoPropionic acid)(简称 ODA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电位法测定草酸乙二胺合銅的稳定常数logβ_(11)=15.28,所得结果与其他方法所得者一致,证明了电位法亦适用于这类体系。进而对丙二酸乙二胺合銅进行研究,首先从吸收光谱证明了混合络合物的形成,继而用Job法发现溶液中存在丙二酸乙二胺合銅及二丙二酸乙二胺合銅两种结合物,由于后者非常不稳定,并且在大量丙二酸钠存在下才形成,故用电位法仅测定了丙二酸乙二胺合銅的稳定常数β_(11)=15.10。  相似文献   

12.
利用氯甲酸对硝基卞酯(PNZ-C1)作为柱前衍生化试剂,建立了山黧豆中神经毒素β-N-草酰基-L-α,β-二氨基丙酸(β-N-oxalyl-α,β-diaminopropionic,β-ODAP)及其他游离氨基酸的同时分析法.HPLC法为色谱柱Ultimate XB-C18,流动相乙腈和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pH值=4.6),梯度洗脱程序0~5 minφ(乙腈)25%,5~ 30 minφ(乙腈)25% ~ 90%,流速0.8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300 nm.利用该方法对山黧豆中β-ODAP及其他游离氨基酸的提取条件中乙醇体积分数、山黧豆粉的质量浓度(ρ(山黧豆粉))、提取温度等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φ(乙醇)为10%,ρ(山黧豆粉)为0.025 g/mL,提取温度为60℃时,提取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用乙醇、氯及氯丙烯反应合成了β·γ—二氯丙基乙基醚;用乙酸(乙酸汞)、氯对氯丙烯反应得到了β·γ—二氯丙基乙酸酯,这一反应所得的产量比没有乙酸汞时的产量高。  相似文献   

14.
以硝酸胍、乙酰丙酮、二氯乙酸为原料合成了标题化合物2-氨基-4,6-二甲基嘧啶二氯乙酸盐,通过X-射线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晶体数据表明,该化合物单晶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胞参数为a=6.8502(14),b=8.6667(17),c=11.255(2),α=67.480(1)°,β=87.320(2)°,γ=85.970(2)°,V=615.6(2)3,Z=2。  相似文献   

15.
胆影脒钙(Calcium Ipodate),化学名β-[3-(二甲氨基-甲叉氨基)2、4、6-三碘苯基]丙酸钙,结构式如下: 1959年西德Schering公司A.Harwart等最早报道β-[3-(二甲氨基—甲叉氨基)2,4,6—三碘苯基]丙酸可作为胆造影药。1961年K.H.Kimbel等报道其钙盐(即胆影脒钙)是良好的口服胆囊、胆道造影剂,并定商品名为Solu—Biloptin.以后,Hans Priewe等就胆影脒钙(或钠盐)的药性及对肝、肾细胞毒理作用等作了许多研究,证明比另一口服胆囊造影剂碘番酸(iopanic acid)的毒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一个三乙四胺六乙酸双金属配合物Ni2Co(TTHA)·12H2O(TTHA为三乙四胺六乙酸),通过X-射线衍射测得其晶体结构.该配合物属三斜晶系,Pi空间群,晶胞参数a=0.731 6(2)nm,b=0.862 4(2) nm,c=1.504 1(4)nm;α=73.38(2),β=83.97(2),γ=70.50(2)°.每个Ni2 与三乙四胺六乙酸的两个氮原子和三个羧酸根上的三个氧原子以及一个配位水分子配位构成八面体构型;另有一个Co2 与六个水配位,最后通过氢键将整个体系连接成为三维结构.该配合物的变温磁性测量表明螯合单元中Ni(Ⅱ)间存在着很强的反铁磁相互作用,拟合结果JNi-Ni=-141.64 cm-1,gNi=2.21,Co(Ⅱ)离子的自旋轨道偶合常数λ=-134.8 cm-1.  相似文献   

17.
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及动电位测定的方法研究了螯合剂辛基羟昕酸,α-亚硝基-β-萘酚对黑钨矿的捕收作用机理。测定查明药剂是以化学吸附及表面反应生成表面螯合物为主,药剂与金属离子的螯合反应、药剂的质子化以及矿物金属离子羟基化合物生成反应的平衡计算均与浮选实验结果相符,表明黑钨矿浮选行为与化学吸附的发生及锰离子螯合物的形成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导了从 NH_2CH_2COOH-H_2C_2O_4—H_2O 体系中生长γ-甘氨酸单晶的实验研究。当溶液中3.6相似文献   

19.
采用化学物质衍生结合同步荧光法,建立一种检测注射液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方法.对γ-氨基丁酸的衍生产物进行同步荧光扫描,考察了影响体系荧光强度的因素.最佳实验条件为:8.0×10-3 mol/L硼砂缓冲液(pH=9.6),1.0×10-5 mol/L邻苯二甲醛-2.86×10-5 mol/Lβ-巯基乙醇组合试剂为衍生试剂,衍生时间60min,激发光、发射光通带宽度为5.0nm,λem=455.0nm,Δλ=120.0nm,检测液温度小于25℃.结果表明:在上述条件下获得的同步荧光光谱峰形最好,荧光强度最大.γ-氨基丁酸的线性范围为2.50~50.00μg/L,相关系数为0.999 0,检测限为0.79μg/L.本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成本低,可用于注射液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20.
对富含γ-氨基丁酸发芽糙米、制备简介,及制备过程中影响γ-氨基丁酸含量因素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