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宿迁市地处我国东部大陆,是黄河改道前流经的地区,分布着较广泛的河流泛滥沉积的砂(粉)土和软弱粘性土.随着宿迁市大规模的新城区和新工业园区的建设,发现了一些岩土工程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现有一些地貌学教材中,在河流地貌章节部分,论述分水岭的迁移与破坏时,通常是以不对称分水岭两坡的河流溯源侵蚀速度的差异,作为分水岭迁移与破坏的主要动力;在论述河流改道与水系演变时,通常是以河流袭夺作为它的主要形式。根据笔者野外观察的敷浅认识和教学工作中的点滴体会,以为仅仅是这样的论述,似乎是不够全面的。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试图对分水岭的迁移与破坏和河流袭夺与改道,作一点补充。问题的提出与讨论,是否恰当,尚盼有关同道给予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3.
疏勒河水系的变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甘肃河西诸河流、除党河从古以来是内流河外,疏勒河及其以东各河,早期可能全是外流河。后来由于水量减少,逐渐变成内流河。各河中、下游的河道湖,也逐渐变成终端湖,最后干涸,变成盐碱滩。疏勒河中游在祁连山前的冲积扇面上、分为多数不定河道的支流,到扇面前缘洼地、发育成广阔的绿洲与不少城镇,有些旧城镇的废弃、湖泊的干涸及风沙灾害,多由于河流改道致然,而河流改道的人为原因、日益重要。  相似文献   

4.
“北水南调”在苏联已经规划、准备了几十年。它被称作“世纪性的宏伟工程”,被誉为改造自然的高潮和苏联国力的象征。何谓“北水南调”? 这是一个包括苏联欧亚两大部分国土的超巨型水利工程系统,要将向北流入北冰洋和波罗的海的河流的部分水量调往里海、亚速海流域中亚干旱地区。具体地说,在欧洲部分:  相似文献   

5.
《大自然》1991,(2)
黄河三角洲位于渤海湾和莱州湾之间,是黄河挟沙(在河流和渤海潮流相互作用下)淤积而成的包括陆上和水下的整个沉积体.这个沉积体的发育成长受特定的沉积机制控制,认识和掌握其发育的条件和特点,对三角洲的定向控制和三角洲地区全面开发和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黄河三角洲的范围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曾多次发生泛滥、决口和改道,其中大规模的游移改道有九次,每次改道都曾在河口地区冲积成规模不等的三角洲.现在的  相似文献   

6.
在野外考察的基础上,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从山地正地貌和沟谷负地貌两个方面论述了鲜水河断裂带附近地区的地貌特征.认为,山地正地貌主要是第四纪以来强烈断块差异性抬升所形成的断块山,海拔高,高差大,山顶夷平面保存完好,山坡坡形复杂,垂直气候地貌带发育,海拔超过4000m的山岭第四纪冰川作用强烈;沟谷负地貌主要是沿断裂发育并经流水改造而成的断层谷,主谷谷坡有两级剥蚀面和1—5级河流阶地,曾在多处发生过河流的分流与改道.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夷平面的解体、河流的改道、强烈的冰川作用同鲜水河断裂带的强烈活动在时间上是同步的.  相似文献   

7.
1948年10月20日 ,苏联部长会议和联共(布)党中央委员会根据斯大林的提议通过了《关于为保障苏联欧洲部分草原和森林草原地区高产及稳产、营造防护林、实行草田轮作、修建水库和池塘的计划》决议。决议被称作是一个“向旱灾进攻 ,并彻底战胜旱灾 ,获取农作物高产、稳产 ,为发展畜牧业建立坚固的饲料基地”的巨型规划。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伟大的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决议规定 ,1950至1965年间在苏联欧洲部分的南部和东南部的分水岭和河流两岸营造大型的国家防护林带 ,总长度5320公里 ,面积11.79万公顷 ,其作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地铁施工过程中的暗渠改道问题,论述了施工过程中应采取的技术措施,保证了暗渠改道施工的顺利实施,为类似工程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9.
广西职防所地处阶地前沿和邕江河岸边,受河流凹岸淘刷、岸坡崩塌以及膨胀性基岩软弱结构面共同影响,岸边发生了顺层牵引式渐进性中型(70 m×100 m×5.2 m)滑坡.为续建邕江护岸堤,完善邕江防洪体系,防止水土流失和河流改道,修建该工程,其以三级支挡结构填补河岸凹陷,设计通过加短桩、衡重板、"框式承台"等结构措施,解决了高大钢筋砼挡墙(H=18.5 m)抗滑、抗倾和地基承载力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海岸侵蚀是一种渐进式或突发式的特殊海洋地质灾害。山东半岛和黄河三角洲分布有粉砂淤泥质海岸、砂质海岸、基岩海岸、黄土台地海岸等类型的海岸。近几十年来,山东半岛和黄河三角洲海岸受河流改道与入海河流输沙量减少、海面上升、风暴潮等自然因素及在河流上游建设水库拦蓄泥沙、沿岸挖沙及海滩采沙、不合理的海岸工程建设、海岸湿地植被和防护林破坏、不合理的滨海旅游项目建设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发生了普遍而严重的海岸侵蚀。对此,本文提出了加强海岸带开发管理,严禁海岸带非法采沙,人工海滩补沙,建海堤、丁坝和离岸堤,实施岬控工程和恢复、重建退化海岸盐沼湿地等防治海岸侵蚀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工农业比翼高飞1959年是社会主义阵营飞跃发展的一年。各国国民经济在1958年迅速高涨的基础上又出现了新的高涨。这一年是苏联七年计划的第一年。苏联工业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本年度计划增长7.7%的速度,也大大超过了七年计划平均每年增长  相似文献   

12.
咸丰五年,黄河在河南兰仪铜瓦厢改道,这是历史上第六次大规模改道。关于这次改道发生的原因,有的研究者认为是自然因素起了主要作用,有的则强调人为因素。通过分析比较可以看出,这次改道的发生,主要是清廷在内乱外患的形势下疏远河务所致。  相似文献   

13.
祁连山老虎沟12号冰川在2013年6月出现了一场突然性的洪水,最大流量约20 m3·s-1.洪水导致河流改道,水文数据中断,下游道路冲毁.利用6月河水改道前的流量数据及对应的气象数据,分析了洪水发生前温度和降水的变化情况,并利用度日因子法计算出6月13—19日的冰川消融水当量.结果表明,从6月12日开始昼夜温度及日均温均大于0℃,最大降水和最大流量几乎同时发生,同时段的温度却较低.  相似文献   

14.
杨天荣  高永红 《太原科技》2003,(1):31-31,33
分析了沉积基底、聚煤期河流改道及同期构造等对王村矿14-3煤层厚度的影响,阐明了14-3煤层厚度变化的原因,这对布置回采工作面,进行煤岩层对比以及研究小构造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苏联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有雄厚的经济潜力和一支强大的红军。希特勒极端仇视共产主义,消灭社会主义的苏联是纳粹德国的既定方针。德国只有征服苏联,才能实现其称霸欧洲、争霸世界的野心。希特勒首先对英法开战,只是出于战略上的考虑。当1940年6月法国投降,英国退守孤岛后,希特勒便立即把主要精力集中于准备对苏联战争。早在1940年7月,希特勒就要求为进攻苏联进行准备。8月5日,德军拟就第一份对苏作战计划草案,几经修改后,希特勒于12月18日批准这个名为“巴巴罗萨”的作战计划。“巴巴罗萨”计划规定,德军必须在对英战争结束以前,以一次快速作战击败苏联,并于1941年入冬前结束战争。其作战企图是,以大量坦克和  相似文献   

16.
历史时期运河与黄河常发生交汇或连通,黄河的决溢或改道势必对运河变迁产生影响.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爬梳相关历史文献,探讨了历史时期黄运关系的变化,分析了黄河改道对运河变迁的影响.认为金元以前,黄运关系相对简单,金元以来,黄运矛盾突出,黄河的决溢或改道直接导致了明后期运河大规模的改道.清末黄河的决徙和漕运的没落虽然改变了黄运关系的格局,但两者的关系仍客观存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实施后,届时黄运关系的研究对治黄、治运将具有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针对美国的“战略防御计划”(SDI),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和苏联武装部队总参谋长阿赫罗梅耶夫早些时候就曾宣称,苏联已找到使“战略防御计划”失去意义的对策。前不久,苏联高级核科学家戈尔丹  相似文献   

18.
今年4月至6月美国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阿里森与苏联年轻经济学家亚夫林斯基合作制订了一项所谓“希望协定”,人称“哈佛计划”。这个计划作为西方一些学者为解决苏联的政治经济危机开出的一剂新药方而引起舆论的注意。“哈佛计划”的创作者之一亚夫林斯基今年38岁,原是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博士,他因主笔苏联向市  相似文献   

19.
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多瑙河发源于德国边境的黑森林山区,流经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南斯拉夫、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苏联人黑海。全长两千八百五十公里,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它的长度在欧洲只占第二位。但是就多瑙河的名声和重要性来说,同世界上的大河比较起来,却是远远超过它的长度的比例的。可以想象,包括这样众多的国家的多瑙河流域,如果不是友谊与合作占优势,是太容易成为仇恨与争执的场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除了苏联以外,多瑙河沿岸各国都处于外国帝国主义势力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下。多瑙河流域的居民,既不是自己命运的主人,也不能控制流经自己国土的河流的命运。帝国主义者为了便于他们操纵这条国际河流,  相似文献   

20.
文章针对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的特点,结合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系统评价的优点,构建了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后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后评价的F-AHP模型,并将其运用于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后评价是可行的,可供类似项目后评价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