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贵州余甘子果肉营养成分与生态环境关系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初步探讨了贵州余甘子果肉营养成分与土壤、海拔高度的关系,发现余甘子果肉中Vc含量与海拔高度、土壤水提PH值有较明显的相关性。在海拔500~800m间,土壤水提PH=6~7间余甘子果肉Vc合量较高。  相似文献   

2.
贵州省余甘子果实营养成分的测试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报导了贵州省6个县11个采样点余甘子样本果肉营养成分的分析结果。结果表明,贵州余甘子果实含有丰富的Vc,适量的糖和脂肪,其蛋白质中含有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中的六种。余甘子是一种有开发价值的植物资源。  相似文献   

3.
“圣果”余甘子开发价值无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甘子是药用果树,它的果实和根叶都有药用价值。近几年来,又发现余甘子抗癌作用,开发利用的前景广阔。本文阐述余甘子的形态特征、成份分析、医药上的应用及最近几年的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4.
余甘子(Phyllanthus E m blica)又名余甘、油甘子、油甘,是一种亚热带野生果树,属大戟科(E uphor-biaceae)叶下珠属(Phyllanthus)落叶灌木或小乔木。主要分布在云南、广东、广西、福建等地。此外在印度、马来西亚、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国亦有分布。在我国,余甘子栽培及野生共存,资源非常丰富。据记载,其栽培利用已有1800年的历史。余甘子树高2~10米,少数可达15米,喜阳光,忌寒霜,年平均气温需达20℃左右才能适应其生长发育。冬季落叶,3月下旬发新梢,4月上旬吐蕾开花,花期约1个月,8月至11月果实成熟;喜酸性红壤土。余甘子根群发达,分布广…  相似文献   

5.
余甘子的保健功能及其开发利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甘子是联合国卫生组织指定在全世界推广种植的三种保健植物之一。对余甘子的生理活性成分,保健功能及其开发利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推动开发利用我国丰富的余甘子资源。  相似文献   

6.
以模式生物秀丽隐杆线虫(简称线虫)为模型,考察质量浓度分别为1.0,2.0,4.0mg/mL的余甘子提取物对线虫的抗氧化作用.实验结果表明:1.0 mg/mL的余甘子提取物能显著提高线虫产卵量,且对线虫的运动能力无显著影响,即在实验的质量浓度范围内,余甘子提取物具有低毒性;1.0mg/mL的余甘子提取物能显著延长线虫的寿命,并具有抗氧化压力作用;1.0mg/mL的余甘子提取物可显著提高线虫体内过氧化物酶活性,从而达到抗氧化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用资源丰富,具极高营养和药用价值的余甘子,刺梨研制复合饮料,成品有Vc含量高,微盐低糖,适口性好,等特点,工艺过程中重视Vc热稳定性和防褐变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研究使用三种方法分别提取余甘子果实和叶片中的黄酮类混合物,并测定各混合物中的总黄酮含量,以及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同时以BHA(丁基羟基茴香醚),PG(没食子酸丙酯)和TBHQ(叔丁基对苯二酚)作为对照,比较其对麻疯树种子油的抗氧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提取方法得到的果实或叶片的黄酮类混合物中,余甘子果实的超声波(70%乙醇,40kHz,300W)黄酮提取物以及叶片70%乙醇浸提物对麻疯树种子油的抗氧化效果最佳,与抗氧化剂TBHQ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9.
成分分析和理化性能检测表明,余甘子加工产业多余的余甘子果核提取的油料具有向生物航空燃料等高品质油料转变的潜力.运用介电精制方法对余甘子果核油进行精制,其中介电质为微米级纯钛酸钡陶瓷颗粒,其介电常数εp=14000F·m^-1,分离电压为7000V,装置内油料流速为60mL·min^-1.该工艺参数下,油料精制后的主要杂质硫醇的脱除率可达97%以上,环烷酸的脱除率可达65.5%以上.同时该方法由于不使用化学添加剂,工艺简单,易于控制,是一种环保的精制工艺.该精制工艺为余甘子果核油向生物航空燃料等高品质油的转化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同时也拓宽了高介电常数材料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0.
新品园地     
余甘——绿色保健品 福建南安有一家星火企业安摩尔公司用余甘作原料,制成保健商品。创出了一片天空。《中国药典》对余甘子作了清热凉血、消食健胃、生津止渴的陈述。可用于血热血瘀、肝胆病、消化不良、腹  相似文献   

11.
鸟王茶产地土壤微量元素有效态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贵州省鸟王茶产地土壤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地区野生茶园土壤有效态锌、铜、锰、铁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人工茶园.表层(0~20cm)与其下层(20~40cm)土壤微量元素有效含量在0.01水平下差异性达到极显著.土壤pH与土壤有效态锌、铜、铁呈负相关性,表明土壤pH影响土壤微量元素有效含量;...  相似文献   

12.
野生毛樱桃生长期矿质营养含量变化与果实生长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野生毛樱桃生长期果实生长与叶果中7种矿质营养元素(Cu,Zn,Fe,Mn.Ca,Mg,K)的含量变化及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果实中Cu,Zn,Fe,Mn,Ca,Mg元素含量与果实生长呈负相关,其中Zn,Mg元素达显著水平;叶片中Cu,Zn,Fe,Mn,K元素含量与果实生长呈负相关,其中K元素达显著水平.叶片中Ca,Mg元素与果实生长呈正相关,其中Ca元素达显著水平。果实中各营养元素(除K外)生长期变化相互间均达极显著正相关。叶片中Ca与Mg元素呈极显著正相关;Zn,K均与Ca,Mg元素呈极显著负相关;Cu与Ca元素呈显著负相关;K与Zn,Cu元素呈显著正相关;Zn与Cu,Mn元素均呈显著正相关。叶片和果实中矿质营养元素间相关性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日光温室甜樱桃叶片中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红灯(Prunus L.)品种为试材,研究了温室栽培樱桃叶片中7种矿质营养元素(Cu,Zn,Fe,Mn,Ca,Mg,K)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开花期至果实成熟期,樱桃叶片中Cu,Zn含量显著下降;Fe,Mn,Ca,Mg,K含量显著增加.果实采后生长发育阶段,Fe元素含量极显著下降且略有回升,其他6种元素变化平缓(或增加或下降).Cu与Mn,Zn元素分别呈极显著负相关和正相关;Ca与Mn和Cu,Zn元素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和负相关;K,Mg元素与Cu元素呈显著和极显著负相关,与Mn,Fe,Ca,Mg元素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广西南丹县大厂镇矿区36个土壤样品中的Fe、Zn、Cu含量。结果表明南丹县大厂矿区土壤中Fe、Zn、Cu含量较高,其中最高含量分别为11890.73mg/kg、7582.87mg/kg、1540.78mg/kg,平均含量分别为10293.65mg/kg、4329.31mg/kg、589.16mg/kg。土壤中Fe、Zn、Cu的平均含量分别超过世界土壤背景值、中国土壤背景值、广西土壤背景值的257.14、48.10、19.64;367.33、53.85、26.07;298.12、9.24、28.34倍。  相似文献   

15.
盾叶薯蓣主要营养元素含量及其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对盾叶薯蓣不同发育时期(花前、花期及花后)、不同叶片( 功能叶和幼叶)的 N, P, K, Zn, Fe, Cu, Mn, Mg等营养元素含量的测定分析,揭示了盾叶薯蓣营养元素的分布及动态规律.结果表明所测营养元素的动态变化可分为4种类型. a. 功能叶的 Zn, Cu 的含量,功能叶和幼叶的Mg和P含量从花前、花期至花后逐渐减少; b. 幼叶的 Zn 含量, 功能叶和幼叶的Fe, K 含量,幼叶的Mn 含量,表现出花前最高、 花后次之、 花期最少的动态; c. 幼叶的Cu 含量及功能叶的Mn 含量表现出在花后最高、 花前次之、 花期最低的变化规律; d. N 的含量, 无论在功能叶、 还是在幼叶中,都是花期最高、 花前次之、花后最低.营养元素的动态变化可作为植物对营养需求的指标,可作为在不同阶段确定施肥量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应用ASI法测定我国北方主要耕地土壤的有效态zn、cu、Fe、Mn,根据测定值高低分别选取各土壤类型的十个土壤样本进行植物栽培的微量元素试验.结果表明,ASI—Zn、Cu、Fe、Mn测定值与小麦生物量均没有达到显著相关水平(n=40,P〉0.05);ASI—Cu、Fe测定值与小麦吸收量均没有达到显著相关水平(n=40,P〉0.05),ASI-Zn、Mn测定值与植物吸收量达到显著相关水平(n=40,P〈0.05).以土壤ASI法临界值的2.5倍为补充土壤微量元素量,小麦吸收zn是有效且合理的,但是小麦吸收cu、Fe和Mn是无效的,表明ASI法的土壤微量元素丰缺指标在我国北方农田土壤应用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微量元素是农作物产量高低和质量好坏的限制因子.为了经济合理地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对佳木斯市主要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作了基础性的评价和分析工作,结果表明即多数土壤有效态硼和锌缺乏;大多数土壤有效态铜、锰和铁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