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江山深入践行企业主体导向,聚力平台、聚焦主体、聚心服务,做到院校不足平台补、活力不足政策补、人才不足合作补、创新不足服务补,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创新驱动成效显著,科技创新已成为江山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相似文献
2.
3.
4.
5.
<正>2024年,绍兴市科技创新工作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提出的“在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上走在前列”的要求,省委十五届四次全会“在一体推进创新改革开放上先行探索突破”的部署,围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聚焦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以强力推进创新深化、迭代升级“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为牵引,加快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先行先试,增强善谋会干、奋力争先本领,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协同融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更多绍兴科技力量。 相似文献
6.
7.
正11月30日至12月1日,安徽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人才工作会议,提出要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聚力打造创新创业人才高地,为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安徽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驱动本质是人才驱动。近年来,安徽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出台一系列创新政策举措,集聚并充分发挥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对经济社会 相似文献
8.
9.
李新男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8,(9)
自主创新是打造民族品牌的必由之路,这意味着品牌已从单纯的产品包装宣传的概念上升为企业发展内在的需求,也就是说,要把品牌战略作为自主创新战略的一个重要发展模式来进行推进。温家宝总理强调的大力加强品牌战略,就是要以品牌拉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11.
12.
正2017年初,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复函同意安徽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成为继上海之后国家正式批准建设的第二个国家科学中心。一年来,安徽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放百年眼光、举全省之力,着力搭架构、建项目、聚人才、创机制,高起点开局、高标准推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布局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汇聚全球顶尖研发机构和高水平研究团队,在基础研究、交叉前沿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原创性、颠覆性科技成果,引领安徽区域创新能力持续保持全国第一方阵。 相似文献
13.
<正>7月10日,省委书记李锦斌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讨论通过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创建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的意见》。会议指出,创建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下好创新先手棋的具体行动,是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强省的关键举措,是高标准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提升安徽科技实力和对外影响力的重大任务,是安徽科技创新方面的一号工程。 相似文献
14.
纵观安徽全境,合肥、芜湖、蚌埠三点一线,贯通南北,一直是皖中、皖南、皖北三个最大的“增长核”。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今年1~5月,合芜蚌三市高新技术产业逆势增长.三市累计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18.6%和24%,占全省的57.2%和57.6%.占全省比例较2008年底提高7.6个百分点。三市专利申请量占全省比例为56.8%,同比增长56.7%.专利授权量同比增长66.5%,占全省比例62.7%…… 相似文献
15.
16.
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总部坐落于绍兴柯桥的精功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跨地区、高科技、外向型,集科、工、贸于一体的大型集团企业,产业基地遍布浙江、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安徽、湖北、内蒙古、陕西等十多个省市区. 相似文献
17.
正截止6月份,本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广州赛区)共有超过2000个参赛项目报名,经过几轮角逐,共有3家企业晋级省赛决赛并获得一等奖,再次展示了广州地区创新创业的活力与实力。报名参赛企业团队同比增长超300%年初,在广东省科技厅的指导下,由广州市科技创新委主办,广州市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中心、广州市科技企业新三板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招商引资稳步推进、创新平台加速构筑、产业发展蓬勃向上……绍兴高新区立足生物医药这一新兴优势产业,以绍兴滨海新区高端生物医药产业平台为依托,全力推进标志性项目引进、领军型企业培育、创新性资源集聚、高层次人才招引等,锚定“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发展目标,构建高端生物医药产业生态体系。 相似文献
19.
20.
正合肥市科技创新大会提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快实施"科技8521行动计划",致力打造全国重要的新兴产业高地、研发转化高地、人才集聚高地、创业投资高地和体制创新高地。贯彻落实中共合肥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关键是坚持以自主创新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