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日科技》2015,(2):19-28
<正>浙江省环保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载体简介浙江省环保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水平台由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牵头实施,水平台遵循服务基层和服务企业的工作理念,形成了网络服务、窗口服务、定向服务和对接服务的服务体系,参与了"服务基层、服务企业"的双服务活动,组织实施了环保科技服务月活动和重点污染行业污染整治专项行动,取得了良好成效。水平台以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环境  相似文献   

2.
《华东科技》2009,(10):58-58
浙江省环保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启动仪式在杭州举行,该服务平台是浙江省启动建设的33个科技创新平台之一,下设水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置、大气污染控制等3个子平台,分别由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负责建设。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环保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水平台由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牵头实施,水平台遵循服务基层和服务企业的工作理念,形成了网络服务、窗口服务、定向服务和对接服务的服务体系,参与了“服务基层、服务企业”的双服务活动,组织实施了环保科技服务月活动和重点污染行业污染整治专项行动,取得了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4.
<正>浙江省机电设计研究院为浙江省机电集团二级成员单位,始建于1958年,2001年改制为企业。研究院被授予"浙江省首批创新型试点企业""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省勘察设计行业诚信单位""浙江省工商企业信用AAA级‘守合同重信用’单位"等荣誉称号。研究院主要开展研发、工程设计、工程承包、轨道交通、产品检测、成果产业化等相关业务。在铸造、水泵、智能制造、3D打印、环保、液压技术、低压电  相似文献   

5.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是清华大学和浙江省人民政府于2003年共同组建的产学研机构,是按企业化运作管理的正厅级事业单位。生态环境研究所(简称:环境所)成立于2006年,是由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和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共同建立的环境保护领域的产学研机构和成果转化基地。环境所已经建立了多个研发平台,包括浙江省水质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技术管理评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亚洲国际生态环境安全管理中国联合研究中心、环境分析与测试开放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6.
《今日科技》2006,(6):71-71
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是省唯一的综合性环境保护专业科研设计单位。至2005年有职工300余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90%左右,其中教授级高工8人、高级工程师25人,外聘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水处理功能材料及应用”重点科技创新团队由浙江大学牵头并联合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等8家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共同创建,共同致力于经济高效水处理功能新材料、工业废水/城镇污水处理新工艺的研发、推广与工程应用,以解决水处理功能材料及其应用的关键技术难题。团队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吸附材料及其水处理应用、新型絮凝材料及其水处理应用、新型膜材料及其水处理应用、催化氧化材料及其水处理应用、工业废水/城镇污水处理技术集成与工程示范、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与工程示范等,旨在通过材料研发-技术集成-工程应用等,促进新型经济高效水处理功能材料及其新工艺的推广应用,为经济高效处理工业废水/城镇污水和饮用水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正>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创建于1955年,是浙江省35家省属科研院所之一,直属于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是浙江省建筑行业专业人才齐全、技术手段完备的科研中心。研究院设有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建筑节能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工程结构与防灾减灾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研究中心:浙江省建筑物安全鉴定中心、浙江省建筑节能中心;5个院研究中心:建设工程管理研究中心、幕墙安全风险评价中心、建  相似文献   

9.
基于"3S"技术的环境保护综合信息平台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和空间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在分析国内城市环保信息化现状的基础上,对基于“3S”技术的城市环保信息系统进行了整体设计,探讨了系统的总体结构、数据组织和功能设计,阐述了系统的开发环境、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
<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单位简介河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始建于1978年,是隶属河南省环境保护厅的环保综合性科研单位。主要从事环境保护应用基础研究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审查等工作,为全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为全社会提供环境保护技术服务等。内设办公室、环境规划研究所、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研究所、大气与噪声研究所、环境政策与标准研究所、环评技术审查所6个所室。全院共计人员66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2名(含教授级高工4人,高级工程师11人,工程师26人,助理工程师11人)。河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在生态与环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基础科研、清洁生产审核等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已开始严重制约中国经济的发展,环境监理工作在工程建设项目中的推行和开展,改变了过去"重建设、轻环保"的旧观念,改变了工程建设环境保护监管工作由单一环保行政监管向行政监管与建设单位内部监管相结合的转变,项目建设环境监理企业作为"第三方"的引入,利用自身在环保专业和环境管理等业务领域的技术优势,为有效落实环评文件和设计文件提出的各项环保要求、强化对施工单位的指导和监督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以来,环境保护日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热点.突出表现在: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的逐步成熟与完善,为环保事业提供了法律和制度的保障;同时,环保产业的高速发展,也为环保事业提供了物质和技术保障.由于环境保护与环保产业具有共同的价值追求,随着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它们之间因其价值决定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将会越来越密切.  相似文献   

13.
2021年4月8日,浙江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在浙江省诸暨市召开了由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菲达环保装备研究院"建设验收会. 菲达环保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于2013年4月23日经浙江省政府批准成立,主攻方向为"大型燃煤电站PM2.5污染控制智能高效解决方案""大型燃煤电站除尘、脱硫、脱硝环保岛大成套及环境服务".  相似文献   

14.
<正>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工会、浙江省摄影家协会、浙江省现代影像科学技术研究院和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共同主办,浙江省现代影像科学技术研究院承办的"科技引领·寻梦浙江"浙江省首届科技摄影大赛,于2015年10月27日在浙江省科技大市场评选揭晓。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11月23日由浙江省科技厅、浙江省财政厅和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建立,依托于浙江工商大学环境学院。实验室坚持以基础研究为先导、自主创新为核心、工程应用为目标的宗旨,完善废物处理与资源化领域的基础理论,培养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高层次人才,提高废物资源化技术水平和装备,同时实验室将充分发挥浙江工商大学的科研特色、浙江省工业环保设计研究院和浙江博世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两个产业化平台优势,建设成本领域省内一流、国内有一定影响的科技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总体研究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成为立足全省、面向全国的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重要研究基地和产业化平台。  相似文献   

16.
《今日科技》2013,(4):22
浙江省新光饰品科技研究院成立于2010年3月18日,是一家整合了新光饰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新光饰品省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以及浙大材化新光研发中心、昆明理工大新光环保材料研究开发中心、云南测研院新光环保饰品研发中心、浙师大新光创新设计研发中心等科研资源而组建的综合性科技研究机构,是一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民办非企业法人单位。研究院拥有科研用房  相似文献   

17.
在公路建设期全过程中进行环境监理,能够弥补施工阶段环境管理的不足,增加施工阶段环境保护的主动性,切实有效的减轻公路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文章对公路环境监理的环保达标监理、环保工程监理和环境监理的内容及技术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为我国公路建设的环境监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医疗机构作为社会服务类行业,其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通过分析验收工作的重点,为编制医疗机构的环保验收报告和后续的环境管理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12月14日,浙江省科研院所工作会议在杭召开。浙江省副省长金德水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省科技厅、省有关部门以及各科研院所领导近300人出席会议。吉利汽车研究院、杭州国电能源环境设计研究院、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等6家单位作了交流发言。蒋泰维厅长作工作报告。金德水表示,多年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浙江省科研院所  相似文献   

20.
《今日科技》2014,(11):54-55
<正>浙江省机械装备制造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于2006年10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由机械科学研究院浙江分院有限公司牵头,联合浙江大学、浙江省机电设计研究院等院校单位共同建设。启动建设以来,平台通过有效整合省内外、国内外优质资源,通过项目合作、成果转化、技术咨询、人才培训等方式为机械制造企业和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服务,为浙江省装备制造业提供技术支撑,促进浙江机械制造业整体水平的提高。一、建设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