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始于2014年的乌镇之约,使得全球互联网治理从此回荡中国声音,贯穿中国态度。5年,瞬息万变的互联网世界,记录下无数重要时刻,留下令人惊叹的今昔对比。2017年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以"快"字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定调。2018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习近平主席的贺信虽然不长,信息量却很大。在对互联网发展趋势的分析中,他点明了一个关键词:数字经济。他指出,为世界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迫切需要我们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推动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向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全球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将发生深刻变革。数字经济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数字经济的红利规模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正相关。数字经济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一带一盟")对接提供了新的合作平台。  相似文献   

3.
<正>二十年来,浙江紧抓机遇构筑省域发展的数字引擎,拉开了一场壮阔的数字化新实践数字经济模范地。浙江数字经济发展总体经历了“信息产业、信息经济、数字经济”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能走在全国前列,经过长期发展积累,形成了“发展数字经济,世界看中国,中国看浙江”的良好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4.
大力推动经济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共识.文章首先在分析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四个逻辑的差异、数字世界的机制性优势的基础上,指出数字化的本质是能否充分利用好规模逻辑、速度逻辑、品质逻辑和成本逻辑的差异,让自己的企业整体上拥有了新的规模、速度、品质和成本的优势;其次,对数字世界与人类精神世界的关系进行了理论思考,并对数字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分析;最后,重点论述了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认为中国数字经济大而不强,并提出了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数字经济智能时代"的到来,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在人工智能领域追赶着这一来势凶猛的科技革命浪潮,作为世界最大的新兴经济体,中国也高度关注、积极抢占这一高地。据工信部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达239亿元,预计2018年将有望超过380亿元,其复合增长率达26.3%。与此同时,随着存储、计算、虚拟现实、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交叉融合,未来十几年后数字经济将形成全新的产业生态。  相似文献   

6.
<正>3月18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7"经济峰会在北京举行。今年论坛的主题是"中国与世界:经济转型和结构改革"。据了解,本届高层论坛,吸引了包括70多位全球500强企业"掌门人"、30多位国际机构负责人和全球知名学者在内的600多位嘉宾齐聚北京,聚焦2017年中国与世界如何深度互动。分析人士指出,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大势,促成了贸易大繁荣、投资大便利、人员大流动、技术大发展。与此同时,发展失衡、治理困境、数字鸿沟、公平赤字等问题也客观存在。在此背景下,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如何通过结  相似文献   

7.
<正>在全球经济低迷、世界"反全球化"浪潮掀起的背景下,中国能否继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引擎?中国将给世界带来怎样的新机遇?33.2%:世界经济增长的"中国贡献"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新预计,2016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3.2%,继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据德国之声网站报道,2016年中国对北美和欧洲的直接投资达到了历史  相似文献   

8.
《信息化建设》2023,(10):61-62
<正>新世纪以来,数字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习近平总书记在给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贺信中指出:“数字技术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为此,2021年“直通乌镇”全球互联网大赛顺应数字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高度契合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迈向数字文明新时代——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主题和浙江省数字化改革的有关精神,首次进行了分赛道办赛,  相似文献   

9.
<正>在浙江经济转型发展中,数字经济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18年,浙江启动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制定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计划,为浙江打造"数据化"驱动信息经济的升级版、全面建设数字经济强省指明了方向。据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浙江数字经济核心  相似文献   

10.
<正>涉及军事行动的模棱两可的信号可能是灾难性的,但在外交上"模棱两可"则可能是建设性的。当前,中国周边安全形势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一方面,周边局势总体稳定;另一方面,安全挑战多样化,周边存在一些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世界经济和政治的重心正在向亚太地区转移近年来,不仅是中国的崛起,而且是一批发展中大国的崛起以及亚洲整体的崛起。这一新阶段的核心问题是:一方面,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国家(包括美国)能否顺应世界多极  相似文献   

11.
《今日科技》2020,(4):18-21
数字经济正在全球迅速崛起,尤其在新冠疫情中,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方面都发挥了支撑作用,这让我们深刻地意识到,进一步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迫在眉睫。本文根据黄益平教授在"国家发展"在线系列讲座的演讲整理,主要交流讨论三个方面的问题:线上经济可能已经成为宏观经济的稳定器;数字技术在支持中小微企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数字经济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未来会有十分广阔的空间。此系列讲座已举办30多讲,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推出在线版。  相似文献   

12.
正当前世界正深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疫情还在继续蔓延,中美经贸竞争和博弈远未结束,人工智能和量子技术等新一轮科技革命风起云涌,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挑战了传统发达经济体的地位,WTO多边贸易体制正遭遇挑战、亟待改革,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等新业态快速发展,国际经贸秩序和规则正在加快重塑和演变。在国际经贸秩序变化过程中,  相似文献   

13.
<正>2009年的金融危机最危险的时期已经过去了,中国也成功完成了保八的年度经济目标,而且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在危机中实现经济复苏的国家,这的确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感到高兴的事情,但是看到2010年新一轮的家电下乡招标启动和建材也开始要求下乡政策,作为农村人的我,不禁有一种在被人联合"诱骗"的感觉,我之所以用"诱骗"这个词,是因为深刻地理解中国农民身上的痛苦与无奈。  相似文献   

14.
<正>2023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协调有力的一体化推进格局,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到2035年,数字化发展水平进入世界前列,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2023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指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经济发展”。随着顶层规划时间表、路线图出台,数字中国建设全面加速。而上海作为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将如何直面新形势,展开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布局?  相似文献   

15.
正从技术革命角度来说,当前,世界已经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发展到如今的数字经济时代。2017年9月,麦肯锡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如何引领全球新趋势》报告指出,中国已拥有全球最活跃的数字化投资与创业生态系统。而据毕马威预测,数字经济在中国GDP中的占比到2030年时,将会达到77%,超过153万亿元人民币。中国在数字经济领域开始实现角色的改变,从跟  相似文献   

16.
<正>7月3日,省科技厅"科技学堂"第二十二讲开讲,邀请了中电海康集团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二研究所所长、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宗年作题为"技术创新与企业发展"的讲座。陈宗年首先以视频的形式,简要回顾了今年5月26日习总书记视察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时的情景,传达了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详细解答精髓要义和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7.
《信息化建设》2023,(6):53-54
<正>数据资源是数字中国建设的核心要素。2022年我国数据产量达8.1ZB,同比增长22.7%,全球占比达10.5%,位居世界第二。随着数字资源规模快速增长,我国多地探索数据流通交易和开发利用模式,促进数据要素价值释放。数字经济、数字政务协同服务、数字文化、数字社会建设、数字生态文明建设等多方面应用建设成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正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数字经济、智能经济方兴未艾。近日,全球智能经济峰会暨第八届中国智慧城市技术与应用产品博览会在浙江宁波举行,全球专家学者齐聚,探路"智慧发展"的"中国解法",助推智能经济发展和数字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19.
<正>金融是实体经济发展的血液,更是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源动力。金融的发展关系着整个经济体系的发展和稳定,关系着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与公平。近年来,数字金融的迅速发展进一步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促进了新经济新业态的发展,深刻改变着中国的经济和金融发展格局。数字金融在提高金融效率、支持创新以及促进未来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金融数字化将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20.
编者按     
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生产的网络化、智能化特征日趋明显,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科技创新要素成为催生新发展动能的核心驱动力,数字要素在"双循环"格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字经济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数字经济的发展,探索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字经济发展道路。2020年4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