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对反应堆退役固体废物中的水池底泥和锈垢进行浸取研究,研究了α核素的浸取方法、浸取剂、浸取时间、浸取体积比等因素对浸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淋洗法以HNO3-NaNO3为淋洗剂,溶浸法以7.5mol/L HNO3为浸取剂、固液比为6:1、浸取时间40min时,均取得97%以上的浸取率。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正交法,研究了硫酸浸取锌灰中锌、镉的最优条件组合以及浸取液中置换出海绵镉的条件。得到锌浸取率为100.1%,镉浸取率为99.8%。浸取的最优条件为:硫酸用量为理论量的130%,硫酸:水(体积比)为1:6,反应时间7小时。由浸取液中制得海绵镉中镉含量达70.97%。镉回收率为89.50%。  相似文献   

3.
以甲醇工业生产中废催化剂为原料,采用络合一酸浸取法代替传统的酸浸法制备五水硫酸铜和活性氧化锌.并对其浸取工艺条件进行调整,以达到产率高、纯度高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红茶连续逆流浸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间歇法提取红茶的效率低、浓度低、利用率差的问题,采用L型螺旋式连续浸取器对红茶连续逆流浸取工艺进行了实验研究,根据对实验结果分析,在浸汁浓度、浸取率和浸取效率(浸取能力值F.E.A)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并与两浸法浸取工艺相对比,得到了最优的浸取条件。浸取温度为85~95℃,浸取时间为33min,水茶比为8.2时,浸汁浓度为0.046kg/L,浸取率为78.4%,F.E.A为0.99g/L·min。  相似文献   

5.
采用均匀设计理论,对影响聚合硫浸取效率的浸取温度、液固比及浸取时间等因素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灰色理论在均匀设计试验影响因素分析中的应用。结果表明,采用均匀设计和灰色理论来研究浸取分离的影响因素并确定优化浸取条件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采用有机溶剂浸取法提取湖南废次烟叶中的茄尼醇,单因素实验获得了其较佳工艺条件为:正己烷为溶剂,浸取温度为30℃,浸取2个小时,重复浸取2次.在该较佳工艺条件下进行实验,提取率为1.25%,得率为90%.  相似文献   

7.
以8-羟基喹啉、磺原酸钾、十六烷基三甲基苄基溴化铵、磷酸三丁酯和柠檬酸为浸取添加剂,考察了添加剂用量、浸取时间、浸取温度和酸矿比等对铬离子浸出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用0.8%磺原酸钾做添加剂,在固液比为1∶4(g/mL),酸矿比为0.3∶1(mL/g),浸取温度为60 ℃下浸取90 min,Cr6+离子浸出率为38.11%,是加热浸取法的1.5倍.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正交法,研究了硫酸浸取锌灰中锌、镉的最优条件组合及从浸取液中置换出海绵镉的条件.得到锌浸取率为100.1%,镉浸取率为99.8%.浸取的最优条件为:硫酸用量为理论量的130%,硫酸:水(体积比)为1:6,反应时间7小时.由浸取液中制得海绵镉中镉含量达70.97%.镉回收率为89.50%.  相似文献   

9.
为了控制精对苯二甲酸(PTA)产品质量,其生产过程排出大量氧化残渣,其主要成分为苯羧酸及微量的钴锰离子催化剂,不仅污染环境,而且造成资源浪费。采用混合溶剂双相浸取法处理PTA氧化残渣,从而实现残渣中苯甲酸和Co2+、Mn2+离子的有效分离回收。研究结果表明:在浸取温度为30℃,液料质量比乙酸异丁酯:正庚烷:0.2mol/L硫酸水溶液:干残渣=3:3:8:1,浸取时间为30min的条件下,有机相中苯甲酸浸取率达83%以上,纯度高于95%,水相中Co2+、Mn2+的浸取率分别为98.82%和99.31%。本文并提出一个从氧化残渣中回收苯甲酸和Co2+、Mn2+离子的工艺概念流程,实现氧化残渣资源化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0.
超声场对姜黄素提取过程的强化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以95%乙醇浸取姜黄素为对象,以Soxhlet浸取方法的浸出量为基准,研究比较了循环浸取、加热浸取、机械搅拌浸取和超声场介入下浸取的浸取率和浸取速率。同时,实验测定了不同操作条件处理后的姜黄粉粒径分布。结果表明,超声场介入下浸取的浸取速率最快,其浸取率与Soxhlet法浸取的结果相当并略有提高。讨论了超声场附加效应强化浸取过程的机理。  相似文献   

11.
为优化并建立抗小儿腹泻中药复方宝泻宁(BXN)的提取工艺,采用回流提取法,以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丁香酚、桂皮醛的转移率为考察指标,选择不同浓度乙醇为提取溶媒,选定溶媒含醇量、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采用L9(34)正交表进行BXN的提取工艺的优化。综合考虑各指标成分转移率及工业应用的方便、经济,经工艺验证,选定采用10倍量的φ=9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提取2 h为优选工艺,该方法可有效提取BXN中的有效成分,4个指标成分的转移率均在80%以上,并具有稳定、经济、便捷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N-苄氧羰基氨基酸配位萃取拆分外消旋苯丙氨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外消旋中性氨基酸苯丙氨酸为研究对象,以N-苄氧羰基手性氨基酸为手性配体,研究其配位萃取拆分特性。着重考察了有机稀释剂、手性配位剂和配位离子种类、被萃取水相中苯丙氨酸初始浓度、萃取时的温度、萃取相pH值等因素对拆分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低碳醇类正丁醇作有机稀释剂,所用5种N-苄氧羰基氨基酸(分别为Z-Phe、Z-Hyp、Z-Pro、Z-Glu、Z-Val)与Cu2+或Ni2+形成手性配位体后,以Z-Val作手性配体,萃取相pH值接近苯丙氨酸等电点时,萃取拆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新疆农科院轮台果树资源圃提供的11种行人品种为原料,以各种溶剂为提取剂,采用索氏提取法对杏仁油提取率、精制及脱色过程进行研究,并讨论了精制剂和脱色剂的添加量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以正己烷为提取剂、料液比为1:10、提取温度为80℃、提取时间2h、提取次数为2次时,小白杏、大优佳、佳娜丽和大白油杏等4个品种杏仁油的提取率高。精制剂用量为杏仁粗油体积的5%,活性白土用量为杏仁油重量的4%时,脱色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微波萃取苋菜天然红色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微波萃取技术,对苋菜天然红色素进行萃取研究,同时与水萃取法作比较研究。结果显示2种方法萃取苋菜天然红色素在可见光波段的吸收峰位置一样。经色素稳定性测定2种提取方法所得物质也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微波萃取速率以及萃取率比水萃取法高,所以本文的研究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优选小花清风藤茎叶提取工艺的最佳提取条件,采用正交设计安排试验,选择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作为提取的因素,以四氯化碳损伤后的人正常肝细胞(LO2)细胞存活率为保肝活性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优选出小花清风藤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小花清风藤粉末10 g,加入200 mL水,80 ℃水浴加热1 h .该提取工艺设计合理,重复性强,可作为小花清风藤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16.
固—液萃取法分离稀土元素时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固-液萃取法研究了稀土元素的萃取分离。讨论了不同的萃取溶剂、萃取剂、电解质以及协萃等对萃取效果的影响,探索了固-液萃取法分离稀土元素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17.
用超声醇提法、超声水提法、乙醇回流法从淫羊藿中提取苷类化合物,并进行初步分离,测其含量,结果表明:超声醇提法所得产品中淫羊藿苷含量最高,为72.2%;乙醇回流法次之,为64.3%;超声水提法最低,为62.8%。在该实验中,最佳提取方案是在40℃条件下,70%乙醇超声提取2次,每次30min,溶剂用量依次为药品用量的13倍、8倍。  相似文献   

18.
胡麻籽油超临界CO2萃取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胡麻籽油,通过正交实验优选的萃取条件为:CO2流量25L/h;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2h。按该条件下,平均萃取率为36.70%。所得胡麻籽油呈金黄色、透明。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以玉米为原料,用微波辅助萃取技术从玉米中提取黄色素;通过改变溶剂、玉米目数、微波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等条件,考察了对玉米黄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正交实验结果表明:玉米黄色素提取效果受温度影响比较大,时间次之,目数的影响较小;优化工艺条件为以95%乙醇为溶剂,液料比为10∶1mL/g,原料目数80目,浸提温度70℃,提取时间11min。在此条件下,提取液的吸光度可达0.658。  相似文献   

20.
东北铁线莲总多酚的超声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索超声波辅助提取东北铁线莲总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以东北铁线莲总多酚的提取率作为评价指标,选择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东北铁线莲中总多酚的最佳工艺,采用分光光度法对提取液中总多酚的含量进行了测定,检测波长为766nm。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中乙醇浓度为55%(体积分数),提取时间为35min,料液比(质量比)为1︰30,提取次数为3次。没食子酸在质量浓度为1.116~11.160μg/mL时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提取方法操作简单,结果比较可靠,适用于东北铁线莲总多酚的提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