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高师地理科学专业大学生的就业求职意向,反映当代地理科学专业大学生就业方面的要求,对衡阳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发放的问卷调查进行研究.分析了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就业意向及其影响因素,并针对就业学生和学校同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重庆师范大学20多年来地理科学专业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效果的跟踪调查研究发现,地理野外综合实习对地理科学专业应届毕业生和中学地理教师都有非常直接和重要的影响.总体而言,学生对地理野外综合实习的满意度较高,同时实习提高了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以及将理论有效地应用于实践.实习效果的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充足的前期准备以及科学的实习考核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3.
土壤地理与植物地理野外实习是自然地理野外实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两门课程内容间联系紧密.目前野外实习因受时间、经费和师资等条件限制,两门课程实习相对独立,存在缺乏联系,综合性、实习考核形式单一及学生动手机会少等问题,土壤与植物地理野外实习未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土壤、植物地理课程内容间的交叉渗透为主线,探讨了土壤地理与植物地理实习课程革新的思路与建议,以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自然环境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理>是高校地理系必修的一门主干课程,也是学生了解国情的重点课程.该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将关系到学生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地理教师.文章针对师专学生学习<中国地理>的态度与现状,并就如何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巧用电教媒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及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理>是高校地理系必修的一门主干课程,也是学生了解国情的重点课程.该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将关系到学生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地理教师.文章针对师专学生学习<中国地理>的态度与现状,并就如何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巧用电教媒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及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区域认知能力是根据人地和谐观的基本思想和认知方法进行地理实践活动的能力.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是中学生身边的真实地理环境,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能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其途径包括通过概括乡土地理特征培养学生的区域概括能力,通过分析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培养学生的区域分析能力,通过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区域评价能力,以及通过评价区域发展模式培养学生的区域预测能力等.  相似文献   

7.
不断加强地理教学方法的创新,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全面而有意义的知觉以及增强学生在学习实践过程中形成快速顿悟的能力.要实现高效的地理教学效果,必须运用心理策略,从构建新的教学思维模式,简化繁琐的教学内容以及增强教学趣味性等3个方面着手,探析地理教学方法的创新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中国地理》是高校地理系必修的一门主干课程 ,也是学生了解国情的重点课程 .该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 ,将关系到学生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地理教师 .文章针对师专学生学习《中国地理》的态度与现状 ,并就如何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巧用电教媒体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及爱国主义情感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探讨了中国地理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与方法.指出采取更新观念,注重知识结构的更新,提高学生熟悉地理图象的判读原理等措施,是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以西南大学为例,分析高校培养地理科学类专业本科学生创新能力的阻碍因素,探索教育改革过程中提高其创新能力的有效对策.结果表明,阻碍高校地理科学类专业本科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因素主要包括创新精神缺乏、创新氛围不足与创新基础不牢等方面.可以通过优化教学方式、引导自主研究和增加实践环节等对策,夯实学生创新基础,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技能,最终提高地理科学类本科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