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生物电子学     
结合生物工艺学与电子学的生物电子学,被称为时代的“明星”。它同神经科学与有机合成化学的发展领域有极大关系。但它是以什么为目标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呢?正象人类对人脑的研究一样,生物电子学的研究肯定会有不小的起伏。  相似文献   

2.
生物磁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物磁学是介于生物学与磁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它研究和应用生命现象与物质的磁性或磁场的相  相似文献   

3.
生物的数学     
正探索物理学规律和生物学规律的交叉地带。牛津英语词典是大家都认可的知名权威工具书,但它对物理学的定义——"研究非生命物质和能量性质的科学分支"——显然并不全面,因为物理学同样研究生命。早在1900年,物理学家召开第一次国际大会时就报告过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如今,物理学和数学仍旧在帮助生物学家认识生物。  相似文献   

4.
生物学家根据观察,发现水母是一个高度准确的“活气压计”。在暴风雨到来很早之前,它就急急忙忙地把身体隐藏到安全地带。 科学家仔细地研究了水母的身体,发现它有一个可以感觉超声波的“耳朵”。在暴风雨发生前10~15小时内,它的“耳朵”就能清晰地“听”到由水中传来的超声波。在水母的“耳朵”前端有根细细的棒状物,上带一个圆球,充满液体,上面有一个小小的石子浮起,并同神经  相似文献   

5.
生物电子学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有人用示波器观察到生物体的神经动作电位,使生物学、电子学这两个“互不相关”的学科有了科学上的联系,随着电生理研究的迅速发展,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员逐渐增多,各国相继成立了生物电子学会,专业刊物不断扩充,文献数目急剧增加,大大促进了这门学科的发展. 生物体经过亿万年的进化,有它不可估量的优点,包括生物体对周围环境信息的获取、传送、处理以至于自身防护、环境适应等等.它的完整性、系统性、可靠性和灵活性远远超过了技术科学的总体设计概念.从生物中得到启示,仿照生物体的这些优点,应用到工程技术或国防军事方面,很可能有飞跃的发展.另一方面,人们看到,工程学是人类设法控制周围环境的,而生物医学是人类设法控制人体内部环境的,用工程技术上的理论与方法为生物医学服务,将大大促进生物、医学的研究、诊断与治疗.生物与工程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组成了生物电子学.  相似文献   

6.
瞿文吉 《科学通报》1989,34(20):1598-1598
生物铰是存在于动物体内的特殊运动付,它是由两相对关节面间具有间隙和自生长能力的间接连结构成。其运动特征可通过一端骨骼固定,并对另一端的骨骼上两个埋设点C及D进行研究。其运动状况可进行如  相似文献   

7.
生物电子学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新兴的交叉学科电子学自问世以来就逐步渗透、深入到各个学科,成为学科发展的主要支柱。50年代起,电子学广泛应用于医学和生物学领域,使生物医学电子学这样一个交叉学科应运而生。它使医学、生物学获得了定量研究的手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生物医学电子学发展的早期阶段,主要是利用电子学理论和技术研制适合生物学和医学应用的电子仪器、仪表。随着信息科学和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随着人们对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电子学和生物学、医学之间的交叉和渗透不断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展开了对生物体本身信息系统和电磁现象的研究,开拓了两个崭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8.
Karu.  I 龚威 《世界科学》1991,13(4):10-12
近几年生物技术进展惊人,它在许多工业领域中的应用引起了广泛注意.自从生物技术被承认为先进科学技术的带头领域以来,不少日本企业迅速投入该领域的研究. 最先应用生物技术的是那些业已与发酵、制药或化学剂制造有关的企业.它们研制各种医药,有些研  相似文献   

9.
模式识别法在生物微量元素谱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辉碧 《科学通报》1985,30(14):1085-1085
生物微量元素是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由于拮抗效应、协同效应等原因,在微量元素的研究中,一般不能仅考虑单一的微量元素的作用,而必须同时考虑多种微量元素,即考虑微量元素谱。 目前,在微量元素的研究中多用显著性检验的方法,它能指出每一种微量元素与某一疾病有无关系及其密切程度。但这种方法只是考查某一种微量元素与疾病的关系,因此,往往难于作出较全面的规律性的结论。应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研究多种微量元素的作用是有意义的,但其前提是所研究的对象必须服从正态分布,同时,它只能给出各有关元素与所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在生物物理学研究中要重视环境物理因素对生物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还在六十年代,我曾经提出这样的一点初步意见:“生物物理学是一门边缘学科。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自然界各种物理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原理;研究生物体内的精细结构及物理和物理化学过程,并阐明其运动规律;通过这些研究,了解生命的现象和本质;以期达到控制生物和改造生物的目的,并为工农业生产、医药  相似文献   

11.
历史上任何新的科学发现,都可能会被人们用作军事工具。如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了细菌,不久以后便出现了细菌武器;科学家发现核分裂现象后,不久又出现了核武器。随着现代基因工程研究的不断深入,基因武器也即将出现。它是以特定种族为目标,研究不同种族和人群的基因特性,克隆某种细菌或病毒,导致特定种  相似文献   

12.
生物快车     
蜘蛛为啥不被自编的网黏住蜘蛛编织的网有多种多样,但是最基本的一种是球形网。当蜘蛛刚刚开始编织球形网时,它用的是干燥的丝,一旦球形网的基本构造建成后,它就改用外表涂有一层小液滴的丝来编织球形网中的螺旋形路径,这一层小液滴的成分是一种类似于胶水的黏性物质。在通常情况  相似文献   

13.
一、生物无机化学的建立和形成生物无机化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它的萌芽始于三十年前,但形成为独立的学科体系还不到十年。它是由无机化学、络合物化学、生物化学和临床化学、医学和营养化学等学科综合形成的自然科学分支。传统学科的概念认为生物化学主要是指生物的有机化学,对生物化学中与无机化学的关系,仍长期被忽视,即使提及也是很不使人注意。四、五十年代  相似文献   

14.
感官及神经生物物理学是大生物物理学的一个分支。它和分子生物物理学、细胞生物物理学相区别的主要特点就在于:感官及神经生物物理学是在比较复杂的生命系统的水平上,重点研究整个感觉过程中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物理性质及活动的规律。也就是说,重点地研究若干基本的生命现象,如兴奋,兴奋传导,各种感觉过程(尤其是视觉与听觉),  相似文献   

15.
Karube  I 蓝yu祥 《世界科学》1991,13(1):21-23
最近几年,生物技术取得了显著进展,它在各个工业领域的应用正引起人们广泛注意.从生物工艺学被认定为先进科学技术的重要领域以来,许多日本企业一头扎进了这个研究领域.首先应用生物技术的是那些与发酵、医药或化学药品有关的工业.这些工业早就开始了各种医药的研究工作,有些成果已经商品化,而且正在开辟一些新市场.  相似文献   

16.
生物声学     
生物声学是介于生物学和声学之间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生物学、声学、数学、化学,语言学等多种学科相互渗透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刘助仁 《世界科学》1989,11(5):22-24
人工智能的研究是为了将人的智能赋予机器。可科学家正在设想一种生物计算机。它由与生物体相同的有机体元件构成。其性能远比现有电子元件的计算机高得多,并且像生物体的伤口可以自愈一样能自动排除故障,而且甚至能生长。这是可能与人和动物的脑共生的人工脑。倘若这个设想能实现,将会产生出各种具有高级智能的超级动物和超人。  相似文献   

18.
生物计算机     
一前言研究生物、利用生物学研究成果来帮助开发新的信息处理元件和计算机的方法在80年代中期开始得到重视,同时,生物芯片、生物计算这类术语也流行起来.虽然生物计算机的概念尚不能明确定义,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它决不局限于过去基于某种简单概念而开发的定义清晰的计算机类型,比如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第五代并行处理机、模糊计算机、神经网络等。由于人们对生物尤其是人脑的功能着迷,生物的感觉系统和人脑将来可能成为能降低计算机下载荷的图灵机的一种模式。无论是生物还是计算机都是由内装的程序控制的信息机构,假如将生物计算机定义为“具备生物与现有计算机双方特点的计算机”,开发过程中就能明  相似文献   

19.
一般規律与特殊規律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有两个同时并存的趋向:一个是学科的分化越来越細,譬如生物学就分化成植物、动物、微生物、形态、分类、細胞、遺传、……等;一个是各种学科互相渗透,出現很多所謂边緣学科,如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以及生物物理化学等。人类对自然界认識的系統知識,从原始的无所不包的自然哲学到分门別类的科学,再进一步向更高一水平綜合,是一个辯証的发展过程,一个必然的趋向。物理学研究物貭的一般結构和它运动的規律,生物学研究特殊物貭(即带有生命活力的物貭)的結构和它运动的規律。但物貭世界的各种規律都相互联系相互制約,是不可分割的;如果对各个学科的观念絕对化了,不看到它們之間的联系,就会妨害自然科学的  相似文献   

20.
二氧化碳的生物有机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氧化碳的生物有机化学是一门研究光合成生物的新兴前沿学科,它主要研究生物固定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及其规律.本文仅在光合作用的机理、叶绿素的性质及作用、固定二氧化碳的途径、反应速度和影响因素等方面作些简要介绍.随着二氧化碳的生物有机化学的发展,可以期望,在不久的将来,有可能建立“人工模拟光合成装置”,实现人工合成粮食、人工合成生物和开发合成燃料等人类多少年来盼望已久的理想.将使粮食生产彻底改变传统的农田耕种方法,使农业生产发生质的变革,在工厂里大规模生产粮食和合成燃料,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