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3 毫秒
1.
稻草超高压爆破前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东  陆琦  黄俊  黄日波 《广西科学》2009,16(2):180-184
应用高压均质技术对稻草进行超高压爆破前处理。稻草粉碎后经1%的Na0H加热处理,保持悬浮状态下通过高压均机实施超高压爆破。结果表明,100MPa爆破使稻草颗粒悬浮液变为粘稠流体,粒度显著变小,超微结构由纤维状变为松软的中空多孔状,纤维素结晶指数降低19.76%,耗碱量增加163.41%。爆破对还原糖、木质素和灰分等成分含量几乎没有影响。处理后每克稻草用5.8FPU的纤维素酶,6.6IU的木聚糖酶和0.5CBU的p葡萄糖苷酶酶解72h,酶解率达100.09%,较对照提高44.85%。超高压爆破显著破坏了木质纤维的超微结构,增大了酶的作用面积。  相似文献   

2.
盐胁迫对柳枝稷生物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柳枝稷为实验材料,采用土柱实验方法,研究盐胁迫对柳枝稷生物量及生物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相关的柳枝稷的盐胁迫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盐胁迫显著抑制了柳枝稷的生长,使其生物量显著降低,生物量分配显著变化;不同盐胁迫对柳枝稷地上生物质品质影响有限,NaCl胁迫下柳枝稷地上生物质灰分含量的显著增高和Na_2SO_4胁迫下S含量的显著增高对其燃烧利用不利,Na_2SO_4胁迫下纤维素含量的显著降低和NaHCO_3胁迫下半纤维素含量的显著增高对其转化利用不利。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用225尾草鱼分为3组作酪蛋白小肽对幼龄草鱼生长性能的研究。对照组添加0.5%酪蛋白。试验组1和试验组2饵料中分别添加0.5%酶解酪蛋白与0.5%酸解酪蛋白。结果表明:添加0.5%酶解酪蛋白组草鱼其相对生长率、饲料系数、净蛋白沉积率、生长速度均显著高于试验2组和对照组。  相似文献   

4.
研究测定了超高压 (4 0 0MPa以下 )对果胶半乳糖醛酸酶PG的影响 .从pH值、温度、加压时间、酶活力再生情况等几方面对PG酶的影响作了探讨 ,随压力升高 ,加压时间延长 ,酶活力下降 .经 4 0 0MPa,30min处理 ,下降约三分之一 ;经超高压处理后酶活力不会再生 .为高压处理果酱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酸催化蒸汽爆破预处理提高蔗渣酶解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常规蒸汽爆破以及酸催化蒸汽爆破对甘蔗渣进行预处理,利用扫描电镜(SEM)对比观察这两种汽爆方法对残渣表面结构形态的影响,对比分析汽爆液的糖类、汽爆残渣组分,最后通过纤维素酶解试验评价汽爆残渣的酶解性能。结果表明,常规蒸汽爆破和酸催化蒸汽爆破均能提高蔗渣原料的酶解性能,但是常规蒸汽爆破需要在较高的处理压力(〉2.0MPa)下才能明显水解半纤维素,破坏纤维素的天然结晶结构,显著提高蔗渣的酶解性能。酸催化蒸汽爆破只需很低的汽爆压力(0.7MPa)就能充分水解蔗渣半纤维素,而且对蔗渣纤维天然结构的破坏程度也要大得多,残渣的酶解率达到49.1%,比常规同一蒸汽爆破压力条件下的酶解率(25.1%)几乎高出一倍。酸催化汽爆残渣的酶解性能随汽爆压力的提高而改善,从半纤维素到木糖的收率则随压力的升高而降低,采取两步蒸汽爆破法,将可以同时获得高的木糖收率和高的纤维素酶解效率。  相似文献   

6.
稻草秸秆预处理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的化学试剂与汽爆组合处理稻草秸秆的研究,确定了有效的预处理条件:稻草秸秆与3%氢氧化钠溶液的固液比为1:5,混匀,置126—128℃保温5min,放气.此预处理能使秸秆中木质素去除75.58%;秸秆酶解(酶解条件:2%底物,0.2%纤维素酶,pH=4.8,0.2mol/L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46℃水解48h)糖化率达91.98%.  相似文献   

7.
在蛋白酶水解法制备香菇酱的工艺中,首先研究了超声波对原料进行细胞破碎处理的操作条件,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对影响蛋白酶水解效果的条件进行了选择优化。结果表明,超声波处理的最佳功率为200W、最佳处理时间为30min,蛋白酶水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40℃、pH值4.5、酶用量1%、酶解时间60min,在此工艺条件下香菇酱的氨基酸含量为0.88%。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渗稳剂种类、酶种类和浓度、酶解时间、酶解温度、菌龄等因素对黄伞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其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最佳条件是菌龄为7d,2%溶壁酶处理2.5h,酶解温度25℃,0.6mol/L KCl为制备时的渗稳剂及0.6mol/L甘露醇为再生时的渗稳剂,其原生质体的产率为2.16×10^7个/mL,再生率为0.52%.  相似文献   

9.
为了改善大豆蛋白酶解效果,采用胃蛋白酶对自制碱溶酸沉的大豆蛋白酶解2h使其球蛋白组分水解,之后继续用Alcalase和Protamex酶解,并用SDS-PAGE和GPC对酶解产物的分子质量分布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与未使用胃蛋白酶处理的单酶酶解相比,胃蛋白酶前处理可提高大豆蛋白回收率和水解度及酶解产物的抗氧化能力指数( ORAC值),最高分别为95.4%、23.1%和1078.6,提高了39.9%、35.9%和38.5%;使用胃蛋白酶前处理的酶解产物分子质量绝大部分在10ku以下,其中大部分在1~5ku之间.以上结果表明:胃蛋白酶前处理能促进大豆蛋白的酶解并增强酶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
酶法提取牡丹花总黄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酶法提取牡丹花总黄酮的酶解条件进行了研究。考察了酶解温度、酶解液初始pH值、酶解时间和酶用量对总黄酮产量的影响;确定了酶解的最优条件为:酶解温度为50℃,酶解液初始pH=4.5,酶解时间为120min,酶的浓度为0.2mg/mL的纤维素酶和0.1mg/mL的果胶酶的复合酶液;对酶法提取牡丹花总黄酮与传统乙醇提取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酶法提取工艺比传统乙醇提取法牡丹花总黄酮产量提高了19.8%。薄层层析结果显示,酶对提取物性质未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1.
陈剑勇 《武夷科学》2009,25(1):88-92
以“索邦”百合的小鳞茎作为外植体,分别对外植体的表面消毒、茎尖脱毒、小鳞茎增殖与生根培养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用酒精(30s)+次氯酸钠(10min)+升汞(6min)交替消毒,外植体存活率达68.1%;热水处理30min结合茎尖培养,脱毒效果显著,脱毒率可达80%;小鳞茎在6-BA0.5mg·L^-1+IBA0.2mg·L^-1激素组合下,平均增殖系数达6.3;用1/2MS+NAA0.6mg·L^-1培养基诱导生根,生根率100%,且根系粗壮。脱毒试管苗移栽应在防虫网室内进行,基质选用经过严格消毒的泥炭土和珍球岩混合基质(体积比为3:1),移栽成活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La2(Zr0.7Ce0.3)2O7(LZ7C3)的合成动力学及相结构,并根据合成过程中的损失对初始成分进行了设计,最终制备出符合原子比La∶Zr∶Ce为10∶7∶3的LZ7C3粉末.用X射线衍射仪和场发射扫描电镜研究了样品的相成分和微观组织,用激光脉冲法和推杆法测量了样品的热导率和热膨胀系数.结果表明:LZ7C3是由烧绿石结构的La2Zr2O7(LZ)固溶体和萤石结构的La2Ce2O7(LC)固溶体组成,其中LZ固溶体是主相;热导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在1473 K时为0.79 W.m-1.K-1,较LZ降低了50%左右;热膨胀系数在1473 K时为11.6×10-6 K-1,比LZ提高了20%左右.这些优越的性能表明LZ7C3是一种具有较大应用前景的新型热障涂层陶瓷材料.  相似文献   

13.
水热法制备Fe掺杂Ag/ZnO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Zn (CH3 COO)2·2H2O、AgNO3、Fe(NO3)3·9H2O为原料,NaOH为沉淀剂,H2O为溶剂,C2H5 OH为还原剂,柠檬酸为表面活性剂,采用水热法制备出Fe掺杂Ag/ZnO复合纳米材料.采用XRD、SEM、TEM、SAED等测试手段对制备产物的物相结构、微观形貌等进行表征,以甲基橙为目标降解物研究了制备产物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Ag以单质的形式存在于ZnO表面,Fe掺杂到ZnO晶格中.Fe掺杂Ag/ZnO复合纳米材料在模拟日光下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性能,在800 W氙灯照射下降解甲基橙150 min,甲基橙的降解率可达到99.4%%,较Ag/ZnO提高了7.8%,较ZnO提高了38.2%.  相似文献   

14.
高盐度化学制药废水预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蒸馏+铁炭内电解+絮凝"工艺对某制药企业排放的废水进行预处理。经过蒸馏脱盐后,综合废水盐度(质量分数,下同)由7.4%降至0.15%;再采用"铁炭内电解+絮凝"工艺进行处理,内电解试验最佳工艺条件:进水pH值为3.0、铁炭比为4∶1(体积比)、停留时间为6 h,COD去除率达到26.5%;絮凝试验最佳pH值为9.0,COD去除率达到1.5%。废水经过预处理后,COD去除率达到28.0%,出水COD质量浓度(下同)降至20 988 mg/L,ρ(BOD)5/ρ(COD)由0.28提高至0.41。预处理出水厌氧可生化性试验表明,当进水COD质量浓度为9 000 mg/L左右时,容积负荷(COD)为1.0 kg/(m3.d),出水COD质量浓度降低至2 100 mg/L左右,COD去除率达到75.0%。说明该制药废水经过预处理后可生化性显著提高,为后续的生化处理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5.
亚油酸作为一种新兴保健油脂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了气相色谱法测定异养小球藻藻粉中亚油酸的预处理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优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GC测定藻粉中亚油酸的优化预处理方法为酸催化甲酯化法,选用2mL体积比为1:1的正己烷/异丙醇溶液为提取剂,提取时间1h,加入3mL体积分数为2%的H2SO4-甲醇溶液甲酯化,1mL乙醚萃取.优化产率为3.00mg/g.  相似文献   

16.
高速钢基体表面除油对离子镀涂层制备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采用了化学法、超声波联合化学法、机械喷砂等多种前处理方法,对高速钢基体样品进行除油处理.分析了其微观形貌及在基体处理前后用离子镀气相沉积技术沉积TiAlN涂层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情况下,采用化学试剂,NaOH 0.5%~1.0%;Na2SiO33.0%~4.0%;Na2CO35.0%~10.0%;H2O 100%,温度为60~90℃,时间为5~10 min,除油效果较好,离子镀后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力较好.  相似文献   

17.
将传统CO2气体保护焊与喷射送粉法复合,在Q235碳钢表面堆焊Fe-C-Cr-BNi系合金,研究了Ni元素含量变化对堆焊层组织和硬度的影响.利用金相显微镜观察堆焊层组织,结合EDS、XRD分析堆焊层的相成分,采用洛氏硬度计测试堆焊层表面的硬度.研究结果表明:堆焊层由马氏体、奥氏体以及(Fe,Cr)7C3和(Fe,Cr)2B硬质化合物组成.堆焊层熔合区由固溶体组成,过热区晶粒粗大,母材区组织均匀.堆焊层的HRC值范围为51.1~56.5,随着Ni含量的增加,堆焊层的硬度缓慢降低.  相似文献   

18.
用4%的琼脂溶液作为水相,环己烷为油相,司盘-80为乳化剂,采用乳化分散法制备了琼脂微球,再通过化学交联法固化.用DEAE-HCl修饰了微球表面的电荷密度,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改性工艺,最终制得细胞培养用琼脂微球.通过对比研究了Cytodex1微载体与琼脂微球的表征及细胞培养效果.结果显示,最优改性工艺为:加入微球2倍体积4.5 mol/L的Na OH溶液,再加入微球2倍体积2.5 mol/L的DEAE-HCl溶液,在搅拌状态下加热至60℃,密闭反应4 h.最终制得琼脂微球表面电荷密度为4.00 mmol/100 g,与Cytodex1微载体的4.05 mmol/100g几乎相当.静置培养时,四种细胞在两种微球上的贴壁率和伸展性各有优劣.悬浮培养BHK-21细胞时,Cytodex1微载体表面出现一定程度的"空球"现象,而琼脂微球表面细胞较均匀地伸展.培养至120 h时,两种微球表面的细胞均达到4.5×107cells.继续培养,Cytodex1表面的细胞数开始下降,而琼脂微球表面仍增殖至168 h时才开始下降.综上所述,自制琼脂微球具备作为细胞培养用材料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在金表面上制备 L-半胱氨酸(L-Cys)自组装单分子膜(SAMs)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但是,我们发现,不同自组装溶液对SAMs的形成具有很大影响.利用偏振模式傅立叶变换红外反射吸收光谱对分别在磷酸盐缓冲溶液(PBS )、醋酸盐缓冲溶液(ABS )以及盐酸与氢氧化钠混合溶液中制备的 L-Cys SAMs的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溶液中制备 L-Cys SAMs的最佳酸度条件不同,在ABS中为pH 5.0,在盐酸与氢氧化钠混合溶液中为pH 6.0,而在PBS中 L-Cys SAM s的表面密度随着pH的增加而增大.就所研究的3种溶液而言,在优化条件下,在ABS中制备的 L-Cys SAM s的表面密度最大,因而其表面结构最完美.本研究为进一步制备免疫传感器、酶传感器等生物传感器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