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艺术反映论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重要理论基础,要继续深入研究能动反映论与文艺学的关系,解决艺术反映论理论上存在的诸种问题,这是目前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形态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宏观文艺学和各式各样的微观文艺学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前者不是着眼于某一局部,而是从理论总体的高度以鸟瞰式的俯视全景的大视野来完整地考察文艺的系统存在和系统本质,这就必然使宏观文艺学具有母元性、综合性和主导性的特征,文章结合当代中西方艺学发展的现状对宏观文艺学的三大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和阐述,从而初步描述了具有当代形态和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宏观文艺学的总体格局和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3.
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这既是中国共产党在七十多年的斗争中所积累的一条极其丰富的经验,也是中国共产党七十多年来一直在做且继续要做的一篇大“文章”。目前,理论界对结合的历史回顾、重要性、必要性、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研讨较多,  相似文献   

4.
进入新时期以来,随着思想解放和西学东渐,文艺学、美学热点问题层出不穷,诸如美学热、文学是人学、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文艺学方法论、审美意识形态、人文精神大讨论、日常生活审美化、实践美学的崛起、后实践美学对实践美学的挑战、生态美学的提出、文学研究的文化转向等。热点问题虽然很多,但是能够在学理层面形成有效积累的并不多见。进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过程中面临着现代传播环境、传播体制机制以及传统传播方法的挑战和制约。提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需要清晰把握和着力优化传播环境;研究和掌握受众特征、动机和选择性心理,建立新型的传授关系;综合运用各种媒介,加强传播过程的整体控制;提高传播主体的素质和能力,树立"把关人"的社会可信度;充分运用议程设置理论,做好重大事件的舆论引导;认识"意见领袖"的存在和作用,特别重视互联网的"意见领袖"作用。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理论教学中缺失一种整体主义的方法论,由此导致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线索的贯彻不彻底、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呈现出被分割的倾向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边界模糊不清等问题。为此,需要我们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际出发,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教学的整体主义方法论在该课程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融会贯通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于其中,内容科学、逻辑缜密。而以唯物辩证法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本保证,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生命力的根本保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发展与创新,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8.
"民族文艺学"可指代两种不同层面的文论体系:一是民族国家层面上的中国文学理论体系,即中国文艺学;一是少数民族层面上的文学理论体系,即少数民族文艺学。对于中国文艺学来说,少数民族文艺学不是要在原有体系中填补余下的空白,而是要确立一种新的文艺学观念,即反对独断论的、非单边主义的、去中心化的、多民族视角的文艺学观念。对世界文艺学来说,中国文艺学亦如是。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以来,中国文艺学获得了长足的多元的发展,这种大发展主要表现在文学观念冲破旧有束缚、张扬人文精神,在自律与他律的辩证统一中探索和把握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本质,并在此基础上促使文学理论走向多元和成熟;文学研究方法也在借鉴中外文论和其它学科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取得突破和创新,有力推动了文艺学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反过来又促进了新时期文学观念的拓展和更新。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理论是一门集综合性、时代性和创新性为一体的科学的方法论理论,有其独特的理论魅力和实践效用。了解其方法论的基本特征是把握其精神实质的必要前提,从方法论的角度对邓小平理论进行深入的探讨,并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去学习和研究,无论是对邓小平理论本身还是对于学习和研究者都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李长之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批评家。他的一系列文学批评文本最大的特色就是强烈的整算意识。这种整体意识表现在两个层面:就对文本的解读来说,他以作家的情感、精神因素作为桥梁和中介,既发掘作家创作的外部因素:又深入于作品的内部世界,探寻其中的联系,显现了别具一格的批评理路;就批评家的批评指归来说,他又遵循“文化——文艺——教化”的宏阔思路,希冀文学批评能够起到教化人心、振奋民气的作用。这种整体意识表明,李长之决不是一个仅仅就文论文的批评家,文学批评在他的心目中有着更加宏阔广大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2.
作为批评家的沈从文,用平静优美的感悟式的散文化语言表达了他的文学批评旨趣。他始终保持着平静而婉约的审美趣味,一方面体现出他在文学批评上的古典趣味,另一方面,这也表现了他在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维护文学本体地位的强烈愿望。  相似文献   

13.
后殖民主义理论是原先被殖民的国家在获得军事和政治上的独立之后,殖民国家不得不换用一种更为隐蔽的殖民方式以达到采用原先"殖民主义"不再能顺畅达到目的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理论。这种理论的逻辑起点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及其内部指向的生产关系的压迫性。从其理论产生的出发点考虑,它加深了我们对西方文化霸权和资本主义利欲本质的认识,从而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本质上,它是不适用于我国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的。  相似文献   

14.
文学节目的主持人应当具有对文学艺术的审美能力、想象创造力、鉴赏力和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才能使节目既具阳春白雪之高雅、又不离下里巴人之亲切,亦庄亦谐,给人们的精神生活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呼应。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并做了科学的回答,形成了完整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南,同时也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当代品格有三方面的特征,一是以审美的社会价值论作为评价文学的基本准则,并对文学的人学内涵加以多角度地阐发;二是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选择,呈现出批评研究的多向格局和多样化形态;三是从思维方式到概念、范畴、语言符号系统,发生了根本上有别于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的科学化、现代化变革。  相似文献   

17.
世纪之交,随着各种西方艺理论思潮蜂拥进入中国,中国的学批评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局面。传统的学批评被不断注入新的内容,先锋派批评正在反思和调整,而学院式批评将主导未来学批评风尚。  相似文献   

18.
曹丕《典论·论文》堪称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首篇文学批评专论 ,开启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自觉的先河。笔者有感于目前对其论述不详 ,本文拟从文学批评意识、批评标准、批评方法、批评态度等方面进行探讨寻绎 ,以期证明《典论·论文》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价值和地位 ,以及对当代文艺理论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美是沈从文艺术世界的核心,他善于从文学作品的美学特征来探索作家的审美追求。沈从文认为,诗歌艺术的关键在于"文字技术"与"形式韵律",文体成为其审美批评的测度。从而,沈从文文学批评成功地超越"政见""、商业"与"友谊"的羁绊。沈从文审美批评的成因与楚文化的熏染以及他唯美的文艺思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分析了当前文艺理论领域手稿派和审美反映派对文学实践性的研究 ,认为审美反映理论强调作品对确立读者实践理性的意义是对文学实践性研究的发展 ,但从审美反映理论的理论根源来看 ,它对文学实践性研究必然面临着如下问题 :正确认识作家的审美需要与人的社会实践需要之间的关系 ;正确认识作家审美需要的社会历史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