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分子化学,即超越分子水平的化学,已经成为化学研究中最重要、最有活力的研究前沿之—,这个概念是由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让-马里·莱恩(Jean-Marie Lehn)于1973年首次提出的.人们对于"超分子化学"这一概念的灵感最早可能源自生物大分子,例如蛋白质、脂类以及它们的相互作用.然而,它也具有高度的学科交叉性,因此它不仅吸引了化学家,也吸引了生物学家、环境科学家、工程学家、物理学家、理论学家、数学家,甚至很多其他领域的研究者也都为之着迷.事实上,在过去的二十年中,超分子化学已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1987年诺贝尔化学奖颁发给莱恩、唐纳德·克拉姆(Donald Cram)和查尔斯·佩得森(Charles Pedersen),他们开发并使用了多种高选择性和结构特异性的分子相互作用体系,这大大促进了超分子化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宋富先  陆毅  章东  朱哲民 《科学通报》2006,51(11):1249-1253
利用时频分析方法分析一侧附有弹性固体负载层的各向同性板中水平剪切波(SH波)的传播特性. 为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采用基于短时傅立叶变换的时频重排方法对有限元仿真出来的SH波信号进行了分析. 提取出来的频散数据与频散方程分析的结果相符. 结果表明, 负载层厚度的增加会引起SH0模式群速度和高阶模式截止频率的降低, 从而可应用于负载层特性的传感. 文中也讨论了该方法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盾构隧道端头土体加固是盾构施工的重要环节,水平注浆加固作为土体加固的一种重要方法,有效解决了因空间原因不能进行垂直旋喷加固的问题.以沈阳地铁二号线岐山路站—沈阳北站盾构区间端头土体加固工程为例,该盾构隧道端头采用了二重管水平注浆加固方案,有效解决了因城市地下管线密集,不能进行垂直旋喷加固的问题,并取得了较好的加固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神经科学已经成为各国政府高度重视的具有战略意义的研究领域.为了解中国该领域发展态势,本文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基于2004~2013年Web of Science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神经科学领域论文数据,与国际主要国家对比分析了中国该领域SCI论文数量及其被引用情况、专业研究机构规模、主要发文期刊及其Q分类以及影响因子TOP5期刊文章数量和影响力等.结果表明,中国神经科学领域专业研究机构数量及其产出量近年来增长显著;虽然仍以低影响因子期刊论文为主,但近两年中国高水平期刊文章数量呈增长态势,TOP5期刊论文影响力高于国际平均水平,说明近年来中国神经科学领域研究规模增长显著,研究水平也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5.
GIS在生态旅游中的应用及展望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将GIS技术引入于生态旅游领域 ,必将为生态旅游资源的调查评价、生态旅游的开发规划以及生态旅游区的环境保护等各项工作提供有力的研究工具 .本文阐述了GIS在生态旅游中的应用动态 ,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 ,提出GIS在该领域应用的未来发展趋势 .  相似文献   

6.
李津如 《科学通报》1995,40(6):516-516
自从Langmuir和Blodgett建立了LB技术及Kuhn等人开始利用这一技术进行功能分子的组装到现在,LB膜的成膜技术有了相当大的发展,众所周知,有2种方法沉积LB技术:即常规垂直法和Fukuda水平法,水平法只局限于制备X-型多层单分子膜.为了制备其它类型的多层膜及适应于某些特定的需要,近来1种新的Y-型水平法已有报道载片在接触单分子膜与提起时不需要档板包围,因此,每循环一次有二层单分子膜转移到载片上,视紫红质是人眼视杆细胞盘膜中具有功能的主要成分,因此长久以来人们企图使用人工合成视  相似文献   

7.
抗生素耐药性在环境中的存在、进化和传播对人类健康构成了全球性的威胁.随着抗生素的使用,我们对人类影响的生态系统中抗生素耐药性的了解正在迅速加深.然而,在人类干扰有限的自然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的相互作用作为抗生素耐药性进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仍被忽视.本文首先综述了抗生素耐药性的起源、进化和传播,指出前抗生素时代细菌耐药性进化的主要动力是微生物之间对资源的竞争,而抗生素时代人类活动向环境中施加的高浓度的抗生素则成为细菌耐药性进化的主要动力.然后在个体水平分别梳理了自养型原生生物和吞噬型原生生物在调控细菌耐药性方面的重要作用.并且指出由于方法上的局限性,目前在群落水平的研究相对缓慢,了解原生生物在微生物食物网中的地位和影响原生生物群落分布的因素则有利于我们解析其中的机制.最后对利用原生生物遏制抗生素耐药性带来的危害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缓解抗生素耐药性并控制其在环境中的传播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孙宇浩  王哲  傅小兰 《科学通报》2006,51(22):2648-2656
以前的研究发现, 物体的成因(是否人工制造而成)影响成人和幼儿对物体的命名和分类, 但没能说明成因影响物体分类的特异性, 即成因的作用发生在概念系统的哪个水平. 两个实验用前人研究的物体命名任务的变式, 检验了物体的成因对物体概念系统的领域水平(划分“人造物/非人造物”的水平)和基本水平(物体命名的水平)分类的影响. 结果显示: (ⅰ) 完成自由命名任务时, 人工制造条件的成因使物体被更多地分类为人造物领域的范畴, 而自然形成条件的成因使物体被更多分入自然物领域; (ⅱ) 用迫选任务强行改变基本水平的分类后, 领域水平分类的模式保持不变. 综合起来, 两个实验的结果说明领域水平和基本水平的分类可以分离, 而物体的成因对物体分类的影响只发生在物体概念系统的领域水平. 此外, 被试陈述的分类理由提示, 人工制造条件的成因可能导致被试自动推测物体的功能, 进而影响物体分类. 最后讨论了物体的功能对物体分类的影响, 以及新理论代替基于设计的人造物分类理论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水杨酸处理导致过氧化氢酶基因mRNA水平的下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用所克隆的大麦过氧化氢酶cDNA为探针 ,研究水杨酸对过氧化氢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结果表明 ,浓度大于 3 0mmol/L的水杨酸对过氧化氢酶活性有显著抑制作用 ,Northern杂交分析显示水杨酸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是通过影响该基因的转录水平实现的 .对水杨酸在植物系统获得性防御过程中的信号功能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和健康水平的提高。许多人的“老化”速度已慢于传统的测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