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西葫芦子叶花芽分化时内源激素、多胺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西葫芦子叶于附加1.0mg/L KT(激动素)MS(Murashige,Skoog)培养基中培养,明显提高了子叶的花芽分化率,分析其内源激素,多胺含量 态变化,发现经KT处理组的子叶在花芽分化时,其内源GA1/3(赤霉素)含量降低,而ZRs(玉米核苷)含量显著增加,表现出高的ZRs/GA1/3 比值,花芽分化时,子叶内源Spm(精胺),Spd(亚精胺)含量剧增,其中经KT处理组的子叶,其内源Spd含量较对照组增加2倍多,而Put(腐胺)含量在萌生不定根和营养芽时急剧增加,但到花芽分化时又突然下降,表明内源ZRs,Spd含量高与ZRs/GA1/3比值高有利于西葫芦子叶花芽分化。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全寄生植物锁阳种子萌发与吸器形成与内源激素之间的关系,我们对不同萌发期种子内源自由态激素GA3、ABA、IAA、iPAs和ZRs进行了定量测定,并与不同萌发期莜麦种子内源激素动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锁阳种子萌发过程中IAA、iPAs ZRs以及ZRs都有所增加,而ABA明显下降,莜麦种子萌发过程中GA3启动萌发的作用较锁阳明显,而ABA、IAA、iPAs ZRs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对多效唑(PP333)处理黄瓜子叶节花芽分化进行了研究,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测定PP333处理后黄瓜离体子叶节内源激素(IAA、GA、ABA和ZR)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PP333处理能显著地改变植物体IAA及GA的含量,提高植物体内ZR与ABA的含量,且在培养的第7d时显著抑制ZR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石蒜花期前后鳞茎内源多胺含量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薄层层析-荧光测定法研究了石蒜花期前后鳞茎内源多胺含量的动态变化,分析了内源多胺与石蒜开花的关系.在花芽分化前期鳞茎内3种多胺的浓度是递增的,于6月初达到最大;在花芽分化后期,鳞茎内3种多胺的浓度是递减的.花期腐胺Put和精胺Spm含量迅速下降,并维持在较低水平,但花后展叶期又有明显回升.整个发育过程中以Put的含量最高,变幅较大,而亚精胺Spd含量最少,变幅较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文冠果花芽分化过程外部形态变化与内部解剖结构的对应关系,并探究内源激素含量与花芽分化的关系,为文冠果花性别相关研究的适时采样与提高雌/雄花比例的调控技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外部形态观测,结合石蜡切片技术,分析文冠果花芽分化内外部形态之间的对应关系。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花芽分化过程中雌、雄能花的4种内源激素含量进行测定和比较,探究其与内源激素之间的关系。【结果】① 文冠果雌能花和雄能花在性别分化之前均为两性,雌能花的单核花粉粒在有丝分裂期呈液泡化衰败,雄能花大孢子母细胞四分体时期细胞停止分裂,性器官发育异常导致单性花的形成。此外,文冠果花芽分化内部结构与外部形态之间具有时序性对应关系。② 玉米素(zeatin,ZT)含量在花芽未分化期至雌蕊原基分化期逐渐上升,雌雄配子体形成时期,雌能花的ZT含量始终高于雄能花。雌能花雄蕊发育出现异常时的生长素(auxin,IAA)、胞落酸(abscisic acid,ABA)含量显著高于雄能花,赤霉素(gibberellin,GA)含量显著低于雄能花。说明高水平ZT促进花芽分化,利于雌能花的发育; 高水平的IAA和ABA具有促雌作用; 高水平的GA具有促雄效应。③ m(ABA)/m(IAA)、m(ABA)/m(GA)、m(ZT)/m(GA)在花芽未分化期至雌蕊原基分化期均处于较高水平,雄能花雌蕊发育异常时,其m(ABA)/m(IAA)和m(ZT)/m(IAA)显著高于雌能花。说明高水平的m(ABA)/m(IAA)、m(ABA)/m(GA)、m(ZT)/m(GA)有利于花芽分化; 高水平m(ABA)/m(IAA)、m(ZT)/m(IAA)对雄蕊发育有利。【结论】文冠果雌能花和雄能花各自对应另一性器官的败育导致了性别分化。花芽分化过程中,可以根据花芽外部形态判断内部分化时期。高水平的ZT含量、m(ABA)/m(IAA)、m(ABA)/m(GA)、m(ZT)/m(GA)利于花芽分化,高水平的m(ZT)、m(IAA)和m(ABA)利于雌能花发育,高水平的GA含量、m(ABA)/m(IAA)、m(ZT)/m(IAA)利于雄能花发育。  相似文献   

6.
石蒜花芽分化期内源激素和核酸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对石蒜(Lycom radiata)鳞茎芽的解剖观察,研究了石蒜在花芽分化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分析了内源激素与核酸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花芽形态建成期中,IAA、ABA在孕育期,GA在雄蕊形成期,ZR在雌蕊形成期依次出现峰值从而引起核酸峰值的出现,表明4种内源激素调控了核酸的代谢,且IAA,ABA在花芽分化进程中起主要作用.研究发现高水平的ABA/GA有利于花芽孕育和花芽形态的分化;高水平的IAA/ZR及ABA/ZR有利于花芽形态分化,但不利于雌雄蕊的形成.由此说明在花芽分化过程中4种内源激素的含量此起彼伏发生着激烈的交化,最终达到平衡状态,花芽分化完成.  相似文献   

7.
杂种鹅掌楸扦插生根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以杂种鹅掌楸为材料,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专法(ELISA),研究杂种鹅掌楸插条在扦插生根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不定根发生过程中.5种内源激素在插穗基部和叶内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少数下降。各种内源激素在叶内的含量远远高于插穗基部。外源激素(300mg/kgNAA和100mg/kgIBA)处理提高了iPAs和IAA在插穗基部和叶内的含量.却降低了ZRs和ABA的含量,对GA1/3的作用有些不稳定。杂种鹅掌楸插穗内IAA的含量很低.而插穗和叶内ABA的含量却很高,这对不定根的发生很不利。  相似文献   

8.
取石竹叶片为外植体,经愈伤组织并诱导出无根试管苗,然后再进行试管苗成花培养,发现外源生长调节物质(NAA,6-BA)、多胺(Put,Sps,Spd)和多胺合成抑制剂(DFMO,DFMA,CHAS)能调控试管苗成花;经内源指标测定(含激素、多胺、可溶性蛋白质、糖、淀粉、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研究石竹试管苗成花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1)外源供给低浓度NAA、Spm、Spd,有利于石竹试管苗成花,0.5mg/L的6-BA及5mmol/L的DFMO及CHAS完全抑制成花;(2)内源iPAs、ZRs、IAA和Spd与石竹试管苗成花关系密切,这些物质内源含量的增加有利于成花;(3)激素和多胺…  相似文献   

9.
以不同光照条件下的3年生曼地亚红豆杉为材料,研究了其叶片在自然降温过程中抗寒力的变化及其内源激素的调控,结果表明:不同光照条件下的曼地亚红豆杉抗寒力强弱的顺序为:自然光,1层遮荫,2层遮荫。在自然降温过程中,自然光下植株叶片抗寒力的提高主要与ABA含量增加及ZRs含量下降有关;1层遮荫抗寒力提高主要与ABA含量增加及GA含量下降有关;2层遮荫抗寒力提高主要与IAA含量下降和ABA含量上升有关。其中,ABA含量与抗寒力强弱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10.
内源激素动态变化与马尾松优良种源抗寒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广西桐棉和广西古蓬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种源叶片为材料,应用间接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内源激素脱落酸(ABA)、赤酶素(GA3)、吲哚乙酸(IAA)、玉米核苷(ZR)含量,分析不同种源苗期的抗寒性与内源激素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马尾松抗寒力的评价指标为内源GA3含量、ABA/GA3(k值)和ZR/ABA值,内源GA3含量越高,抗性越差;k值越大,抗寒力越强;ZR/ABA值越大,抗寒力越强。  相似文献   

11.
培养基pH对离体黄瓜子叶形成花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了在不同pH值培养基上培养和预培养对离休黄瓜子叶直接形成花芽的影响。在不更换培养基时,以pH6.5时花芽形成百分率最高。pH预培养时,以pH7.0预培养2d的效果最好,且花芽分化率高于不更换培养基的分化率,并使花芽形成高峰期提前20d左右。据结果推测,子叶培养开始后的1~4d内可能是花芽分化的关键时间段。  相似文献   

12.
与其邻近的枝梢顶端相比,雌球花的赤霉素GA1+3和GA4+7的含量显著较高,而脱落酸含量并无明显差异;雄球花与其邻近的枝梢顶端相比,则ABA含量显著较高,而两者的GA1+3或GA4+7含量差异不显著;不令是雌球花或雄球花,其细胞分裂素类中的一组,玉米素核苷组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其邻近的枝梢顶端,而异戊烯腺嘌呤组或二氧玉米素核苷组的含量则未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紫苏花芽生理分化期叶片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对紫苏花芽生理分化期判定的基础上,对花芽生理分化期叶片内源激素IAA,ZR,ABA,GA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每种激素变化的趋势基本一致,4种激素峰值顺序出现,诱导期中相对低的IAA含量,IAA/GA有利于花芽诱导的完成,孕育期中相对高的IAA,ZR含量,ZR/GA则有利于紫苏花芽的分化,且孕育期中ZR/GA值与成花率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刘厚诚  邝炎华  陈日远 《广西科学》2004,11(4):343-346,350
为了研究耐缺磷程度不同的3种长豇豆幼苗在缺磷胁迫下ZRs含量的变化,选用耐缺磷程度不同的长豇豆品种:芦花白、香港青和二芦白的幼苗作为材料,设供磷和缺磷2个处理,取供试幼苗的根系、最嫩完全展开叶、老茎叶、嫩茎叶作样品,采用ELISA方法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缺磷胁迫下长豇豆幼苗各部位ZRs含量都下降,根系和老茎叶ZRs含量降幅二芦白>芦花白>香港青;最嫩完全展开叶降幅为:芦花白>香港青>二芦白;嫩茎叶降幅为:芦花白>二芦白>香港青。指出缺磷胁迫下长豇豆幼苗生长受抑制可能与ZRs含量有关,其中二芦白老茎叶和根系衰老较严重,生长受抑制也较严重。  相似文献   

15.
球茎甘蓝花托、花柄在MS+2,4-D0.5mg/L+6-BA1mg/L培养基上培养,诱导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在MS+NAA0.5mg/L+6-BA3mg/L的分化培养基上培养,能分化出芽.花托在附加6-BA和GA3的MS培养基上培养,能直接出芽.花柄在附加6-BA或6-BA和GA3的MS培养基上培养,能直接出芽.芽通过继代培养,能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不同淡水水位(0、1/4、2/4、3/4和4/4水位)对2月龄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4和2/4水位提高了幼苗的生存率,幼苗的茎高、茎径生长和胚轴生长以及分枝数和叶片生长增加,而3/4和4/4水位抑制了幼苗的茎、叶片生长.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随水位增大而呈显著升高的趋势,根系活力和可溶性糖含量却显著下降.试验表明,中低水位对桐花树幼苗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在3/4以上高水位下显著地受抑制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7.
台湾相思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种子萌发无菌苗研究台湾相思的组织培养,结果发现子叶、下胚轴是诱导愈伤组织的理想外植体,最适培养基为MS BA2 2,4-D0.2 3%蔗糖,子叶及下胚轴诱导的愈伤组织在MS BA4 NAA0.2-0.4培养基中的出芽效果较好,子叶直接在MS 4-PU0.5培养基中诱导丛生芽效果最好,出芽率达90%,根诱导培养基为MS IBA2 NAA1,生根率为27.8%。  相似文献   

18.
番茄离体培养的形态发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番茄下胚轴、子叶、叶柄不同类型外植体离体培养中有关细胞启动、分裂、分化以及器官发生作了细胞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番茄不同类型外植体在不同样的培养条件下,愈伤组织生长表现明显差异:下胚轴、子叶诱导产生愈伤组织时,细胞启动早,生长快,分裂方式基本为无丝分裂;下胚轴诱导愈伤组织形成时,细胞不规划的无丝分裂少于子叶,故下胚轴离体培养得到正常芽的比例高于子叶;番茄离体培养中不定芽通常发生在愈伤组织的周边区,也可起源于维管组织结节周围,形成层状细胞。不定根则由茎中柱鞘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摸清濒危植物东兴金花茶(Camellia tunghinensis Chang)开花少、结实率低的生理问题,为其物种保护、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东兴金花茶为材料,借助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植株花果期枝、叶、蕾、花、果中内源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_3)、细胞分裂素(ZR)、脱落酸(ABA)的含量,并分析这4种内源激素含量及比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花果期,东兴金花茶植株IAA、ZR、ABA平均含量高低排序:枝叶,GA_3含量为叶枝;IAA平均含量:果花蕾;ZR平均含量:蕾花果;GA_3平均含量:果蕾花;ABA平均含量:花蕾果。果枝叶IAA含量先低后高,ZR含量呈"M"字形变化,GA_3含量先高后低,ABA含量变化为"低-高-低-高";IAA/ABA、(IAA+GA_3)/ZR变化为先低后高,ZR/ABA变化为"高-低-高-低",GA_3/ABA变化为先高后低。果枝IAA、ABA含量变化为"低-高-低-高",ZR含量先高后低,GA_3含量先低后高;IAA/ABA呈"W"字形变化、GA_3/ABA、ZR/ABA变化为"高-低-高-低",(IAA+GA_3)/ZR变化为"低-高-低-高"。蕾、花、果中,IAA、GA_3含量整体上升,ZR含量整体下降,ABA含量则为"上升-下降";IAA/ABA、(IAA+GA_3)/ZR比值呈"W"字形波动上升,ZR/ABA则呈"W"字形波动下降,GA_3/ABA"低-高-低-高"。【结论】在生产中,提高ZR、ABA含量而降低IAA、GA_3含量利于东兴金花茶的花芽分化。在结实期,高IAA、GA_3浓度和低ABA浓度利于提高坐果率,减少落花落果,促进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