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介绍了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概念、要素和基本评估方法,分析了典型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计算模型和计算步骤。针对传统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计算模型和方法,构建了改进型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计算模型,在原有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模型计算方法,克服了传统模型和计算的缺点,为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评估方法和计算思路。  相似文献   

2.
根据地电流场理论,结合空腹式接地装置的结构特点建立了接地电阻的计算模型.基于空腹式接地装置自身特点和对接地电阻计算精度的要求,计算中采用了改进的表面电荷法作为电场数值计算方法,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将程序计算结果与用经典理论公式计算的结果和模拟试验结果相比较,并验证了计算模型和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中厚板轧机,研究了如何将设定计算功能嵌入过程控制系统,并应用于在线·将设定计算功能划分成轧制规程计算、轧机设定及控制参数计算以及模型自学习计算三个组成部分,分析了各部分的主要功能及其联系·设计了设定计算功能的在线数据流程和调用逻辑,根据具体轧线的检测仪表布置和生产工艺过程,多次调用设定计算功能·通过预设定计算、再设定计算、阶段前修正计算、道次修正计算、自学习计算以及待温时间修正计算,发挥设定计算及生产过程中实测数据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苏通长江大桥主桥闭口箱梁断面为例,采用大涡模拟方法的动态Smagorinsky模式,计算了雷诺数与风洞试验相当的断面气动三分力系数,并与实验值及雷诺时均方法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同时也进行了二维计算域的计算,并对不同三维计算域尺度及网格分辨率进行了计算对比,计算得到了不同计算域及网格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网格计算的概念,实现网格计算的关键技术以及现实中网格计算工作。根据目前网格计算发展的现状,对网格计算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了阐述,并对网格计算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前景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网格计算的概念 ,实现网格计算的关键技术以及现实中网格计算工作 ,支撑软件和硬件 ,并对网格计算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前景作了分析 .根据目前网格计算发展的现状 ,对网格计算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普适计算将是未来的主流计算模式,物联网是互联网的下一代发展形态.物联网的出现使普适计算的计算环境发生变化:①物体的普遍联网,使普适计算的环境进一步拓展,从而构成了更加复杂的计算物理空间.而对应信息空间如何组织,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②物联网为普适计算中的服务迁移提出了更高的普遍适应要求,并促进了对普适计算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推动普适计算成为物联网的基本计算模型.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网络应用架构ASR.ASR重点解决了两个问题:①面向广域物联网中的普适计算服务迁移技术问题,提出了计算区域网模型,使计算服务可以在广域物联网中针对不同的“物联网”环境执行,而不是传统的在个体计算环境中执行.②提出了以“参照执行”为核心的计算框架模型,进行了面向物联网的服务普适性研究,可以使计算服务更加适应于不同的物联网环境.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哲学角度,联系计算复杂性、智能计算算法、计算机科学,论述了计算的普遍性、特殊性和等价性.倡导了理性的计算主义的认知观和方法论,同时批判了计算能力无限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网格计算的概念,实现网格计目前网格计算的关键技术以及现实中网格计算工作.根据目前网格计算发展的现状,对网格计算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了阐述,并对网格计算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前景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采取分析、比较和论证的方法,选取了燃烧劣质油燃烧器的型式,论证了提高该种锅炉热效率的途径及其结构型式.在结合该种锅炉结构特点的基础上,给出了该种锅炉热力计算方法.对盘管强度计算进行了推导,并与国家强度计算标准相结合,给出了该种锅炉强度计算方法;分析、比较了现有盘管内流体流动阻力计算方法对导热油流动阻力计算的适用性,并与国家标准计算方法相结合,给出了该种锅炉导热油流动阻力计算方法.结合该型锅炉烟、风流动特点,运用烟、风流动阻力计算原理,给出了该种锅炉烟风阻力计算方法.通过上述工作,为该种锅炉的设计和计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盾构竖井内开挖深基坑时出土作业面小、基坑深度大等特点,提出一种装配式钢管混凝土(PCFT)内支撑结构.该PCFT内支撑结构由双肢矩形钢管轻集料混凝土构件和锚固件通过高强螺栓装配而成.以北京地铁17号线某盾构竖井深基坑工程为背景,开展PCFT内支撑基坑支护设计及应用.对支撑轴力、围护桩变形、桩顶位移和地表沉降进行了信息化监测,并在工程实践中总结和优化PCFT内支撑设计及施工技术.实施效果和监测结果表明:PCFT内支撑架设施工技术简便易行,在有效控制基坑稳定和周边环境安全的基础上,极大地提高了盾构竖井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性和便利性.  相似文献   

12.
刘三龙  李宝华 《河南科学》1999,17(2):217-220
大型深基坑支护牵涉面广,具体施工条件复杂,是一个综合性的岩土工程难题,目前还没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依据及完善的施工规程。悬臂桩护坡是目前较常用的一种支护结构形式,郑州裕达国贸大厦的深基坑支护受用人工挖孔灌注桩作悬臂护坡桩,在护坡技术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教训,以代参考。  相似文献   

13.
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佛山市某基坑支护工程施工工况进行模拟,分析开挖过程地表沉降、桩体水平位移及斜撑轴力的变化过程,并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对比,为斜撑基坑支护体系在深厚淤泥区的初步设计提供参考。通过单因素分析法,对斜撑斜率与斜撑间距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在深厚淤泥区,斜撑对基坑地表沉降的影响范围较为深远;在斜撑的作用下,桩顶水平位移增量得到了有效控制;斜撑在支护体系中承受压力作用,本工程中斜撑轴力最大值出现在本支护段最左侧,斜撑轴力最小值本支护段中间部位;在斜撑倾角增大的情况下,斜撑下方土体因为其距斜撑支撑点的距离更近,坑底隆起曲线有了明显的下降趋势;斜撑间距变化对坑底隆起的影响不大,但斜撑轴力受其影响较为明显,且两者间呈等斜率线性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4.
以福建三明市某高层建筑的基坑支护工程实例, 说明山区城市建有房屋的高边坡下的深基坑支护设计的若干特点, 介绍大桩距、大刚度人工挖孔围护桩的设计、边坡与坑侧变形的统一观测和简明划分、信息化施工原理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15.
以软土基坑设计和工程实践为依据 ,结合部分测算和理论分析 ,阐明慎重选型、减少支撑道数和支撑杆件、采用大刚度和梁式配筋等一系列改进措施 ,可缩短建筑工期、方便施工  相似文献   

16.
给出了森公地铁车站深基坑围护和变形监测方案,对基坑变形规律进行了现场监测研究,重点对基坑围护桩的水平位移和钢支撑的轴力变化进行了现场监测。结果表明:桩顶水平位移反映围护结构的顶部变形情况,能直接反映围护结构的变形特性,是评价围护结构安全状况的重要指标;在有钢支撑作用的情况下,围护桩变形最大的部位位于距桩顶2/3基坑开挖深度处;钢支撑轴力随开挖深度增加而增加,其大小变化与开挖方式、开挖速度以及天气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7.
以长春某深基坑支护工程为背景,对基坑支护体系设计与基坑变形监测进行论述和分析。根据基坑周边环境的复杂程度,基坑采用分段设计。在临近既有建筑和道路侧,分别采用桩锚、微管桩+土钉墙+预应力锚索的复合土钉墙支护及土钉墙支护3种形式。从基坑开挖监测角度,对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进行监测,对周围建筑进行了水平、沉降位移的观测,并对土体深部位移进行了监测。通过对监测结果的分析,证明复合土钉墙可有效控制变形,但在快速开挖的情况下,土钉墙对该基坑变形的控制效果较差,通过监测,及时处理了支护结构存在的危险,避免了事故的发生,证明了基坑监测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文章研究不同悬臂桩支护的间距布置对悬臂桩支护性能的影响.通过在实验室条件下的数据采集仪与位移计等设备将实验所采集到的悬臂桩支护模型下基坑的实时位移变形数据输入到计算机,并利用自行研发的基坑工程可视化监测系统3DVMS(3DVisualizedMonitoringSystem),对基坑全模型进行了实时监测,实现了实时预警功能.实验与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悬臂桩对基坑的支护性能随间距的减小而增强,在间距为40mm时支护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范玲  丁永刚  马伟才 《河南科学》2012,30(5):626-629
深基坑工程中常采用钻孔灌注桩、钻孔咬合桩和地下连续墙及其结合钢结构内支撑等支护结构形式.结合实际深基坑受力情况,研究钻孔咬合桩—钢结构内支撑的受力特性,主要研究内容为深基坑中钢连杆支撑对钢结构内支撑体系的受力影响,合理布置钢支撑,做到安全经济.  相似文献   

20.
随着建筑工程的发展,会遇到一些较深而周边环境复杂的深基坑工程.单一的支护结构难以满足设计要求,而是需要根据基坑不同的周边环境,因地制宜的桩锚、对锚及内支撑等多种支护结构进行联合支护设计及施工.现对昆明某深基坑中采用的多种联合支护结构进行设计支护,并对基坑各剖面进行单元计算与整体协同计算,并且通过手算复核各支护结构的安全性.结果表明采用多种支护型式进行支护设计的合理性,能缩短工期,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为今后类似深基坑支护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