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运用多种方法分别制备了大鼠肝扫描电镜样品,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发现不同的方法,分别适用于观察大鼠肝超微结构的不同侧面,要全面了解肝构建时的超微结构,必须综合利用几种制样技术.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一种新的处理方法——数字图象处理方法来改善扫描电镜照片的衬度,介绍了实验系统,简述了图象处理的理论和方法,并用来对经过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的羊绒纤维表面的扫描电镜照片进行了处理。实验结果说明,扫描电镜照片经数字处理后衬度明显加强。  相似文献   

3.
扫描电镜主要用于样品微区形貌、结构及成分的观察和分析。扫描电镜具有高的分辨率、良好的景深以及简易的操作等优点,使其在材料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考古学、地矿学以及微电子工业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该文结合多年的扫描电镜测试经验介绍了扫描电镜的基本原理、构造、优势以及在实际中的应用,为扫描电镜的初学者及从业者全面了解和使用扫描电镜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任何扫描电镜的分辨本领都是通过对样品图象的观察和拍照测量而得到的。对高分辨率的扫描电镜而言,优秀的电子光学设计总是要求高质量的图象显示系统与之相适应。因此,在注意到研究扫描电镜的电子光学系统,高亮度的电子枪,高效率的电子检测器及新颖的成象工作原理的同时,应该对扫描电镜的图象显示系统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研究。为此,我们在设计制作我校的YWD—1A型扫描电镜的过程中,对其图象显示系统作了较系统的研究,最后确定了设计制作方案。这台电镜的分辨率优于100(?)  相似文献   

5.
为了合理利用具有经济价值的各不同类别花岗石并提高其加工效果,必须采用各种检测方法尽量了解其矿相组成和相组织状态。本文通过剖析实例,阐明利用扫描电镜与X射线能谱仪相结合的方法对花岗石进行矿相显微分析是可行而有效的,所获信息为花岗石的评价、利用和加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扫描电镜(SEM)对沙地云杉Picea mongolica及其近缘种的植物花粉形态进行了详细的观察描述.掌握了它们在扫描电镜水平上的形状、大小、表面纹饰、气囊、萌发器官类型及数量等形态特征.这些形态特征可为3种云杉的分类学特征提供花粉形态的扫描电镜依据.  相似文献   

7.
将数字散斑图像相关技术应用到扫描电镜的三维重构中.首先,用扫描电镜获取试样的立体像对,应用立体摄影测量技术计算出高程.分别用显微硬度压痕实验数据和体积不变原则,对三维重构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完成了对刀具磨损面的三维重构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扫描电镜三维重构与验证结果相吻合,基于数字散斑相关的扫描电镜三维重构技术可以准确...  相似文献   

8.
钨灯丝扫描电镜作为常规的大型精密分析仪器,在运行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设备故障。因此需要做好扫描电镜日常的维护工作,延长部件的使用寿命,提升电镜的使用性能。以Tescan公司的Vega3台式扫描电子显微镜为例,主要介绍了该台钨灯丝扫描电镜电子枪系统、真空系统和EDS能谱等部件的保养措施,并介绍了电镜两例常见故障及排查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首次用扫瞄电镜研究了喷雾干燥合成中孔分子筛的过程中颗粒的形成过程 ,发现了颗粒自外向内的逐层生长机制 ;用扫描电镜还研究了获得有序结构需要的表面活性剂量和喷雾温度 ;通过透射电镜和X射线观察 ,分子筛中存在有序结构 ,证实了扫描电镜观察的正确性 .  相似文献   

10.
扫描电镜和环境扫描电镜在地学领域的应用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区信息是现代物质信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扫描电镜捕捉物质微区信息具有分辨高、放大倍数大、景深大、立体感强、样品制备简单的优点,因而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的研究。本文综述扫描电镜(SEM)和环境扫描电镜(ESEM)在矿物、岩石学、石油地质、工程地质、天文地质、古微生物学等不同地球科学领域的研究状况。结果表明扫描电镜(SEM)和环境扫描电镜(ESEM)在地学微区信息提取方面有不可代替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采用旋转圆盘电极,用双脉冲电位法从简单的镀液中电沉积Cu-Ni层状材料,研究了镀液中铜含量、添加剂、转速对镀层的组成和结构的影响,并用扫描电镀和X-射线衍射研究了镀层的形貌和组成。  相似文献   

12.
针对椭圆曲线离散对数问题的困难性提出一个具备快速撤销功能的代理签名方案.该方案引入一个安全中介SEM,生成部分代理签名,再由指定代理签名人生成完整的代理签名.代理签名人只有与SEM合作才能生成有效的签名,使得方案具有快速撤销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扫描电镜(SEM)观察分析是研究储集砂岩成分和成岩作用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临盘油田盘二断块沙三下储层的电镜观察分析发现,该套储层埋藏较浅,机械压实作用较弱,原生粒间孔隙较发育.研究还表明,砂岩的胶结物以粘土矿物为主,其中主要是自生高岭石和伊/蒙混层矿物,胶结疏松,具有较好的储集性,但又易出砂.因此,在进行油田开发方案调整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相似文献   

14.
本文的第一部分论述物理冶金学和热处理之间的紧密联系,因为两者所涉及的都是加工处理对材料的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热处理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物理冶金学对它所做的日益增长的科学贡献。本文的第二部分举一个研究实例,介绍了用物理冶金方法研究 AISI 52100滚动轴承钢(含1.5%Cr 和1.0%C),经不完全(亚温)奥氏体化后,所残留的不同类型的碳化物组织与它的断裂韧性和断裂机理之间的关系。采用了下列三种实验方法研究确定碳化物的组织特点和断裂的不同微观机理:对紧凑拉伸试样断口表面用扫描电镜进行观察,对从试样的抛光腐蚀表面或对直接从试样的断口表面获得的萃取复型用透射电镜进行观察,以及对试样镀镍断口的侧面用扫描电镜进行观察。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湘鄂渝黔边区农村妇女体育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体育干预和健康促进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年龄在18~60岁的湘鄂渝黔边区农村妇女(520人)进行问卷调查,运用偏最小二乘法构建体育行为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显示,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的农村妇女之间存在显著差别,健康状况、社区因素、社会支持是影响体育行为的重要因素,心理状况、体育价值观的直接影响并不是很显著,但存在间接影响路径.加大社会支持力度,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满足湘鄂渝黔边区农村妇女的多元化体育需求,提高农村妇女体育认知,形成积极体育价值观,可促进农村妇女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毛竹与樟子松木材孔隙结构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竹木材料孔隙结构特征是影响材料性能的重要因素。通过定量表征与直观观察相结合方式探索竹木材料内部孔隙结构特征。通过对比分析,建立竹木材料内部孔隙结构与组织构造的对应关系,分析竹木材料内部孔隙结构差异,研究孔隙结构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方法】以毛竹和樟子松木材为试验材料,采用压汞法对材料的孔隙率、孔体积、孔径分布、比表面积等参数进行定量测试,分析材料的孔隙结构特征。采用扫描电镜对材料的组织结构(毛竹:导管、筛管、薄壁细胞和纹孔等部位。樟子松:管胞、射线薄壁细胞、纹孔等部位)进行观察,确定各组织结构所构成孔隙的孔径范围。【结果】孔隙率(毛竹47.58%、樟子松67.16%)及汞压入量(毛竹0.633 mL/g、樟子松1.596 mL/g)测试结果表明毛竹内部孔体积显著低于樟子松。总孔面积(毛竹82.04 m2/g、樟子松18.16 m2/g)及中孔孔径(毛竹33.8 nm、樟子松445.0 nm)对比结果表明毛竹中大部分孔隙集中在孔径较小区域(32.4 nm左右),而樟子松木材中孔隙孔径主要集中在226.7、7 082.3 nm左右,造成毛竹孔面积显著高于樟子松木材。结合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可知,毛竹中孔径11.3~100 μm范围内孔隙主要对应导管、基本组织中的薄壁细胞及纤维细胞。而835.0 nm左右孔隙对应基本组织及纤维细胞上纹孔。樟子松木材中孔径20 μm左右孔隙对应樟子松木材管胞; 而7 082.3 nm左右孔隙则对应具缘纹孔的纹孔口和射线薄壁细胞。此外,毛竹和樟子松木材中孔径小于1 μm的孔隙结构(毛竹中32.4 nm左右,樟子松木材中226.7、749.9 nm左右)主要位于具缘纹孔塞缘及细胞壁上。【结论】采用压汞法和扫描电镜观察方法可以实现对毛竹及樟子松木材孔隙结构的表征分析,有助于分析竹木材料性能差异产生的原因。然而,在通过压汞测试材料孔隙结构参数时,受墨水瓶孔效应影响,部分孔径较大的孔隙被认为是小孔,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后续研究应考虑竹木材料的孔隙形态,从而实现对竹木材料孔隙结构的全面准确表征。  相似文献   

17.
对膨润土微观结构SEM观察时出现的表观孔隙率与宏观孔隙率不一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了SEM观察时冻干法对饱和膨润土微观结构的影响,得到表观孔隙率与宏观孔隙率之间的关系式,证实了膨润土中存在粒间孔隙和粒内孔隙,且2种类型的孔隙可以通过SEM的试验方法区分开.随着干密度的变化,粒内孔隙的孔隙比保持不变,根据SEM分析得到的粒内孔隙比与已有结果很接近.表观孔隙率与宏观孔隙率不一致主要是由于SEM照片没有反映出膨润土的粒内孔隙造成的.  相似文献   

18.
酸雨对普通硅酸盐建筑物表面腐蚀的形态模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PH=5.0,4.0,3.0的人工模酸雨和PH=5.7的人工模拟自然降水,对普能硅酸盐水泥建筑物表面进行了同步模块降雨的试验,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被腐蚀的建筑物表面的形特征。  相似文献   

19.
应用扫描电镜首次从形态学的角度研究南方铁杉外生菌根的表面结构,通过观察、比较,对外生菌根作出进一步的鉴定,并试图对南方铁杉外生菌根的鉴定方法进行了补充。菌根T044的宏观形态与T041、T047判别很大,很容易与后两者区分。而菌根T041与T047的宏观形态非常相似,不易区分,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T041与T047的微观表面结构差别较大,据此可以进一步区别T041与T047。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湘、鄂地区猪刚刺颚口线虫Gnathostoma hispidum流行病学和三种颚口线虫幼虫比较形态学,共检查猪192只,平均感染率47.4%,检查鱼类16种,其中刚刺颚口线虫第3期幼虫旧性8种;两栖类5种,阳性3种,金线蛙Rana plancyi是首次发现的转续宿主,对我国蛙类体内发现的3种颚口线虫第3期幼虫作了详细的光学和扫描电镜形态比较并提出这3种幼虫的主要鉴别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