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4 毫秒
1.
野生华南虎伤生事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7月上中旬,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两次报导江西省宜黄县山林中,野生华南虎伤人生命事件。虎伤人命,给遇难者及其家属带来不幸,令人痛惜和同情。但是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说,却又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因为世界上现存的华南虎数量已极其稀少,90年代初期进行的大规模野外调查,只见虎迹,未见虎身。有关专家估计,野生华南虎最多只有20几只,而且分散于闽、浙、赣、湘4省崇山峻岭之中,难于繁殖。而圈养在我国各地动物园中的约50只华南虎,都是20年前从野外捕获的6只虎的后代(第四、五、六代), 近亲繁殖严重,拯救这一珍贵物种,形势已十分严峻。这次在江西发现了野生华南虎,若能将它们捕获,移地保护,与动物园中的虎交配繁殖,则对保护华南虎遗传基因的多样性、促使圈养种群的复壮,有不可估量的巨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在苏州动物园工作,专门进行华南虎的饲养、繁殖、研究。农历戊寅年(虎年)即将来临,借此机会,我来谈谈华南虎的繁殖和保护问题。华南虎是我国特产动物,自然界已难见到野生的华南虎。50年代我国曾赠送苏联和东欧国家几只,但如今已相继死亡。国内动物园目前仅存50只,具有生殖能力的母虎更为稀少。为了对华南虎进行移地保护,1983年苏州动物园从南昌动物园引进一对幼虎。但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同年11月14日雄虎腹泻死亡,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从1984年起,仅存的一只雌虎在科技人员监护管理下生长发育良好,体质健壮,为生殖下一代创造了基本条件。1987年2月,为了使发育已  相似文献   

3.
华南虎是现代虎八个亚种中仅产于中国的虎种,过去曾广泛分布于华南、华东、华中和西南等地.近些年由于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野生华南虎已近乎绝迹.而人工饲养的华南虎至1988年6月底,全世界仅有41只.野外种群几乎不可能自然复壮,保存这一珍贵的物种只有寄希望于人工饲养和繁殖.本文谨将重庆动物园的作法及经验整理于后,或许对这项工作有一定意义.华南虎的生物学特性华南虎成体体长1.6~2.0米,尾长0.9米,体重139~200公斤.体色桔黄且艳丽;黑色横纹较  相似文献   

4.
由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WWF,原名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美国动物园及水族馆协会(AAZPA)和中国动物园协会共同举办的"国际动物园濒危物种饲养繁殖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10月25-28日在杭州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中外专家29人.就大熊猫、金丝猴、华南虎等各种珍稀濒危动物的饲养和保护问题发表论文,交流经验.会议就今后中外有关专家将在三个方面加强联系和合作,即濒危物种的繁殖研究、遗传基因及物种结构规划、兽医和饲养管理,达成协议.由三个专业组订出初步的研究目标和优先课题,并议定在1990年再在中国举行第二次学术会议.下面是这次会议上的一个发言摘要.  相似文献   

5.
目前,中国已经启动了拯救华南虎的行动,努力增加人工种群数量,积极尝试重建野外种群,并且已经在恢复圈养个体野外生存能力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为探讨拯救华南虎的有效途径,由中国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主办、拯救中国虎国际基金会协办、全国野生动植物研究与发展中心承  相似文献   

6.
这篇文章刊载在1987年7月美国著名的自然保护刊物《奥都邦》,(AUDUBON)上.文章以去年在美国举行的"世界老虎保护战略"学术讨论会的中心议题为依据,扼要介绍现存各虎亚种的现况与前景——好的信息和坏的信息.中国的华南虎被列入"最坏的信息"栏内.但作者在另一段中,把中国的动物园开始为华南虎进行繁殖规划列为"好消息".殊不知在去年学术讨论后的一年多光景,中国的动物园也好,其他有关方面也好,对华南虎的挽救问题几乎什么实际工作也没有做,对国际上提出协助合作,及时下手的建议,也无人置理.重庆动物园甚至为他们的"小小种群"的饲料费感到为难,似乎大家只能坐视华南虎这个中国珍贵特产动物的末日到来.这种局面不能不使人忧心忡忡.  相似文献   

7.
李德勇  黄浦 《应用科技》1999,(11):27-28
丹顶鹤又称“仙鹤”。丹顶鹤和其它鹤类一样,在生物进化、生态学、仿生学、遗传学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在医药、卫生。体育、文化教育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解放以前,我国先后有多家动物园开展了丹顶鹤的饲养与繁殖工作,从1963年起取得了繁殖工作的首次成功。近年来沈阳、天津、北京等市的动物园在繁殖工作上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在野生丹顶鹤的越冬地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繁殖地黑龙江省扎龙国家自然保护区先后开展了丹顶鹤的人工驯养和繁殖工作,并取得了成功。丹顶鹤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属国家濒危物种,…  相似文献   

8.
动物园事业,是野生动物保护事业整体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它有自己的管理体系,是一门综合科学。我国的动物园事业经过40多年的艰苦创业、逐步发展壮大。随着国内、国际野生动物饲养、交换、宣传、科研、展出以及物种保护形势发展的需要,1985年正式成立了中国动物园协会。它的成立,是我国动物园事业发展的必然,是我国改革开放形势和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建设的需要,也是我国开展濒危物种保护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人工饲养下的大熊猫,其繁殖史只有23年。在这23年中间,国内外动物园对大熊猫的饲养及繁殖,进行了大量的工作。我国的动物园、养殖场和自然保护区饲养站共繁殖大熊猫50胎,产生86仔,哺育成活28只。哺育成活的比例甚低,只有33%左右。各动物园总结以往大熊猫繁殖的经验教训,于1986年在大熊猫繁殖工作中取得了史无前例的好成绩,全国共繁殖大熊猫11胎,产生16仔,哺育成活8仔,幼兽成活率一跃为50%。北京动物园育成两仔在北京动物园的繁育室内,饲养员和几位专家自9月初关切  相似文献   

10.
圈养环境下,大熊猫幼兽的死亡率高达71.3%,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一胎产二仔者往往有一仔被母兽遗弃不能存活.因此,将母兽无力哺育或遗弃的那些初生幼兽人工育活,可以大幅度提高圈养环境中大熊猫幼兽的存活率,对于圈养种群的衍繁乃至该物种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十几年来国内外对人工哺育初生大熊猫进行过认真的研究.华盛顿动物园与墨西哥动物园合作先后于1985年和1987年人工哺  相似文献   

11.
列入全世界最濒危十大物种之一的我国特有动物——华南虎的现状及未来命运,受到国内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们的极大关注。同时,也引起国际自然保护组织以及众多国家的生态学家、动物学界的担忧。华南虎在地球上到底还能残存多少年?拯救能否取得成功,种群还有没有希望缓慢复壮?谁也难以断言。十年的回顾就手中极不完全的文献和统计资料,早在十多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行科学研究、保护濒危物种等,必须要圈养一些野生动物。对比野外,圈养环境缺乏新鲜感、空间受限制、缺乏生态多样性和操控环境的可能性。这种环境会引发很多问题,例如动物行为异常、身体状况差、繁殖率低等。因此,人们越来越关注如何改善圈养动物生活环境的问题,而环境丰容是现阶段最主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大熊猫是人所共知难于饲养、不易繁殖的动物,但从1955年在北京动物园饲养展览,到1963年繁殖成功,只用了八年多的时间。可是雪豹这一驰名中外的高原珍兽,从在动物园中饲养到1984年在青海西宁人民公园创我国首次繁殖成功的记录,却经历将近三十个春秋。所以将雪豹繁殖成功,誉为1984年中国动物园中特大喜讯是很恰当的。现就雪  相似文献   

14.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中国生态协会、甘肃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联合于1990年8月19日.在兰州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召开这次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一)我国经济和濒危动物的现状、保护、利用和生态对策;(二)人工驯养(包含动物园饲养)在保护和拯救濒危动物中的作用;(三)我国西北地区经济和濒危动物的保护、管理和主要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5.
大熊猫是世界上的稀有珍贵动物。由于分布地区的狭小、选食性强、繁殖不易等原因,使这种古老的动物有逐步减少的危险,怎样保护和繁殖这种古老动物,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四川省是大熊猫生活的故乡。成都动物园从1953年开始饲养大熊猫,对大熊猫生活习性和科学的饲养方法作了一些探索、特别是近两年来对大熊猫性行为,发情规律作了详细观察。并在发情期进行了大熊猫自然交配,人工授精试验。基本掌握了大熊猫发情,排卵的规律,为适时交配或输精创造了条件。在有关单位的配合下,我园1980年采用79年冷冻精液进行人工授精获得成功,大熊猫“美美”于1980年9月20日产仔两头,为大熊猫的繁殖开辟了  相似文献   

16.
开篇献语     
《大自然》1988,(2)
在前一期的《开篇献语》中,曾从大熊猫的繁殖谈到建立谱系簿的问题.什么叫谱系簿,就是建立动物园的,全国的或国际的珍稀动物的饲养和繁殖档案.这是一种有助于鉴别动物正确的分类地位和尽可能避免近亲繁殖,又可以避免杂交的科学管理办法,也是拯救和繁衍珍稀动物的一种手段.这期特请谭邦杰先生写文论述了这方面的情况和问题.  相似文献   

17.
天南地北     
稀有动物婚姻介绍所在当今世界上,被联合国保护动物组织列为濒于灭绝的动物何止千百种。怎样利用世界各动物园内仅存的动物尽快尽多地繁衍后代,是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为此而特设的稀有动物婚姻介绍所——“国际物种备查系统”,于1974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的明尼苏达动物园宣布成立。几十个国家的近二百所动物园参加了该组织。这些动物园每半年向它提供自己园内稀有动物的最新资料,包括生活、健康、繁殖能力等等,由它用电脑进行汇总分析。通过电脑  相似文献   

18.
李石洲 《大自然》2011,(1):16-16
2010年10月21日午时,守候在电视监控器前的广东粤北华南虎驯养繁殖中心的工作人员紧张而又激动地看着华南虎“公主”产下虎崽,他们的喜悦之情难于言表。  相似文献   

19.
白冠长尾雉是我国特产珍贵野生鸟类之一,属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通过实地观察,本文对白冠长尾雄的求偶、产卵、鸟巢、孵卵、育雏等习性作了记录和分析,取得了真实数据。这对拯救和研究白冠长尾雉这个濒危物种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人工饲养和繁殖白冠长尾雉的科研工作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20.
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还被誉为动物园中展览的"明星".建国后三十余年来我国动物园对大熊猫的饲养、繁殖,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还创造出多项记录,为研究和保护大熊猫提供了重要依据.现在国内外共三十六处动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