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艳芳 《科技资讯》2008,(14):79-80
在对福建省内较具有代表性的土楼进行了一番考察后,我提出几个问题,并就这些问题从不同方面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客家土楼类型入手,侧重分析客家土楼的结构与功能,指出作为客家人群共同体聚族而居的土楼所蕴含的客家人的价值观、宇宙观,体现了客家文化既继承了中原传统农业文化,又在与原住民的互动中再生出新的地域性文化,从文化的角度反证了客家人是由中原汉人、闽南人和畲等族群在特定地域的生产生活互动中形成的人群共同体,土楼成了这一人群共同体文化遗产的特殊见证。  相似文献   

3.
永定客家土楼是我国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目前正在积极申报世界遗产,同时也在积极地进行旅游开发,如何在开发的同时保护好客家土楼,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就永定客家土楼在保护和利用间建立共生关系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面对现代化进程的急促脚步所带来的包括客家社会传统聚居形式生活模式乃至生活习俗在内的方方面面的改变,如何保护、继承和弘扬客家文化,已经成为客家人以及客家学研究者急需回答的问题.笔者以为应在观念和意识、行动和措施诸方面下足功夫.  相似文献   

5.
分析福建土楼木结构采用的材料,研究材料原来经过的保护处理及材料的材质健康现状及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6.
社区居民与旅游者的关系一直是旅游学界研究的热点,长期以来,居民和旅游者一直被作为两个独立的主体分别进行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普遍被认为是分离的或者仅仅简化为经济关系.文章基于迪尔凯姆的情感团结理论,采用定性的焦点团体访谈法,把居民与旅游者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以福建永定洪坑土楼群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居民对旅游者的感受、居民与旅游者的共同信念、共同行为和互动情况,探索居民对旅游者的态度以及两者之间的情感团结程度,分析居民和旅游者情感团结的形成机制,为国内居民和旅游者的关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回族婚姻是回族有别于其他民族的一个鲜明文化符号,具有民族宗教和地域性特点。受现代主流社会的影响,传统的回族婚姻文化发生了变化,一些反映回族地域性的婚姻文化符号,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这些不被人们所关注的变化,折射出了回族社区变迁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8.
谭平  刘晶 《科技信息》2011,(3):125-125,130
城市社区治理是我国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到更高一级阶段的必然要求。城市社区安全感与社区归属感意识淡薄,依靠培育社区社会资本,政府改革内容、目标与社会关注焦点难点相结合,培育多元化的城市社区治理主体,促进社会治理力量的发展与营造社区文化,满足城市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等措施,为社城市区居民营造社区安全感与社区归属感。  相似文献   

9.
基于制度变迁理论,以大连市出租车行业为样本,描述和分析了大连市出租车行业制度变迁的概况、特征及其诱因。在此基础上,对出租车行业制度安排的实施进行了历时分析,认为制度构建失灵的原因在于缺乏有效行动团体,制度收益水平较低,制度创新能力不足和路径依赖的制约。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变迁方案,包括降低制度运行成本、提高适应效率、优化制度环境、加强制度创新能力,以及正视路径依赖对制度变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11.
“城中村”社区治理:问题、成因、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中村"社区治理是我国城市基层行政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城中村"社区治理过程中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城乡二元管理体制的隔阂、社区外援推力有限和内源动力不足是其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实现社区善治,必须冲破体制束缚、积极营造社区健康发展的体制环境;培育公民社会,增强社区意识,增进社区内原动力;加强政府有效管理,努力创建生态良好、安定有序的"城中村"和谐社区。  相似文献   

12.
社区及居民作为人文景观是景区的重要构景要素,贺州在建桂台客家文化旅游示范区,离不开社区居民的有效参与。前期的旅游开发中,存在政府和企业对社区参与认识不足、利益分配不均、社区间和社区内部"明争暗斗"等问题,已经影响到旅游活动的开展。为了进一步促进桂台两地经贸合作、文化交流、旅游发展,加速示范区的建设,政府、企业和社区要共同努力,完善建设社区参与机制和利益公平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与田野调查等方法,从社区治理的视角,以"三社联动"为分析框架,通过对安徽省非遗"张氏大洪拳"个案的调查,探究当前城市民间武术的发展路径。研究发现:城市民间武术由"乡土拳种"到"城市技艺"再到"文化遗产"的谱系化传承,彰显其在传统伦理本位基础上衍生出融日常生活、社会进阶与公共理性为一体的传承特征;在社区治理中,城市民间武术主动进入社区,将大众健康休闲与娱乐教化融入日常生活,并在生活化服务中增强城市民间武术共同体的生命力。研究认为:在"三社联动"的社区治理机制中,城市民间武术的社会化存续,需要将非遗传承人保护制度与社会体育指导员建制相结合,在社区文化共同体的营造与服务社区居民的平台建设中,提高城市民间武术共同体的社会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4.
国外乡村社区变迁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世纪90年代开始在美国开展乡村社区研究以来,乡村社区一直受到社会学、地理学和乡村人类学等学科的关注。各学科都对乡村社区的概念内涵、乡村社区的变迁及其机制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在理论研究上形成了乡村城市化理论、城乡连续体(统)、乡村社会变迁的时空模型等理论体系。研究尺度上从中观层次的乡村地域研究向大尺度宏观研究和针对要素的微观机理分析转变。国外乡村社区及其变迁研究的经验、理论与方法对于我国乡村社区研究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客家人聚合性格与围屋——以广西贺州客家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于生存斗争的需要,客家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抱团性格,这对于保持客家民系特征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抱团性格具有明显的双重性,既能够生成极富凝聚力的团队精神,也具有不可低估的保守自闭性.围屋作为客家人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客家人的精神寓所,抱团性格与围屋意象密不可分.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6.
祖墓风水对客家民间社会的影响既深且广。客家人入桂时,有背负父祖骸骨随迁的丰富记载。广西客家祖墓有骸骨葬、衣冠葬、银牌墓及招魂葬等多种类型。祖墓不以有无祖先骸骨为条件。客家祖墓风水信仰,具有精神归宿、文化认同、精神激励、道德教化等极其重要的宗教功能,是祖先崇拜的支柱之一。客家二次葬或多次葬习俗的形成,是客家民众在精神需求的前提下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客家祖墓信仰宗教圣境之建构,与灵魂观念、祖先观念、土葬与墓祭习俗、风水观念,以及民众的宗教需求等相关。  相似文献   

17.
BBS作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已日渐突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我们探讨以和谐理念引导高校BBS社区的治理。针对高校BBS具有匿名性、平等自由性、非即时交互性及内容的广泛性等特点,本文以和谐理念为指导提出了几点改进BBS社区治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乡村政府治理是国家法关于乡村治理的基本制度设计,然而实证研究的结论是,这一国家法规则在实践中趋于失效,基层行政权力异化现象严重,村民对于自己的权利主张漠然.克服这种国家法失效的状况,除了提升村民的自主权利意识外,重要的是如何限制基层行政权力的异化问题.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系统分析了我国社区体育生态化发展现状.其主要存在社区主体生态体育观念淡薄;居民体育锻炼方式科学性不高;体育场地的布局和规划混乱;体育设施无法满足群众需求,并且后期维护缺乏等现实困境.为促进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生态化发展,不仅应加强生态社区体育文化的培育与传播、社区体育管理主体的多元化、社区体育活动的环保化和可持续化等人文环境建设;而且还应注重健身场地与设施合理化布局;加强户外健身环境的生态维护等人工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20.
以河南临颍南街村为具体研究对象,实地调查当地的旅游资源赋存并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结合对当地旅游主管部门和旅游企业的访谈,分析社区旅游的发展现状及限制当地旅游发展的问题所在,提出从增强居民参与、丰富文化内涵、创新旅游商品、提高人员素质等方面来实现当地社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