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饱水状态下的尾巨桉木材气体渗透性进行了测量,并在不同干燥条件下进行了尾巨桉板材的干燥试验,观察其皱缩规律,探讨尾巨桉木材的渗透性对其干燥过程中皱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尾巨桉木材的边心材交界处靠心材部位极易产生皱缩,尾巨桉木材边材的渗透性较大而心材的渗透性较小,当由边材向心材过渡过程中渗透性由大明显变小。当相对湿度一定时,温度越高皱缩深度越大;当温度一定时,相对湿度越低皱缩深度越大。心材部位渗透性差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管孔内含有大量侵填体及导管间纹孔呈附物型的缘故。木材干燥过程的皱缩主要是由于木材内部产生的压应力,以及木材渗透性较小而产生较大的毛细管张力和水蒸气分压力差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赤桉(Eucalyptus camaldulensis)组织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赤桉组织培养的实验结果,包括愈伤组织的形成过程,不同基本培养基和不同激素条件对丛芽分化的影响.以及不同基本培养基和激素条件对赤桉试管苗生根的影响,并简略介绍了赤桉试管苗的移栽技术.  相似文献   

3.
汽蒸处理对木材横向渗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分别对针叶树材的杉木和马尾松木材,以及阔叶树材的假水青冈和香椿木材进行汽蒸处理。处理条件为:杉木和马尾松木材的汽蒸温度分别为90、100℃,假水青冈和香椿木材的汽蒸温度分别为70、90℃,处理时间分别为4 h和8 h,并对汽蒸处理前后木材的弦向和径向气体渗透性分别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汽蒸处理后木材的径向和弦向、心材和边材的渗透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随着汽蒸处理温度的提高木材气体渗透性有较大提高,汽蒸处理时间对不同木材渗透性的影响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4.
汽蒸处理对青冈栎干缩系数及气体渗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常压、汽蒸处理对青冈栎(Cyclobalanopsis spp.)干缩系数,气体渗透性及含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青冈栎的径向、弦向和体积干缩系数在汽蒸处理5h后稍有增加;汽蒸处理后的顺纹渗透性处理前的2倍,处理前后的横纹渗透性基本不变,试材含水率降低5%左右。  相似文献   

5.
汽蒸及干燥温度对马尾松锯材脱脂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在温度为100℃、相对湿度为100%的条件下,分别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锯材汽蒸处理2,2.5,3h,其脱脂率逐渐增加,分别为46.24%、48.80%和55.04%。对经汽蒸处理2.5h的马尾松锯材,分别在140、160和180℃的条件下进行热压干燥,发现其脱脂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与气干材相比,其累计脱脂率分别为63.82%、66.76%和67.82%。  相似文献   

6.
赤桉叶片的离体培养与植株再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进行了赤桉不定芽的诱导及植株再生。结果表明,在MS 0.8 mg/L BA 0.3 mg/L KT 0.05 mg/L NAA的培养基上,丛生芽诱导率为35.4%;附加0.8 mg/L BA 0.05 mg/L TDZ 0.1 mg/L NAA的MS培养基能促进赤桉不定芽的诱导,其诱导率达42.9%;暗培养10 d能促进不定芽的分化。当芽长至2~3 cm时,切下生长健壮的芽并接入生根培养基,生根率达100%,移栽成活率超过80%。  相似文献   

7.
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分析赤桉溶出粒子的特征,探索赤桉木材纳米粒子在索氏抽提、超声波抽提、冷冻抽提、激光等离子抽提中的溶出规律。结果表明:(1)回归曲线显示,在索氏抽提过程中,抽出量随赤桉木片抽提时间延长而增大;(2)在索氏苯/醇抽提过程中,以体积分数为评价指标时,溶出的纳米粒子直径主要集中在37.8~106nm,60.27%;以数量分数为评价指标时,溶出的纳米粒子直径主要集中在28.2~91.3nm,83.68%; 4150~5560、4150~5560nm、1110~6440nm的粒子数量极少而无法测试,其体积分数仅分别为0.3%、0.3%、2.6%,但足以对木材渗透产生屏障、对制浆产生树脂障碍;(3)超声波抽提过程中,粒径在28.2~78.8 nm之间的纳米粒子的体积分数为80.1%,粒径在24.4~50.7 nm之间的粒子数占89.0%,而粒径在190~396 nm之间的粒子体积占15.2%,且数量极少;冷冻抽提过程中,粒径在18.2~32.7 nm之间的纳米粒子的体积分数为89.0%,粒径在18.2~28.2 nm之间的粒子数占88.6%,而粒径在220~531 nm之间的粒子体积占4.7%,且数量极少;激光等离子抽提过程中,粒径在11.7~18.2 nm之间的纳米粒子的体积分数为92.3%,粒径在11.7~18.2 nm之间的粒子数占96.5%,而粒径在220~396 nm之间的粒子体积占1.6%,且数量极少。由此可见,超声波、冷冻预处理、激光等离子在抽提中均能降低赤桉木材微纳米粒子的集聚程度,而且还能提高微纳米粒子的溶出量,其中激光等离子抽提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分别用酶和碱通过冷轧堆-汽蒸法对纯棉织物进行前处理,结果表明:织物在轧堆后再经汽蒸工艺处理,效果比只经冷轧堆处理好;从工艺、耗能、环保以及综合处理效果来看,酶处理比碱处理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在马尾松 ( Pinusmasoniana )、尾赤桉 ( Eucalyptusurophylla× camaldulensis)板材不同部位以径切面切取小试件各 30枚 ,并各分为 3组 ,分别按材料极限强度的 2 0 %、30 %及 4 0 %进行加载 ,测量木材的蠕变特性曲线 ,确定木材的蠕变特性常数。结果是 :马尾松、尾赤桉抗瞬间弹性变形能力随载荷的增加而增强 ;在相同的载荷下 ,马尾松的抗瞬间弹性变形能力、抗长期粘性蠕变能力及抗延迟弹性蠕变能力均比尾赤桉强 ;应力水平占极限强度比例相同时 ,马尾松的抗瞬间弹性变形能力比尾赤桉强 ,而抗长期粘性蠕变能力及抗延迟弹性蠕变能力在总体上亦比尾赤桉强  相似文献   

10.
微波、冷冻预处理对改善尾巨桉木材干燥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桉树木材在干燥过程中常伴有开裂和皱缩等严重的干燥缺陷,为了减少桉树皱缩等干燥缺陷,提高桉树的干燥质量和探讨皱缩的形成原因,采用冷冻处理和微波辐射两种方法对尾巨桉木材进行预处理,研究微波、冷冻处理后尾巨桉木材的渗透性、干燥速度和木材的皱缩特性。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能不同程度改善木材的渗透性,提高木材的干燥速度,减少木材的皱缩。对照材和微波辐射材,皱缩均发生在心、边材的交接处,部分木纤维扭曲,相互挤压,细胞腔变得狭小,形成扭曲带,相邻扭曲带的木纤维向相反方向挤压、溃陷;前者扭曲带宽可达5~20个细胞,皱缩深度为0.76 mm,后者扭曲带为5~10个细胞,皱缩深度为0.35 mm;冷冻预处理材表面未见明显皱缩痕迹,细胞皱缩程度不明显,扭曲带(1~2个细胞宽)隐约可见。  相似文献   

11.
蒸汽爆破处理对板材渗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柞木(蒙古栎)板材和红栎板材进行了压力为0.25、0.40和0.55 MPa的蒸汽爆破预处理,并测量了板材在爆破以后的横向气体渗透性.与未爆破板材的横向气体渗透性相比,经过蒸汽爆破预处理后板材的渗透性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而且蒸汽爆破处理的压力越大及处理温度越高,处理后板材的渗透性越大;板材的厚度越薄,蒸汽爆破处理后其渗透性越大.爆破次数对板材的渗透性也有一定的影响,爆破次数越多,其渗透性越大.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水热处理法对 NaFe ZSM-5分子筛进行改性,考查了分子筛中铁的状态与高温水热处理的关系,研究乙苯在 NaFe ZSM-5分子筛上的吸附扩散性质,以及水热处理对 NaFe ZSM-5分子筛的催化脱氢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李华文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5):296-296,F0003,F0004
分析了黄土湿陷的成因与本质,在明确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等级的基础上,提出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以热释电效应用于低温余热动力回收为背景,对采用40 μm厚的热释电材料共聚物偏氟乙烯-三氟乙烯(P(VDF-TrFE)(60/40))薄膜作工作介质的热释电转换循环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避免失去自发极化的适宜工况条件下,可以直接实现连续的热释电转换循环;施加电压对热释电电流和热释电转换输出的电能密度都有较大的影响,在相同的温度范围和变化率下,随着施加电压的增加,热释电电流增大;提高低端电压和高低端压差有利于增加输出电能密度.在温度为40~70 ℃的范围内,当高端电压为900 V(电场强度为225 kV/cm)时,热释电转换净输出电能密度(单位体积热释电材料所生产的电能)可达40 mJ/cm3.这种热释电转换将在低温余热动力回收领域具有可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一个基于UNIX操作系统的数据库恢复方法,该方法实现方便,开销较小,适用于微型计算机环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饲养条件对恒河猴脱毛恢复的影响,找出影响恒河猴脱毛的因素。方法比较不同饲养环境下恒河猴脱毛的恢复状况。结果半开放式饲养条件下,恒河猴脱毛恢复状况明显好于大栏式饲养条件。结论半开放式饲养条件有利于恒河猴的脱毛恢复,改进饲养管理条件是改善恒河猴脱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