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锅SG50412型锅炉汽温偏低,根据黄岛等电厂的运行测定主蒸汽温度偏低40℃,由分析表明,该型锅炉汽温偏低是由于原炉膛计算方法(苏57年方法)所计算的(?)_(l计)″与实际的(?)_(l实)″存在严重偏差而引起的(实际偏低100℃)。文章在此基础上对炉膛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苏联计算方法存在的缺点以及原计算方法计算的(?)_(l计)″偏低的原因。最后推荐对于该型锅炉在炉膛几何形状较过去常用的情况发生变化时应采用本文所提出的炉膛计算方法。为验证分析的准确性,文章还对炉膛出口烟温和过热器受热面变化时汽温在定量方面的影响,为“综合治理”该型锅炉提供了计算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设计炉膛燃烧动态优化控制器,提出了一种结合NOx产生机理的锅炉炉膛一维建模方法.通过将锅炉炉膛沿高度方向进行分层,并采用集总参数法分别描述锅炉各层内的流动、燃烧、传热和NOx生成过程,建立了能够表征锅炉燃烧特性的一维动态模型.通过对某HG220/100-10燃煤锅炉的建模仿真表明,所提出的模型能够正确反映出炉膛沿高度方向的一维温度分布及NOx分布,并能够准确反映不同配风方式对NOx排放的影响,以及各层风煤变化时炉膛出口处烟气温度、飞灰含碳量及NOx浓度的动态响应特性.相比传统三维模型,所建模型形式简单、计算量小,对于锅炉燃烧优化控制的设计能够起到关键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3.
根据炉内辐射换热的基本原理,分析了组装水管锅炉采用下部绝热炉膛后对炉内火焰温度沿高度变化规律的影响,提出了考虑下部绝热炉膛影响的炉内传热计算方法.并以实例计算验证.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攀钢发电厂1#锅炉主蒸汽温度偏低的原因,提出了将燃烧器喷口上仰、切圆直径减小的改造方案,采取炉膛数值计算和锅炉常规热力计算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将计算结果用于实际锅炉燃烧器改造.改造后的运行实验结果表明:锅炉的数值模拟是正确的,达到了预定目标.  相似文献   

5.
采用数理统计分析、参量分析优选及数据回归处理方法,对国内36个电站运行状况良好的大容量燃煤锅炉的运行数据进行了研究,分别给出了炉膛截面热负荷与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煤质特性综合判别指数之间,炉膛燃烧器区壁面热负荷与燃料干燥无灰基挥发分、燃煤结渣特性综合判别指数之间的关系,系统地建立了炉膛截面热负荷及炉膛燃烧器区壁面热负荷计算方法。该方法弥补了我国现用性能设计方法中,没有炉膛截面热负荷及炉膛燃烧器区壁面热负荷计算公式的不足。实际应用表明,所建立的方法明显提高了电站锅炉的性能设计精度,优化了我国现用的电站锅炉炉膛性能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6.
对引进型600MW机组四角切向燃烧锅炉进行冷态模化试验,系统地研究了上部炉膛的拆焰角结构和炉膛高度对水平烟道内气流速度下均匀性的影响,通过对原炉膛的结构进行改进,提出了新的折焰角结构和炉膛高度,明显减小于水平烟道内气流速度场的不均匀性,为解决大容量四角切向燃烧锅炉水平烟道烟气偏差提供了有价值的试验数据,并为锅炉设计和改造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发电厂锅炉在试运和运行中发生炉膛爆炸事故屡见不鲜,它不仅导致了机组非计划停机,危及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还会造成严重的设备损坏和人员伤亡,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鉴于以上危害,本文在理论上从锅炉炉膛爆炸分类,爆炸机理及诱发炉膛爆炸的原因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从锅炉安装设计到日常运行操作都给出了对预防和控制炉膛灭火放炮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利用炉膛内辐射能信号快速反映燃烧率的能力,将辐射能信号引入到锅炉燃料控制系统中,分析了辐射能信号参与燃料控制的优势.根据机组运行负荷不同而炉内燃烧存在差异的特点,以辐射能信号作为中间变量利用分段辨识的方法建立燃烧系统的数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较原控制系统超前30~45s完成入炉燃料量的调整.针对锅炉两种不同制粉系统,分别计算了炉膛辐射能信号响应燃料量变化的动态时间以及与机组负荷的对应关系,对辐射能信号在燃烧系统中动态时间的量化与分析,为其参与炉内燃烧调整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9.
切向燃烧锅炉炉膛结构对烟道烟气偏差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引进型600MW机组四角切向燃烧锅炉进行冷态模化试验,系统地研究了上部炉膛折焰角结构和炉膛高度对水平烟道内气流速度不均匀性的影响.通过对原炉膛结构进行改进,提出了新的折焰角结构和炉膛高度,明显减小了水平烟道内气流速度场的不均匀性,为解决大容量四角切向燃烧锅炉水平烟道烟气偏差提供了有价值的试验数据,并为锅炉设计和改造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一台130t/h切向燃烧锅炉炉膛出现的结渣问题,提出一种可以消除结渣的燃烧器结构和燃烧器配风方式。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改造后的燃烧器,锅炉炉内实际切圆直径减小,炉膛温度水平降低,上二次风喷口附近水冷壁壁面O2浓度增加,都有利于抑制和消除炉膛的结渣。改造后的炉膛结渣基本消除,锅炉高负荷运行稳定性提高,数值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以2个平行平面辐射换热公式作为蒸汽锅炉炉内火焰对四周水冷壁进行辐射传热计算的基本公式,该式是在炉膛截面各处温度相同、从炉膛中心到四周水冷壁平面不发生辐射强度任何减弱的前提下获得的,因此,计算偏差在所难免.假设炉膛为横截面积和高度与近似矩形立方体的炉膛横截面积和高度相同的当量圆柱体,以辐射强度沿射线行程变化的能量方程,推导出一维(横截面的径向)的辐射能在从炉膛中心向四周壁面传递时因火焰介质的吸收、自身辐射和散射作用造成的辐射强度的减弱,并在此基础上推导出考虑了辐射能沿截面方向从炉膛中心向四周壁面减弱后的炉内辐射传热公式.分析了所得公式的特点和适用性.所提出的公式和现有某些计算方法,对大型煤粉电站锅炉燃用含灰量不同的3种典型烟煤时分别进行了炉膛出口烟温的计算,并进行了比较,分析了这些方法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带有屏式受热面的大型煤粉锅炉炉膛传热过程的数学模拟方法,尽管这时炉膛的几何形状、边界情况比较复杂,但利用蒙特卡洛法和有限差分法可以使问题得到较好解决。作者利用这一方法计算了淮北电站20万千瓦锅炉炉内烟气温度和壁面热流分布,并论述了它在锅炉设计和运行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中心回燃式燃油、燃气锅炉自引进以来,对于锅炉燃烧室传热计算一直沿用前苏联锅炉热力计算标准,它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到如今仍为大多数热力工作者使用,而对于中心回燃式燃油、燃气锅炉,其炉膛与常规的室燃炉相比具有一定的差别。  相似文献   

14.
通过建立双炉膛内水冷壁二维表面非均匀蒸发系统模型,利用炉膛三维温度场可视化检测系统获得的炉内实时烟气温度分布,研究双炉膛直流锅炉蒸发受热面的分布参数变化规律.提出用假想受热面处理双面水冷壁的方法,仿真研究证明了模型的正确性.双炉膛直流锅炉现场实测参数的模型检验表明:在90%负荷下前墙靠双面水冷壁附近角的壁温高于边缘处的壁温,计算的质量流量与设计值最大误差为8.56%,理论推算与电厂实际运行结果较一致.  相似文献   

15.
采取分析、比较和论证的方法,选取了燃烧劣质油燃烧器的型式,论证了提高该种锅炉热效率的途径及其结构型式.在结合该种锅炉结构特点的基础上,给出了该种锅炉热力计算方法.对盘管强度计算进行了推导,并与国家强度计算标准相结合,给出了该种锅炉强度计算方法;分析、比较了现有盘管内流体流动阻力计算方法对导热油流动阻力计算的适用性,并与国家标准计算方法相结合,给出了该种锅炉导热油流动阻力计算方法.结合该型锅炉烟、风流动特点,运用烟、风流动阻力计算原理,给出了该种锅炉烟风阻力计算方法.通过上述工作,为该种锅炉的设计和计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昌乐县化肥厂在批林批孔运动中,全厂职工经过一个月的艰苦努力,将燃煤锅炉改为烧油,解决了锅炉燃料不足的困难。1.改烧油前锅炉情况:该厂采用 K6.5型锅炉,燃烧设备为机械风力抛煤机,手摇翻转炉排,在锅炉前墙装有三台抛煤机,锅炉的炉膛深度为3080毫米,锅炉的外形尺寸为6515×4720×4600毫米~3。对流管束部分,原 K_4锅炉由上汽包引出的20根φ51炉顶管取消,在炉膛两侧每边增加  相似文献   

17.
某电厂600 MW超临界W火焰锅炉在投入运行后多次出现水冷壁爆管事故.本研究以两相流模型为基础,结合锅炉机组水动力计算方法和圆管壁温计算模型,对锅炉水冷壁水动力特性、应力及壁温特性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研究了超临界压力变压运行直流锅炉炉膛水冷壁超温爆管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锅炉炉内温度场分布不均匀,使水冷壁管受热不均,水冷壁管的膨胀量不一致并产生较大的应力,引起水冷壁管变形,水冷壁管的界限强度下降,导致锅炉水冷壁爆管.对此提出了对锅炉进行燃烧调整和对水冷壁下集箱等限制受热面膨胀的部位进行改进的措施,实施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锅炉炉膛爆炸是一种较常发生的锅炉恶性事故.为此,大容量锅炉均应配备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Furnace Safegua rd Supervisory System,简称FSSS),本文介绍一种新型智能燃烧器检测系统,使用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用于电站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实现设备的安全、高速运行以及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9.
李宁 《科技资讯》2014,(34):46-46
云南某电厂原设计燃用云南省小龙潭煤矿褐煤,由于燃煤供应问题,近年来大量掺烧低热值、高水分的新哨褐煤,锅炉运行工况严重偏离设计工况;同时为了降低炉膛内水冷壁管的磨损,在炉膛内设置了一系列的防磨梁;为了降低厂用电率,锅炉在原设计床压基础上采取了降低床压运行的方式,造成锅炉排烟温度升高到约167℃左右,比设计值高约25℃。为了解决锅炉排烟温度较高问题,拟在锅炉的尾部烟道加装低压省煤器,回收利用锅炉尾部烟气余热来加热汽机侧凝结水,达到降低锅炉排烟温度和节能减排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采用多元非线性数学模型建立煤性与炉膛性能参数耦合关系体系的方法,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炉膛燃烧器区域计算壁面热负荷与煤性因素进行关联度分析,确定主要影响因素,采用不同参数组合。运用多元非线性分析方法,建立了6种炉膛燃区计算壁面热负荷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具备较高精度,为锅炉选型提供了一种新的高效、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