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陈美玲 《科技信息》2009,(5):388-389
国家赔偿的范围是国家赔偿法律制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民主法治进程的主要尺度。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国家赔偿范围的法律规定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法治国家“人权本位”的时代精神,因此必须在立足我国国情的基础之上适当扩大国家赔偿的范围。  相似文献   

2.
陈可 《科技信息》2010,(33):I0408-I0409
如何构建和完善国家赔偿制度,是政府法治建设以及和谐社会构建中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结合我国立法现状,通过分析我国国家赔偿制度的特点及主要缺陷,从赔偿范围、赔偿程序和赔偿标准三方面对如何构建我国国家赔偿制度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以期抛砖引玉,促进对国家赔偿制度的科学完善。  相似文献   

3.
我国政府环境信息公开法律制度存在诸多不足,如环境信息权尚未得到确认、环境信息公开的主体较少、获取门槛较高范围较窄.救济机制和赔偿机制不完善等。作者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完善我国政府环境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具体措施。具体措施有明确环境信息权.从立法层次上确立其地位;扩大环境信息公开的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同时降低获取环境信息的要求;扩大环境信息公开的范围;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和国家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4.
国家赔偿责任制度是宪政制度为前提的民主政治的产物。在国家赔偿责任制度的发展过程中,其形式不断趋于多样化。其中,行政不作为国家赔偿责任可谓是国家赔偿制度发展中的一大进步。本文主要探讨行政不作为的概念及性质、行政不作为国家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国家对行政不作为负赔偿责任的必要性及我国行政不作为国家赔偿制度的完善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我国对刑事被害人权利救济主要规定在刑事诉讼法、法律援助条例以及国家赔偿法中。从这些法律规定可以看出我国刑事被害人权利救济制度还存在控告权救济手段弱化、法律援助体系不完善、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缺失、被害人诉权不完整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揭示为我国建立和完善自己的刑事被害人救济制度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刑事赔偿是国家赔偿的一个有机部分,刑事赔偿从无到有,反映了我国法制建设的进程和对人权保护的重视。自1995年《国家赔偿法》颁布以来,国家刑事赔偿的审判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但在司法实践中,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相关法律的更新,在新的形势下刑事赔偿制度也出现了一些急需改进的地方,文章从保护公民、组织的合法权益角度就刑事赔偿的原则和范围提出个人的认识,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7.
徐辉 《甘肃科技》2002,18(1):78-79
我国第一次规定了国家赔偿责任制度是1989年4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1994年5月12日,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这样,国家赔偿制度得到了确立,从而大大推动了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任小虎 《科技信息》2006,(11):336-337
国家赔偿法律制度的建立标志着我国社会文明的进步,是我国法制文化走向进步和完善进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里程碑。司法实践中我们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不为人知到逐步被社会所认知、重视的发展历程,并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果。《国家赔偿法》自1995年1月1日实施以来,对于维护和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由于观念固守、认识上的差异、执法经验不足、利益衡量与选择以及立法技术等因素的干扰与制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赔偿法》的正确贯彻与实施,背离了国家刑事赔偿立法的目的。本文试就刑事赔偿实践中争论较多的几个问题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曹建章  赵敏 《甘肃科技》2001,17(1):13-14
1995年,《国家赔偿法》正式施行,该法规定了行政赔偿和刑事赔偿的范围,明确了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的行政侵权和司法侵权范围,规定了国家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以及赔偿方式、赔偿费用、赔偿主体、赔偿程度等内容,成为国家赔偿法典。《国家赔偿法》将赔偿申请权赋予公民,公民认为国家机关的行为侵害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就可以运用法律手段与国家机关直接对话。这是一种自下而上,还权力于人民的法律制度,制约权力,保障公民权的立法目的明确,所以有人还认为《国家赔偿法》是人权保障书,它在民主建设中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至此,国家赔偿…  相似文献   

10.
从“杜培武案件”中杜要求国家赔偿而未果的事实,可看到《国家赔偿法》范围狭窄、赔偿标准过低、赔偿请求内容较少、精神赔偿和间接损失赔偿得不到法律支持、赔偿义务机关与裁判机关混同等缺陷。  相似文献   

11.
关于遗失物拾得人是否应该享有报酬请求权,国外立法和学界皆存有争议。有别于一些国外的立法,我国法律没有赋予拾得人法定报酬请求权,《物权法》仅规定拾得人享有约定报酬请求权。这一规定不仅有其理论渊源,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权利义务观,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而且符合现阶段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国情和法治理念。  相似文献   

12.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在我国民法学理论界已基本达成共识 ,但我国民法通则立法中还没有规定此制度。由此 ,参照国外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现状 ,我国应在立法上明确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适当扩大精神损害赔偿范围 ,并确定精神损害赔偿额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从国家赔偿的原则、范围、标准、程序等方面,分析和阐述了旧国家赔偿法的局限和不足;对2010年修订后的新国家赔偿法的相关规定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就新法的不足,提出相应的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4.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问世和实施不仅标志着我国人权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也是我国法制建设的一个里程碑。但是,现有法律、法规以及司法解释对精神损害赔偿的相关问题,尤其对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对象、界限、赔偿数额等问题规定很不具体,缺陷较多,且操作性不强,造成法官判案各行其是,有必要进行完善。撰文论述此类问题的学者较多,但是笔者认为,多数文章相对研究较为宽泛,故决定博采众家之长,再行探讨范围与数额问题,以期更加明晰此类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刑事搜查是侦查措施的一种,属于依靠强制力的国家行为。由于其可能侵犯公民的宪法权利,即住宅和人身自由不得侵犯的权利,故各国法律均对搜查制度予以严格规定。本文通过对刑事搜查的基本界定,阐述刑事搜查的基本原则,结合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刑事搜查制度的比较,将刑事搜查的分类予以明确,并通过了解与搜查相关的非法证据排除以及救济规则,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发现刑事搜查在我国立法和司法中的问题,借鉴他国合理合法的做法,为我国刑事搜查制度的完善针对缺陷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刑事被害人的权利保护和救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被害人学的兴起,刑事被害人的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日益受到重视。在我国,立法明确规定刑事被害人是诉讼当事人,但司法实践表明,在刑事诉讼中被害人不仅承受着实体权利的丧失,程序权利也未得到有效保护。我国应通过保障被害人的司法信息知情权、赋予被害人独立的上诉权、扩大损害赔偿请求权范围、建立国家补偿制度和被害人救助制度等来完善对刑事被害人权利的保护和救济。  相似文献   

17.
刑事犯罪引起的附带民事赔偿就其性质而言,与一般的民事侵权导致的民事赔偿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但因前者是附带于刑事案件而启动的一种民事诉讼,导致其与一般的民事诉讼在起诉、受理、审判、执行等 多方面存在很大的区别,而且这种区别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的最终实现,侵害了刑事案件被害人(包括国家)的合法权益,损害了刑事司法的公正性和严肃性。又因目前我国法律法规对刑事附带民事赔偿问题的规定尚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司法实践中对此类问题的处理缺乏统一的标准,致使赔偿的实现进程步骤维艰,故对附带民事赔偿问题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巨大的实践意义。文章仅就赔偿的性质、范围、程序以及司法实践中存在的误区及解决方法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混合串联补偿对输电线路暂态特性的影响亟待研究。为研究串联补偿混合复用对TRV暂态特性的影响,本文以500kV超高压示范工程线路为研究背景,利用PSCAD/EMTDC建立可控串补与固定串补的电磁暂态仿真平台,分析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瞬态恢复电压变化规律,得到恢复电压上升率与短路电流变化曲线;采用对比分析方法,针对可控串补与固定串补不同配置方式,研究不同串补度对TRV特性的影响,并得出最佳串补配比。仿真表明:相比FSC双平台分段布置,系统采用TCSC与FSC混合复用时,TRV超标工况大幅增加;合理配置TCSC+FSC线路串补度,能够有效降低TRV与断路器短路电流,且能够满足断路器正常开断的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