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根据1995年在鄂尔多斯高原库布其沙地不同生境类型上鼠类构成、植被以及土壤因子的调查结果,以对应分析排序(COA)技术分析了沙地啮齿动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Levins生态位宽度指数和Petraitis种群生态位重叠指数对常见啮齿动物种群空间生态位进行定量描述.结果表明:相应于该地区最典型的沙地、草甸低湿地与农田三种植被类型,相应的鼠类组成依次有三种典型构成,即固定、半固定及流动沙地基本上是以三趾跳鼠、小毛足鼠与子午沙鼠为主,草甸低湿地以五趾跳鼠、黄鼠与黑线仓鼠为主,农田及其他人工植被乃至植被条件较好的固定沙地上,以黑线仓鼠为主;三种植被类型上三类鼠的空间生态位存在较大分离.其次,三趾跳鼠、小毛足鼠与子午沙鼠是该地鼠类组成中所占比例最大的三种鼠,也是沙地生境的代表鼠种,它们较适宜的栖息生境均在沙地上,它们之间的空间资源生态位重叠程度较大.  相似文献   

2.
鄂尔多斯高原沙地啮齿动物种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目前积累的鄂尔多斯高原沙地啮齿动物资料,对该区沙地啮齿动物构成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沙地啮齿动物种类构成既具有农区-草原区、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过渡特征,另一方面又体现了对干旱半干旱沙地生境的适应,形成了该区沙地啮齿动物种类构成的独特特征  相似文献   

3.
以 1 991~ 1 996年在在中国农科院草原研究所鄂尔多斯高原沙地草场改良试验站 6年4 2个月的调查材料为基础 ,运用 PCA分析技术、移动平均等方法 ,对该地三趾跳鼠、小毛足鼠、子午沙鼠及黑线仓鼠、黄鼠及五趾跳鼠等 6个啮齿动物种群的季节性、年季动态和趋势进行了描述分析 .结果表明 :第一 ,6个种群数量动态基本都呈单峰型 ,除 6月份外 ,每个月都有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 ;6种鼠的季节性也有很大差异 ,三趾跳鼠季节性最强 ,其次依次为五趾跳鼠、小毛足鼠、子午沙鼠与黑线仓鼠 ,黄鼠的季节性最弱 .第二 ,三趾跳鼠与五趾跳鼠都表现为年间变动比较平稳 ,子午沙鼠与小毛足鼠都表现为抛物线型的年间变动 ,黑线仓鼠与黄鼠都表现为具有明显上升趋势的年间变 ;6个种群年间变动差异小于季节变动差异 .第三 ,6个种群数量动态均存在明显趋势 ,三趾跳鼠、子午沙鼠、黄鼠与黑线仓鼠都是呈上升趋势 ,小毛足鼠呈下降趋势 ,三趾跳鼠与小毛足鼠趋势相反 .最后 ,分析了该地啮齿动物种群时间资源利用模式 .  相似文献   

4.
根据库布其沙地三趾跳鼠、小毛足鼠、子午沙鼠与黑线仓鼠四种主要鼠种的饲喂试验结果 ,以及小毛足鼠、黑线仓鼠颊囊食物统计结果 ,并结合历年来解剖鼠胃的经验 ,在深入分析这些物种的食性基础上 ,着重分析了它们食物资源维的利用方式 .结果表明 :三趾跳鼠主要以植物营养体为食 ,小毛足鼠与黑线仓鼠以种子为食 ,子午沙鼠的食性则介于植物营养体与种子之间 ,野外条件下四种鼠食性则趋于更加特化的方向 ;食物资源生态维存在一定程度的分离 ,野外条件下分化的方向更趋于分离 ,造成鼠类食物资源维生态位分化的原因主要是外界物理环境的作用 ,竞争的作用则更加剧了这种分离 .最后 ,初步估算了沙地啮齿动物群落采食效率为 0 .4 5 %~ 0 .83% ,并以此为依据 ,探讨了该地啮齿动物的危害问题  相似文献   

5.
关中北部塬区林地啮齿动物群落结构和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林地啮齿动物群落结构研究的基础上 ,探讨了群落优势种的概念和判别方法 ,认为林地群落优势种是在群落中数量大、密度相对稳定、分布比较均匀的广布种 ,并提出优势种指数的概念、计算公式和判别方法 .同时 ,以幼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 ,提出了与林木危害程度相关的群落关键种的概念以及关键种指数的计算公式和判别标准 .指出群落关键种的实质是对林木造成严重危害的种群 ,其密度和组成比与林木的被害程度呈正相关 .用林木受害程度与各种群密度或组成比的相关系数作为关键种指数 .相关系数越大 ,种的关键度越高  相似文献   

6.
直翅目(Orthoptera)昆虫群落空间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大胜  林育真 《山东科学》1997,10(4):27-30,36
应用生态位理论,研究了直翅目昆虫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群落在垂直结构上具有分层现象,其组成种类相应地划分为地下栖息型、地表栖息型、昌本植物栖息型(含2个亚型),灌木树冠栖息型。不同的种类生态位的度是不同的,这主要取决于直翅目昆虫对小生境和食物的选择,往往和物种的生物学特性及植被的分层结构有较为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太岳山森林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要: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和Petraitis’s重叠指数对太岳山森林群落19个优势种群的生态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组成太岳山森林群落的19个优势种群中,有18个种群的生态位宽度指数比较大,说明它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且能较好的利用环境资源.在群落的乔木层中,油松的生态位宽度最大,为1.985,但油松与其它优势种群的生态位重叠指数都很小,这与油松分布广、面积大和特化程度低的特征有关.19个优势种群之间的生态位重叠指数大于0.2的只有7个种对,大于0.1的共有15个种对,可见太岳山森林群落优势种群的生态位分化程度较高,种间的竞争关系较弱.  相似文献   

8.
林区啮齿动物群落结构与林木受害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西林区啮齿动物群落可划分为 4个不同的危害类型 .刺槐、油松和侧柏的被害株率 (Y0 1 ,Y0 2 ,Y0 3)和被害死亡株率 (Y1 1 ,Y1 2 ,Y1 3) ,飞播造林 3 0d种子损失率 (Y2 )与地面鼠、地下鼠和蒙古兔的种群密度 (X2 ,X3,X4 )的逐步多元回归模型为Y0 1 =- 2 .72 7 0 .382X2 3.6 14X3 - 11.52 4X4, Y1 1 =- 0 .12 9 0 .14 4X2 2 .0 72X3 1.573X4,Y0 2 =- 2 .775 0 .4 59X2 2 .0 4 9X3 5.956X4,Y1 2 =- 0 .2 88 0 .115X2 2 .0 4 2X3 1.6 39X4,Y0 3 =- 13.74 3 0 .2 17X2 - 0 .511X3 32 .918X4,Y1 3 =- 5.819- 0 .0 96X2 0 .4 36X3 14 .6 39X4,Y2 =- 4.32 5 0 .74 3X2 - 0 .34 3X3 1.330X4.群落中地面鼠和地下鼠对林木危害方式和对食物选择性的差异 ,导致了林木受害的多样性 .林木的被害程度决定于地面鼠、地下鼠和蒙古兔的种群密度 ,而与群落总密度相关不显著 .研究啮齿动物群落组成与林木受害的关系 ,确定林木受害的关键因子 ,简化群落结构调查指标 ,制定林区啮齿动物群落和林木受害的统一标准 ,是研究害鼠综合管理系统中“3S”预警、判别和预测预报系统的基础 .  相似文献   

9.
山西北部沙棘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Shannon-W iener指数和Petra itis方法研究了山西北部沙棘群落25个优势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认为生态位最宽的是沙棘和铁杆蒿(分别为3.4607和3.2480),对环境具有广泛的适应性;生态位最窄的是胡枝子和美蔷薇(分别为0.1536和0.2134),对资源的利用有较强的选择性.沙棘和铁杆蒿之间重叠值最大(SO=0.818),沙棘和铁杆蒿在其它种群上的特定重叠远远小于其它种群在沙棘和铁杆蒿上的特定重叠.生态位特定重叠的大小与种群在群落中所占据的地位、生态学特性、种群分布情况都密切相关.25个优势种群之间不存在完全普遍重叠,主要是由于它们的生态学特性以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10.
四川牡丹(Paeonia decomposita)分布于大渡河上游两岸干旱河谷地带,为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物种;由于自身和人为干扰的原因,该物种受到灭绝威胁。本文以群落样方为一维综合资源生态位,分析了四川牡丹灌丛灌木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四川牡丹与其伴生灌木物种的空间关联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灌丛内四川牡丹、蚝猪刺、野花椒、橿子栎、散生栒子、野蔷薇、金花小檗、平枝栒子和小马鞍羊蹄甲种群的标准化生态位宽度依次为0.745、0.979、0.950、0.748、0.947、0.924、0.792、0.863和0.610,四川牡丹与优势种群蚝猪刺、野花椒、野蔷薇等生态位重叠较高,潜在竞争作用强。四川牡丹与金花小檗、小马鞍叶羊蹄甲、橿子栎在小于15 m的空间尺度上呈显著负相关;与平枝栒子、蚝猪刺、野花椒在0~5 m的空间尺度上呈负相关或接近负相关。本研究认为在四川牡丹群落内,四川牡丹受到蚝猪刺、野花椒、散生栒子等群落内优势物种的竞争排斥,加之自身种子萌发的特性和人为干扰等因素,造成四川牡丹自身生态位狭窄,位于濒临灭绝的境地。  相似文献   

11.
以Levins和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及Pianka重叠指数为依据,将土壤有机质、土壤pH值、土壤全N分别作为反映各主要种群生长环境的资源轴,对小陇山锐齿栎林的10个主要种群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主要种群在3个资源轴上的生态位宽度均较大,生态位宽度平均最大值出现在有机质资源维上,平均最小值出现在全N资源维上;各主要种群在3个资源维上的重叠都较大,说明了各主要树种间利用资源的方式较为相似,表明种群间利用资源的竞争排斥作用较为强烈,彼此之间容易造成在各资源维上的竞争;在3组资源轴中,锐齿栎的生态位宽度均为最大,说明锐齿栎种群对各资源的利用充分,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12.
基于生态位理论对福建省土地利用结构的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福建省为例,用生态元的势与态分析预测了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构建了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生态位和生态位扩充压缩度的数学模型,从而反映了各土地利用类型生态元的变化程度与趋势.同时,对各类用地的年度数量生态位进行了横向与纵向分析,得出了各类用地规模的变化趋势及其在土地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功能,并从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位扩充压缩分析进...  相似文献   

13.
天龙山植物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天龙山植被的17个优势种群生态位进行了研究,首先用TWINSPAN与传统群落的分析方法,把40个样方分为6个群落类型,用Levins和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和Petraitis生态位特定重叠指数测定群落中优势种群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并分析其生态学意义.结果表明,种群生态位宽度越大,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就越强,对资源的利用能力也就越强;生态位重叠值越大,种群间的生态相似性越大,利用资源的相似性程度越高;生态位宽的种群对生态位窄的种群可能有较高的重叠值,反之则较低。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纯棉J14.6tex精梳纱生产工艺流程的合理设置和工艺参数调整,力求多唛头组织配棉生产:强化质量控制措施,达到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这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个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5.
基于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云南省生态风险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80s, 1990, 2000及2005年4期100 m×100 m土地利用栅格数据, 在GIS的支持下, 利用地统计分析方法, 基于6种反映土地利用/覆被空间结构的景观指数, 构建生态风险指数并进行空间制图, 分析云南省及其16个市(州)生态风险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 1) 云南省整体生态风险处于中等水平, 空间上呈西北及 东南低、东北及西南高的格局, 迪庆、怒江、丽江、大理、昆明、玉溪和文山生态风险一直较低, 临沧、昭通和曲靖一直处于高风险区; 2) 与1980s相比, 2005年各市(州)生态风险水平分布变化不明显, 大部分市(州)生态风险等级保持不变; 3) 在3个评价时段内, 1980s?1990年和1990?2000年各市(州)生态风险呈增加趋势, 2000?2005年绝大多数市(州)生态风险有所下降; 4) 1980s?2005年间, 81.25%的市(州)生态风险维持在同一等级。研究结果可为该区域的生态规划和生态建设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6.
龙荣 《科技信息》2012,(13):28-29,60
土地利用空间布局是一个需要满足多种目标与约束的空间优化配置问题,现有的方法难以将各种目标与约束合理地纳入统一框架,实现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的一体化土地规划。本文通过构建土地利用规划本体知识库,有效地纳入专家知识与领域规则,并将本体知识库与遗传算法相结合,创建了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一体化的土地利用空间布局方法。将方法应用于福建省武平县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土地利用空间布局方法能很好地辅助开展土地利用规划,有效地增强土地规划过程的科学性与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17.
从2005年3月至2006年2月对四川省南充市郊区的鼠型小兽进行了调查.为分析种间关系,对捕获于六种微生境类型的小兽种类和数量进行了统计,据此计算各物种的空间生态位宽度指数和各物种间的空间生态位重叠指数.结果显示:微尾鼩广泛分布于各种微生境,空间生态位宽度指数最高(0.5997),其次为黑线姬鼠(0.538 6)和大足鼠(0.313 8);空间生态位重叠指数最大是褐家鼠和黄胸鼠(0.9863),其次是微尾鼩和黑线姬鼠(0.921 7)以及大足鼠和社鼠(0.75).  相似文献   

18.
苹果园昆虫群落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比较苹果园树冠不同部位的昆虫群落的组成、数量、优势度、多样性、均匀度和群落内个体总数的差异,结果表明,树冠不同部位的昆虫群落的差异大小为:西北>上下>南北>东北>东西>内外>西南>东南,从组成上看叶螨和蚜虫为苹果树上的优势种群.从群落的多样性上看:多样性主要受均匀度的影响,并为正相关,而与优势度成相关.从而初步揭示了苹果主要害虫及天敌在树冠内的分布及树冠各部位昆虫群落的差异性,为果园昆虫群落的抽样调查及害虫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