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四川农民种植紫色中棉(紫色亚洲棉)早已有之,始于何时,无记载查考.紫色、浅绿色陆地棉的种植是从胡竞良1936年3月由美国台克赛斯(即Texas,今译德克萨斯)农业大学留学回国带回种子时开始的.他回国后任河南省棉产改进所所长,在该所开封棉场试种,将另一部分种子交南京中央棉产改进所棉场试种.  相似文献   

2.
<正>中棉所42属早熟陆地棉品种,生育期120天。该品种叶片中等大小,叶色深绿,出苗快,苗期长势稳健。2005年我团种植中棉所42品种3409亩,平均皮棉单产136.4kg,最高单产153.5kg,适合我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李世云  孙文磊  毕新胜  郭健 《科技信息》2011,(7):I0071-I0072
新疆是我国的产棉大区,随着棉花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经济效益日益突显,在新疆实施机采棉是棉花生产实现现代化、产业化经营的必由之路。探究机采棉采摘机理,对新疆棉花种植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国内外机采棉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分析了其优缺点,希望为相关部门及人员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4.
该品种丰产性能好,单产比盐棉48号和泗棉3号增产22%和8%;抗枯耐黄萎病病指达26.55;早熟性好,纤维适宜纺细支纱.该品种具有出苗快,蕾期生长较稳健,现蕾、开花早,总果节多,结铃性强,后期长劲较足的特点.1995~1998年在江苏、安徽、江西、河、新疆等省(区)累计种植面积663万亩,增收皮棉4407万kg,新创产值6.88亿元.  相似文献   

5.
以小麦棉花套栽种植模式为对照,设置麦棉两熟不同种植方式,在大田试验条件下,比较分析了不同种植方式的棉花产量和两熟效益.结果表明,传统的营养钵育苗麦套移栽棉产量和效益均最高;麦后基质育苗移栽棉产量和效益低于套栽棉,但略高于麦后营养钵育苗移栽棉;麦后中熟直播棉产量和效益均最低,麦后早熟直播棉产量与麦后营养钵育苗移栽棉相当,但效益与营养钵育苗麦套移栽棉相当.在当前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及劳动力成本逐年攀升的形势下,麦棉套栽种植方式必将会被生产淘汰,麦后棉适宜于机械化与轻简化,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辽棉15号具有高抗枯萎病,兼抗黄萎病,高产、稳产、品质好的特点。经本团1996、1997两年大田生产认为该品种能适应石河子地区重病棉田生态环境,可以种植在重病棉田中。  相似文献   

7.
中棉所43是中国棉花研究所继中棉所35、41之后向西北内陆棉区南疆早中熟陆地棉品种亚区推出的又一个早熟性更好、吐絮更加集中、优质、高产和抗逆性强的新品种,于2005年3月1日通过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8.
陆地棉(又称美棉,学名Gossypium hirsutum)和亚洲棉(又称中棉,学名Gossy-pium arboreum)是我国棉花生产上两种重要的棉种。陆地棉丰产而且纤维质量优良是其优点,现已大量推广种植。亚洲棉虽然在纤维长度和产量上不及陆地棉,但是它的抗性较强,比较早熟,在这些方面为美棉所不及。育种学家多年来便尝试作陆地棉与亚洲棉的种间杂交,企图得到一个陆地棉与亚洲棉之间的种间杂种,能兼备两种棉的优点于一体。 棉花的种间杂交工作始自Zaitzev(根据),他所用的杂交材料是Gossypiumherbaceum和Gossypium hirsutum。此后关于棉属的种间杂交的试验报告甚多(Desai,  相似文献   

9.
尖新科技     
中美长期种植Bt转基因棉不理想日前,中美两国科学家进行的一项联合研究表明,尽管Bt转基因棉花能有效控制棉铃虫,但长期种植会导致其它害虫肆虐。科学家表示,这一结果表明种植转基因棉花的效益还需要观察。科学家调查的Bt转基因棉花是第一种投入商业种植的转基因棉花。它因在棉花基因组中插入苏云金杆菌(Bt)基因而得名,能分泌毒素杀死棉田最主要的害虫棉铃虫。早先的一些小规模研究表明,转基因棉花能有效提高棉田单产、降低杀虫剂用量,有较好的经济和环保效益,因此已陆续在美国、中国和印度等多个产棉国推广。中美两国科学家对中国481户棉…  相似文献   

10.
服装与人体直接接触,其污染物日积月累所造成的危害绝不可小觑。据专家介绍,服装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受污染的机会很多,例如棉、麻等服装原料在种植过程中需大量使用杀虫剂和除草剂等;纺织原料在储存时,要使用防腐剂、防霉剂、防蛀剂;在织布过程中使用的氧化剂、催  相似文献   

11.
机采棉作为一项农业新技术,正在兵团各农牧团场普遍应用.我团于2002年克服了资金不足、自然灾害等困难,实现了种植、收获、加工技术的配套,为明年更好的大面积应用机采棉技术积累了宝贵经验,现将我团机采棉种植采摘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试验测试和对比分析了羊毛、棉针织物在不同吸湿条件下的透气性、透湿性、表面水分布量、抗弯刚度、压缩回弹性和折皱回复性能,采用模糊数学法综合评价羊毛针织物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羊毛针织物在不同吸湿条件下的透气性明显优于棉针织物,透湿性较优于棉针织物,表面水分分布量比棉针织物少,且具有较好的抗弯刚度、压缩回弹性和折皱回复性能.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八师2011年棉花品比试验参试的19个品系和1个对照品种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在早熟性性状上生育期最短的品系是科瑞1639和万605,生育期最长的品系是天昆T19;在丰产性性状上籽棉产量最高的是硕丰9号,其次为下122,分别比早36号(ck)增产11.9%、11%、10.2%;籽棉产量最低的是天昆T19,其次是石H4,分别比早36号(ck)减产24.7%和12.3%;在品质性状上绒长在28~34mm之间,绒长最长的是万605和万416,其次是天昆T19、和信3号;绒长最短的是科瑞1639,其次为中棉283和田苗7-3;各品系衣分在36~42%之间,衣分最高的是万416,其次是石H4和中棉283,衣分最低的是下122,其次是和信8号、垦802。  相似文献   

14.
<正>发展机采棉是农业现代化的需要,是农业产业化的需要,是职工增收、团场增效的需要。2009年一五0团调整棉花种植结构,种植机采棉10万亩,由于实现了机械化采摘,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棉包涤纶长丝摩擦纱、棉包锦纶高弹丝摩擦纱、棉包锦纶全牵伸丝摩擦纱以及棉包粘胶长丝摩擦纱的平纹织物的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将它们与纯棉环锭纱和纯棉摩擦纱的平纹织物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棉包涤纶长丝摩擦纱织物和棉包锦纶高弹丝摩擦纱织物在服用、舒适性等方面均优于环锭纱织物。这两种摩擦包芯纱织物作为服用织物将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采用化肥、有机肥和化肥与生物有机肥混施等六种不同的处理,在2011年8月20日对棉花采样,而后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对棉株中的根、茎、叶、铃器官中的N、P、K进行了测定。通过对测得的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肥对棉花各个器官以及整体吸收N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新陆早36号棉茎和棉铃以及整体吸收P、K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无论从对各个器官还是整个棉株对营养元素的吸收,整体来说有机肥和无机化肥混施效果要好于单施有机肥或是单施无机化肥,只是混施比例还有待下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正1957年8月,北京原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棉作室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建成立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以下简称中棉所),1958年3月中棉所搬迁到河南省安阳县白壁镇。自此,中棉所的协同创新拉开了帷幕。胸怀全国,铺设协同创新网络以国家队为引领,联合上中下游优势单位联合攻关农业生产重大科技问题的解决需要形成与产业发展相匹配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们所种的棉花品种均系有棉毒素棉,其植株的各个生育器官,都均匀地分布着油腺体,而在油腺体中则含有0.2~2.03%的棉酚毒素。这种棉酚毒素对人和单胃动物具有高毒性,能腐烂胃肠粘膜组织、分解红血球、引起肺肿、心跳、伤害肝肾。因此这种棉的棉籽油,未经化学处理,不能食用,榨油后的饼粕,未经处理,也不能大量饲喂单胃动物,否则会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19.
转Bt基因棉是运用生物工程技术把Bt菌的合成毒蛋白基因转育到棉花上,使棉株的细胞产生杀虫毒素,对棉铃虫等鳞翅目的幼虫具有毒杀作用。转基因抗虫棉大面积种植后,棉田害虫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为掌握其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及时有效地控制转基因抗虫棉害虫为害,从2000年开始,我  相似文献   

20.
随着棉花"优质、高产、高效"生产进程的加快,积极引进、推广应用优良品种也成为提高棉花产量、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2002年我团与辽宁经作所合作,协议共同开发辽棉17号新品种,今年在我团一营种植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