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代博物学有两大传统:中土博物学和藏地博物学。藏地博物学深受佛教影响,佛教博物学是藏地博物学的佛教渊源。此渊源不但影响了藏传佛教产生和发展,而且还与藏地本土的苯教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具有藏地文化特色的博物学:藏传佛教博物学或称"大小五明之学"。  相似文献   

2.
历史上,佛教与医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佛教经典中含有大量医学方面的内容,医术常常被佛教徒用来作为弘法的工具。佛法与医术可以并行不悖,佛教徒可以学习、研究、应用医术,但不可执着于此、不可以此为生。  相似文献   

3.
西藏第一座佛、法、僧俱足的桑耶寺坐落在多颇章村以西30公里处,桑耶寺的建设与其后佛法的弘扬有剪不断的关系。多颇章的意思是建在山沟口上的宫殿,也是和平解放之前多颇章庄园的名字。传说中,最初修建桑耶寺的时候,多颇章的卓舞就已经存在了。西藏的卓舞,有山南和日喀则两种风格。多颇章卓舞就是典型的山南风格。舞者所用的腰鼓鼓帮上拴有两条鼓带,一条围扎在表演者腰上,另一条围扎在表演者大腿根  相似文献   

4.
不丹一直固守着尊崇大乘佛教的文化传统,与华夏民族一样,不丹人相信自己是龙的子民,把他们的国家称作"竺域",意为"雷龙之国".这个被称为"喜马拉雅山下的香格里拉",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对外开放前,几乎是外人止步的地方.直到近年向外部世界开放,一年也才只有约6000人有机会亲临这块神秘的土地.  相似文献   

5.
日本茶道     
晓龙 《科学大观园》2010,(22):24-25
日本茶道的由来历史与发展 中国茶叶约是在唐代时,便随着佛教的传播进入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据《日吉神道密记》记载,公元805年,从中国留学归来的最澄带回了茶籽,种在日吉神社的旁边,成为日本最古老的茶园。至今在京都比睿山的东麓还立有《日吉茶园之碑》其周围仍生长着一些茶树。  相似文献   

6.
乘美国西北航空公司班机,从关岛起飞,途经密联邦邱克州,稍作停留,下客,又上客,基本客满.又经约一个小时的飞行,至密联邦首都波纳佩州.临近机场时,我从机下俯视,哇,海岛的美景,激动得我异常兴奋.天堂之岛,名不虚传.只见太平洋洋面上一片蓝色,成荫的树木丛蔚为壮观.我惊叹中国的形容词之贴切、准确,真正身临其境,感受到了"蓝色的海洋"、"绿油油"的出处所在.  相似文献   

7.
《科学大观园》2006,(19):30-31
茶马古道——悠久的文化之道在西南的险山恶水和原野丛林之间,绵延着一条神秘的古道。千百年来,无数的马帮在这条道路上默默行走,串起了众多民族和不同文化。宋时,滇、藏、川的茶马互市频繁。明清茶马互市内容则更加丰富,进藏多是茶叶、瓷器、丝绸、布匹;出藏多是马匹、羊毛、皮张和药材。仅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6年),滇茶销藏就达3万多担,骡马成交上万匹。从云南、四川至西藏,往来商人的脚印、马帮的蹄痕,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踩出了这条翻越横断山脉、冈底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涉过金沙江、怒江、澜沧江和雅鲁藏布江的茶马古道。推荐理由:1…  相似文献   

8.
西藏白皮书的编写与发布在外宣工作中占据着重要位置,而其中西藏专名翻译规范性的重要性也较为突出。本文使用语料库的技术,对西藏白皮书内的专名翻译进行了分析。在专名的翻译过程中,存在着一名同译、一名多译、增译与省译并存、音译与意译并存等多种翻译现象与翻译方法。有鉴于此,文内提出应规范转写方案,审定西藏专名,统一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9.
汪洋 《科学大观园》2005,(22):14-15
古印度波罗王朝(公元750-1150年)与朱罗王朝(公元846-1279年)——相当于中国的唐朝——它们曾经是古印度佛教密宗和印度教诸神造像的两大中心。特别是出土于比哈尔邦巴特那附近那烂陀寺的18件铜像,更把中国唐朝高僧玄奘联系在一起。1300多年前,唐僧玄奘从古都长安出发,历尽千难万险到达印度,在那烂陀寺留学达5年之久。1197-1203年间,那烂陀寺毁于兵  相似文献   

10.
<正>30多年来,一位瘦弱的女博士长期奔波在高原之上,解读牦牛的"生命密码"。她,就是姬秋梅,一名在西藏土生土长的"藏二代"。4月的青藏高原,春意盎然,一片生机勃勃。进藏列车滑过绿茵茵的草原,旅客们目光所及之地,肥美的牧草蓬勃滋润,浓绿得让人心醉。镶嵌其中的犹如繁星点点的野花竞相开放,鲜明爽目。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初荣赫鹏侵藏英军对拉萨等地综合探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初,荣赫鹏侵藏英军对他们此前无法进入的拉萨等地的气象、气候、沿途高程、河湖水系等多方面作了全面的探察,是近代西人探察西藏史上一次非常有影响的活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文章根据当时大量的游记、考察报告、研究论文等文献资料,对此次探察活动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正妙玉是"金陵十二钗"中特别的存在,她是一个带发修行的尼姑,原本是仕宦人家的小姐,美丽、博学、聪颖,也极端孤傲、清高、不合群,不为世俗所容,投奔贾府后,居于大观园栊翠庵。在《红楼梦》的"金陵十二钗"中,有一个特别的女子,与其他十一钗不同,她与四个家族没有血缘和婚姻关系,既不是四个家族中的女性,也不是嫁到四个家族里的女性,曹雪芹却把她安排在十二钗中的第六位,甚至排名都在王熙凤之前,她就是妙玉。妙玉是一个带发修行的尼姑,  相似文献   

13.
阿坝尼姑寺     
四洼乡离阿坝县城很近,有个尼姑寺,在一个懒懒的山坡上面,远处有连绵的山,山下是一片开阔的河谷。一条不知名的小河欢快地流淌着,带来远山里冰雪融化的消息。  相似文献   

14.
关于密立根油滴实验及其与埃伦哈夫特之争,逻辑经验主义者普遍盛赞密立根的精湛技艺和完美的数据;历史主义者将之作为"观察渗透理论"的典型;当代新实验主义者则试图从实验本身为密立根对数据的选择作合理辩护。此案例表明,不同历史时期,在不同的哲学观念影响之下,对同一科学史问题有不同的解释,历史评价永远没有终结。  相似文献   

15.
如今旅行者都将阿里作为寻访西藏的极西目的地,也许他们并不知晓阿里还是西藏岩画发现最早、数量最多的地区.早在20世纪之初,就有一些热衷于亚洲探险的西方人士在那片荒凉如"月球景观"的高寒之地发现过众多岩画.1900年,斯文·赫定在《亚洲腹地旅行记》里记述了"雕刻着几个拿弓的猎夫追赶着羚羊"的图像.1907年,奥古斯特?弗兰克发表了他对阿里和拉达克地区岩画的临摹手稿.  相似文献   

16.
对增乘开方及其相关问题的再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开方术、带纵开方及增乘开方算法的比较分析,认为增乘开方的思想源于《九章算术》的开方术,带纵开方是中间的过渡阶段。增乘开方是将开方术归纳、推广的结果。而贾宪三角是记录了用增乘法得到的备乘方之廉。即:传统开方→立成释锁→释锁求廉本源(贾宪三角的造表法)→增乘开方。在开方算法的完善中体现出的中算的构造性特征及程序化的算法思想,至今仍有重要义。  相似文献   

17.
孟洲 《科学大观园》2005,(24):25-27
避开成都文殊院如织香客,绕过几处幽深院落,在古朴雅静的方丈室,4名身着黄衫的僧人捧出一樽镏金舍利塔,一块珍藏于文殊院的唐僧头顶骨首次露出真容,记者幸运地成为唐僧顶骨在外界的第一名亲眼目睹者。文殊院藏镇寺宝记者寺里觅踪迹文殊院为著名的佛教寺院。它的前身是隋代的信相寺,后毁于兵灾。相传  相似文献   

18.
<正>2018年10月22日,西藏自治区语委办(编译局)副局长加永曲加、藏语言文字规范处处长益西桑布到访全国科技名词委事务中心,就进一步推进双方合作进行座谈。事务中心主任裴亚军对西藏自治区语委办(编译局)的来访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全国科技名词委在支持民族地区语文工作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加永曲加首先感谢了全国科技名词委多年来对西藏语  相似文献   

19.
朱载堉新法密率的科学抽象和逻辑证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载堉(公元1536年-1611年)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科学家、艺术家.他通过总结科学理论以及音乐理论的实践经验,运用高明的数学手段,发明了新法密率(即十二平均律).其新法密率的发明解决了长期以来黄钟律经过一个循环以后不能还原的科学美学之遗憾.此发明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乐律学史上的发展与进步.新法密率使乐律适用于任何曲调,且转调自如,使用极为方便;同时,它又具有很高的科学美学价值,是数学知识、声学知识和音乐知识的密切结合之产物.有鉴于此,本文以朱氏新法密率为研究中心,揭示其科学发明的深层缘由,细析促使其理论从孕育走向成熟的科学方法,即科学抽象和逻辑证明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不丹”在梵语中的含义为“西藏边陲”,又称“雷龙之国”,因此不丹人都坚信自己是龙的传人。布满大街小巷的壁画以及民居的装饰图案,甚至是国旗上,龙的形象无处不在。然而最叫人感到诧异的,也是令人印象尤为深刻的是不丹人对生殖器的崇拜——难以置信的是,不丹人的生殖崇拜竟然可以和严肃的佛教信仰互相结合。对我们而言,这可真是一次文化震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