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地下水除铁除锰机理与技术的变革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除铁除锰滤层中Mn2 的氧化是生物化学氧化,培养成熟的生物滤层中存在大量的铁、锰氧化细菌,它们对于铁、锰的去除起到了重要作用.以铁、锰氧化细菌为核心的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对于滤层的除锰活性至关重要.通过简单的一级曝气、一级过滤可以同时深度地去除Fe2 ,Mn2 .以此理论指导的除铁除锰水厂取得了预想的成果.出厂水水质稳定,总铁为痕量,锰质量浓度小于0.05 mg/L.  相似文献   

2.
不同滤料去除地下水中铁锰效果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地下水接触氧化法除铁除锰过程中,分别对比了优质锰砂、纤维球、活化沸石3种不同性能滤料的除铁除锰效果、反冲洗强度及运行周期等运行参数.研究结果表明,纤维球、活化沸石滤料均能除铁,具有反冲洗强度小,反冲洗耗水量小的优点;优质锰砂滤料具有较好的铁锰同时去除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以改性河砂为除锰滤料,对模拟地下水进行过滤处理,研究了水力停留时间、pH值、溶解氧含量、Mn2+质量浓度等对除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力停留时间为24min、溶解氧为7mg/L、中性及弱碱性、原水Mn2+质量浓度不大于2mg/L等条件下,改性河砂过滤可使出水Mn2+质量浓度持续稳定在0.1mg/L以下,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通过对改性河砂表面滤膜的电镜扫描和X射线能谱分析,初步确定了改性河砂表面滤膜对除锰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机理为吸附和自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针对渤海某油田水源井水和污水中含有一定量Fe~(2+)而影响注入水水质和聚合物溶液性能的问题,开展了现场活性滤料除铁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除铁工艺及中试装置。结果表明,实验装置可使水中铁离子质量浓度由入口1.50 mg/L左右降到出口0.10 mg/L左右,总铁和亚铁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除铁后水中悬浮固体质量浓度降低到3.00 mg/L左右,井口聚合物溶液黏度明显提升,各项指标满足油田对注入水水质及注聚质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厌氧氨氧化(ANAMMOX)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的效果及稳定性,采用不含有机碳源的模拟废水梯度改变进水总氮质量浓度(240 mg/L降至50 mg/L),后改用含有机碳源的实际生活污水,实现了厌氧氨氧化生物滤柱超过140 d的稳定高效运行。研究结果表明:厌氧氨氧化生物滤柱在16~24℃时依然保持良好活性,但总氮去除负荷(NRR)随着温度的下降而显著降低,其变化规律符合Arrhenius方程,实际活化能为62.824 kJ/mol;进水总氮质量浓度降至50 mg/L未降低滤柱的处理性能及稳定性,同时由于游离亚硝酸(FNA)的抑制解除,NRR提高了10%;滤柱能够承受低基质所带来的高水力负荷,综合考虑NRR、总氮去除率(TNR)及水力负荷,滤速应控制在9.00~11.21m/h;当进水ρC/ρN(有机物质量浓度与氮素质量浓度之比)小于0.3时,可实现厌氧氨氧化与反硝化耦合,提高TNR;厌氧氨氧化生物滤柱能够实现对于中低温(16~24℃)、低基质(50 mg/L)并含有有机碳源(ρ(BOD)为15 mg/L)的生活污水的稳定高效处理,平均出水总氮质量浓度为9.38 mg/L,平均TNR达到了81.00%,平均NRR为0.93 kg/(m3·d),总氮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试验全程超过300 d,厌氧氨氧化生物滤柱能够保持稳定性,厌氧氨氧化计量系数稳定,滤柱结构未因滤速、有机碳源的变化而改变。  相似文献   

6.
针对太湖蓝藻厌氧发酵后沼液高碳高氮磷的特性,研究接触氧化-水生蔬菜湿地组合工艺处理太湖蓝藻厌氧发酵沼液的效果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接触氧化池为后续的水生蔬菜湿地减轻处理负荷,组合工艺出水中平均化学需氧量ρ(COD)< 50 mg/L、氨氮质量浓度ρ(NH3-N)< 1.5 mg/L、总氮质量浓度ρ(TN)< 5.9 mg/L、总磷质量浓度ρ(TP)<0.5 mg/L,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组合工艺能够有效去除太湖蓝藻厌氧发酵沼液有机污染物,接触氧化池的生化处理对烷烃类污染物、芳烃及杂环类化合物均有良好的去除效果;通过电镜发现:空心菜根系有巨大的表面积为拦截颗粒物和微生物的富集提供便利.组合工艺出水中的微囊藻毒素质量浓度低于0.3 μg/L.接触氧化池和水生蔬菜湿地富集的大量微生物协同降解藻毒素是其去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王晓东  陈丽娜 《科技信息》2011,(25):I0392-I0393
工程采用水解+生物接触氧化+膜滤膜+紫外线消毒工艺处理医院综合污水。在进水水质浓度CODCr为300mg/L、BOD5浓度为180mg/L、SS浓度为300mg/L条件下,处理出水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相似文献   

8.
河砂对径流污染物吸附效果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砂是透水铺装、生物滞留池及树池等海绵城市建设用设施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对其吸附去除径流污染物的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污染物初始浓度的增加,河砂对COD、TN、TP、Cu的吸附量均呈现先增加后趋于平稳的趋势。当初始溶液浓度达到160 mg/L以上时,河砂对COD、TN、Cu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保持在1.83、1.19、1.22 mg/g左右,当初始溶液浓度达到80 mg/L以上时,河砂对TP的最大吸附量维持在0.50 mg/g左右。同时在去除率方面,河砂对小于20 mg/L的低浓度TN、TP的去除效果较好;当初始溶液浓度为100 mg/L时,河砂对COD的最高去除率为74%;不同初始溶液浓度下河砂对铜的去除率在77%~98%之间。结果表明,河砂对径流污染物均具有一定的吸附效果,尤其对重金属Cu的吸附去除效果最佳。这为进一步推广应用涉及以砂为原材料的海绵城市相关技术及设施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接触氧化法除地下水铁锰时不同滤料性能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地下水接触氧化法除铁除锰过程中,分别对比了石英砂、优质锰砂及纤维球3种不同性能的滤料的除铁除锰效果及滤速、反冲洗强度及运行周期等运行参数。研究结果表明,纤维球和石英砂滤料均能除铁,但不能除锰,纤维球软性滤料用于除铁具有滤速高,运行周期长,反冲洗强度及水耗小、耐磨损等优点;优质锰砂滤料去除铁锰效果均较好,适用于铁锰共存水质。  相似文献   

10.
硫醇类物质是南方某江排洪时饮用水中嗅味的主要致嗅物质。以乙硫醇为典型致嗅物质,研究了臭氧活性炭对乙硫醇的去除特性。结果表明,臭氧活性炭对乙硫醇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其中臭氧氧化是去除乙硫醇的关键工艺,活性炭发挥的作用有限;去除乙硫醇嗅味的适宜臭氧接触时间是15 min,当水质变化不大时,完全氧化水中乙硫醇所需要的有效臭氧投加量(mg/L)为乙硫醇初始浓度(μg/L)的0.04倍。当进水乙硫醇浓度大于100μg/L时,需要增加适宜的预氧化处理,与臭氧活性炭联用才能有效去除水中硫醇类致嗅物质产生的嗅味。  相似文献   

11.
为了优化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工艺运行条件,提高出水水质,该文以O3-BAC工艺现场试验为基础,比较上向流/下向流生物活性炭滤池对污染物质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上向流BAC出水耗氧量平均1.6mg/L,去除率38%左右,高于同期下向流BAC 10%。出水浊度0.55散射浊度单位(NTU),比下向流BAC出水高15%,30d内水头损失平均维持在40cm,有效延长了反冲洗周期。在按设计参数运行的试验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说明上向流BAC相比传统的下向流BAC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生物滤层的培养、成熟及稳定运行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反冲洗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与培养阶段相比,稳定运行期的反冲洗力度应适当加大,以防止滤层板结.适宜的反冲洗是保证滤层经济有效工作的必要条件.在源水水质Fe为0.034-0.099mg/L、Mn2+为1.428-2.812 mg/L的条件下,适宜的反冲洗参数为反冲洗强度15L/s·m2、反冲洗历时5 min、工作周期72 h.在此条件下,滤池出水锰浓度始终保持在0.05 mg/L以下.同时研究表明,生物除铁除锰技术具有生物高效性,在正常反冲洗后,生物滤池在0-10 min内即能恢复处理能力,保证出水水质.图4,参10.  相似文献   

13.
高浓度甲醛废气的生物法处理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轻质陶块为填料,探讨了生物膜填料塔净化处理高浓度甲醛的生物降解性能及操作条件改变对净化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废气中甲醛质量浓度在50~220 mg/m3范围时,生物膜填料塔对甲醛具有较强的降解能力,净化效率均在93%以上;当甲醛进口质量浓度为200 mg/m3左右时达到塔内生物膜中微生物群体对甲醛废气的最大生化降解能力.操作条件的改变对甲醛废气的净化效果有一定影响,实验生物膜填料塔在气体流量200 L/h,循环液流量20 L/h时有最佳净化性能.  相似文献   

14.
磁性纳米TiO2/Fe3O4的制备及光催化去除甲基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磁性纳米Fe3O4表面包覆TiO2制备磁性纳米TiO2/Fe3O4复合光催化剂.用XRD、SEM、FTIR对其表面结构进行表征,结果显示Fe3O4表面被锐钛型的TiO2包覆,该磁性纳米光催化剂颗粒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80~100 nm.将纳米TiO2/Fe304用着光催化剂去除水中的甲基紫染料,在紫...  相似文献   

15.
高锰酸盐预氧化强化去除藕池河原水中稳定性铁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高锰酸盐(PPC)预氧化处理强化去除洞庭湖藕池河地表水中稳定性铁锰.试验结果表明,高锰酸盐对藕池河地表水中稳定性铁锰去除效果好,但去除效果受到预氧化时间、pH值、水中本底物质浓度影响.预氧化时间30rain时,在原水锰含量低于0.71mg/L时,对锰的去除率可接近ioo%;预氧化时间为60min时,在原水铁含量低于0.6Zmg/L时,对铁的去除率可接近100%.当原水为酸性和碱性环境条件时,预氧化对铁锰的去除率较高,在中性条件下去除率则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刘湾水厂滤池反冲洗水回用的可行性,用聚丙烯酰胺(PAM)作混凝剂,通过电动搅拌器进行混凝沉淀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应采用阳离子型PAM作混凝剂,其最佳投加量为1mg/L,静沉5min时上清液的浊度为1.48NTU,明显低于原水浊度。因此,该滤池反冲洗水可直接回用于原水中。  相似文献   

17.
通过试验 ,研究了洞庭湖区地下水生物除锰滤池的成熟过程与除锰效果 ,探讨了 pH值、氧化还原电位 (ORP)以及亚铁离子 (Fe2 + )与生物除锰的关系。结果表明 ,石英砂滤池除锰能力与砂层细菌含量密切相关 ;在试验进水水质条件下 ,通过自然培养 ,石英砂生物除锰滤池可在 6 0天内培养成熟 ;在 12m/h的较高滤速下 ,生物滤池仍有良好的除锰、除浊效果和很长的过滤周期 ;当出水 pH为 5~ 8.5时 ,出水含锰量小于 0 .1mg/L ,但当pH <5时 ,出水含锰量随进水 pH值的降低而急剧增加 ;当ORP为 4 30~ 72 0mV时 ,生物滤池具有良好的除锰效果 ;Fe2 + 与生物滤池除锰能力密切相关 .  相似文献   

18.
以模拟染料废水甲基橙(MO)溶液为目标物,研究了Fe2+、Fe3+均相催化臭氧氧化及负载型铁氧化物非均相催化臭氧氧化对MO的去除特性,并探讨了在非均相催化剂活性炭负载Fe2O3(Fe2O3/AC)、活性氧化铝负载Fe2O3(Fe2O3/Al2O3)催化臭氧氧化体系中pH值、催化剂投加浓度、臭氧浓度、MO初始浓度等工艺参数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Fe2+、Fe3+、Fe2O3/AC、Fe2O3/Al2O3的加入均能提高MO的脱色率和COD去除率,且Fe2O3/AC、Fe2O3/Al2O3的催化效果更为显著;当Fe2O3/AC、Fe2O3/Al2O3的投加浓度为1.0 g/L,臭氧浓度为15.0 mg/L,MO初始浓度为25.0 mg/L、pH值为5.0时,30 min时Fe2O3/AC、Fe2O3/Al2O3催化臭氧体系降解MO的脱色率和COD去除率分别为89.26%、48.45%和80.34%、38.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