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汽车平顺性客观评价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行国标GB4970-1996《汽车平顺性随机输入行驶试验方法》与国际上通行的振动评价方法有一定差异,而且国内对汽车平顺性的特点研究不够深入。分析了国际上的几种振动评价方法。进行汽车平顺性道路试验,测量驾驶员坐垫处、靠背处、脚以及坐垫转动等10个轴向的振动,以期全面分析汽车平顺性的特点,进而提出合理的客观评价方法。试验表明座椅垂向振动加权系数wk和wb对振动评价指标影响很小;利用时域法分析得振动的峰值因子在4~8之间;分析了各轴向振动所占的比重,发现坐垫垂向振动、靠背前后振动和坐垫俯仰角振动对振动舒适性影响较大。试验分析表明现行汽车平顺性国家标准对汽车中人体所承受的振动约低估了3dB。结合试验结果,提出了一种简便有效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2.
汽车作为一个复杂的多自由度振动系统,定量分析和评价平顺性的关键在于建立理想的力学模型和数学模型.根据汽车振动理论,研究平顺性规律,并应用MATLAB软件建立了汽车三维7自由度车辆振动模型,通过实验和单因素分析法对所建立的车辆振动模型的准确性及振动特性进行了模拟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利用MATLAB软件计算机分析和预测车辆平顺性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汽车悬架参数与平顺性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悬架参数的优化设计.将某一区间的悬架刚度与阻尼比等分为若干份并进行排列组合,然后将每一组参数代入汽车三自由度振动模型并进行平顺性分析计算,从中优选出汽车振动系统"输出"较好的悬架参数组合.  相似文献   

4.
汽车行驶时,由于路面不平、发动机等因素激起汽车的振动。对汽车振动系统的试验研究能够为汽车平顺性的改善提供有力的支持。本文设计汽车振动性能试验,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分析,对试验车振动性能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5.
汽车已成为大众生活的必需品.要提高车辆的平顺性,关键就要使其振动的频谱不在人体的敏感区域.以Matlab软件为计算平台,对从实车上采集的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其振动频谱.通过频谱分析,可以确定其参数是否合适.这对如何处理振动信号及提高汽车的平顺性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建立十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对汽车平顺性进行分析.运用振动理论分析了车辆的传递函数和振动特性,并通过讨论选择了车身质心加速度、悬架动挠度、车轮相对动载荷、车身俯仰角加速度等参量作为平顺性评价标准.通过Matlab/Simulink对车辆振动特性进行仿真,讨论了轮胎刚度和动力总成悬置刚度对平顺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者...  相似文献   

7.
一个简化的汽车-座椅-人体振动系模型以路面不平度为输入函数,计算系统及人体的振动响应,从而对平顺性作出评价。通过计算和试验讨论了改进汽车平顺性的途径,探讨了悬挂座椅的设计原则。实验证明,实现悬挂式座椅刚度的最佳选择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汽车整车振动系统的八个自由度线性模型,在四轮相关随机路面激励的条件下,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整车振动进行了时域模拟和傅立叶谱分析,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模拟方法准确性。此模拟方法可实现平顺性的分析、预测和参数成化,可作为汽车平顺性设计的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9.
路面平整度是指路面对于理想平面的偏移,它具有影响车辆动力性、行驶质量和路面动力载荷三者的数字特征,路面平整度的统计规律研究是汽车振动与平顺性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路谱是对路面平整度的一种重要描述方式。当把汽车近似看作为线性系统处理时,掌握了输入的路面不平度功率谱以及在车辆系统的动态性就可求出汽车振动系统的输出。  相似文献   

10.
周良  蔡明  朱绍平 《科技资讯》2009,(20):26-26,28
为保证汽车行驶平顺性和人员乘坐舒适性,汽车悬架系统中专门设置了减振装置以消除各种过大的振动。本文介绍的汽车减振装置,模仿鸟禽脖颈的生理结构,运用电控技术主动减振,能主动、平顺,迅速调节车轮与车身的相对距离,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及数学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该文提出汽车八自由度振动系统力学模型,用前后四轮的路面随机激励作为系统输入,用广义拉朗日方程和虚位移原理建立汽车振动系统数学模型。在2种路面和2种车速工况下,对汽车平顺笥及频率响应的模拟,其结果与实验吻合较好。该模型对载货货车的平顺性计算和动参数的优化设计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依据GB4970一85汽车平顺性随机输入行驶试验方法对SY6480轻型客车进行室外道路试验。测得了座椅、地板和车桥的振动加速度。结果表明:随着车速的增加,座椅和地板振动加速度功率谱的幅值有所增加:在车速相同驶时,沙石路面的振动的幅值比沥青路大。最后用综合振动舒适度评价法对SY6480轻型客车的平顺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3.
为了获得在汽车工程开发中更加直接、有效地平顺性分析及试验方法,研究了振动传递特性理论.首先应用1/4车辆振动模型推导传递函数,并对比分析在不同设计参数的结果差异.然后构造不同的特征路面输入工况,采用整车四立柱振动试验台进行实车试验,试验中采集车辆不同位置的加速度信号,用于研究输入输出的传递特性.最终研究了适合于前期仿真分析和实车试验验证的平顺性研究方法.对比分析及试验结果表明分析和试验对应的传递特性曲线能够反映车辆的平顺性能优劣.可见研究方法可用于平顺性工程开发及测试.  相似文献   

14.
汽车行驶时,由于来自路面不平等因素激起汽车的振动,使乘员处于振动环境之中,振动影响着乘坐舒适性、工作效能和身体健康,因此国外汽车公司对乘坐舒适性的研究都比较重视并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Wagon R 车在世界小型车坛上占有重要一席,它的平顺性设计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准,本文旨在通过分析Wagon R的乘坐舒适性,了解汽车乘坐舒适性研究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5.
对若干种型号的改装汽车进行了平顺性实际测试。计算与分析,其内容包括悬挂系统部分固有频率与相对阻尼系数的测定,在确定激励下汽车振动试验和路面随即激励下的平顺性试验等。本文通过数据处理与分析,讨论了共性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6.
用小波变换分析路面不平度及振动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小波变换方法,对车辆的振动响应与路面不平度的关系进行分析.根据路面样本值,运用ARMA模型建立路面不平度时间序列,建立1/2车辆平顺性模型.将路面不平度时间序列作为输入,分析汽车的振动响应.结果表明,将小波变换引入路面激励和汽车振动响应的分析中,可以清楚地了解信号的时频特性,识别车辆振动响应与路面不平度的关系,从而可以通过路面特性分析车辆平顺性能或由振动响应推断路面激励。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六种汽车座垫的振动特性试验研究结果,对汽车座垫的静态和动态振动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座垫振动性能参数与汽车匹配的关系作了较详细的论述,还对改进座垫振动特性进行了探讨。它对座垫设计、选择与汽车悬架合理匹配以及试验研究座垫特性和评价汽车行驶平顺性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文章建立了四自由度汽车半主动悬架系统模型;提出了一种用于汽车悬架半主动振动控制系统的遗传模糊方法,并用该方法对半主动悬架系统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和结果分析。最后通过与被动悬架比较,表明了半主动悬架系统明显减少汽车的振动,提高了汽车平顺性性能。  相似文献   

19.
利用偏相干函数和相关分析,针对线性常系数多输入输出系统,研究了在相关输入条件下,识别输入对输出贡献大小的计算方法,并将结论应用到汽车的平顺性分析中。识别了引起汽车座椅振动的主要车轮激励源,在相关的振源处采取减振措施,可改善汽车的平顺性。  相似文献   

20.
以某双横臂悬架汽车为研究对象,运用虚拟样机技术,建立前悬架虚拟样机模型.通过虚拟仿真,得到其前轮定位参数,揭示其运动学规律.基于ADAMS/Car建立整车仿真模型;建立粗糙水泥路面随机激励及脉冲路面激励,并分别进行汽车平顺性仿真.得到相应的人体振动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和座椅处的最大垂向加速度,分别对随机路面激励和脉冲路面激励下的汽车平顺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随机路面激励下汽车具有较好的平顺性,脉冲路面激励下对乘员健康无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