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锻炼能增强体质,这已是为大多数人所认识和接受的;而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健康是指人能从容地负担起繁重复杂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要求情绪稳定,有较好的自我控制情绪和排除各种干扰的能力。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生理健康可以促进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又能促进生理健康。参与体育锻炼能够调节情绪,调节心理矛盾,降低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2.
体育锻炼对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该文针对一部分大学生心理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经试证实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积极影响,进而提出通过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3.
陈晓洁 《科技资讯》2010,(25):238-238
体育锻炼不仅能增强人的体魄,还可以调节心理活动,陶冶美好情操。本文就体育锻炼对人的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体育锻炼对心理的具体影响。  相似文献   

4.
何付晓 《科技资讯》2014,12(22):250-250
体育锻炼不但可以强健身体,同时也会对人的心理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体育锻炼不仅能促进人心理过程的发展,同时也会影响健全人格的形成;体育锻炼还有助于矫正某些心理缺陷.总之,只要引导得当,体育活动将对人的心理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王朝军 《科技信息》2006,(11):184-185
文章从体育视角通过身体活动对人的心理的影响,探讨了体育锻炼在促进人的心理健康过程中的作用。同时,就不同运动形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许刚  徐静 《中州大学学报》2010,27(2):101-103
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大学生所承受的压力愈来愈大,产生各种各样的不良情绪,所以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从体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角度,以详实的资料为基础,对大学生的心理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以期更多大学生认识体育锻炼的多种功效,通过体育锻炼调节自己的心理。  相似文献   

7.
赵家贵 《科技信息》2009,(30):244-244
青少年学生体育锻炼不仅是强身健体,而且能促进心理健康,消除其消极情绪,满足自身的心理需要,并使自己保持精神上的愉悦。为此,全社会尤其是学校更要广泛地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为青少年学生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8.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和专门场所,心理健康是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所必需的基本素质。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体育教育之中,是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一项主要内容。体育锻炼不仅能有效地调节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而且可以使人形成良好的世界观,增强社会交往能力,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缓解人的紧张心理。体育教师应予以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黄益发 《科技信息》2013,(2):329-329
人的身体和心理有密切的关系,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反之心理不健康也会导致身体异常甚至患病。使身体健康的有效途径是体育锻炼,适度的体育锻炼不仅能增强体质,而且能促进人体释放出啡呔,使人获得镇静的效果和舒适愉快的感觉。体育锻炼所产生的积极情绪能对人体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以充分发挥机体的潜在能力,有助于人们理清思路,战胜逆境,克服困难。  相似文献   

10.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有益影响日益凸现,这正是体育锻炼的独特功能与作用的使然.同时,不适度的体育锻炼对生理及心理存在负面影响.因此,正确定位体育锻炼的有效范围,包括对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江西是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人数较多,并且心理亚健康问题比较突出。体育锻炼不仅有益于身体健康,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也早已被众多研究所证实,对江西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体育干预的结果表明,体育锻炼能一定程度缓解因为家庭不平衡等因素导致的心理亚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2.
张晓宁  高宁娜  吴楠 《科技信息》2012,(1):502-502,512
体育锻炼既是身体运动.又是心理活动和社会活动.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而且对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体育锻炼是生活的调节器.能帮助摆脱困惑.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体育课在中专教育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是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一个重要手段。中专生们通过体育教学,不仅培养了自己的进取心和创新意识,在身体得到锻炼的同时,使思想、道德、意志、情感等方面受到教育和提高。本文所探讨的是中专生正处在人生最关键的成长期.其心理表现出不成熟、不稳定和不平衡的特征。正确的教育引导对中专生心里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提高中专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高校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促进中专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强身健体 ,而且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简述了体育锻炼的心理效应 ,并提出在锻炼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鼓励人们参与有规律的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14.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强身键体,而且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阐述了体育锻炼的心理效应,并提出在锻炼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鼓励人们参与有规律的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15.
郑丽梅 《甘肃科技》2009,25(24):84-85
通过阐述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旨在引导人们进行体育锻炼的同时,更要注重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促进身心的协调发展,以提高个体身体素质和心理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和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中职学生也不例外。《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将体育学习目标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并将每一个学习领域细分为若干个水平目标。《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把心理健康作为重要的学习领域,第一次明确地写入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体育锻炼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功能日益受到关注。文中通过中职学生的心理现状、体育对心理健康的教育功能、现阶段中职体育的授课模式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中职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17.
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正确认识健康的概念,把握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相互关系,在体育教学中不断更新观念,改变学习、训练方法,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采用统计分析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2 628名汶川地震灾区中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发展间的关系进行跟踪调查和相关数据的采样分析.结果显示:与全国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常模比较,地震灾区中学生抑郁、躯体化、恐怖焦虑、强迫症状和精神病性等5个因子的得分高于全国常模;偏执和人际关系的得分低于全国常模;影响灾区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调节的主要因素为心理辅导、体育锻炼、异地疗养、社会援助和自我调节.以系统性和规律性的课外体育锻炼和体育教学为主的体育运动干预,对灾区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体育锻炼在地震灾后学生心理恢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梁艺潇 《科技信息》2011,(20):270-271
随着社会的发展,节奏快、效率高、竞争强的时代对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女生。通过对体育锻炼对河南大学女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作用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适量的体育锻炼对调节和缓解大学生因学习负担以及其他而造成的心理压力有良好的效果;而过量的体育锻炼则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当前的一个主要社会问题,而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体育锻炼作为一种健身方法在促进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但是,目前其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的有关研究还很少,具有许多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