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618——1648年,在欧洲历史上爆发了以德国为主要战场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战争。先后直接或间接卷入这场战争的有欧洲的近十个国家,战争持续了30年,故又称“三十年战争”。这次战争对近代初期欧洲国际关系的建立有着深远的影响,它是欧洲封建社会解体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的一次重要战争。一、战争起因16至17世纪,正是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尼德兰等国在经济上迅速发展和繁盛的时期,但是,德意志却和意大利一样,经济开始衰落了。新航路开辟后,主要的商路转移到了海上。多瑙河上游的城市(如奥格斯堡)与意大利威尼斯等地的商业衰  相似文献   

2.
关于克里米亚战争的原因,国内外史学界普遍认为,是欧洲列强争夺欧洲和近东霸权的斗争引起了这场战争,实际上,欧洲列强,特别是英俄两国在近东的经济冲突,是克里米亚战争的经济根源或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1756—1763年的七年战争,实际上是欧洲列强之间的“第一次世界性的战争”。交战双方的核心国——英国和法国,为争夺海上和殖民霸权在各大海洋上展开了一场大厮杀。现简述如下。在海上和殖民地,英法处处对垒马克思指出:自新航路开辟后,“跟踪而来的是欧洲各国以地球为战场而进行的商业战争。”在西欧列强争夺海上和商业霸权的斗争中,英国先后打败了拥有“无敌舰队”的西班牙和“海上马车”荷兰。18世纪,法国成了同英国争霸的“主要的海上和商业强国”。争夺海上霸权同争夺殖民霸权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当时,英国和法国占有的殖民地,大多  相似文献   

4.
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北方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南方奴隶制度的一场正义的、进步的战争。内战本属美国内部问题,但由于战争结局会影响到欧洲列强的既得利益,因而北方的林肯政府在内战中不得不面对当时极其复杂的国际关系。我们认为,北方之最终获胜固然在于其正义性,但林肯政府灵活、有效的外交策略,同样功不可没。本文将重点探讨美国内战的国际关系及林肯政府的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5.
1999年是极不安定的一年,其中最令世界震惊的莫过于科索沃战争。这场战争凸现出欧洲国际关系的各个层面。考察1999年的欧洲国际关系,必须把科索沃战争作为一个重要的观察点。欧美关系:大利益一致下的小差异科索沃战争向世人明示,尽管欧美之间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存在种种矛盾和斗争。但它们在意识形态或价值观念上和战略利益上的根本一致,可以使它们在  相似文献   

6.
1904年发生的日俄战争是日俄“两个强盗分赃”的战争,腐朽的清政府屈服于列强,宣布“局外中立”,任凭日俄两军蹂躏中国的大好河山。不甘忍受日俄两军欺凌的中国各阶层人民进行了各种形式的自发的和有组织的斗争。对日俄战争中的国际关系及对中国的危害影响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欧洲三十年战争揭开了近代国际关系的序幕。战争中以法国为代表的各王权国家主权意识和国家利益意识普遍增强,战后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中对利益的划分也集中体现了战争国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8.
2003年3月20日爆发的伊拉克战争及其前后发生的一系列危机事件,聚焦了后冷战时期蓄之已久的各种问题,国际社会各个行为体、特别是欧美大国之间的相互关系格局、实力对比、利益权衡等方面的矛盾争斗不仅尽浮水面、清晰可见,而且全面爆发、影响深远。19世纪欧洲列强之间盛行的那种传统的强权政治、大国对垒、均势外交等铺天盖地而来,使20世纪才刚刚发展起来的单薄的多边外交不堪重负、几近夭折。伊拉克危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是目前国内外学者、专家探讨的热门话题,各种看法差异很大,甚至南辕北辙。譬如有看法认为,伊拉克危机标志着“后冷战时…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巨大成就在苏联的援助下,正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欧洲各人民民主国家,于短短的历史时期内,在建设社会主义基础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些国家已经不是经济落后和依赖外国帝国主义的国家了,它们正在发展成为先进的高度工业化的国家。大家知道,欧洲各人民民主国家,虽然因战争而受到的损害比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大得多,然而它们的工业产量在一九五一年就超过了战前水平。到一九五三年,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六个国家的工业总水平,比战前增加了二倍以上;而法国、奥地利、比利时、丹麦、希腊和卢森堡这六个资本主义国家,只是由于经济军事化和扩张战争工业  相似文献   

10.
脱去紧身衣,中国学者走在了前面若干年前,英国著名国际关系学者巴里·布赞提出一个使国际关系学术领域摆脱“威斯特伐利亚紧身衣”的命题。1648年欧洲主要国家召开的威斯特伐利亚会议,被认为是近代国际关系的开端,诞生于20世纪初的西方国际关系理论都是建立在1648年之后欧洲国家关系基础上的,是根据这300多年的欧洲国际关系的经验得出的结论,但这并不适合解释东方国家的外交实践。  相似文献   

11.
中国有句古话,“两国交兵,不斩来使”。人类社会早期的外交官首要素养大概是足够的胆量和赴死的决心。公元1455年,米兰公爵在热那亚建立使团,外交官成为一种固定的职业。然而,此后的世界其实一直在战争的阴霾中不能自已。1640年,欧洲的《威斯特法利亚条约》规定了现代民族国家作为国际关系主要行为体,外交官更是作为一种职业兴盛起来。在不成熟的国际关系中,战争的频发和国家间关系的骤变随时可能发生。信息传递手段的落后,使得信息无法及时到达,外交官很容易成为仇恨的首要报复对象,甚至可能沦为囚徒。  相似文献   

12.
矛头为什么指向东南亚日本垄断资本经过美国侵朝战争期间的“特需景气”以及日本资本主义周期性高涨阶段的“数量景气”和“神武景气”,已经恢复并大大超过战前的生产水平了。截至1957年为止,日本的工矿业设备能力已扩大到朝鲜战争以前的三倍,工业生产已增加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二点七倍,其中重工业和化学工业发展得更快,机械类生产已增加到战前的五点三倍、金属类三点一倍、化学类四点四倍。尤其是造船数量,最近几年已在资本主义世界中首屈一指,1957年的下水量为二百四十三万吨,几乎两倍于英国或西德,七倍于美国,船舶输出总值达三亿四千六百万美元。由于生产的扩大,原料进口的数量也已激增。但是另一方面,日本人民的消费水平却只比战前提高20%,出口贸易量还没有赶上战前的水平。因此,对外进行经济扩张就成为日本垄断资本的当务之急。过去数年,促成和支持日本工业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国内固定资  相似文献   

13.
世界近代国际关系始于何时,国内史学界众说不一。有影响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王绳祖先生把近代国际关系史的上限断在17世纪中叶,理由有三:一、17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世界历史进入近代;二、30年战争后,欧洲开始出现了比较稳定的国际体系,散处各洲的相对独立的国际关系彼此联系紧密起来;三、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促进了国际法的发展。[1]袁明则以威斯特伐利亚和会为近代国际关系的开端。因为“它显示了一项重要的原则,即各国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能以主权国家的身份派出代表参加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这打破了神…  相似文献   

14.
一多事的近东从十字军时代起,近东就和欧洲发生了不可分离的关系。在一九一四年前,近东是欧洲帝国主义斗争的主要场所;所谓「东方问题」,实际上就是欧洲列强争夺近东霸权的问题。一九一四年,当欧洲大战爆发的时候,近东也随着欧洲大陆,被卷进战争的漩涡中。战后的近东,仍没完全跳出帝国主义斗争的漩涡;现在因为帝国主义重分世界的斗争日趋激烈,近东的情势,更觉严重了。  相似文献   

15.
勒索赔款反复较量法国在普法战争失败后,曾被德国勒索巨额赔款。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想向德国索取天文数字的赔偿,一方面重建自己遭到战争破坏的经济,另一方面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以巩固法国在欧洲大陆的优势地位。英国也要求德国赔偿,但它不愿德国过分削弱,法国过分强大,以免破坏欧洲“均势”;而且,过分沉重的赔偿必将破坏德国经济,使它难以恢复战前比较密切的对英  相似文献   

16.
最近,苏联对外贸易部商情研究所发表了关于一九五三年上半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情况的评论。评论所引的数字表明,甚至根据官方的材料,目前西欧国家直接用于准备战争的费用比战前时期多了几倍。和侵略朝鲜开始以前的一九四九—五○年度相比,军费开支已增加到二—三倍。与准备战争有关的支出,耗去了全部预算的极大部分。  相似文献   

17.
1922年5月,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中,直系军阀集团战胜奉系军阀集团,北京政权开始由直系独自把持,形成“直系即中央”的局面,一直到1924年10月直系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失败而结束。这一时期,直系军阀政权与英美之间关系究竟如何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衡量帝国主义列强与军阀政权关系的重要尺度之一,是列强  相似文献   

18.
一、战前列强对我国邻邦和边疆的侵略西方殖民国家对亚洲的掠夺富庶的亚洲各国都有自己的特产,中国的丝绸,印度的棉布,南洋群岛的胡椒、丁香、肉桂、生姜等等,早已闻名欧洲,为人们所喜爱。十三世纪末叶,《马可波罗游记》的问世,使欧洲人对亚洲,尤其是中国,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引起人们的向往,对后来开辟从欧洲到亚洲的新航路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十五世纪,欧洲资本主义荫芽出现并得到发展,资产级级正在逐渐形成中。随着,在科学技术上也有  相似文献   

19.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当时,“自由”资本主义完成了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殖民地半殖民地领土和势力范围的分割已经结束。由于帝国主义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它们之间对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的争夺,一天比一天激烈。新的一轮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的斗争又开始了。在这一斗争中,帝国主义国家结成了左右当时国际关系的两大对立集团——以德国为首的三国同盟和以英国为首的三国协约,它们把重新瓜分世界的全球性战争,提上了国际关系的日程。  相似文献   

20.
正大国竞争是近现代国际关系发展的主线之一。由于国内动员力和技术的局限,除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外,20世纪前欧洲大国之间的战争主要是依靠常备军争夺领土等针对局部战略利益的有限战争。20世纪以来,大国战略竞争步入全新阶段,参与者不仅超越传统欧洲国家范畴,更通过政治与技术变革进行着真正意义上的优势之争。两次世界大战的地理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久、破坏力之大、对于不同国家影响之深都表明,基于技术、经济和政治社会变革,大国掌握了前所未有的竞争能力,"总体战"成为大国竞争手段和结果。二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