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燕 《科技资讯》2006,(9):198-199
语言中的性别差异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文章对男女大学生道歉策略的选择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女性更倾向于使用道歉语以及复杂形式的道歉语;女性更倾向于使用多种道歉策略,通常使用一个基本道歉策略和其他道歉策略。而男性则更倾向于使用简单的道歉策略,通常使用一个道歉策略。  相似文献   

2.
刘雨茜 《科技资讯》2022,(9):165-168
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语言的使用,即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面对与日俱增的交际需要,作为常见的礼貌用语之一,道歉语的学习在交际中显得尤为重要。该文将对汉语口语教材《博雅汉语》及中日生活类电影中出现的道歉语进行统计和分析,旨在通过对中日道歉语定义及功能进行比较的方式对日本留学生的道歉语教学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减少日本留学生因语言相似性、表达方式及文化差异等原因产生的道歉语学习偏误。  相似文献   

3.
英汉语中,道歉言语行为有所差异,这与各自的文化因素有关,反映了中西价值观和社会行为规范的不同。要想减少这方面的语用失误,扩大交流和沟通,增进理解和相互信任,就需要英语学习者加强对跨文化差异的认识和敏感性,努力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4.
言语行为理论认为,道歉是典型的情感表达类言语行为。道歉的生成及理解过程,即某种情感态度表达的过程。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语料库中检索到的日语道歉实例,解读并归纳其情感态度表达的类型。研究显示:除了普遍存在于不同文化语境下的后悔,日语道歉还存在罪恶感、耻感、不安、娇宠①**等多种情感态度,且不同情感态度的表达会影响判断该道歉是真诚的道歉,还是工具式的道歉。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语用学理论为依据,以“语篇补全测试”为工具,调查分析了中英批评言语行为中称呼语的异同;并从文化差异入手,经由文化深层结构的衍射轨迹,对差异的根源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以语用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实证性调查对比可以发现英汉批评言语行为中修饰语的使用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是由两大社会因素即社会权势和社会距离的影响所使然,该研究旨在帮助英汉两种语言的学习者和第二外语学习者提高在跨文化交际中如何实施批评行为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道歉作为一种作为言语行为是人们交际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它在不同文化中有不同的规律。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中国人和英语国家人们在道歉策略使用上的差异。研究表明,中英在道歉策略的使用上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道歉策略的选择因社会文化现实及文化因素的影响而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不赞成表达是交际中常见的一种言语行为,是冲突的一种形式。通过收集语料的方法,对中日影视剧中间接不赞成言语行为的异同进行对比考察后发现:日语中间接不赞成言语行为的出现频率明显高于汉语。在实施间接不赞成言语行为的语用策略类型上,汉语主要倾向于使用“理由说明型”、“意见陈述型”、“反问强调型”三种类型;日语则倾向于使用“疑问表述型”、“理由说明型”、“反问强调型”三种类型。其中,汉语“理由说明型”语用策略使用频率最高,而日语则是“疑问表述型”语用策略使用频率最高。  相似文献   

9.
李敏 《中国西部科技》2009,8(26):88-89,50
本文从第二语言习得的角度探讨二语学习者是如何实施和习得道歉言语行为的,旨在研究二语学习者道歉语的中介语语用能力,并指出外语学习者的语用能力提高与语言能力的发展相适应,呈现内在规律性和阶段性特征。  相似文献   

10.
人的旅游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包括年龄、职业、收入、家庭以及社会化、政治、经济、法律等。在所有影响旅游行为的社会因素中,化与旅游的关系是最为密切的,化对旅游行为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  相似文献   

11.
从语用学的角度阐述了日语中拒绝言语行为因语境的不同,或说话人亲疏关系,熟悉程度以及说话人对对方的印象,当时的心情,所采取的方式各不相同。分析了日本人经常采用“道歉+理由”, “感谢+理由”,中途停止句,模糊型,搪塞型等策略来进行拒绝。并对中国的日语学习者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震惊了知识界,尤其是语言学界。他们在语言的研究中第一次意识到言语是一种行为。言语行为理论自奥斯汀首先提出,后经塞尔的继承和发展,已经为人们所普遍接受。后来哈贝马斯在奥斯汀和塞尔的影响下提出了自己的言语行为理论,使之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3.
研究外语课堂师生言语互动,对外语口语、听力教学有重要意义。本文以Brownand Levinson的面子理论为基础,从社会距离、相对权势、社会文化的强加程度三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外语教学师生言语互动的隐性因素。  相似文献   

14.
间接言语行为和委婉语都属于间接语言的范畴,都研究语言的间接现象,但二者在表达间接性上有所不同。本文按照赛尔对间接言语行为的分类,分析了规约性和非规约性的间接言语行为如何表达言语行为施行的间接性;依据委婉语的定义,从语气、语形、语义三方面分析了委婉语如何表现其在表意上的间接性。在表达间接性方面,委婉语和间接言语行为是交叉关系,只有部分委婉语的间接表意方式可以产生规约性的间接言语行为。  相似文献   

15.
王静 《科技信息》2012,(28):198-198
本文以言语行为之一的道歉为例,采用问卷的方式,对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各60名学生进行调查。调查主要基于一个假设:英语专业组在社交语言能力方面高于非英语专业组。  相似文献   

16.
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对语言交际的解释力,论析了言语行为在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不同层面上是如何构成连贯的、有意义的语言交际的。  相似文献   

17.
话语交际要顺利开展,就要讲究交际方式的得体、成功和合作,其中维护交际双方的面子也是交际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面子的概念主要起源于东方文明,但是在世界不同文化背景下都有面子这个不可回避的概念。交际要成功开展,交际双方就要根据多种因素,开展面子协商行为,再使用合适策略的过程中,才能达到理想的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18.
合作原则与言语行为是两种密切关联的重要意义理论,合作原则从话语交际的合作性上解读了含义的产生和理解,言语行为从语言所实施的行为的角度阐释了言语交际的实质.有机整合合作原则和言语行为理论提出语谓合作、语旨合作和语效合作的概念,进而细致分析语旨合作和语效合作,有助于对交际语境中的话语所承载的复杂意义作丰富而生动的刻画,有助于对表达-理解-再表达周而复始的话语交际过程作科学而合理的解释,从而对生活世界中的话语交际的动态研究作出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9.
武世花 《镇江高专学报》2003,16(4):49-51,54
中英两国都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流传在两国的谚语也都浩如烟海。由于谚语都有较强的民族性,因而各民族文化特点的不同导致两国谚语的差异。论文从地理、历史、宗教、文学等角度对两国的谚语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20.
邀请言语行为是言语行为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Suzuki(2009)对美国大学生邀请言语行为的调查研究结果为依据,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探讨邀请言语行为在中美不同文化环境下的运用情况,尤其是在邀请策略的话语结构等方面有哪些相似点和差异性。研究发现在中美不同文化语境中,邀请言语行为的基本序列存在相似性,但在策略使用的具体形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