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毛泽东同志在论述中国革命战争问题军事作中明确提出:指导战争的根本原则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认识战争的坚实基础是战争实践;争取战争胜利的必要条件是充分发挥自觉能动性。这些基本观点,成功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2.
要廉洁奉公,以个人私利服从于民族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既实事求是又远见卓识。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提出的这三个方面,集中了民族精神的优良传统,也是现代进步意识的核心内容。一切有责任心的知识分子,都应当把上述内容自觉地当作自己的人生修养标准。  相似文献   

3.
在研究战争问题上,过去我们以很大的精力研究具体的战略战术,这是必要的,但与研究战争观、方法论相比,我感到后者更为重要。细读毛泽东同志《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和他的其他军事著作,我们看到,前者是为后者决定和指导的,是后者的具体化。《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是毛泽东同志发展马克思主义军事学说的著名代表作之一。它是在残酷的阶级战争中,党内军事上的正确思想同错误思想、特别是同危害极大的王明“左”倾军事教条主义斗争的产物。毛泽东同志在这论著和其他军事论著中所阐明的战争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同志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艰苦奋斗的一生.他在清政廉洁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方面,为全党、全国人民做出了光辉的榜样.在当前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毛泽东那种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丢,必须继续继承和发扬毛泽东同志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毛泽东同志严以律己,率先垂范,处处以身作则.不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他总是身体力行地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带领群众为党的事业而艰苦奋斗.他赞美理想与信念的献身精神,坚持与人民同甘共苦,为了群众的安全,他总是坚持到最后.毛泽东衣食住行很艰朴,战争年代,始终睡一张木板床,穿得衣服都带着补丁,吃饭也很简单,从不吃任何补品.我们党执政以后,他十分注重党的作风建设,他不断强调,为政之要.重在廉洁.能不能始终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这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的兴衰成败的大问题.因此,在解放初期,毛泽东不断告诫全党,要经得起执政的考验,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提醒全党,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同志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以宏阔的视野、敏锐的思维、求实的态度、广博的学识,总结了民族工作经验,对民族工作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团结理论和政策。毛泽东同志的民旗团结观萌芽于二十年代,形成于四十年代,发展于五、六十年代。他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增添了许多独创性的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始建立条件下的民族工作,也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毛泽东同志民族团结观的内容及其伟大意义的分析和探讨,以纪念这位当代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相似文献   

6.
最近,我们又反复诵读了《天安门诗抄》,心情十分兴奋。我们特别喜爱收集在《诗抄》中用三十多种牌调写的一百一十多首词。这数量可观的词都达到了毛泽东同志要求的“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做到了全新的内容和民族形式的结合。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中国的文化应有自己的形式,这就是民族形式。”周恩来同志在《文艺工作者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也指出:“我们的民族从来是善于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的。……但要‘以我为主’首先要把本民族的东西搞通。”周恩来同志强调的“以我为主”也就是指的要努力创造“民族形式”。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同志关于知识分子的思想和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同志知识分子思想和理论,集中表现在以下方面: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没有知识和知识分子,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知识分子要与实践相结合、与工农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大胆借鉴、吸收外国进步的文化艺术,丰富和发展我国民族文化艺术,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要重内容之一,同时也是毛泽东文艺思想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毛泽东同志从文学艺术创作的角度,在《讲话》里针对人们对文艺源流问题的看法,指出古代和外国的文艺遗产不是源而是流,并主张“我们必须继承一切  相似文献   

9.
一九四五年四月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说:“一九三一年十一月的江西南部根据地党代表大会和一九三二年八月党中央(应是“党的苏区中央局”——引者注)的宁都会议”,撤销了毛泽东同志对苏区党和红军的领导职务,“但是因为毛泽东同志的正确战略方针在红军中有深刻影响,在临时中央的错误路线尚未完全贯彻到红军中去以前,一九三三年春的第四次反‘围剿’战争仍然得到了胜利”。①正是根据这个决议,后来几乎所有的党史书及有关文章,讲到第四次反“围剿”战争中毛泽东同志的作用时,都只是说在他的“正确军事思想的影响下”,使这次战争取得了胜利。对于这种“影响”说,粉碎“四人帮”前后似乎又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以前讲第四次反  相似文献   

10.
民族问题是社会发展和社会革命总问题的一部份,也是当今人们十分关注和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不少国家为它感到困扰。我国是一个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关系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兴衰成败和前途命运。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一贯重视我国的民族问题。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和我国民族的实际相结合,科学地分析了我国民族关系的历史特点,提出并制定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理论和政策,从而成功地解决了我国的民族问题,进一步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使我国各民族共同生活在平等、团结和友好合作的大家庭中,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康庄大道上携手前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重建了中国西汉到清代(206BC—1911AD)北方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战争变化序列,进而分析了民族战争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双方共发生战争832次,平均每10a发生3.9次;根据战争频次可划分为西汉低发、东汉高发期,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低发期,宋元明清高发期3个阶段;在百年尺度和30a尺度的气候变化上,气候暖期多对应战争高发,冷期多对应战争低发.2)农牧战争中,有71.3%的战争为游牧民族发动,但最终61.1%的战争为农耕民族获胜;相比于暖期,冷期农耕民族主动发动战争的比例增加,但胜利的比例降低.3)气候变化作为战争事件背景,对战争有间接影响.冷期时,农耕、游牧双方实力均有减弱,形成退让态势,战争频次相对较少;暖期游牧民族多次发动战争,可能是由人口膨胀导致的生活资料匮乏、游牧民族强盛时社会结构性需求扩大引起的,同时暖期的气候环境为游牧民族南下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战争掠夺所带来的低成本高收益也诱使游牧民族引发与农耕民族的战争.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毛泽东同志的哲学著作和其它许多包含着丰富哲学思想的著作,从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中,深刻地论述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学习毛泽东哲学思想,首先必须学习毛泽东哲学思想;学习毛泽东同志著作,首先必须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哲学著作。一九八一年三月二十四日,陈云同志曾向邓小平同志提出,建议中央提倡学习,主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精神的核心是为人民谋幸福、重塑大国尊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不止。它产生于青年毛泽东立下的远大志向,即改变中国一盘散沙、任人宰割的悲惨境况,为全天下痛苦的人免除苦难,谋幸福;形成于毛泽东为民族复兴所进行的艰辛的理论探索过程中;体现在毛泽东一生的奋斗、功业、著作和文章中。毛泽东精神不仅仅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更重要的是,他为民族精神注入新的内容,溶入每一位渴望民族复兴的中国人的血脉中,激励着他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毛泽东同志关于处理我国民族问题的大思路即基本政策、关键点、重要任务等作了详述。  相似文献   

15.
<正> 一部分人以毛泽东同志既没出国留过学也很少出国访问为由,认为他是主张闭关锁国,不赞成对外开放的。笔者认为,这种看法是不公道的。毛泽东同志是一贯主张向外国学习的,这是毛泽东光辉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制定的对外开放政策,是  相似文献   

16.
<正>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为我国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邓小平同志在谈到毛泽东同志的功绩时,他指出:“毛主席最伟大的功绩是把马列主义的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指出了中国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我国各族人民,沿着毛泽东同志指引的正确道路,夺取了一次又一次的伟大胜利。他的丰功伟绩,他的光辉思想,将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里。在民主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情况极其复杂的半殖民半封建的旧中国,创造性地运用马列主义的  相似文献   

17.
<正> 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人民从事革命斗争的过程中,为了解决党的思想路线问题,极其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应用和宣传。他认为,哲学就是认识论,就是思想工具。他极力主张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化为思想路线,变成群众的尖锐武器。为党制定和确立一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从而引导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革命实践作出的不朽贡献。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毛泽东同志首次自觉地提出思想路线问题。1929年12月,毛泽东同志为红军第四方面军第九次党的代表  相似文献   

18.
<正> 毛泽东同志是我党思想政治工作学说的创始人之一,对思想政治工作学说的创立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可是,逝世后的毛泽东被移到了历史的洪流之中,接受历史的评说,其中有一些人借着评论他的其他失误或错误,连同毛泽东同志许多正确的东西也给彻底否定了。笔者遵照我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这里仅对毛泽东同志对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学说的贡献谈几点粗浅的意见。 一、毛泽东同志通过对中国革命实践的总结,充分肯定和明确阐述了“思想政治工作”这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批判地继承了中国历史上的爱国主义传统,把它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爱国主义思想。这一思想不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都极大地鼓舞和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热情。今天,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认真学习和研究毛泽东同志的爱国主义思想,不仅对于全面研究和发展毛泽东思想,而且对于振兴中华,加速两个文明的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出版了。这一卷收集了毛泽东同志从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以后到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这个时期的重要著作。这个时期,我们平常叫作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或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在这个中国人民大革命的新时期,中国人民在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最后地彻底地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完成了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的民族民主革命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