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比较了萨特存在主义人学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不同,使人们认清萨特存在主义人学的实质,从而更加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人学观点去认识人生、指导人生.  相似文献   

2.
分析比较了萨特存在主义人学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不同,使人们认清萨特存在主义人学的实质,从而更加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人学观点去认识人生、指导人生.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这一变革的实现 ,有赖于马克思在哲学上的新贡献。马克思在哲学上的新贡献不是在于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起来 ,创立“辩证的唯物主义” ,也不是在于超越唯物、唯心的对立 ,建立超越的“实践哲学” ,也不是在于创立“实践本体论”以代替物质本体论。马克思在哲学上的真正贡献在于把作为意识现实对象的感性理解为人的感性活动 ,理解为实践 ,从而确立了新的哲学出发点 ,创立了从实践出发来解释问题的新唯物主义哲学、实践唯物主义哲学、或广义历史唯物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4.
论萨特小说《墙》的人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萨特的学创作中,短篇小说《墙》隐含了其诸多的人学命题与思想。本从人物形象分析的角度切入,透过人学的视角,在学与哲学的融汇点上,剖析了萨特的存在主义人学观:人的本质是自由的,人人都有自由选择的权利;焦虑是对自由进行反思的一种意识;小说中荒谬的结局充分验证了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  相似文献   

5.
冯新平 《科技信息》2012,(8):183-184
萨特的存在主义人学强调行动、自由和责任,这三者构成了其责任伦理学的基本维度。萨特认为"行动"是人的唯一希望,是人生中唯一真实的。而他的"自由"则是一种被限制在"人道主义"之中的"相对自由",与"相对自由"紧密相连的则是他提出的"绝对责任",人自身对自己,对他人,对整个世纪所负的完全责任。  相似文献   

6.
从四十年代中期开始,存在主义者萨特就作出了向马克思主义“靠拢”的姿态,以后更致力于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融合”,到六十年代初,“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作《辩证理性批判》便宣告问世。于是在许多人的限里,萨特成了“马克思主义者”。萨特究竟是不是马克思主义者,这不是三言两语能解释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分析:  相似文献   

7.
萨特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曾产生过重大影响,正确地评价和认识它,在当代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拟就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思想归宿作—些粗浅的探析。 萨特建立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背景 任何一种理论的产生都有一定的历史背景,萨特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建立也有其自身的背景,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作一点探讨。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力量的威力和萨特哲学理论自身的困难,迫使萨特接近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来完善其存在主义。 关于为什么赞同和部分地接受马克思主义,萨特本人及其伴侣波伏娃都曾有过说明。我们知道,萨特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集中表述是1960年4月发表的《辩证理性批判》,此书与《存在与虚无》之间有着极为明显的裂缝。在解释存在裂缝的原因时,萨特指出:“是的,一个为期二十年的裂缝,事实上,也是因为这样一个事实:当写完一本哲学著作后,人们感到枯燥,空洞,人们不能立即接受新东西。换句话说,我的思想已经过时了,所特别需要的是马克思主义。当然我懂得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同我以前说过的那样,我曾反复读过马克思的书,但那无济于事;只有当你同世界上的事情联系起来时你才真正开始懂得马克思主义。懂得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8.
恩格斯的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不仅系统地论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时也蕴含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他通过个体从群体分化的历史过程、人的发展从平等到阶级压迫再到平等以及妇女的解放是人解放的尺度的历史分析,展望了人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异化在萨特和马克思的哲学中都是一个重要概念.萨特受马克思主义的吸引,把存在主义导入马克思主义,开创了现在西方"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之先导,但是萨特的异化理论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从根本上讲还是有区别的.本文的目的就是从异化的概念、产生异化的根源和克服异化的途径上阐明两者的区别.萨特把异化的产生归于匮乏,匮乏是永恒的,是始终伴随人类社会的.而马克思则认为异化是劳动的结果作为一种异己的对象同劳动者相对立的过程,他把异化的产生归于私有制,从而指明了消除异化的途径,即大力发展生产力,废除私有制,消灭异化劳动,实现共产主义,解放全人类.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人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西方传统人学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以唯物史观为基础,从现实的、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出发,科学界定和揭示人的本质以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价值取向,沿着辩证的唯物主义的方向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人学在逻辑起点、理论内容、价值取向上超越了西方传统人学。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明确提出了“新唯物主义”概念,这里的新唯物主义用什么称谓来称呼,长期以来,国内外哲学界分歧很大,争议颇多。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它的创始人和后继者,曾经赋予新唯物主义不同的名称,例如,“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狭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哲学”、“实践唯物主义”等等。而其中真正能够体现马克思哲学本质特征的是以物质实践为基础的“实践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2.
萨特的自由观是他的存在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方思想界,人们除称萨特的哲学为“存在主义”之外,不少人又称萨特哲学为“自由哲学”,可以说,“自由”是萨特哲学的主要标志之一。本文试就萨特的自由观,作一简略的评介。 要搞清楚萨特自由观的实质与特征,须从了解萨特哲学的出发点开始,这也是把握萨特哲学的全部结构的前提。  相似文献   

13.
实践标准问题不是一个单纯的认识论问题,而是一个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它的内涵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实践标准的历史维度说到底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历史维度。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称为“历史唯物主义”或“实践的唯物主义”。那么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历史维度的含义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4.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重要文献。它以“批评黑格尔以后的哲学形式”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方法论原则,其内容涉及有“现实的人”、“人受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制约”、“人的本性”和“人的本质”以及“人的能动作用”等,它的一些对人的问题研究的具体论述,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由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彻底批判了黑格尔“绝对观念”的客观唯心主义,从而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批判了费尔巴哈直观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从而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在科学的实践观基础上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三大领域,都作出了既唯物义辩证的科学说明。故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三个重要的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应是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实践的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6.
萨特历史辩证法的根本特征或基本概念是总体化。总体化与总体、总体性是有区别的。萨特的历史辩证法既是从个体的人出发,又是从社会总体出发。萨特认为,历史辩证法起源于被自己的物质性所支配的人的实践,而自然辩证法在目前还只能是一种对历史辩证法的类比。他既承认主观辩证法的存在,也承认有客观辩证法,并认为前者是后者的一个契机。  相似文献   

17.
自由观是萨特存在主义思想的核心,萨特以“存在即自由”为基础提出人就是自由,自由是人具有的天然属性,被后人称为“绝对自由”观。然而这种自由是以个人的主观意识为基础,是本体论意义上的自由。本文正是以马克思主义自由观为指导来分析萨特自由观中存在的“不自由”,以反思萨特的绝对自由是否真的是绝对的。  相似文献   

18.
三、怎样正确理解“化学的吸引和排斥”?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对辩证法的一般问题,在一段札记中作了具有纲领性意义的表述。他指出:“所谓客观辩证法是支配着整个自然界的,而所谓主观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不过是自然界中到处盛行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而已,这些对立,以其不断的斗争和最后的互相转变或向更高形式的转变,来决定自然界的生活。”接着,他根据当时科学发展的水平用无机界、有机生命和人类历史中的事实进一步说明“对立中的运动”在客观世界中  相似文献   

19.
1844年初,恩格斯在《德法年鉴》上对卡莱尔的泛神论进行了批判。他在这次批判中,用唯物主义观点改造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为深入研究社会问题提供了正确的方法;援引费尔巴哈又没有停留在费尔巴哈,开始从抽象的人转向对现实的人的研究,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恩格斯提出“我们要求把历史的内容还给历史”,更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为探求历史发展规律、对社会进行革命改造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自从苏联共产党(布)历史简明教程提出“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共产主义底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底理论基础”(注一)而在四章二节中又把二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叙述以后,在一般有关著作中,便误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一样,同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