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分析比较了萨特存在主义人学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不同,使人们认清萨特存在主义人学的实质,从而更加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人学观点去认识人生、指导人生.  相似文献   

2.
分析比较了萨特存在主义人学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不同,使人们认清萨特存在主义人学的实质,从而更加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人学观点去认识人生、指导人生.  相似文献   

3.
萨特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曾产生过重大影响,正确地评价和认识它,在当代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拟就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思想归宿作—些粗浅的探析。 萨特建立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背景 任何一种理论的产生都有一定的历史背景,萨特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建立也有其自身的背景,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作一点探讨。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力量的威力和萨特哲学理论自身的困难,迫使萨特接近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来完善其存在主义。 关于为什么赞同和部分地接受马克思主义,萨特本人及其伴侣波伏娃都曾有过说明。我们知道,萨特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集中表述是1960年4月发表的《辩证理性批判》,此书与《存在与虚无》之间有着极为明显的裂缝。在解释存在裂缝的原因时,萨特指出:“是的,一个为期二十年的裂缝,事实上,也是因为这样一个事实:当写完一本哲学著作后,人们感到枯燥,空洞,人们不能立即接受新东西。换句话说,我的思想已经过时了,所特别需要的是马克思主义。当然我懂得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同我以前说过的那样,我曾反复读过马克思的书,但那无济于事;只有当你同世界上的事情联系起来时你才真正开始懂得马克思主义。懂得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4.
李云 《孝感学院学报》2009,(Z1):113-114
萨特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针对几种对存在主义的责难进行辩护,简明扼要的阐述了他的存在主义学说。文章就读这篇论文谈谈萨特存在主义思想产生的背景、内容、及其人道主义思想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冯新平 《科技信息》2012,(8):183-184
萨特的存在主义人学强调行动、自由和责任,这三者构成了其责任伦理学的基本维度。萨特认为"行动"是人的唯一希望,是人生中唯一真实的。而他的"自由"则是一种被限制在"人道主义"之中的"相对自由",与"相对自由"紧密相连的则是他提出的"绝对责任",人自身对自己,对他人,对整个世纪所负的完全责任。  相似文献   

6.
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在“关注个人”上的相遇,产生了一种新的哲学思潮——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这种思潮的明显特征是综合二的双重性,同时,这种双重性又意味着存在主义哲学的一种根本转向。  相似文献   

7.
论萨特的存在主义及其美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包含了三个核心思想:(1)存在先于本质;(2)人是绝对自由的;(3)他人即地狱.在这种哲学思想的基础上,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存在主义美学思想,这一独特的美学思想集中体现在他对美和艺术的看法上.他认为,在实际存在的世界中并不存在着美.美只存在于想象的世界中.艺术也是想象的一种产物.他的观点既有合理的一面,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我们有必要客观、辩证地进行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萨特的“学格”形成过程,以及其在哲学、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萨特的文学和哲学是有机结合的,他的“学格”与他独特的童年、成年乃至老年的“自由之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存在先于本质"是萨特哲学的重要命题。这一命题不是唯心主义的,它也没有否定人的社会性;指责这一命题存在着内在矛盾而不能成立,其理由也是站不住脚的。几位论者的看法存在着对萨特观点的明显误解。  相似文献   

10.
克尔凯郭尔能够为今人所知首先要归功于存在主义先驱的称号。他以文学的和心理学的非哲学方式为存在主义贡献了诸如生存选择自由忧惧虚无眩晕等重要概念和术语,其开创性的工作在海德格尔、萨特和加缪的作品中得到了批判性的接纳和回应。只是,克尔凯郭尔是19世纪的自由作家和思想家,他有自己关心和忧虑的问题,他的作品揭示出的内涵要远远大于存在主义先驱的称号。这一点提醒我们,在理解克尔凯郭尔与存在主义的关系问题之时需持谨慎态度。  相似文献   

11.
苏东剧变后,关于“历史的终结”、“马克思主义终结”的末世论学说在西方世界盛极一时,解构主义大师德里达以非马克思主义者的身份在其著作《马克思的幽灵》中率证了在全球化时代马克思主义对当代社会的批判精神仍具有现实性和生命力,马克思主义并没有死亡,从而终结了“马克思主义终结论”。  相似文献   

12.
苏东剧变后,关于"历史的终结"、"马克思主义终结"的末世论学说在西方世界盛极一时。解构主义大师德里达以非马克思主义者的身份在其著作《马克思的幽灵》中论证了在全球化时代马克思主义对当代社会的批判精神仍具有现实性和生命力,马克思主义并没有死亡,从而终结了"马克思主义终结论"。  相似文献   

13.
从表面上看博尔赫斯的《小径分岔的花园》和萨特的《墙》这两部短篇小说没有丝毫的联系,也没有什么可比性,但从存在主义哲学的角度解读这两部作品,可发现它们在人物、情节、内涵等方面具有相似性。  相似文献   

14.
《资本论》具有无法磨灭的历史价值,它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精神完美的结合,《资本论》摒弃了唯科学主义的片面性和抽象的人本主义空洞说教的褊狭弱点。面对当代经济学的科学化倾向,《资本论》的学术精神值得借鉴和弘扬。  相似文献   

15.
16.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一时代课题,对于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推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我们必须在理解三者定义的基础上进一步理清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7.
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艾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以人为本"思想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更加凸显出其学术和研究价值以及理论指导作用,有必要对其展开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对"以人为本"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境域中的历史发展过程这一重要的基本问题进行梳理和总结:马克思科学而丰富的"人学"思想;毛泽东完整而系统的"人民群众"思想;新时期邓小平的"人民"观;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为民"思想;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  相似文献   

18.
19.
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是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建构的一种价值目标,也是人的发展的最高境界。因此,完整地准确地研究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思想,掌握其主要内容,理解其精神实质对于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由于各国的历史条件不同,因而他们所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在各国有具体运用只能以各种不同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