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王骀的寓言中,庄子不仅以齐同论作为兀者王骀的精神支持,而且还将一种恢展的气象注入至弱者的形象之中,正是这后一方面未曾为古今《庄》学家们所注意。申徒嘉对子产“子齐执政”这一责问的回答,表现了两种价值观的斗争。子产的责问,从表层上说,是执政耻于与刑余之人同其行止,表现了残疾人的遭受凌辱;而从深层上说,则体现了专制政体对仕子独立性的摧残  相似文献   

2.
申徒嘉的寓言以现实的叙述发抒一种哲理性和人生哀思:一是官本位对于士子独立人格的摧残,二是对于命运的偶然性的体认。此外,还展开了儒道两家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所谓“尊足者”之“足”,指形体,指被刖。高于足者,指精神,指一种对于人生灾难的超越。  相似文献   

3.
无用之用——读《庄》漫笔之五王锺陵一我在拙著《中国前期文化-心理研究》中曾经说过,神话意象思维沿着形象的走向来展开,有两条途径:一是“增殖某一形象”,一是“沿着形象之间或明显或曲折的联系走向一种意象图式”(第155页)。这两点,我们在《人间世》篇中对...  相似文献   

4.
“故圣人有所游”,此句古今《庄》学家均不得其解。作者以为 ,此句是从上文形德之辨向下文天人之辨过渡的中介 ,必须抓住这样一个层次关系来加以阐述。游者 ,是说不为外形所束缚也 ,也就是说 ,能够超越于外在表象去看待问题。更进一步说 ,就是能够解脱于世俗之见 ,把握到一种本真的存在。也就是说 ,“游”是指的一种超越性。超越性的第一个层次有两项含义 :一是残丑者自身的自尊自信 ,一个阶段的不幸不该成为终生不幸 ,人应该有从挫折中站起来的勇气 ,他的发展前景仍然应该是尽可能远大的。一是形全者之忘其为残丑者 ,亦即是不以残丑作为看待人的标准。这就是说 ,他人不应以伤残者一时的不幸来设置其日后向上的障碍。由忘形而上升到对于知、约、德、工的超脱 ,这是超越性的第二个层次。如果说第一个层次是就形之残丑者而言的 ,则第二个层次便是对于社会及历史发展的超越。如果说第一层超越性所形成的乃是浑才于德、浑德于无形的才德观 ;则第二层超越所向往的便是一种人类生存的本然状态  相似文献   

5.
庄子是先秦时代对个体命运感作出最为突出阐述的哲人。在传统的天命观的笼罩下,命运感的抬头所反映的乃是社会化进程的扩大中个人意识的生成与孳育。庄子认为,既然死生存亡、穷达毁誉、饥渴寒暑这一类事情的产生,不是个人的智慧所能预料,那末就不要让这一类充满差异性的事情扰乱了自己对于事物通同性、亦即统一性的认识。只要对于事物统一性的认识不被扰乱,那末生命展开过程的种种得失就不会进入自己的心灵。庄子所提倡的人格是“才全而德不形”。所谓“才全”即知之全也,所谓知之全,即是所知为其大者,为其整体者也,是一种带有总体性的认识。如何对待命运,亦即是如何对待人生,这对于个体的人来说,不仅是一种总体性的认识,而且还是一种总体性的生活态度。所谓“德不形”,是说德浑化于无形。因为在东方专制社会的环境中,特别是作为弱者,才或德的外露是一件危险的事,才与德之浑化于无形这一观点的提出,表明《德充符》篇比之《养生主》与《人间世》,在对东方国家个体存在论的阐述上,又有了新的推进  相似文献   

6.
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读《庄》漫笔之四王锺陵一由于“必死于暴人之前”、“莫则传言者殃”、“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此种行事环境的险恶,从而产生出破除师心及戒之慎之、勿积伐而美这样内外两个方面的要求,既外于心智,又竦惧于“始乎谅,常卒乎鄙,其作始也简,...  相似文献   

7.
本篇是一篇安命论。本篇对于真人的三个层次的描写,即是对于人应如何存在的思考。“真人”一词是从“真知”一词推引而出,就好象《齐物论》中“成心”一词乃从“成形”一词所出一样,这是庄子形成概念的一种方法,其中的逻辑是一种类比逻辑。天人关系这个概念,其含义是比较复杂的。它既涉及到本然状态与人为状态的关系,又涉及到自然与社会的关系,也还涉及到环境与个人的关系。正是在天人之辨这样一个不同于《逍遥游》抒发对于大自由的向往的新的理论基点上,庄子在《大宗师》篇中对其理想人格作了集中的阐述。在真人三解这一部分,庄子以对一种人格形象的描述,来阐述一种安命的处世态度,并且是在更深的层次──生命跨物种的周流──上进一步阐发了天人之辨。引人注目的是,这样集中地对理想人格形象作出描写,是《庄》书中前所未有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乘物以游心──《读〈庄〉漫笔》之三王锺陵一《人间世》篇,写了三个与君主相处的寓言。颜回之卫的寓言,所要消释的是任事之心,目的在于使人认识处境的险恶,从而知道应如何保全自己,故极言其难;而叶公使齐的寓言所要说明的则是当其任事之时应该怎么办?目的虽然仍然...  相似文献   

9.
署名南宋李涂(耆卿)《文章精义》有云:“韩如海,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潮。”而《四库全书总目》则云:“世传韩文如潮,苏文如海。”又清末人氏所作《〈盛世危言〉跋》亦云“韩潮苏海”。虽然有学者早已指出此说有误,但直到而今,仍有将“韩潮苏海”作为“正宗”成语优先收载者。窃以为,就韩愈、苏轼的时代先后、承传、嗣响,以及自然界、生活中“海”与“潮”之渊源则言,谓之“韩海苏潮”,更近腠理。此系本文第一要点。第二要点是,将苏诗某几篇章,与刘禹锡、白居易之相关诗作加以比较,从而体现其青、蓝之连及各自长短所在。第三要点是,指出李清照在她各种体裁的创作中,对苏诗或有所隐括,或有所化用,或其他多种形式的借取。第四要点包括两方面:其一,秦观之所以人到中年,方由自取初字“太虚”改为“少游”,与其说是受《后汉书·马援传》启发,毋宁说是对苏轼政见愈益趋同之所致;其二,《稼轩词》不仅常以苏诗为典,且多有创意出新。而苏、辛对同类典故之运用,辛每每更为出色。  相似文献   

10.
《德充符》篇第一段前三层,中心在“审乎无假而不与物迁”一语,所谓“审乎无假”,即明白“其宗”也。宗旨,根本是也。所守之宗与物之迁化相对,而迁化必与差异相联系,由此,所守之“宗”,当指宇宙中一种相对稳定、统一的方面。“不与物迁”的含义:从时间上说,是不随着事物的流转而流转;从空间上说,是不为万物的差异所迷惑。  相似文献   

11.
对《养生主》篇疑难歧异的解说──读《庄》漫笔之二王锺陵《养生主》虽是短短的一篇,但文字中的疑难歧异之处却是很多的。本文旨在对这些疑难歧异之处,作出一些解说。一“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对这二句,庄学家们有种种曲折的说明。林希逸曰:“若以为善,又无近...  相似文献   

12.
<正>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这段话的原意是:所以《周易》,是讲卦象的。而卦象,是象征万物的。易:《周易》。象:卦象。像;像形。《系辞传》认为,《周易》一书,讲的都是"象",其本质特征就是"卦象"。象,是周易的精髓所在。"象"与"像",在古时有些地方是通用的,但就其内涵而言,却有着显著差异。"像"是实质的,代表实体的形象,指称某一具体之物,可见可闻可触,非  相似文献   

13.
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联系上两期的内容,稍加通览可知,前后两句还是以系辞的由来和意义为纲要。上文中谈到将“吉凶者、悔吝者”两者分别归结为“失得之象和忧虞之象”,倾向于主观世界的推理和现象总结,而顺承下来的本期要谈“变化者、刚柔者”,则更多的带有客观世界的归结意味。若以中心主体而言,上半句是以人的内在为主,而下半句则以天地外境为核心。四个分句对仗工整、层次分明,阐义精到的同时又不失文学之美。不敢太多沉迷于文字之中,还是多揣摩词语后面的深意吧!  相似文献   

14.
在过去的文人中,《庄》、《骚》向来是连类并称的。庄子是哲学家,屈原是诗人,看来似乎很难比拟。但《庄》、《骚》并举,也不是没有一些道理。我想,大致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庄子》不仅是一部哲学著作,同时也是一部优秀的散文作品。庄子同屈原在思想、性格、政治主张、人生哲学以及处世态度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但他们的思维方式,创作方法以及作品所呈现的基本文学特征却有相近似之处。屈原是我国第一位成熟的浪漫主义诗人,而第一个把“荒唐谲怪”的浪漫主义风格带进散文领域里来的就是庄子。他们均在各自的领域里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对后世文学起到不可估量的深刻影响。自宋玉、贾谊、司马  相似文献   

15.
焦雪梅 《菏泽学院学报》2005,27(1):55-57,60
作为浪漫主义珍品,《庄》、《骚》同受荆楚文化和古代神话的影响,都具有奇伟超拔的想象,都显示出一种独立不群的个体人格,另外,在艺术手法方面也有相似之处。但《庄》、《骚》浪漫主义精神产生的思想基础不同,思维方式也不一样,对神话的接受形式亦多有差异。  相似文献   

16.
世界经济重心开姑向亚洲转移,亚洲成为世界最大市场。亚洲各国都在加快发展,这是挑战,也是机遇。抓住机遇,发展自己,迎接挑战,这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潘德舆虽然没有提出什么卓异的见解,但在《养一斋诗话》中,他对文学史上许多重要的论诗主张,都进行了阐发和批评,从分析、比较中提出了许多较为公允、持平的论断。这些论断,在一定程度上总结了前人的创作经验,为我们研究古典文学理论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本文仅就他对宋清两代的一些重要诗论的评述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8.
清代前期钱谦益的《钱注杜诗》和浦起龙的《读杜心解》运用传统阐释观念对杜诗进行阐释。前者力图考辨史实,批驳旧注,后者力图阐发杜甫的"蔼然忠厚之本心";前者侧重"知人论世",后者侧重"以意逆志"。两者各有特色而又互补,共同丰富和发展了杜诗学。  相似文献   

19.
城市已然成为这个世界的主角,对于城市的深刻思考造就着新的城市诗人。犁痕,这位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末的诗人,义无反顾地踏进了城市诗歌的领地,同于坚、李元胜、杨晓茅等人一起,记录着发自城市内心深处的声音。借助《城市的困惑》,诗人在认识自己和世界的同时,传达着对城市中现代人生存状态的思考。如何走出城市的精神淡漠,找到心灵的归宿,是诗人不断寻找的答案。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