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PC/104总线的捷联惯性测量组合数据采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导弹捷联惯性测量组合的输出特点,基于嵌入式PC/104总线和可编程定时/计数器82C54芯片,设计了一个惯性测量组合数据采集系统,并利用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programmablelogicdevice,CPLD)设计了数据采集的接口电路,实现了对捷联惯性测量系统输出数据的动态、实时采集。实验证明,该采集系统方案是可行的,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
基于TMS320C6201DSP的实时弱小目标检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电视跟踪系统中弱小目标检测算法复杂性和系统实时性之间矛盾,设计了以TMS320C6201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为核心处理器、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和PCI总线的实时目标检测处理平台。重点介绍了该平台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针对弱小运动目标的特点,采用了一种基于灰值形态学滤波和运动关联的检测方法来检验该平台性能。实测结果表明该平台满足电视跟踪系统的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3.
针对机载雷达的高速大容量实时信号处理任务,为了提高系统的通用性,提出一种基于DSP芯片的机载雷达通用并行信号处理系统(AUPSPS)设计方案。该系统以DSP芯片为核心处理节点,采用各节点独立存储及数据流水方式实现多DSP的完全并行处理。系统具有通用性和可扩展性好,数据吞吐量大,并行处理效率高,系统结构简单清晰,硬件资源节省,设计开发简便等优点,不但可以灵活适应于机载雷达的各种数据处理算法,而且可应用于其它平台的雷达信号处理机中,实现雷达信号的高速实时并行处理。  相似文献   

4.
高性能3D图形卡的发展使得基于PC集群的高分辨率沉浸式虚拟现实(VR)环境开始普及.通过对OpenGL渲染流水线的并行性分析和研究,提出并实现了一个并行虚拟现实开发平台(PVRDP)体系结构,并对平台的关键实现技术,如分布式场景树管理、负载平衡、离屏渲染、渲染资源管理等进行了研究,该平台基于普通PC集群和千兆局域网实现了海量多边形模型的实时并行渲染、输出图像的融合与校正处理.应用表明,PVRDP能够显著降低各类虚拟现实应用系统的开发复杂度,可支持低成本、高性能的沉浸式VR环境.  相似文献   

5.
GV系列加速板在北京金谷电子有限公司开发成功,该加速板是以IBMPC/XT/AT及386机为宿主机,插在PC总线上的CPU升级板,板上采用的是非INTEL系列的32位CPU和FPU,如MC68020/68881、T800等,具有1~16MB无区段限制线性内存,工作主频≥20MHz。这类加速板插入PC机总线,可以使微机的计算能力达到中小型机的水平。如配以与之紧耦合的 GV GRA—32高速高分辨图形卡,再加上相应的软件,就可组成GV PWI个人图形工作站,其功能接近于工程工作站,如 GV780~+板(MC68020/68881,工作主频为 20MHz,内存1~16MB) 运算速度≥VAX—11/780,运  相似文献   

6.
依据水下信号处理任务的特点,结合流水线处理和并行处理,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实现了一个由 1片 8086 微处理器和 1 片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 T M S320 C25 构成的高速信号处理系统。该系统的峰值运算能力为26 亿次以上的整数操作。该系统能够实时实现信号的空间处理和时间处理等,并在水下弱信号检测中得到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基于DSP与FPGA的实时数字信号处理系统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测速雷达实时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设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DSP与FPGA的设计新方法。实时信号处理系统中,低层的信号处理算法处理速度要求高,但运算结构相对简单,适用于FPGA进行硬件实现。而高层处理算法控制结构复杂,通信机制强大,适用于DSP软件编程处理。首先简单介绍了该系统所使用DSP的特点,然后对系统的硬件结构及其软件处理进行了详细说明,最后通过实验结果验证了设计新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卫星数学实时仿真平台。详细说明了仿真平台四台工控机的软硬件配置和作用。仿真平台将星载机模型和卫星其他模型分开,模拟了敏感器和执行机构与星载机之间的通信。使用了VxWorks实时操作系统和CAN总线,保证了仿真的实时性。合理地使用CAN总线、网络通信和串口通信,用于不同的通信任务,模拟了卫星的遥测遥控功能,实现了对仿真平台的监控功能。根据仿真平台的设计理念,提出了一种可以经过转换用半物理仿真的数学仿真平台。  相似文献   

9.
一种基于可重构技术的实时图像处理机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实时信号处理系统时 ,必须根据任务的特点选择适当的处理机结构。在满足性能指标的同时 ,还要考虑体积、功耗、可维护性等因素。简要叙述了常用的信号处理系统类型与处理机结构 ;介绍了正逐步得到广泛应用的DSP ASIC处理机结构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实时信号处理的线性流水阵列结构 ;举例说明了该结构处理机的具体实现 ;最后分析说明了此结构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粒子系统的实时瀑布模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管宇  邹林灿  陈为  彭群生 《系统仿真学报》2004,16(11):2471-2474,2478
提出以线元为基本造型单位并基于动力学原理模拟瀑布的运动轨迹,结合层次包围盒和聚类树技术加速粒子的碰撞检测,并采用逐渐淡化融合的方法模拟水花的消失过程。实验证明该算法模拟瀑布的运动和外观效果真实,在普通的PC平台上利用标准图形系统即可获得实时的绘制速度。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适应雷达信号处理的DSM系统的核心控制者(主控结点)的设计与实现。基于PentiumⅡ300工业级单板计算机的主控结点为操作系统的引入提供了硬件平台,提高了系统的可编程性、可扩展性。主控结点建立结点映射表的机制提高了系统的可重构性、可扩展性。主控结点利用基于PCI总线的控制芯片实现它与系统总线间的通信,从而提高了指令传输速率,满足了雷达信号处理实时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1 .INTRODUCTIONRecently, real-ti me i mage processing systems havebeen widely utilized in the field of military,medicine, industry, agriculture , business and re-search. Many application areas where a real-ti me pro-cessing solution is required i mpose considerable con-straints on physical size ,power dissipation and cost ofthe solution and so on. An additional constraintwhichis ofteni mposedis that of flexibility of the so-lution, enabling reconfigurability or modificationwhileinservice .…  相似文献   

13.
冗余系统槽CompactPCI高可靠平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获得高可靠和高带宽的通讯平台 ,设计了一种 16槽位CompactPCI高可靠平台。该平台可以对包括主系统板的所有插件提供冗余备份 ,故障板可以被自动隔离 ,备份件可以被自动连接 ,可以在不停机的情况下拔插系统板及其它插件。其总线带宽峰值可达 5 2 8Mbyte/s ,具有 99.999%的高可靠性能 ,在现代通讯、航天、军事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采用真雷达显示器的航海雷达模拟器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勇  刘秀文  李志华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5):1014-1017,1025
传统的雷达模拟器大致可分为全微机化的雷达模拟器及采用真雷达显示器和雷达信号发生器板的雷达模拟器。第一种雷达模拟器的操作界面逼真度尚待进一步提高,第二种雷达模拟器由于受雷达信号发生器板内存等限制,所能模拟的海区不如第一种雷达模拟器多,灵活性欠佳。本文的雷达模拟器采用微机生成雷达视频信号,通过雷达接口板将由计算机模拟的不同海区雷达回波图像显示在真雷达显示器上,具有灵活性大、逼真度高的特点。对该雷达模拟器的几个关键技术:雷达不同显示方式下的坐标变换、岸线回波生成算法、雷达信号接口板的的设计作了详尽介绍。该接口板可产生满足雷达/ARPA显示设备需要的各种信号,并可实时将计算机模拟的雷达视频数据转换成雷达显示设备可以接收的雷达回波信号,显示在真实雷达显示设备上。成功地应用在全任务大型船舶操纵模拟器中。  相似文献   

15.
串联混合电动车辆动力系统的实时仿真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论述了串联混合电动车辆动力系统仿真模型和实时仿真方法。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通过CAN通讯将dSPACE和xPC目标仿真环境集成,dSPACE模拟控制单元,xPC环境运行模型,一台个人计算机同时监控dSPACE和xPC环境,并且记录数据。实践表明,串联混合电动车辆动力系统模型的实时仿真明晰了系统过程,验证了实时控制算法的有效性,建立了车辆控制单元快速原型。  相似文献   

16.
随着外辐射源雷达技术的发展,实时处理能力成为制约外辐射源雷达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现有的处理手段仅适用于较小采样率信号以及低速目标的情况,对于数字电视信号等大带宽高采样率的外辐射源雷达信号以及高速小目标的情况很难满足实时性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形处理器的外辐射源雷达信号处理实时实现方法,能够提高分块最小均方误差算法和Keystone算法的并行处理能力。通过真实数据验证表明基于所提结构的实现方法能够满足外辐射源雷达信号处理实时性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刘亭  王占林  裘丽华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14):3210-3214
机载公共设备综合管理系统是一种必然趋势,建立机载公共设备综合管理系统分布式仿真平台,设计软硬件结构,使之具有余度、重构、故障容错和可扩展性的功能,时钟同步是其中一个关键技术,1553B总线固有的时钟同步技术实现基本的功能,主从式的概率时钟同步技术实现进一步的调整,1553远程终端到远程终端广播周期消息通信实验有效实现发送和接收端的时钟同步,解决分布式实时控制系统中节点的时钟同步问题。  相似文献   

18.
基于缩比模型理论的舰船轴频电场仿真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防止腐蚀,舰船上采用了阴极保护系统,却产生了极低频轴频电场,而极低频轴频电场又构成了远场威胁,成为目标追踪的特征信号。提出了基于缩比模型理论的舰船轴频电场仿真系统,同时介绍了该系统的基本组成、实现方法和功能。在仿真过程中通过采用PXI总线和LabVIEW7.1可视化的虚拟仪器系统开发平台,实现了腐蚀电场信号的自动采集,并通过计算机进行分析和处理。仿真结果表明,由腐蚀产生的轴频电场是以轴转速为基频的极低频电场。  相似文献   

19.
对频率值(frequent value, FV)编码技术进行了改进,并结合总线反转(bus invert, BI)编码技术的优点提出了FV-BI自适应总线编码,利用时分复用技术解决了多套数据总线混合编码问题和需要两根额外数据线问题。基于基准测试程序、图片及音视频和随机数的测试,结果表明提出的FV BI自适应总线编码技术能降低22%~53%的开关活动,相比单独FV编码和BI编码技术开关活动降低2~4倍。利用Matlab软件和PrimePower软件,在0.18 μm工艺下针对不同互连线长度进行行为级和sign off级功耗估计,结果表明在接近10mm互连线长度下,FV-BI自适应编码技术能有效降低芯片功耗。最后完成了FV、BI和FV-BI自适应编码技术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FPGA)的实现,利用Xpower软件分析其功耗,并进行FPGA板级测试,结果也证明了FV-BI编码技术降低功耗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