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3 毫秒
1.
作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是指引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标,5G时代下,我们的生活将会发生不小的变化,5G技术将会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5G对汽车行业、医疗行业、农业、游戏行业以及教育行业都将产生重要影响,各行各业都要抓住万物互联的新机遇,来促进本行业的发展。教育向来是人们关注的重点话题,因为教育业的发展将关系到千万学生的未来,教育的发展是强国战略得以实行的基础,所以5G时代对教育业的发展带来的革新和转变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万物互联背景下,物联网设备爆炸式增长,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必然会迎来交互浸入、多维共生的智能边缘时代,因此,图书馆积极引入边缘计算技术,建立起以"网、云、端"为核心的信息化基础架构非常必要.5G技术不仅促进了边缘计算应用的发展,还能与边缘计算协同工作,利用5G技术能使边缘计算在智慧图书馆的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未来,5G和边缘计算将共同推动智慧图书馆在知识服务、智慧空间、用户体验、安防保护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万物互联背景下,物联网设备爆炸式增长,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必然会迎来交互浸入、多维共生的智能边缘时代,因此,图书馆积极引入边缘计算技术,建立起以"网、云、端"为核心的信息化基础架构非常必要.5G技术不仅促进了边缘计算应用的发展,还能与边缘计算协同工作,利用5G技术能使边缘计算在智慧图书馆的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未来,5G和边缘计算将共同推动智慧图书馆在知识服务、智慧空间、用户体验、安防保护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场景需要通信网络能够提供高速可靠的数据传输、支持海量互联的传感器接入.文章通过对5G技术及其优势的调查,结合智能制造发展历程和关键技术,分析了"5G+工业互联网"的技术框架和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与发展前景.分析结果表明,5G和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可以为智能制造提供良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正>从"万人互联"到"万物互联""人物互联",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从传统产业"单脚跳"到与互联网协作"双腿跑"……在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上,IT"大咖"们畅想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AI(人工智能)带来的美好未来。5G+AI两把"钥匙":双核驱动带来"万物互联"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各方面高速发展,信息化程度也越来越高,网络信息时代已经普及,在日常生活中移动通信技术和物联网的结合能够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便利。物联网的终极目标是使万物进行互联,让各类事物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联系,但是过去的移动通信技术限制了物联网的推进速度,而现在5G技术的出现,很大程度地改善了过去的一些缺陷,5G技术成为了一种契机,使得很多技术手段更好地与物联网进行结合,能够帮助物联网高速地发展,将5G技术和物联网进行有机的融合后,能够极大程度地促进社会的全方面发展,为人的日常生活带来便利,提升生活的幸福指数。该文介绍了5G技术在物联网中的一些应用。  相似文献   

7.
物联网是近年来提出的新概念,它是基于互联网延伸生成的,而其在电力行业中所表现出来的万物互联形式,便是“泛在电力物联网”。从本质上讲,这是通信网和电力网相融合的产物,也是推进能源互联网的一项重大举措。随着5G移动通信的出现,因其低功耗、低时延以及高宽带等优势得到了广泛应用,将5G通信技术应用到泛在电力物联网中,可以实现配电系统中的精准控制、动态监测以及降低损耗等效果。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5G时代的到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科技正迅速改变社会的传统,万物互联深入各个领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在教育领域,越来越多的学校将"互联网+教育"的创新模式融入课堂,当下中国正逐步进入"智慧教育"时代,保障课程质量和技术的实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益,促进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加快,传统的教育模式已不再适用于现代人们的教育需求。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技术等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出现,催生着更加现代、更具创新意义的教育模式的出现。本文通过对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技术(简称"物云大智")的介绍,将其引入到现代教育中去,对"物云大智"在教育中的应用和思考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
李丹  裴硕 《科技智囊》2021,(5):55-59
随着VR/AR、5G等技术的逐渐普及,各类终端媒介走向深度融合,万物互联、人机共存成为未来发展趋势,整个社会呈现出智能化倾向.文章在媒介环境学视域下,分别从感知环境与符号环境两个层面来理解人工智能,探究当前人与技术的共存关系、媒介与社会文化的共生关系、媒介与思想意识的共长关系.在这一新的媒介环境下,原有的传播格局被逐渐消解,新的传播格局正在形成,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传播主体的多元化引发传播形态的交互,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更为复杂;二是信息系统的深度融合,导致了传播内容的转变;三是这一新格局倒逼媒介管理者对自身角色做出改变,并完善传媒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1.
现代测绘技术的融入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发展,GPS技术、大数据、空中摄影测量等技术的融入促使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全面进入了信息化时代。该文分析5G技术对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影响,在5G背景下,信息化技术、智能化技术之间互通互联,将带来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又一次飞跃式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中国房地产行业进入存量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和5G等技术的深度融入,必将重塑房地产行业的商业模式和流程,变革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方式. 目前来看,万物互联不再是纸上谈兵,新兴科技已逐渐渗透于规划设计、施工建造、运营管理等房地产业各个环节,那么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办公空间领域,科技会带来怎样的具体影...  相似文献   

13.
窄带物联网(NB-IOT)具有低功耗、低成本、连接巨量等优点,5G具有低时延、超高速、大连接等功能,两者融合应用将提升智能制造与物联网等关联产业规模水平,促进远程抄表、智能路灯、智慧交通、智慧医疗、健康养老、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应用,促进系统、电子元器件、芯片、终端整机等产业的成熟和升级。该文针对NB-IOT与5G融合应用及其产业科技创新提出的对策建议,对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4G时期的构想是连通所有地区50亿个物件,在5G时期想创建的是能够连通一千亿的巨大数目的连接地球,几乎只有很少部分的物件不能够和网络产生连通,利用5G网络保障巨大数额的物联网。5G物联同样会和云技术与大规模信息技能融为一体,让民众的生活更深度的智能。  相似文献   

15.
物联网技术,代表着今后互联网技术的前进方向,让我们逐步迈进万物互联的时代,并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物联网技术的出现,将我们日常使用的各种器械、设备和工具与传感器连接起来,真正实现了实时监测和智能管理操作。伴随着物联网的蓬勃发展,其安全问题也逐渐凸显。因为物联网本身的结构原因,以往的安全处理技术并不能很好的适应物联网。区块链技术,具有与物联网类似的分布式以及去中心化等特征,通过数学计算方法,使产生的数据块带有时间标记,而且其信息的验证也是彼此关联的,从而使数据具有可追溯、不可篡改伪造等特点,能够从源头上确保信息的安全。区块链的这些特性,可以对物联网从设备接入、信息采集存储以及抵抗分布式拒绝服务等方面提供可靠地保护。  相似文献   

16.
随着物联网的飞速发展,人类将进入万物互联时代。文章认为物联网时代最有价值的应用是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要解决1万亿"物"的信息交换,在分析探讨与物联网相关的重要技术的基础上,探索了各种前沿技术的应用前景和未来的发展趋势:5G技术通过增强移动宽带、大连接低功耗机器通信、低时延高可靠连接等解决了信道容量;IPv6技术解决了IP地址的问题,令网络扁平化;室外定位技术及与之配合的GIS技术和室内定位技术解决了时空基准问题;区块链通过采集与备份保护了用户的数据,解决了信任问题;数字孪生体通过可视化维护、设备状态可视化、远程互动交互、设备三维操作指南等更好地在物联网时代进行了人机交互。  相似文献   

17.
吴莉莉 《科技资讯》2023,(24):220-223
5G技术与人工智能(AI)在图书馆阅读服务中的应用,不仅能够赋予图书馆阅读空间的智能化、场景体验化,更可以实现读者服务与管理的智慧化、个性化。为了实现图书馆智能阅读空间打造,构建全新的阅读服务场景,主要对5G技术与AI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然后厘清了5G技术、AI对图书馆阅读服务的作用,再后对当前图书馆运用5G技术、AI的实际现况进行了整体分析,依据问题导向与现实所趋,最后针对性提出图书馆智能空间再造技术方式,最终实现5G技术与AI技术在图书馆智能空间打造中优势作用发挥,创建图书馆阅读服务新平台、新空间、新体系。  相似文献   

18.
当前,以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设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速度持续提高.可以预见,人类社会将从传统信息社会过渡到智能社会,新兴信息技术将更加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技术大爆炸态势. 特色小镇作为我国工业园区升级和城镇化改革的一种全新形式,已成为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随着国家"互联网+"战略的...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速度之快,促进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使得移动网络技术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实现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4G技术的应用成熟化,为5G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5G技术的研究成果的应用越来越成熟,离着推广应用距离也越来越近,这必定会给社会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经济等带来较大的变革。该文以文献对比法和理论分析法,首先从物联网和5G通信技术理论概述出发,主要论述了5G通信技术的主要特征,并对其具体应用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20.
第5代(5G)移动通信系统驱动着互联网应用向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的方向发展.随着各类新型终端(如增强现实/虚拟现实设备、低功耗传感器、无人化智能机器设备)接入网络,5G应用对定位服务的需求持续增长,并且在定位场景、定位精度、定位安全性等方面出现了差异化、多样化的需求.基于5G网络提供的通信能力,可以融合5G带内定位、卫星定位、视觉定位等多种定位手段,从而大幅提高复杂环境下室内外综合定位系统的覆盖范围与定位精度.本文从系统架构和关键技术两个方面介绍了5G融合定位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重点分析了5G带内无线定位和5G融合定位的技术路线,并展望了面向6G的时空服务系统的架构演进与技术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