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科学大观园》2009,(11):36-37
黑死病 车上堆满尸体,木板上摆满死去的家人。贵族和农民齐声哀号,希望进入天堂得到解脱。这就是黑死病.人类历史上最可怕的传染病。黑死病被认为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流行性传染病。1348年的欧洲,有一半人死于黑死病。  相似文献   

2.
1347~1351年间,一种疾病像野火一样在欧洲蔓延,染疾而死的有2500万人,占当时欧洲人口的3/1。患者首先感到疼痛、发烧和腹泻,继而淋巴结肿大,皮肤上出现红斑。随后,患者会吐血,三日内死亡。生还者们称它为大瘟疫,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科学家们称它为黑死病。迄今为止,它仍是有史以来最惨的一场传染病。然而,对于这种肆虐跋扈的疾病,除了知道它的神秘和恐怖,我们还知道什么?  相似文献   

3.
有关黑死病流行的最早完整记载是公元6世纪对欧洲造成毁灭性打击的贾斯廷鼠疫。但是,根据科学家最新研究结果表明,这种疫病很可能在数千年前的古埃及就已经出现了。考古生物学家、英国设菲尔德大学的EvPanagiotakopulu说,尼罗河沿岸是将传播这种疫病的4个关键角色(人类、屋顶鼠、跳蚤和黑死病细菌耶尔森氏菌聚集到一起的最佳地点。传播这种毁灭性的传染病的屋顶鼠最初活跃在中亚地区,但没有人确定这些鼠类是从何地接触到了黑死病细菌的寄主印鼠客蚤。许多研究人员认为这些啮齿类动物在到达地中海东部时就已经携带了带菌蚤。在发表于《生物…  相似文献   

4.
科技的2022     
《科学大观园》2023,(1):12-13
<正>新的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打开它的金色红外眼,瞥见了宇宙以及它深不可测的过去;一种比许多细菌细胞大近5000倍的巨大微生物被发现;多年生水稻品种的开发;对黑死病如何改变欧洲人基因有了新见解;由格陵兰永久冻土中保存的200万年前的环境DNA重建古老生态系统;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有重大进展;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成功实施DART卫星任务。这是科技的2022,这是突破的2022。  相似文献   

5.
生物武器的产生与使用生物武器产生于13世纪中期。当时,鞑靼人(蒙古大军)正在围攻黑海港口城市kaffa,不料却染上鼠疫。但鞑靼人并没有因此退兵,而是用笨重的弹射机将感染病菌的尸体投入敌人的阵营中,使守城的热那亚人也感染上了这种黑死病。后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生化武器开始大规模应用于战争。其基本战术,就是在作战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施放生物战剂,造成对方军队和后方地区传染病流行,或者大面积植被与农作物坏死,从而达到削弱对方战斗力,破坏其战争潜力的行为。  相似文献   

6.
五彩城     
五彩城又称五彩湾,是因其五彩缤纷的地貌特征而得名。五彩城位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东部的吉木萨尔境内。它西邻沙漠,北靠卡拉麦里山,东去十几公里便是恐龙沟,向东南30多公里就是奇台魔鬼城。过去五彩城一直不为人知,人们把那块地方称为死亡之地,传说凡是进去的人没有一个能生还的,这便更增添了它的神秘色彩。80年代初,才被石油勘探工作者发现,很快就成  相似文献   

7.
<正>脂肪酸有两种存在形式,一种为顺式脂肪酸,另一种为反式脂肪酸。自然状态下,大多数不饱和脂肪酸都是顺式脂肪酸,比如植物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但是它有一个缺点,就是结构不稳定,无法长时间储存。“反式脂肪酸”很多人都熟悉,一部分人对它的态度似乎只是轻描淡写,少吃就是了;但也有一部分人对其态度坚决,一点都不可以吃。  相似文献   

8.
曾经有人比喻过:汽车如同和平时期的炸弹,交通事故如同没有硝烟的战争。汽车与炸弹,在物理学上都有一个共同具备的东西,那就是能量。炸弹的能量来源于化学反应,并且是在爆炸的瞬间释放出来;而汽车的能量来源于汽油的燃烧,并表现在行驶速度上——汽车速度越快,它所蕴涵的能量就越大,像炸弹的威力一样,对人的生命安全的威胁也越大。把交通事故比作战争来自一个统计数据:自1899年纽约第一起机动车撞死行人至今,全世界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超过2000万人,相当于发生了一次世界大战;而我国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超过10万人,比伊拉克战争的死伤人…  相似文献   

9.
正濒死体验并非幻想。不同人的濒死体验有很多相同点:疼痛消失,看到隧道尽头的亮光或是其他视觉图像,脱离了自身的躯体、飘浮在它的上方或者飞向空中。欧内斯特·海明威年轻时,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因爆炸而受到重伤。他在一封家书中写道:"我曾一度直面死亡,因此我深知死亡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多年以后,海明威将这一濒临死亡的经历——灵魂离开了身体,飘到半空中然后又返回躯体,改编进了他著名的短篇小说《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  相似文献   

10.
圻文 《科学大观园》2009,(24):35-35
墙上写个大大的“P” 14世纪40-50年代(1347—1353年),对于欧洲是一个极为悲惨的时刻。席卷整个欧罗巴的这场大鼠疫“黑死病”,夺走了2500万欧洲人的性命,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1/3。大瘟疫起源于中亚,1347年由十字军带回欧洲,首先从意大利蔓延到西欧,而后北欧、波罗地海地区再到俄罗斯……  相似文献   

11.
科文 《科学大观园》2013,(12):57-59
任何人驻足海边,看天海一色,潮起潮落,都会惊叹于巨大的物理作用在这个星球上存留的证据。那千年冲刷蚀刻的海岸,日照水波生成的光影变幻,引力与海岸撕扯出的冲天巨浪,无一不是大自然在展示自己的力与美。然而,这种种的自然力之中,有一种却是常人不可见的,因为它发生作用的个体微小,方式柔和,它对这个星球的影响是曲折隐蔽的,它就是海洋中的生产者——藻类。  相似文献   

12.
人类与社会     
我们人类擅长互相指责,拙于集体反思。历史是不会止步不前的,即使它偶尔停滞了,也是在以另一种方式前进。人类的天性是善良的,大部分人往往置自己的缺点于不顾,而认真替他人寻找过失。经常议论别人的缺点,你就是一个道德水准低下者;经常议论人类的缺点,你就是一个思想家。  相似文献   

13.
方生 《科学大观园》2009,(22):37-38
塔里的渡鸦伦敦塔是欧洲最古老的宫殿和堡垒。它的建造者是入主英国的第一位法国人——国王威廉一世。据说他非常胆小,担心伦敦人会对自己这个异族不利,想建造伦敦塔来保护自己,但是无论伦敦塔怎样防卫森严,都挡不住一些凶猛神秘的访客,那就是人们心目中的“死亡使者”渡鸦。从伦敦塔始建之日起,渡鸦就成了这里的常客。盘旋在伦敦塔上空的它们丰满壮硕、羽毛光滑,周身黑羽闪着金属光泽。这些渡鸦光顾伦敦塔只有一个原因,它们嗜血如命,  相似文献   

14.
魏庆 《科学大观园》2014,(15):42-43
<正>生物武器是能使众多人、畜和农作物等患病乃至死亡的一种特殊武器,它和常规武器、化学武器、核武器并称为四大武器系统,而且它总会引发瘟疫,被称为"地狱瘟神"。但很少有人知道,早在3000多年前,人类就会使用生物  相似文献   

15.
业界风云     
用不了多久,人们上网时可能不用WWW,而用GGG了。到那时,人们说的“上网”可能指的就是上“网格”了。美国《福布斯》杂志的科技版《ForbesASAP》发表的一组文章,预测信息技术的下一波大浪潮将在2004~2005年度出现。这一波浪潮的本质特征就是万维网(WorldWideWeb,即WWW.)升级为网格(GreatGlobalGrid,即GGG.)。2020年,由此产生的  相似文献   

16.
<正>当基因片段出现错误,人就会生病。过去,能够无障碍阅读这本“基因书”就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但今天的科学家们已经可以运用各种技术,去纠正“书”中出现的错误。每个人的基因组都是独一无二的特殊存在,是“我”之所以是“我”,而不是其他任何人的独特编码。如果将每个人的基因组都看作一本书,书中的篇章词句就是大大小小的基因片段,它们讲述着生命体从出生、生长发育到死亡的所有故事。当基因片段出现错误,人就会生病。过去,能够无障碍阅读这本“基因书”就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但今天的科学家们已经可以运用各种技术,去纠正“书”中出现的错误。  相似文献   

17.
《科学大观园》2011,(17):36-37
如果给空气一个扰动,声音也会像水一样通过波的形式向外传播,这就是声波。我们平时听见的声音就是声波传入耳内刺激鼓膜产生的。当飞机在空中作超音速飞行时,在机头或突出部分,也会像水中前进的快艇一样出现一种楔形或锥形波,这就是激波。飞机所发出的疏密状的音波无法  相似文献   

18.
马可 《科学大观园》2010,(24):63-63
还记得在动物园第一次看到它的情形,玻璃的另一边充斥着死亡的气息。巨大的体型让人难以克服(恐惧)——这一条有12英尺长。  相似文献   

19.
羌族的碉楼就是一部迁徙史、一部战争史,也是一部文化史.它曾是羌人的哨兵,守护着羌人的土地、财产和生命,现在,碉楼守护的是羌人的文化、民俗的延续.  相似文献   

20.
“千百年来,医学一直在寻找能够界定疾病与生命之间关系的接合方式。只有第三项的介入才能赋予它们之间的接触、共存和相互干扰以一种可能的概念和丰富的感知为基础的形式;这第三项就是死亡。”一般认为,现代临床医学是以治疗疾病为目的而产生和发展的,医学的成就也在于它对于困扰我们的疾病的逐步控制。与我们的祖先相比,我们今天面对着一个相对安宁的世界,疾病的威胁虽没有完全解除,但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