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互联网技术发展至今,已进入了大数据和云计算时代,并在传统商业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产生了许多新的发展模式.但是,在勘探地震专业领域,"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的潜力尚没有充分发挥.本文介绍了"云计算与大数据"的方法论和基本特征,分析了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互联网+等关键技术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地震采集、处理、解释的技术特点和发展需求,探讨了"云计算与大数据"对地震技术发展的影响,提出了建设地震专业软件生态系统和基于物联网改变地震采集现状的设想.  相似文献   

2.
对地观测大数据处理:挑战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航天航空飞行器搭载的传感器对地球进行观测可以获得地球全面而系统的信息.随着空间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对地观测领域步入了大数据时代.在分析对地观测数据处理与服务的全流程及其算法的基础上,总结出"大数据时代"对地观测数据处理面临的挑战——"数据密集型计算"问题,并指出解决这一问题应该在系统平台、处理算法和服务模式3个方面开展创新性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3.
大锻件是重大装备的核心部件,在国家安全、国民经济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大锻件常采用百吨级铸锭制备,由于金属凝固过程的尺寸效应,大铸锭内部常存在宏观偏析、缩孔疏松等缺陷,严重影响锻件质量,这已成为世界性难题.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在国际上率先发明金属构筑成形技术.该技术以多块小尺寸均质化板坯作为基元,通过表面活化、真空封装、高温形变等手段,使构筑界面与基体在组织和性能上完全一致,进而获得大锻件所需均质化母材,实现"以小制大"的新型制造.本团队通过深入研究构筑界面的组织演化及结合机制,发现了界面氧化物的自分解现象,同时研究了结合界面的动态再结晶机制,进一步完善了界面的愈合机理.该技术已在水电重110 t合金钢主轴、核电φ15.6 m不锈钢支承环等构件上应用,对于推动我国高端装备快速发展,保障核心部件的自主可控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刘晓曙 《科学通报》2015,(Z1):453-459
首先简要回顾了大数据的定义、内涵及其主要特征;其次,通过研究发现,金融业是信息密集型服务产业,在数据特征和数据处理方面基本符合"大数据"概念和特征,正步入大数据时代的初级阶段;接下来,论述了在大数据时代未来的金融体系尤其是银行业将具有"开放、数字化、高生产力、科学决策"的显著特征与发展趋势,并指出在通往大数据时代之路上金融业面临来自文化、管理与技术方面的挑战;最后,给出了在大数据时代金融业发展的应对策略.研究结果将不仅对金融业务未来发展规划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同时,也将为大数据时代下新金融理论的拓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作为一种绿色分析技术,在许多领域中已得到广泛应用.随着应用的深入和拓展,近红外光谱的数据类型逐渐从传统数据变成近红外光谱大数据.本文总结了近红外光谱的预处理、奇异样本筛选、多元校正和模型转移等技术及其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对近红外光谱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初步研究,包括近红外光谱在工业品在线检测、不同批次产品鉴别中的应用以及近红外光谱物联网系统等也进行了综述.此外,对于近红外光谱大数据未来的发展及近红外光谱大数据云平台的基本功能、软硬件的设计与开发、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等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6.
周琳  孔雷  赵方庆 《科学通报》2015,(Z1):547-557
在过去的10年中,以基因组学、医学遗传学和神经信息学等为代表的生命科学各研究领域,以前所未有的增长趋势,积累了海量的数据信息.这些数据类型复杂、数量庞大,其中蕴含的价值更是不可估量.通过传统的处理手段,难以理清海量原始数据中错综复杂的关联信息.而针对生物大数据的可视化研究,将有利于科研人员对复杂数据进行多角度观察并获取有效信息.生物数据量越大,复杂性越高,可视化在生物有效信息挖掘方面发挥的作用就越大.本文通过例举若干生物机构中心现存的数据规模和数据增长速率,说明生物研究领域已进入大数据时代,然后由生物数据的组成特征及可视化的特点引出生物大数据可视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总结了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不同类型生物大数据的可视化研究进展,最后讨论了目前生物大数据可视化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正2021年4月30日发布的《山西省"十四五"新基建规划》中指出:"提高网络安全保障水平,强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防护,加强安全预警检测,推动安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实现关键领域安全可控,筑牢新型基础设施安全屏障。"如今,山西长城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抓紧突破网络发展的前沿技术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进国产化,致力于构建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为山西新基建提供坚实保障。  相似文献   

8.
技术进步催生了大数据时代,依靠先进的数据平台可将临床记录、医学影像、基因信息等不同形式的数据,以及来自不同地区的数据,迅速而有效地有机整合,并进行及时的计算和分析.这为肿瘤预后预测医学研究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本文简述了肿瘤预后预测的研究现状,回顾了大数据在医疗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旨在为推进大数据技术在肿瘤预后预测研究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中网,成立于2002年4月6日,位于太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动力港. 中网是一家集信息安全综合服务(包括信息安全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信息系统集成、IT运维管理、计算机网络应用为一身的高新技术企业及双软企业,也是山西首家商用密码产品生产定点单位及省内首家信息安全综合提供商.企业拥有覆盖全省乃至全国的渠道体,拥有国内一流的信息安全产品和安全服务体系,其网络安全技术及研发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0.
<正>2017年3月29日,为期3天的云栖大会深圳峰会圆满落幕。此次峰会延续了以往的"飞天"主题(飞天,阿里云自主研发的超大规模通用计算操作系统),围绕人工智能,探讨了阿里云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相关实践。阿里云总裁胡晓明在会上表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数据在线化,数据已成为一种可以参与决策的资源,可用于解决交通、医疗等诸多领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在给人类带来巨大财富和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非常严峻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对网络信息安全的威胁主要表现在:非授权访问,冒充合法用户,破坏数据完整性,干扰系统正常运行,利用网络传播病毒木马,线路监听等方面.本文在分析网络信息安全状况的基础上,阐述了由漏洞引发的信息安全问题,并介绍了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已经愈来愈多地进入各个行业和部门.网络信息安全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在分析影响我国网络信息安全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构筑网络信息安全的具体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3.
唐杰  陈文光 《科学通报》2015,(Z1):509-519
社交网络在线化是大数据时代的典型特点,也是大数据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从大数据的特点着手,结合互联网络尤其是在线社交网络的发展趋势,介绍大数据在提升国家信息产业科学化水平、引领新型互联网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学与信息科学交叉发展等方面带来的重大机遇;分析在线社会网络中存在的关键问题,阐述网络大数据研究在语义理解与分析、多模态关联与融合、群体行为分析与挖掘、多维分析与可视化、系统的研发与集成等方面面临的巨大技术挑战,以及当前国内外在大数据分析和在线社交网络领域的主要研究工作;总结和展望网络大数据研究的未来方向和前景.  相似文献   

14.
李辉 《世界科学》2013,(5):29-31
本期项目:金融信息安全的若干关键技术及风险预警系统的研制;所获奖项:2012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完成单位:华东理工大学、宝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金融信息时代,交易支付手段层出不穷,从早先的存折,到磁条卡,到IC卡,再到U盾、手机盾,等等,技术日新月异。而伴随交易手段不断更新的,是对金融信息安全需求的不断升级,落入实处,就是一系列的支付产品和交易系统的安全要求和  相似文献   

15.
闫纪红  李柏林 《科学通报》2020,65(8):684-694
随着人工智能和信息科学技术在制造业的广泛应用,全球越来越多的科研学者将研究方向聚焦于智能制造领域.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1987~2017年收录的1370篇智能制造领域的研究文献为对象,利用VOSviewer分析工具,给出了智能制造的3个发展阶段,对智能制造领域研究的发展状况、相关国家的发文数量、研究热点技术以及趋势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智能制造在2013年后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智能制造的发展内涵主要经历了从数字化到网络化再到智能化的过程;智能制造中新兴的热点技术有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信息物理系统(CPS)等.本文将为我国科研学者在今后智能制造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其实,个人信息泄露早已不是新鲜话题,不仅办理航班手续、申请信用卡等产生的数据可能外流,就连就医、网购、宾馆住宿、手机开户等信息,也常被人明码标价在网上出售。当失信成灾,公民信息安全无从保障,其所带来的危害,无异于公民身份的"裸奔"。是谁,在什么时候,拿走了这些涉及用户隐私的数据?原本隐秘在黑客圈的数据库缘何会曝光在公众面前?互联网是否还有安全可言?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终端营造出的便捷生活之上始终高悬着达摩克利斯之  相似文献   

17.
王辉  刘娜  逄仁波  孙晓宇 《科学通报》2015,(Z1):479-484
全球海洋预报是当前国内外海洋预报领域的前沿方向之一,与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以及开发深远海资源等各类海洋活动日益走向深海大洋的迫切需求有着密切的关系.全球海洋预报的突出特点是使用并生成海量的数据,充分体现了大数据的基本特征.本文从论述大数据的起源、概念和本质开始,介绍了全球海洋预报的基本理论,进一步结合数据同化、模式数据和产品分发等3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全球海洋预报中使用的观测数据和生成的模式数据等大数据.最后展望了全球海洋预报以及海洋大数据未来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和亟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地质科学大数据及其利用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质科学大数据是一种时空大数据,其特征与一般大数据有相似之处,也有显著差别.为了应对挑战,需要引进大数据理论、方法和技术,开展对地质科学大数据的统合和利用.采用大数据技术直接在海量时空数据和文本数据中挖掘知识,能突破采样随机性和样本空间狭小、仅凭少量观测数据和固有模式进行判断,以及传统数据分析方法的限制,有可能取得地质科学的新发现.目前常用的一系列数学地质方法和一般空间数据挖掘方法,经改造可用于地质科学时空大数据挖掘.大数据时代地质科学发展所涉及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包括结构化数据与半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大数据与小数据、混杂性数据与精确性数据、模型与数据、静态勘查模型与动态监测模型等的一体化存储管理和处理,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的结合、相关关系与因果关系的统一,地质科学大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可视化."玻璃地球"是地质科学大数据的有效载体,开展"玻璃地球"建设是解决上述各种科学技术问题的最佳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9.
编者按     
<正>大数据是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需要新的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大数据在政府、公共事业、商业领域的价值日益凸显,成功案例层出不穷.真实、准确、及时的大数据样本也为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变革带来了崭新的机遇,拓宽和加深了心理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提升了心理学研究的预测力和控制力.我国已有不少学者投身大数据的洪流,如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朱廷劭研究员创建了"计算网络心理实验室"并基于大数据开发了"国人心理地图"、蔡华俭研究员创建了"云端心理  相似文献   

20.
数说     
<正>5000万家金融大数据平台发布2019年1月,金融大数据产品——新三板企业大数据平台在苏州高新区发布,该平台收录了全国5 000万家企业的相关信息,为政府招商引资和企业投资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新三板企业大数据平台综合全国5 000万家企业工商、司法、舆情、专利等外部信息,集聚了全球主流资本市场数据,对全产业链信息进行整合,并自主研发6种核心算法,架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