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用稀硝酸和过氧化氢将低聚苯乙烯基亚膦酸(PSPUA)氧化为相应的膦酸(PSPNA),并用红外和质谱表征.结果表明过氧化氢仅能部分氧化PSPUA,稀硝酸可将PSPUA完全氧化为PSPNA.氧化反应的最佳条件为:10%的稀硝酸,85℃,氧化反应2h.  相似文献   

2.
用分散聚合方法制备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用扫描电镜对微球粒径大小和粒径分散系数进行了测定和计算。实验结果说明反应介质的极性对微球粒径和粒径分散系数具有很大的影响,随混合介质极性增大,微球的的粒径先增大而后变小,粒径分散系数变大,表明粒径分布加宽。增大引发剂浓度会导致微球粒径的增大和粒径分布的加宽。  相似文献   

3.
光引发剂对自由基型UV固化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光引发剂是自由基型紫外光光固化反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光引发剂的种类和用量对体系的光固化行为有很大的影响、详细研究了光引发剂对自由基型聚氨酯丙烯酸酯光固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Irgacure184和二苯甲酮复合引发体系比单一引发体系引发速度快,凝胶含量高,复配引发剂的最佳用量在4%左右.  相似文献   

4.
以端氨基聚醚、亚磷酸、甲醛、浓硫酸等为原料合成了新型水处理剂多氨基多醚基亚甲基膦酸(PAPEMP),对其阻垢、缓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PAPEMP在同类型阻垢剂中具有很高的钙离子容忍度,对碳酸钙和硫酸钙有很强的阻垢性能。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导的新型引发剂含五种成分。借助协同作用,混合引发剂有更多的优点,用量为300mg/L时,可在30 ̄95℃之间引发石蜡的氯化反应;在80 ̄95℃,氯蜡-52的反应可在2.5h完成。  相似文献   

6.
新型低膦系列水质稳定剂--膦酸基羟乙酸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二烷基亚磷酸酯与乙醛酸为原料,经一步反应得到膦酸基羟乙酸(HPA),产率为70%. 采用红外光谱、31P-NMR及液相色谱分析证实了合成产物的分子结构. 此合成路线克服了欧洲专利报道的剧毒、苛刻的反应条件和复杂的工艺路线等缺点. 对HPA的耐蚀性进行了探讨,得到了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用氯乙酸季戊四醇四酯和2-溴异丁酸季戊四醇四酯引发苯乙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本体聚合。结果表明: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随单体的转化率增加而增加且接近理论值,呈现活性聚合特征;对合成的聚苯乙烯进行水解和醇解表征后显示,以PT-Cl为引发剂仅得到了两臂聚苯乙烯,  相似文献   

8.
以9,9'-bixanthydrol (Bixan)为引发剂,在四氢呋喃溶液中于80℃下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聚合,制得了末端带有引发剂残片的聚合物PMMA-XTOH。1H-NMR分析证实了聚合物链中含有引发剂残片,紫外光谱分析说明聚合物链两端均含有引发剂残片,聚合过程中单体转化率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聚合物PMMA-XTOH分子量也随之增加,分子量分布为1.5~2。进一步以PMMA-XTOH为大分子引发剂引发苯乙烯本体聚合,制得了PMMA-b-PS嵌段共聚物,随反应时间延长,共聚物的分子量迅速增长,分子量分布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9.
在快速升温和冷却共振搅拌反应釜中,用Y分子筛(Ⅰ)、丝光沸石(Ⅱ)、ZSM-5(Ⅲ)和Ni-Mo(3673)等为裂解与加氢催化剂,以及两种性能复合的催化剂(Ⅳ),对兖州煤的加氢液化进行了考察,发现在四氢萘溶剂中,裂解催化剂显示了较高的活性,用Ⅱ和Ⅲ时的转化率均为88%左右;Ⅳ有较好油气选择性;在脱晶蒽油溶剂(Ⅴ)中,Ⅳ的活性最高。提高温度及压力,均能提高转化率,当温度从410℃上升到430℃时,Ⅰ的催化转化率增加12%,油气产率增加20%。添加FeSO_4能改变液化产品的分布。添加少量的自由基引发剂(苯基苄基醚、偶氮二异丁腈等)(Ⅵ),能提高转化率,在Ⅴ中转化率增加6—9%;油气产率增加6—13%;Ⅵ和Ⅳ的协同作用最佳。  相似文献   

10.
11.
水溶液中异喹啉与羟基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脉冲辐解技术对异喹啉水溶液与羟基的作用机理进行了详细研究,对其瞬态吸收峰进行了归属,初步考察了这些瞬态粒子的生成和衰减行为.研究表明,.OH与异喹啉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羟基加合物,生成速率常数分别为3.4×109和6.6×109mol-1.dm3.s-1.在酸性条件下异喹啉先被质子化,再与羟基发生加成反应,反应速率常数为3.9×109mol-1.dm3.s-1,这为异喹啉的氧化降解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催化剂作用下的催化反应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催化剂的催化作用是化学反应中十分复杂而至今人们尚未十分清楚的问题,目前研究催化反应机理的实验手段还不尽完善.催化机理的讨论,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催化作用的本质.  相似文献   

13.
催化剂的催化作用是化学反应中十分复杂而至今人们尚未十分清楚的问题 ,目前研究催化反应机理的实验手段还不尽完善。催化机理的讨论 ,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催化作用的本质  相似文献   

14.
CH自由基与HNCO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MP2方法,在6-311++G(d,p)基组水平上研究了CH自由基与HNCO的反应机理.全参数优化了反应过程中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选用更高水平的QCISD(T)/6-311++G(d,p)和G3方法计算了相应的能量.研究结果表明:CH自由基与HNCO反应存在4条反应通道,分别为(1)CH+HNCO→IM1→TS1→CH2+NCO;(2)CH+HNCO→IM1→TS2→IM2→TS3→H2CN+CO;(3)CH+HNCO→IM(cis)→TS(cis)→HCNH+CO;(4)CH+HNCO→IM(cis)→TS(cis-trans)→IM(trans)→TS(trans)→HCNH+CO.其中通道(3)具有相对较低的活化能,且为放热通道,是反应的主要通道.  相似文献   

15.
采用量子化学UMP2方法,在6-311G基组水平上对自由基SiH3与HNCO的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全参数优化了反应过程中的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通过频率分析和内禀反应坐标(IRC)确定了中间体和过渡态.计算结果表明SiH3自由基与HNCO的反应有三条可能的反应通道,其中反应通道SiH3+HN—CO→IM2或IM3→TS2→P2(SiH3NH+CO)反应势垒最低,为主反应通道.  相似文献   

16.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方法,在6-311++G(d,p)基组水平下研究了HCO自由基与HO2自由基反应的微观机理,全参数优化了反应过程中各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的几何构型,在G3水平上计算了各反应驻点的能量.振动分析和内禀反应坐标(IRC)计算的结果都证实了中间体和过渡态的真实性.研究结果表明,HCO自由基与HO2自由基反应为多通道多步反应过程,其主要通道是生成声物HCHO与O2的反应途径.  相似文献   

17.
采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与从头算分子轨道理论研究了CH自由基与NO反应的机理,在B3LYP/6-311++G(d,p)水平上优化了反应过程中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的几何构型,并在G3水平上计算了它们的能量,同时对它们进行了振动分析,以确定中间体和过渡态的真实性.从对CH自由基与NO反应机理的研究结果看,CH自由基与NO反应为多通道反应.可能的产物是OH+CN、0+HCN、H+CNO、H+NCO、N+HCO、NH+CO,这些产物与实验检测到的结果相吻合.理论分析表明,反应通道CH+NO→IM6→TS8→IM7→TS9→N+HCO控制步骤的活化能最低(144.6kJ/mol),为主要反应通道.同时理论计算得到的各通道反应热与实验值一致,可以说明研究结果是比较可靠的.  相似文献   

18.
通过共轭效应、活性中间体的稳定性理论、解释丙烯的两个相似游离基反应  相似文献   

19.
用量子化学UMP2方法,在6-311 G^**基组水平上研究了CFH2与臭氧反应机理,全参数优化了反应过程中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的几何构型,在UIQCISD/6-311 g^**水平上计算了它们的能量,并对它们进行了振动分析,以确定中间体和过渡态的真实性,同时应用经典过渡态理论计算了反应的速率常数,研究结果表明,CFH2自由基与臭氧间的反应活化能很小,反应活性很大,其对大气臭氧的损耗也将很大.同时发现CFH2与O3的反应是强放热反应。  相似文献   

20.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和B3P86方法,在6 311 G(d,p)基组水平上研究了HCO自由基与NO2反应的微观机理,全参数优化了反应过程中各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的几何构型.在CBS QB3及G3水平上计算了各驻点的能量.振动分析和IRC计算结果都证实了中间体和过渡态的真实性.从对HCO自由基与NO2的反应机理的研究结果看,HCO自由基与NO2反应的几条通道控制步骤的活化能分别为112.49和291.49kJ·mol-1,反应HCO NO2→HONO CO的活化能较低为主反应通道.理论计算所得的反应产物是HONO,CO2,NO,CO,H,这些产物已被实验手段检测到,这说明以上结论与实验值相吻合,从而证明我们的研究结果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