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湾型城市生态城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城区作为生态城市建设的一部分,遵循生态经济理念,建设集美生态城区,将成为厦门市“全面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及“海湾型生态城市”战略顺利推进的内在要求和有效载体。该文参考国内生态市、县建设指标体系,结合集美区发展特点建立相应的生态城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并对指标体系进行现状评价,来衡量城区发展的生态化水平,分析了影响其发展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建制镇是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前沿“阵地”和“窗口”,是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信息中心和物资集散地;作为城尾乡首,又是联结城市和广大农村的纽带,是城市在农村的最集中体现,是未来大、中、小城市的生长极。建制镇对人口的集聚能力与规律,是建制镇的社会、经济、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等多因素的集中体现,是标征建制镇发展水平的最主要指标之一。本文着力研究1978-1987年期间,河北省域内562个建制镇,镇人口的集聚规律、特点及其动力。  相似文献   

3.
合肥,居皖之中,城市性质定位为:省会城市,全国重要的教育科研基地、高科技产业和加工制造业基地,全国24个文化、旅游名城之一。截至2001年,合肥城市建设用地130km2,市区人口135万,城市处在一个快速增长的发展期。根据合肥市的“千亿规划”,到2010年将建成GDP上千亿、面积280km2、人口300万的大都市。根据“千亿规划”,必须进一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积极融入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促进皖中—沿江城市密集区与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的耦合和连接。《合肥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穴2001—2005雪》已将城市主要发展方向确定为向西南发展,国家级合肥经济开…  相似文献   

4.
傅翊 《科技资讯》2010,(17):246-246,248
镇江位于长江、运河的交汇处,地表水资源较为丰富,虽然地下水开发利用相对较少,但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地下水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本文就镇江市2007年至2009年地下水水质和污染现状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污染防治对策,为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城市人口规模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城市人口规模预测则是城市规划过程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本文从水、土资源容量的角度预测西宁市城市人口规模,并与现状人口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城市建设用地、绿地、水资源的刚性约束表现突出,中心城区发展限制更为明显.围绕进一步提升西宁市协调发展能力,应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升扩张质量为根本;逐步选择地转移农村人口;创新用地模式;有效配置水资源;推行"精明增长"现代城市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6.
闵行区是上海改革开放的缩影.二十年间,闵行区的城市发展实现了“三级跳”,迅速跨越郊县、城郊结合部阶段,进入“深度城市化”:从仅有50万常住人口的传统乡村社会,发展成为拥有233万实有人口(其中,来沪人员超百万、境外人员7万多)的现代化城区.在城市发展突飞猛进的过程中,传统的社会管理理念、体制、机制、制度、方法等不适应的问题日益突出,社会前端管理缺位比较严重.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闵行区探索建立城市管理和社会管理长效常态机制,提出了五个力度;即组织领导力度大;源头治理力度大;体系建设力度大;机制创新力度大;法制保障力度大.大联动机制自此孕育而生.  相似文献   

7.
城市人口剧增,生态环境恶化,工农业用水技术落后,浪费严重,水源污染,使得原本贫乏的水资源“雪上加霜”,而成为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瓶颈。本文从如何看待水资源,如何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角度进行了深刻剖析,旨在提醒人们重视水资源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8.
以兰州市城关区的TM遥感影像为基础,计算出植被覆盖度和建筑用地指数,完成土地利用分类,通过缨帽变换得到湿度指数.利用单窗算法来反演地表温度,得到热岛效应的分布特征,结合卫星遥感和地统计分析研究热岛效应的分布特征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研究区黄土覆盖的丘陵地区和城区建设用地区域对热岛效应贡献较大,是热岛效应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城区热岛效应与植被覆盖度及地表湿度均呈线性负相关,植被和水体对缓解热岛效应有一定作用.热岛效应与城市建筑用地指数呈线性正相关,城市建设所用的材料对热岛效应有较大贡献,密集的人口也是城关区热岛效应的主要驱动力.加强绿化和保留城区水域面积,减少人为排放热量有助于缓解兰州中心城区的热岛效应.  相似文献   

9.
选择城区总人口代替城市人口指标,建立在多尺度分析视角基础上,对湖北省城市系统进行了位序-规模和规模~频数(个数)研究,运用分形理论对城市体系的景观结构及其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1)用城区总人口代替城市人口作为衡量城市人口规模的指标,位序-规模法则能够描述1980~1998年湖北省城市系统的规模组织,但效果并不是最佳.(2)改革开放后,湖北省城市系统的人口规模分布分维值和结构容量虽然出现了波动,但整体上是上升趋势,说明湖北省城市系统均衡度不断增强,城市人口规模不断增加.(3)不同时间和人口规模尺度上,湖北省城市系统的景观结构呈现“紊乱增长”、“双核”结构和“多峰形性”共存的特征,不同时期组成各“核”的城市规模区间差异明显.(4)在空间分布上,湖北省城市系统具有“沿交通线”和“在平原地区”集中生长的特点.换言之,整个城市系统的空间分布是在自然或人工地理位置的比较优势基础卜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由此形成了“东西疏、中间密”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0.
⒈“城市化”水平的探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和城市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设市城市增长近2倍,城市化水平提高很快。关于“城市化水平”的表述,国际国内均以“城镇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城市化率”。鉴于我国户籍制度,对于实际“非农业人口”的数字未能准确反映,以及统计口径上的因素,对我国城市化水平的表述尚可作深入细致的分析。例如:1997年建设部“中外城市与城市化对比研究参阅资料”表述我国平均城市化水平为29%。但据《中国人口统计年鉴1997年》我国非农业人口29891万人,占总人口120583万人的2…  相似文献   

11.
以杭州市城区为研究对象,以1984年、1994年和2005年3期MSS/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遥感技术获取杭州市城区扩展信息,从扩展形态、扩展趋势、扩展速度、扩展强度、动态度、人口-城市扩展指数等方面分析了城区扩展的时空变化特征,结合社会经济数据,构建主成分分析模型,探讨杭州市城区扩展的主要驱动力.结果表明,空间上,杭州市城区除西南方向外,其他方向均扩展显著;外形上,杭州市呈现扇形扩展为主,并伴有轴向延伸;未来向南和东北方向扩展迅速.规模强度上,1984—1994年城区扩展面积的年平均绝对增加值为6.58km2,1994—2005年为9.67km2,其扩展速度在加快;以杭州市区土地总面积为基准,其扩展强度变快.动态度和模式以上一时期的面积作为基准,其扩展速率变慢;人口-城市扩展指数表明杭州市城区扩展集约程度有所提高.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归纳出经济增长、城区建设、人口增长、交通发展为杭州市城区扩展的重要驱动因子,4个因子对城区扩展的驱动作用逐年增强.  相似文献   

12.
城市化是人口集聚、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的综合过程,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红三角”地区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具体表现为综合经济实力低下、中心城市凝聚力低、城市发展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地形地貌的约束等。“红三角”地区应确定城市发展的规模和特色,确定产业发展战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有利于城市化的制度创新,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侯丽娜  姚志武  李俊辉 《河南科学》2019,37(6):1028-1032
详细分析了桂林市城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资源配置格局现状,认为桂林市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漓江供水压力增大、城市供水水源单一、水源储备不足、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均衡且与城市发展布局不相匹配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应优化供水格局、加强城市双水源建设、加强行业用水管理与布局等相应的合理对策及未来桂林市城市水资源利用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杨迅周  魏艳 《河南科学》2007,25(4):675-679
城区循环经济是城市循环经济的具体承载,是推动城市循环经济的主导力量,同时也是循环经济研究和实践的重点试验平台、重要实践区域,又在相当大程度上代表着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向,对循环经济实践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城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构建是在城区范围内,对各产业的不同领域构建各种产业生态链,发展循环型三产、二产和城郊农业.城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构建需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效益综合分析评价,其主要对策包括研究制定出台发展城区循环经济的相关政策、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和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支撑体系等.  相似文献   

15.
人口郊区化与居住郊区化是近年来我国城市发展的主要特征,社会城市化、城市现代化已成为当今的主潮流.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了城市人口的集聚,同时也加快了城市住宅产业的发展.在对淄博市中心城区内部居住环境质量因子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淄博市中心城区规划居住用地地块的环境适宜程度,共分为4级,并对居住用地地块的环境适宜程度进行了空间分异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金闻多 《杭州科技》2001,22(2):26-27
杭州市在1996年行政区划调整后,扩大了城市规划区范围,把原属于周边县城的一些乡镇并入了城区,并采用城市的管理模式进行行政管理,这必将带来一些和原有管理模式相矛盾和脱节的情况。滨江区由原来偏离(县)市域中心城市的3个乡镇直接组建成省会城市的一个分区,这其中的反差十分巨大,区内10万人口 95%是农业人口,城市化水平低下,空间上还是以乡村物质形态为主,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推进及人口的自然增长,区内农民私人建房的问题愈来愈突出,若沿用以往“单家独院”或“两户联建”式建户,其相应的建房控制指标为…  相似文献   

17.
全球气候变化引起了极端气候事件的增多,洪涝已成为最主要的相关灾害和世界各大城市共同面对的敏感问题之一.本文以中国特大型城市上海为例,基于历史数据及GIS空间分析,综合研究了上海市的降雨、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人口集聚分布、城市数字高程(DEM)、基础设施排水能力等因素对中心城区暴雨内涝发生的影响,并基于Python中的scikit-learn机器学习模块构建了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根据以上因素对内涝是否发生进行判别,模型准确率达到90%以上.研究表明,上海市中心城区DEM、不透水面分布和人口分布显著影响其暴雨时的内涝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镇江英才录     
《镇江高专学报》2009,22(4):F0004-F0004
米芾(1051-1170),原名米黻,字元章,号海月外史、襄阳漫士,自号鹿门居士,北宋书画家。米芾定居润州(今镇江市)达40年之久。由于米芾举止古怪,性格“癫狂”,又有“米颠”、“米痴”的雅号。他擅书法,  相似文献   

19.
概述近20年来,随着人口的剧增,经济迅速发展、资源的开发利用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使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它不仅损害了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能力,而且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基础,并将演化成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危机之一。其具体表现特征是: 1.全球性的生态系统失衡:据统计预测,在未来20年内,全球将会有100万种动植物灭绝,每年约有1.5×10~(11)平方米热带雨林由于耕地面积扩大被消毁。我国属于“贫林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东北三省城市人口-城区面积的异速生长关系.结果表明:辽宁省的土地资源得到了高效利用,而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的土地利用存在着浪费情况,建议在土地规划中引导城市建筑向高空发展,限制城区的无规蔓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