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正式颁布,省域主体功能区相关概念内涵、区划原则和区划依据更加明晰,以往基于《省级主体功能区划分技术规程(试用)》的主体功能区划的一般思路有所不同,新的背景下主体功能区划分更加注重区域发展战略与主体功能区划分方案的协调性.从省域“面状”主体功能区类型确定、基础区划方案形成等两个方面,分析辽宁省主体功能区划分基础方案的类型、基本单元、属性特征指标、具体步骤、初步方案;从辽宁在全国空间开发总体战略中的定位、内部空间开发战略等两个方面,研究辽宁省空间开发总体战略及其与主体功能区划分方案的协调性,提出辽宁省主体功能区划分的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2.
主体功能区划是实施区域协调发展的空间管制举措之一,是国家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提出的明确要求.编制县域主体功能区划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以河北省平泉县为例,建立了区划的指标体系,利用"反规划"法和3S技术,进行县域国土空间的主体功能区划,将全县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导功能区,明确了各区的生态功能定位,并提出了相应的生态建设和发展方向,为推动国土空间主体功能区划及生态县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主体功能区划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认为主体功能区划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国应在国家和省级两个层面编制主体功能区划;省级主体功能区可以分成6大类型;区划应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坚持"刚性与弹性相结合"以及"开放式"的区划理念;区划思路可以选择"复杂性系统工程-简单化假设处理-合理化分析识别";县级行政区是目前相对理想的基本分析单元;根据重点开发区域、优化开发区域和限制开发区域的主导因子及彼此关系分析,认为可以选择3种不同的区划路径,即矩阵分类、矩阵分类与标准定位相结合、矩阵分类与序列分类相结合;主体功能区划成果应得到严格审批和严格执行.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是一个山地丘陵多,生态环境区域分异特征突出,景观十分破碎复杂的省份。福建省生态功能区划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在省级生态功能区划划分三级区划单元的基础上,又率先开展了县级生态功能区划工作,进一步细分出第四级区划单元生态功能小区。本文介绍了划分生态功能小区的意义及划分方法,根据生态环境要素的地域分异特征、生态环境敏感性和生态服务功能的空间分布规律将全省901个生态功能小区划分为9大类40种类型,并阐述了各类生态功能小区的生态环境特征和生态建设重点。  相似文献   

5.
区域旅游空间功能区划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探讨旅游空间功能区划背景的基础上,界定了旅游空间功能区划的概念,分析了旅游空间功能区划的基本理论,提出要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旅游开发密度和旅游发展潜力,将特定空间单元划分为优化发展区、重点发展区、引导发展区和适度发展区,进而确定不同旅游发展类型区的开发次序和发展方向,并分析了旅游空间功能区划在缓解生态压力、加强旅游区域空间管治、促进大旅游形成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依据主体功能区进行空间治理,旨在优化国土空间开发、规范空间开发次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这是一项重大的理论创新。文章对国内外主体功能区划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建立了由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以及区域发展潜力系统构成的主体功能区划分指标体系,包括14个影响要素指标。以溧阳市的10个乡镇作为基本的划分单元,运用SPSS、主成分分析法进行了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采用聚类分析法进行主体功能区划分,进而对四类功能区划分结果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7.
以成都市锦江区功能规划为例,就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着重论述了GIS技术在选择区划评价单元,区划数据存储、统计分析,区划指标项空间分析以及辅助区划界线划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近期已由国务院正式公布,省域主体功能区相关概念内涵、区划原则和区划依据更加明晰,认为以往基于《省级主体功能区划分技术规程(试用)》的主体功能区划的一般思路需要作出适当调整.基于新的主体功能区划背景和前提条件,在总结与研究主体功能区的概念演变、当前的4+3+2分区体系的基础上,结合辽宁省的主体功能区划方案(考虑到辽宁省主体功能区划方案还需必要的调整且尚处于未公开阶段,故仅作例证使用),从省域范围内主体功能区类型确定、基础方案形成、面积比例构成及空间结构合理性判断等若干基本环节提出我国省域主体功能区划的一般思路.  相似文献   

9.
湖南县域主体功能区划分及建设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湖南省区域发展情况,参照“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主体功能区划分基本思路,尝试建立由资源环境承载力、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因素构成的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加法合成原理对湖南省各县域综合承栽力进行评价,并运用SPSS13.0技术对各县域的综合承载力指数进行了测算,采用系统聚类法划定各主体功能区,最后针对不同的功能区提出了有关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流域经济是当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关注的热点之一,科学合理的流域发展模式,是实施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而主体功能区布局为流域经济区从宏观和整体统筹方面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以汉江生态经济带为研究区,借鉴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思想对各单元开展国土空间开发水平综合评价,分析经济带内各地区现有发展基础、资源环境承载力、生态保护重要性的空间格局特征和开发水平的空间分异特征,找出流域发展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主体功能区的区划特征和规划布局,寻求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与区域内主体功能区布局之间的耦合协同,并提出空间协调衔接、功能耦合调控、分工协作一致的协同路径.  相似文献   

11.
主体功能区划分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具有基础性作用和战略性价值,调整和优化原有的主体功能区方案是省级国土空间规划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该文从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出发,提出了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省级主体功能区调整优化思路:综合评判近10年来省级主体功能区方案实施成效与存在的问题,借鉴原有技术规程提出基于地域功能识别指标体系的主体功能区划分方案;利用国土空间“双评价”结果,通过一定的集成函数与规则,提出基于“双评价”分析的主体功能分区方案;最后,将两种分区方案进行耦合分析,并进一步衔接国家、省级重大战略规划,最终形成省级主体功能区调整优化方案。研究发现:基于“双评价”分析的分区方案与基于地域功能识别指标体系的划分方案具有较高的耦合度,可达到70%以上;利用“双评价”结果能够很好地识别内部地理环境差异明显的县域单元,可为以乡镇为单元的主体功能区细化提供有力的支撑;基于陕西省案例提出的省级主体功能区调整优化思路和方法,可为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中省级主体功能区调整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福建省为例,立足县域主体功能区定位与社会经济发展特征,构建差异化指标体系,运用含有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slack based measure-undesirable, SBM)模型与Meta-frontier模型测算各县级单元2000—2017年期间碳排放效率,并基于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框架揭示不同主体功能类型区的碳排放时空演变格局,结果显示:(1)不同指标体系影响碳排放效率测度的客观性与有效性,有必要根据功能区特点差异化分配指标;(2)2012年后全省碳排放效率有所回升,其中,以开发功能为主地区的碳排放效率明显高于以保护功能为主地区;(3)相对于保护功能为主地区,开发功能为主地区碳排放效率局部空间更趋于稳定,受其邻域的影响程度更小,更倾向于高水平集聚;(4)碳排放效率正向协同增长的县级行政单元与碳排放效率高值地区、空间结构稳定地区基本吻合,且具有较强的空间集聚性,主要集中在中部、西部保护功能为主地区及沿海开发功能为主地区.  相似文献   

13.
空间功能分区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空间上的重大举措,国内学术界正兴起主体功能区的重大理论、方法论探讨和实证研究。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安徽沿江正成为快速发展地区。以乡镇为基本评价单元,将安徽巢湖沿江地区的开发空间划分优先开发区域、鼓励开发区域、适度开发区域、引导开发区域和庐南矿区,为其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持续快速协调发展提供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14.
生态功能区划与主体功能区划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功能区划和主体功能区划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但又存在明显差异的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是主体功能区划的重要基础和依据,主体功能区划是保障生态功能区划落实的重要载体和途径。两项工作各有侧重,不能替代。因此,研究生态功能区划和主体功能区划的基本概念、编制依据、评价内容及其关系,对于指导两区划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水功能区划在制定水资源保护规划过程中的地位、原则和分级分类系统进行了概括性论述,并思考目前水功能区划的不足,提出要做好未来水功能区划工作,还应明确水域的功能主次类别与各功能区水量指标,完善地下水功能区划,将生态类型与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6.
骆兰  黄法苏 《贵州科学》2007,25(Z1):166-170
水功能区划是水利部门对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基础工作,又是进行水资源管理的依据.《贵州省水功能区划》中区划的河流共有167条,总区划河长1 5530 km,共划分285个水功能区.划分保护区45个,河长1 046 km;缓冲区36个,河长1 443km;开发利用区53个,河长1 835km;保留区151个,河长11 206km.共划分二级区109个.贵州省水功能区划在结合流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充分体现了水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原则,具有覆盖面广、突出水资源的保护重点及水质标准要求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三峡库区(重庆段)沿江区域生态功能区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生态功能区划是实施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和科学管理的基础.以长江三峡库区(重庆段)11 000 km2的沿江区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区域生态敏感度和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模型,在ArcG IS软件平台下构建了评价因子数据库,并借助其空间叠置分析功能进行了定量评价,在此基础上结合对区域生态环境特征、生态系统类型与过程等要素的定性分析,将研究区域分为3个一级生态区、11个二级生态亚区以及34个三级生态功能区,并提出了主要分区相应的保护与开发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18.
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可利用量水资源指标测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的重大任务。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利用水资源指标作为主体功能区规划指标体系的12项指标之一,对省级主体功能区划分和评价至关重要。其主要任务是评价一个地区剩余和潜在可利用水资源对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就甘肃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中水资源可利用量指标测算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和探讨,为其它区域和承载力其它指标测算提供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基于小尺度空间的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尺度空间的生态环境功能区能更好地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的和谐发展.以西藏八宿县为例,结合生态环境功能区划框架体系与现代GIS技术,以环境承载力理论为依据,对八宿县环境功能进行区划,以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系统类型和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等为主要研究指标,最终将八宿县分为5个生态环境功能区.研究表明,生态建设分区管控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可依赖于生态环境功能区划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河流功能区划是规范和引导河流开发与保护的基础。在对河流功能分类论述的基础上,阐述了河流功能区划的内涵、区划原则,构建了河流功能二级区划体系,划分了4类1级区(保护区、保留区、开发利用区和缓冲区)和11类二级区(饮用水源区、工业用水区、农业用水区、渔业用水区、水电利用区、内陆航运区、防洪控制区、文化景观娱乐用水区、排污控制区、生态修复区、过渡区),并给出了河流功能区划指标和区划方法。以黄河干流为例,进行了河流功能一级区划的尝试,将黄河干流划分为21个一级功能区,包括3个保护区,2个保留区,5个缓冲区,11个开发利用区。结果表明,提出的河流功能区划体系和方法合理可行,能规范、引导河流开发与保护,为河流分区管理提供新的管理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